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生命力發源於其對最本質之物的不斷追問,追問方式的不同將把哲學導向不同的方向。古希臘哲學家從有限的視域出發,採用了一種能窮盡萬物、尋其根本的方式不斷對視域中的「存在者」進行發問。雖然這種方式在他們看來是正確無疑的,但對事物以「是什麼」的方式進行追問將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固定的、僵死的定義回答。海德格爾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傳統形上學在追問方式上的不足,重新對「存在」的追問方式加以反思,跳出了傳統形上學的追問陷阱。
1
傳統形上學的追問方式
從古希臘哲學追問自然萬物的始基「是什麼」到經院哲學對上帝的不斷追問與思考,從近代哲學對認識的追問到現代哲學反形上學的轉變,哲學問題的提出都表現在人力圖對從將其認識用於指導實踐或者成為精神寄託的目的。這種對哲學理論的內在需求也必然要求哲學理論在思想上具有可操作性,這種可操作性將表現在哲學思想或理論內化到人的生存中來。正因如此,哲學不可能是那種直白的宣稱或者是一種神秘的冥想可以滿足,那種不可操作性必然會被人們所拋棄。任何哲學問題的提出必須要有其合理的理由或根據,這種要求使得哲學理論必然要言之有理,即要求哲學思想或理論具有準確合理的邏輯條件作為理論支撐。因此,當古希臘哲學家開始探求萬物的本質時,為了有足夠的理由保障他們的追問是有效時,歷史上首次提出「什麼是什麼」的提問方式。
西方哲學的開創者泰勒斯在宣稱「大地浮在水上,水是萬物的本原」這一命題時,西方哲學就伴隨性的開啟了。在此,古希臘哲學家將哲學引入到生活中所採用的哲學之思的追問方式就是「什麼是什麼」這一追問式。如果人想揭示世界的本質,找出世界的始基,唯一可做的便是遵循認識階梯由低級認識到高級、具體到抽象的一種認識路徑。哲學對於認識世界的方式而言,採用「什麼是什麼」這樣一種追問方式是合理且必然的,但這種追問方式的缺陷同樣是明顯的。
2
海德格爾對追問的重提
海德格爾認為傳統形上學對於「存在」問題的誤解之處在於其對該問題的提問方式上的缺陷,這種錯誤的追問方式導致傳統形上學將「存在」與「存在者」混淆起來。他認為明確分清「存在」與「存在者」才能真正洞悉到世界的本質,才能避免落入到以往的形上學所犯的錯誤中。海德格爾認為對「存在」的揭示應該用現象學的方式來「讓存在顯現存在」,對「存在」不能採用「是什麼」的提問方式去定義「存在」,對於「存在」進行的將是一種特殊的、有別於以往的思考方式。
海德格爾之所以對「存在」進行不同的思考,原因在於他認為對「存在」的提問方式來說,不同的追問方式將決定了對「存在」的理解與解釋上的不同。在海德格爾看來,傳統形上學對「存在」的提問,實際上是一種概念性的追問,其結果肯定是以「存在者」來進行解答,將「存在」與「存在者」混淆,這就掩蓋了對「存在」的追問。但是對「存在」的追問,應採取現象學的方法,使得「存在」顯現自身,理解「存在如何存在」,而不是用「存在者」對其進行硬性規定性的回答。
傳統形上學運用「是什麼」這種追問方式去探求「存在」具有這樣一種目的,即努力將普遍的東西抽象為一個界限明確的東西。這種抽象的產物可以在哲學思考和論證說明中被準確地運用出來,它能在思維上界定未知對象。通過這種抽象過後,人們所從事的哲學討論將始終是明晰且不含混的,哲學也並將被推進到一種明白無誤的思考中,哲學也將作為一門精確的學科而被大家所認同。但是這種追問方式是否沒有疑問呢?是否完全正確呢?雖然「什麼是什麼」這樣的追問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將討論對象界定清楚,但「什麼是什麼」的追問方式並不需要一種實在性作為其前提,也就是說即使一種對象並不真實存在,我們也能運用屬加總差的方式將其界定出來。這樣一來,我們雖然得到一個確定的、自明的概念,但事物本質的特性並沒有向我們展示出來,我們也不能真正涉及到事物的本質之中獲得一種自明性。
海德格爾認為我們對「存在」追問方式,應該用「如何可能」這種追問式進行。他認為假如我們對「存在」採用「是什麼」的提問方式,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在對「存在」提問之前已經對「存在」的領會做了肯定的回答,即在這個假設裡「存在」成了現成自在的、既定不變的,具有工具性意味的概念性的東西,所以,若對「存在」以概念式的追問,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個概念。這樣進行追問所得到的「存在」沒有一絲生機,是死的,這樣的結果將是難以為我們所接受的。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的追問出「存在」,不是運用定義去界定得到一個概念呢?難道讓「存在」自己告訴我們嗎?
對此,海德格爾說,我們應該去追問「存在如何存在」,即去探求「存在如何顯現自身」的問題。當然我們對「存在」進行追問的方式由「什麼是什麼」轉向「如何可能」時,我們就進入到了正確的哲學之思的道路。因為對「存在」進行「如何可能」的追問,我們將問題的回答方式轉變了,而我們所關注的對象,即「存在」仍然在我們的思考之中。因此,對「存在」追問的突破口就是一種追問的轉變,即由「是什麼」轉向「如何可能」,我們的哲學思考也將跳出那種形上學的怪圈。
結束語:
海德格爾在哲學追問上採取一種與傳統形上學完全不同的路徑,其現象學具有突出的優越性。在對世界之本質這一問題進行探索的哲學工作中,海德格爾成功地超越了在他之前的傳統形上學哲學家,開創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哲思方式。對於傳統形上學而言,其中追問「存在」所做的努力不應該被徹底否定,儘管在追問方式上都無一例外地陷入到歧途中不能自拔,但無疑它們給海德格爾的哲學思考提供了參考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