能量主義105:追問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2020-10-22 能量主義


能量主義104中提到:什麼是生命,生命是能量在模式中的一個過程。生命的過程到底是為了幹什麼?

吳軍科技史綱50講說:生命的本質就是為了傳遞基因。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
其實是演化過程自然刪選的結果。

狹義生命(不包括無機物,如太陽)源自偶然中的必然。40億年前地球氫氧,二氧化碳,氮氣,甲烷,水,加上電閃雷鳴,一鍋濃湯的不斷電擊,偶然產生了大分子有機物,這些有機物聚合,形成原生命。

有些原生命享受風和日麗,歲月靜好;
有些原生命吃喝玩樂,瀟灑一生;
有些原生命自力更生,負重前行,要把自身的這個大分子結構傳下去;

幾億年過去了,誰會留下來?那些拼命想把自身模式傳遞下來原生命成功存活,並一直發展到現在。才有了藍星的各種動植物,並且會一直傳遞下去。

而這些基因,就是信息。

相關焦點

  • 能量主義1002:億年機器人,生命的思想實驗
    能量主義104:定義,生命是能量在模式中的一個過程。能量主義105:回答,生命的本質是傳遞基因。進一步,那麼來看一個思想實驗。你在休眠中,不能實時控制,機器人在保存你生命的最終目標之下,根據環境變遷,會自己衍生出許多次生目標。這是天大的事:衍生就意味著脫離,脫離於當初的目標。不忘初心,何其之難。允許機器有相機決策自主權,那麼自主決策的進程一定會超越你的預想範圍,這就叫失控。
  • 能量主義108:信息到底是什麼?
    能量主義中最核心的概念是能量。圍繞能量的三個核心概念是物質、信息和時空。那信息跟能量,物質,時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什麼是信息?信息是可以消除不確定性的消息。信息的多少可以用信息熵來表示。信息的表示形式。最常見的就是電磁波,還有近兩年大熱的引力波。以及。昆蟲傳遞信息的信息素。蜜蜂跳的八字舞和圓圈舞。動物發成做各種嘯叫聲。
  • 能量主義106:自然科學的鄙視鏈
    能量主義103當中提到了什麼是自然科學?得到的王立明銘稱,所有的科學,都是生命科學。呵呵,其實歸根到底只不過是生命科學應用了物理化學數學的相關規律,來賦能生命科學而已。
  • 能量主義之101:什麼是科技?
    從能量主義角度看:科學是能量、物質、信息在時空中移動,交互的規律。是只能被發現的。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薩特:存在先於本質,生命全無意義
    生命全無意義。首先我們要了解「存在」的意思是什麼? 存在可以分為: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薩特認為人的存在是一種特定的狀態,與其他事物是不同的。人的存在是「存在先於本質」而物的存在是「本質先於存在」。 存在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客觀的存在。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中學生物課本上有生命的定義,但非常淺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
  • 存在是什麼?哲學為何一定要追問?此文給你深刻分析
    哲學的生命力發源於其對最本質之物的不斷追問,追問方式的不同將把哲學導向不同的方向。古希臘哲學家從有限的視域出發,採用了一種能窮盡萬物、尋其根本的方式不斷對視域中的「存在者」進行發問。因此,當古希臘哲學家開始探求萬物的本質時,為了有足夠的理由保障他們的追問是有效時,歷史上首次提出「什麼是什麼」的提問方式。西方哲學的開創者泰勒斯在宣稱「大地浮在水上,水是萬物的本原」這一命題時,西方哲學就伴隨性的開啟了。在此,古希臘哲學家將哲學引入到生活中所採用的哲學之思的追問方式就是「什麼是什麼」這一追問式。
  • 能量主義10:核心三角形,能量與物質,信息,時空的關係
    所謂能量主義(Energyism,英文沒有這個詞。造一個吧),就是把一切事物的本源歸於能量的一種思維邏輯體系結構。單一能量指標似乎不能描繪這個大千世界,先定義一下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有三組:分布是能量與物質,時空,信息的各自關係。
  • 張江:從複雜科學視角,追問生命是什麼
    但在對生命本質的探索中,一些概念模糊不清,究竟什麼才是生命個體?個體與環境的邊界在哪裡?5月15日,由集智俱樂部、葦草智酷、信息社會50人論壇舉辦的《生命是什麼?——從聖塔菲研究所「個體資訊理論」談起》【雲上思想】研討會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分析。期間,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張江教授做了題為《生命自主體理論一瞥》的專題分享。以下是報告紀要。
  • 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物質與意識、第六感、量子糾纏
    主題:《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一個生物學家面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 01 -關於人類和生命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極限。我們先看看人從哪而來?然而不要忘了,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來自於一個受精卵。生命開始之後,生命的歷程很漫長,這裡面有很多苦惱。
  • 能量主義1001:被三體人蔑稱為蟲子的人類,文明水平有幾何?
    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是用技術先進程度來量度文明層次的指標的一種方法,根據一個文明所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符合能量主義核心三角形的概念。它是在1964年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首先提出。
  • 漫話生物|生命是什麼?
    看上去很合理的「自然發生論」就這樣破產啦。問題又回到了原點。直到70年前,一名物理學家向這個萬古謎題發起挑戰。他就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就算你不知道「薛丁格方程」是史上最偉大的十大方程之一,那你一定聽說過「薛丁格之貓」。是的,老薛是現代文明重要基石量子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44年,老薛把他對生命的思考寫成了一本書:《生命是什麼》。
  • 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引力子還是時空彎曲?
    我們都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遺憾的是牛頓本人並不清楚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牛頓當然也知道這引力的本質是一個更大的奧秘,不過在牛頓時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已經很偉大很不容易了,研究引力的本質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畢竟大自然的奧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揭開的。
  • 萬有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引力子還是時空彎曲?
    我們都知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遺憾的是牛頓本人並不清楚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牛頓當然也知道這引力的本質是一個更大的奧秘,不過在牛頓時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已經很偉大很不容易了,研究引力的本質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畢竟大自然的奧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揭開的。而這個更大的奧秘(引力的本質)留給了幾百年後的科學家,他就是偉大的愛因斯坦。
  • 生命的定義和本質
    問題自然就出來了,植物人雖然不能活動,卻是是有生命的。可見,《詞典》和百度對生命的定義是不正確的。克服二者的缺陷,我認為生命應該是生物體所具有的存活能力,這個定義突出了「活」,剔除了「動」,至於存活的標準,當屬生物學的範疇,在此不再多敘。遵此定義,生命應該具有以下特點:1.生命的主體是生物體,生物體可分為單個生物體和類生物體,雌生物體和雄生物體等等。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人類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有人說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 生命本質探源
    所以,當今一些主要生物學哲學家的生物學哲學著作,比如像羅森伯格的《生命科學的結構》,索伯的《生物學哲學》,都沒有把生命的本質問題作為一個主要的問題來研究。廣義的生命定義和狹義的生命定義之核心,就是「命」字,理解這個「命」字,就知道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 生命是什麼?薛丁格從物理學探索人類生命奧秘
    生命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回答。信徒以為生命是上帝的作品。文學家把生命當作情感的載體。化學家認為生命是一系列化學反應,早期的生物學家並不追問生命的本質,他們關心的是生命是如何進化的。
  • 能量主義1000:擁有無限能量,怎麼造出黃金來?
    因為鐵在聚變圖譜上能量最低,能量主義公理任何事物演化規律,能量最低。卡拉卡斯說:「我們可以把恆星想像成一口創造新元素的巨型高壓鍋。製造這些元素的反應也為恆星提供能量,使其能夠發光發熱數十億年。隨著恆星慢慢衰老,它們內部的溫度會逐漸升高,產生越來越重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