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西方哲學;古希臘哲學前夜(導言)

2020-12-06 無用學派

--俯瞰才能全觀

/導言/

縱觀人類發展史;

自公元前6世紀左右起,人類文明的發展突飛猛進;

單從人類認知的時空觀一項來看,從天圓地方說、地心說、日心說、絕對時空觀、相對時空觀,僅僅兩千餘年;

對時空的認知就發生了5次重大改變;

這還不談及人類在科技、生物、經濟、軍事、天文等領域的高速發展;

其幾百年或近兩千年發展程度可以說媲美甚或高於既往人類幾百年,乃至說生物發展上億年由DNA突變引起的發展

但要知道;

在兩千年內,人類的DNA變異對人類幾乎無任何影響,也不可能有重大影響;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文明以如此高速進行變革?

對這個原因的探討可以說;

對探究人類文明的發展的「起源和未來」至關重要;

而這「原因」就蘊含在古希臘哲科思緒中;

所以,如果我們想更深刻了解整個哲學史、乃至科學史、人類現代文明、現代社會的一切;

就必須追溯到古希臘;

因為可以說,古希臘思緒就是整個哲學史、科學史、乃至人類現代文明高速發展的最初起點和推動人類高速發展的源頭

但在具體了解古希臘哲學思緒之前,我們需要先解決兩個問題;

一、我們需要以怎樣的視角來看待古希臘哲學,乃至一切思想學說,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既往的學說思想,那麼需要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古希臘哲學;

/壹/

一切理解都必然帶有主觀思緒

一切理解都必然帶有主觀思緒;

要知道,任何人都無法逃脫自身主觀思想系統的束縛,因為要了解西方哲學的人總不可能是剛出生幾乎空白的嬰兒;

所以,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有著一個相對自洽的主觀邏輯模型,無論是農民、白領、教師、商業家、金融家、教授都是如此;

並且對自己的主觀邏輯模型深信不疑;

雖然,也正是因為這個自洽的邏輯模型讓自身得以穩定存在和做出簡約、高效符合自身生存環境的「確定性」選擇;

但是,如果僅是抱著這樣先驗存在的主觀邏輯去理解某個哲學思想,就會受到自身主觀邏輯模型極大的限制和約束

所以無論是認識作為「對象」的世界萬物,作為「對象」的自身,還是作為認識「對象」的「認識」本身;

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主觀邏輯的束縛和扭曲;

也就是說,無論了解那個時代的哲學家;

都不可避免的受到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先驗邏輯」禁錮,任何人都脫離不了,從而導致任何人都也無法觸及這個思想學說的原意;

也就不知道這個思想學說究竟在表達什麼,在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遺留下來,其存在意義是什麼,需要符合什麼樣的規定;

這就相當於;

我們在理解既往哲學家的時候,如果我們僅僅是以該哲學家為起點或者發展擴大下來的思緒作為研究者的主觀思境,相當於我們就是用哪個哲學家自己思緒發展下來的思境來了解他;

那麼我們必然對其哲學家的研究是表淺的、片面的、是不夠深刻的;

當然,除了主觀思緒的扭曲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前蘇格拉底哲學的思想皆為「殘篇」;

/貳/

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思想皆為「殘篇」

對於任何前蘇格拉底哲學家而言,其思想皆為零散的「殘篇」;

正如《前蘇格拉底哲學》序中所言;

「蘇格拉底之前的任一哲學家沒有完整的篇章,而且殘篇也是後來哲學家著作中拾取、摘錄、轉述,而且沒有順序」;

那麼,既然沒有完整的著作;

那為什麼說是古希臘哲學源端是以泰勒斯傳承和發展下來的,這是因為柏拉圖提供了判斷哲學家的「正統」標準;

但最重要的莫過於亞里斯多德的「四因論」,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

由此「內核」才為那些留下「殘篇」的前蘇格拉底哲學正名,有力的塑造了後世人們對前蘇格拉底自然哲學的理解方式,也正是因為四因論,其確定了亞里斯多德之後的「哲人正名」的判斷的標準;

可以說,無論是古典認識論,還是語義論轉向,其本質都在圍繞四因論這一內核而展開,只是越走越遠;

但是我們發現;

任何一種對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探究都無法脫離某種上下聯繫的語境,一旦脫離這個上下聯繫的具體語境其「學說」就會淪為孤立的隻言片語;

你根本無法理解;

而一旦具有某種語境就又不自覺被扭曲原意的包裹在後人語境內,而且隨時可以被融合到任何一個新詮釋者的語境中;

由此導出理解古希臘哲學家的第二個問題

「對任何哲學家的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必須帶入某種宏觀的整體語境」,那麼如何判斷語境的優劣?是純粹求真?還是另有目的?

就好比說;

「是以「前人學說」為基礎發展到後世的學說來闡釋「前人學說」更準確,還是以「整個人類尺度的角度、甚至生物、宇宙的演化角度」去探究這個學說因何而起,為何所起,其在解決什麼問題,遺留了什麼問題,又創造了什麼問題,這樣的方式更能觸及前人原意?」

不言自明;

還有一個重大問題;

「既往的主流思緒都似乎傾向於追求一種絕對符合論意義上的「真理」,但是時代久遠以及弗朗西斯-培根所說的「四種假象」說,所以無論是考古、DNA回溯研究,還是其他一切現代技術、歷史著作因為各種原因受到某種主流意識形態的約束、控制」;

那我們是否真能觸及客觀事實?

/叄/

如何解決以上問題

一是主觀扭曲;

二是前蘇格拉底哲學思想皆為「殘篇」;

三是追求絕對意義上的真理;

這三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卻是我們在認識既往哲學必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自身的思想境界或者思想系統不夠全面整體,那麼必然對其認識和理解和既往幾十年或上百年前認識和理解其本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只有信息量的不同;

而說到底,上述問題追溯其根源原因只有一個:

「既往主流的思緒是橫向的觀照世界的一切或者說小尺度的觀照生物發展史或人類發展史,而沒有從整個宇宙的縱向演化尺度來探討人類發展史或者生物發展史,也沒有探討這個學說是否有重大意義究竟是被什麼規定的,更沒有探討這個學說究竟在幹什麼,「求真還是求存」?」

由此才會引發上面三個問題;

所以,探究任何一個哲學家的學說;

絕不僅僅只在該學說「相對完備的自洽模型」中去認識和理解;

而必須將這個相對完備的自洽模型歸結於整體的縱向演化系列中,「以此來探究該學說起點是什麼,是被什麼規定,在解決什麼問題,運用何種邏輯工具,以什麼作為最核心的規定性或者說達成什麼標準才算有效,如此才能對其學說有更深刻的認識或認知」;

畢竟;

在對應階段的時代整頓限定信息量下的知識模型更多只能維護對應時代大部分人的存續,其知識模型更適合當時的主流群體

而不適合後衍更大信息量下的時代下的主流群體;

也唯有以整體大觀的縱向演化來探究既往哲學家的思想學說,我們才能知道其對應階段為何出現這樣的哲學思想;

這個思想學說究竟在解決什麼問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肆/

整體縱向演化的視角

在俯瞰西方哲學系列文章中;

我們將採用「人類整體縱向演化的方式」來探討既往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學說,將「人類發展史」放置於「宇宙縱向演化」的大尺度框架下來探討既往哲學;

這是一種完全脫離了既往哲科橫向觀照世界萬物的思境,即脫離橫向觀念下本體論、認識論、語義論思境;

以邏輯變革、簡約和以求存作為基本規定等方式來重新認識和解釋西方哲學;

由此;

我們才能更加宏觀、更加整體、更加深刻的認識西方各個哲學家的思想因何而起、在解決什麼問題、是如何一脈延續下去,又是如何呈現為當前的樣態;

而絕不是僅僅看這個學說本身「真」的程度;

這就是整個「俯瞰西方哲學」系列文章的核心所在!

讓你站在一個遠遠高於西方哲學的山頂去俯視山下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而不再是站在山下去仰視西方哲學,因為仰視只會讓你永遠跟隨在西方哲學的身後,看他們的背影」,而唯有如此,你才能透析西方哲科發展史、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宇宙演化的發展,從而走在西方哲學的前方

/結尾/

在具體談及古希臘所有哲學家之前,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

「我們必須要先對生產古希臘哲學思緒的大環境有一個總體大致的了解,究竟是什麼樣的大環境才能醞釀出古希臘思想,由此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古希臘人會如此思考問題,又為什麼以如此方式來認識世界,生發出的這些思緒需要什麼樣的土壤、什麼樣的生存環境」;

因為泰勒斯總不可能一出生就在說「水為萬物之源」;

下一章,我們將進入古希臘前夜(1):人類的開始,尋找確定性

作者寄言;

寫此系列文章,並非是讚美西方哲學究竟如何強大、如何完美,而是通過此番敘述來讓更多人明白不要一味的追崇西方,他們今天的一切都是因為其獨特地理環境導致他們不得不飛速發展、不得不崇尚進步論,因為一旦不發展就得被其他人種消滅,這並不值得過渡稱讚,反而是值得憐惜的,倘若他們有如同中華大地或者兩河流域的更為充沛的生存資源也不至於被迫高速發展,以至於今天使得整個人類陷於危機;

所以,此系列文章是讓更多人更客觀的看待人類的一切知識、一切行為等其背後究竟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得不做,又能否做或做;

因為總的說來,一切人類所謂追求絕對真理的知識到頭來只是為實現自身的求存或者為了整個人類的存續,而不是為了獲得絕對的真理,當然也不可能獲得絕對的真理;

至於為什麼,後文繼續;

參考書:《物演通論》、《西方哲學史》梯利著、《西方哲學史》羅素著、《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前蘇格拉底哲學家》

相關焦點

  • 巴門尼德與古希臘哲學
    作者發現,自泰勒斯到蘇格拉底同時代的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古希臘哲學流派中暗含著一條思想主線,它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格局,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是對其的發展和完善,這就是巴門尼德開創的本體論傳統和本質與現象的區分問題。蘇格拉底哲學的轉向:捍衛巴門尼德本體論傳統一些學者將蘇格拉底哲學視作古希臘哲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轉向」,即蘇格拉底將哲學研究中心從對自然世界的關注,轉移到對人自身的倫理生活上來。
  • 【古希臘哲學】巴門尼德
    巴門尼德所要避開的兩條途徑,前者是指米利都學派的哲學,後者指赫拉克利特的哲學,而他所要建立的正是與它們相對立的哲學,即與形體本原論和古代辯證法相對立的存在論。巴門尼德在西方哲學史上最先把存在與非存在對立起來,把「存在」作為他的哲學的核心範疇,奠定了本體論的基礎,並開始用邏輯推理方法論證有關存在的哲學命題,開創了邏輯論證方法的先河,標誌著古希臘早期哲學思維水平的極大提高,成為西方形上學的最早思想理論。
  • 徐濤: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淺析
    而要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不僅要從歷程中區辨別更需要去探尋文化產生的源頭,從頭開始,理清事物發展的脈絡並且試圖預期事物的未來發展,哲學便是如此。本文旨在探討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之對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示。公元3000年前,地中海及其東部愛琴海域憑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因素孕育產生了古希臘哲學,而古希臘哲學恰恰正是西方哲學的源頭。
  • 力圖全面準確反映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和基本內容-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材主要由「導論」、「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西歐各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和「結束語」等部分組成,內容承前啟後,發展脈絡清晰。教材在西方哲學史每一歷史分期中專門設置了導言,集中介紹這一時期西方哲學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主要矛盾和主要特點以及與全書各篇的聯繫。各章節也對西方哲學史上重要派別和人物的思想觀點進行了概括提煉和客觀分析。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我認為這肯定是中國——或者首先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初對西方哲學感興趣的一個原因。我想,理解西方哲學的這一過程和中國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雖不能說完全一致,但二者有著非常內在的關係。現在,國內已經有好幾代學者在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做了很多工作,相當多的西方哲學經典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學院裡進行的,主要是文科的老師和學生在關注。
  • 中國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的相似之處
    中國有五行說,古希臘也有類似的「五行」說,這裡將他們做一下對比,供大家欣賞評判。請注意這裡所說的中國的五行是認識論(不是風水先生的那套五行),而古希臘的「五行」包含本體論和認識論。泰勒斯與萬物之源所謂的希臘哲學並不是在希臘本土產生的,是源於小亞西亞的米利都。米利都城在公元前494年,毀于波斯人之手。在那之前,米利都那裡產生了三位哲學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並稱米利都學派三傑。一般認為科學和哲學都是從泰勒斯來的,大約從公元前第六世紀的初期開始。之所以知道這個,是從記載中泰勒斯預言的一次日蝕時間推斷的。
  • 哲學本體在中國,不是與西方哲學「亮劍」,而是與西方哲學的融合
    哲學的本體在中國,不是與西方哲學的「亮劍」,而是與西方哲學的融合與統一哲學不是西方的。哲學是人類的,哲學是人類的思維。哲學作為人類思維的方式,人類思維的直接對象,人類思維的間接對象,人類思維的內容物的到達方式的人類認識自然與社會和改造自然與社會的「科學之母」的精確科學的哲學,由西方哲學建制為哲學體系以後,出現了幾次關涉哲學體系的根基和基礎的變革,人們都在疑問,西方哲學出了什麼樣的哲學問題,為什麼停滯不前。
  • 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
    一、基本信息書名:《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作  者: 魏鶴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ISBN:9787511237064定 價:¥25.00二、內容簡介   《高校社科文庫:西方哲學和社會理論中的自然主義》通過對哲學自然主義及其在社會理論中的作用和表現形式的系統研究,認為自然主義作為哲學一元論,具有反神秘主義、反先驗哲學、
  •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
    後來雅典人幡然悔悟,為之平反昭雪,並因其對哲學的重大貢獻,獲得了後世「聖人「的讚譽。1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將「認識你自己」作為其哲學原則的宣言。1.1 哲學的對象從自然轉向人自身在上一篇《智者學派|古希臘哲學》中已經提到,智者學派的積極意義之一在於將哲學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從宇宙自然逐漸轉向人和社會。
  • 坤鵬論:西方哲學第一人
    一、西方哲學史的歷史階段西方哲學史基本可以劃分為以下歷史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主要的哲學命題。調和基督教和古希臘哲學。第四階段:現代哲學——反哲學,脫離西方哲學中心主義時間:公元19世紀至今主要哲學命題:
  • 西方哲學33:中世紀哲學
    鄧曉芒、趙林 | 作者 《西方哲學史》| 書籍 高等教育出版社 經院哲學集中於唯名論與實在論之爭,這是由古希臘哲學中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關於重普遍概念與重個別事物的思想分歧發展而來的。
  •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學習他的20句至理名言,領會智慧人生
    提到西方哲學,就不得不聯想到古希臘,因為在古希臘,存在三位哲學史上三位重量級的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並稱「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今天,要一起來了解「古希臘三賢」中輩分最高的蘇格拉底,用他20句至理名言,感受西方哲學的魅力。
  • 西方哲學鼻祖泰勒斯,都取得了哪些思想成就?
    西方哲學家認為泰勒斯(Thales)是西方哲學的鼻祖,而與泰勒斯有關的其它兩位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由於其哲學思想與泰勒斯一脈相承,因而與泰勒斯一併被稱為米利都三傑,他們開創的哲學流派,被稱作米利都學派。
  • 讀《世界哲學史》3-1——古希臘哲學之前蘇格拉底時期
    古希臘哲學可分為三個主要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地中海古文明逐漸衰落、覆滅,希臘民族進入歷史舞臺,隨著航海、貿易的發展,當時希臘的貿易港口「米利都」成為一個不同語言、種族、宗教混合的城市,於是誕生了希臘和西方的哲學和科學。
  • 西方哲學的起源,第一哲學家!原來不是蘇格拉底,而是他!
    愛琴海西面,是美麗的希臘半島,希臘半島三面環海,島上山脈丘陵縱橫隔絕,使得古希臘人民往來較少,沒有形成統一的王國。希臘神話自公元前9世紀成型,古希臘人用它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發生的一切自然現象。而這位人類史上首次預言日食的智者,就是後來被世人追為西方哲學史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泰勒斯泰勒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出生於愛奧尼亞的米利都城,創建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是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 【大燕推薦·書籍篇】世界十大哲學名著
    其內容有以下五個方面:對存在的探索(導言);虛無的起源;自為的存在;我和他人;擁有、作為和存在。它是一部關於存在主義代表作,在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著作,被認為是流傳最為廣泛、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和影響最深遠的著作之一
  • 他並沒有突破近代西方哲學的理性主義立場
    雖然黑格爾由於把哲學本身看作存在的活動,而在許多方面對近代西方哲學的困境有所突破,如在主客體關係問題上;但他並沒有突破近代西方哲學的理性主義立場;相反,通過將理性與存在同一(思有同一),最大程度地加強了這種立場,因而也就將近代西方哲學的內在矛盾極端化了。現代西方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社會生活的理性化,而這又是與自然科學對西方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分不開的。
  • 西方協商民主理論興起的哲學基礎
    ,它是在當代西方哲學從主體哲學或意識哲學向主體間性哲學和交往哲學轉向的背景下興起的。     一、西方協商民主理論產生的哲學背景    西方協商民主理論通過語言交往實現主體間理解和形成共識的核心特徵正是當代西方哲學領域語言學和主體間性哲學轉向的體現。
  • 學哲學無用?錯了,從哲學的本源定義說說西方經典三大學問
    比如錢學森老先生,他的主研領域叫做「空氣動力學」;他在美國留學,是獲得了相關的博士學位的;但他的博士學位證書上對他學位的形容並不是「空氣動力學博士」或者隨便那個學科的博士,而是——哲學博士。再舉例: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被傳頌成是古希臘的醫學家。今天但凡學西醫的,都要知道所謂「希波克拉底誓言」。
  • 6張圖讀懂西方哲學發展史和流派
    原標題:6張圖讀懂西方哲學發展史和流派哲學史展現的是高尚心靈的更迭,思想英雄的較量。雖然沒有一個西方哲學史家的結論能夠經受歷史的檢驗,沒有一種直到現在還被普遍認可的哲學真理,但是,哲學家們為解決哲學問題而提出的論辯至今仍給人以啟發,成為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從哲學史的觀點看問題,問題的提出比答案更有意義,解決問題的過程比達到的結論更有價值。哲學史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方式,也是啟迪批判性思維的試驗過程。哲學史可以幫助那些已經形成思維定勢的人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能夠提出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