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定義和本質

2021-02-20 宋劍平

   《現代漢語詞典》認為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百度稍加改動,認為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動的能力。」 但,《現代漢語詞典》和百度對「活動」的定義是:「動彈、運動;為某種目的而行動」。問題自然就出來了,植物人雖然不能活動,卻是是有生命的。可見,《詞典》和百度對生命的定義是不正確的。克服二者的缺陷,我認為生命應該是生物體所具有的存活能力,這個定義突出了「活」,剔除了「動」,至於存活的標準,當屬生物學的範疇,在此不再多敘。遵此定義,生命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生命的主體是生物體,生物體可分為單個生物體和類生物體,雌生物體和雄生物體等等。

2.任何一個生命都要經歷出生、成長和死亡,無法實現永恆,可以說生命是從「無」開始,到「無」結束。生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無法更改的自然事實。

3.生命的過程是一個矛盾的過程,生與死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概念構成了矛盾的對立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不僅有生就有死,而且有死才有生,每一個個體的死其實都是為新的生命提供空間和時間,如果生命不死,新的生命就無法產生。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呢?

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存活能力,存活或者叫「活著」是這種能力的屬性,當然即是生命的本質。「活著」是生命的本質,那麼一個人的生命本質不就是活著嗎?依照此理,為了活著我們不就能夠傷害一切、賣友求生了嗎?或者奢侈淫靡、醉生夢死,像路易十五那樣「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了嗎?

不能。因為,單一的「一個人的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由於人是群居動物,人的生命不僅需要雌雄二體的存在,也需要大批的同類存在才能保持生存和延續,脫離類存在的個人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亞當和夏娃無法在現實世界中提前存在,只有當大自然進化出一批批的亞當和夏娃後才能實現他們的存在——人才能活著。

所以,沒有個人優先於人類而存在,一個人要想活著就需要人類活著。雖然一個個具體的個人構成了人類的統一體,但是,生命的過程決定了人類的類生命包含且決定了個人的生命,類生命的存在是個人生命存在的前提條件,一個人的生命本質就是類生命的本質,一個人的生命本質就是人類要活著。

按照這個道理,我們善待或傷害他人就是善待或傷害自己,我們善待或傷害自己就是善待或傷害全人類,這個道理就構成了博愛和共產主義等一切利他思想的客觀基礎。由此可見,博愛和共產主義不是憑空地設想,恰恰是我們自身生命的要求。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人,也適用於所有兩性繁殖的生物,違背這個道理的生命就不會存在,即便是人也無法「活著」。

掃描二維碼進入我的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中學生物課本上有生命的定義,但非常淺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
  • 生命本質探源
    於是學者們一致認為:定義生命的困難人們之所以很少談論生命的本質或定義問題,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問題太難回答。生命現象與非生命現象存在著連續性,它們之間並沒有一條截然分明的界限,於是很難下定義。廣義的生命定義和狹義的生命定義之核心,就是「命」字,理解這個「命」字,就知道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 熵的本質與宇宙生命創造演化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高級經濟師、工程師李玉山所作的《熵的本質與宇宙生命創造演化》的報告引起學術界關注。李玉山希望他2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能夠早日得到承認,也非常希望通過學術爭論得到專家學者的指正。現刊登李玉山《熵的本質與宇宙生命演化》一文的基本觀點,以期引發討論。
  •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重新定義生命?理論物理學家如何幫助發現外星生命
    它可能是介於生物和技術之間的東西,或者是人類還無法理解的世界之外的東西?在美國科學家們傾向於尋找與地球上的生命有某種相似之處的生命跡象。但是,遵循這種對生命的狹隘定義可能是我們還沒有找到外星人的原因。我們真的是獨自在宇宙中,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尋找什麼?一些研究人員說,如果科學家們能找到一個不那麼「以地球為中心」的生命定義,那麼找到外星人可能會有更好的運氣。
  • 探測器在火星人身上直接壓過 是因無法定義生命
    舉例來說,美國宇航局將生命描述為「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可以滿足達爾文進化論的需求。」美國宇航局試圖用簡單的描述定義所有的生命,這只是諸多嘗試之一。事實上,對生命的定義有100多種,其中大部分專注於少數關鍵屬性,比如複製和新陳代謝機制等。更為糟糕的是,不同的科學家對於確保某物存活的必要條件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化學家可能認為生命歸結於某些分子,物理學家則更想討論熱力學。
  • 2016年膿毒症最新定義與診斷標準:回歸本質 重新出發
    2016年膿毒症最新定義與診斷標準:回歸本質 重新出發
  • 我們應如何定義生命?
    人們已經針對生物生命的精準定義開展了長達幾百年的探討和辯論,但目前仍未有定論。對生物生命的定義不僅僅是一項學術練習。有人可能會說,定義只能用人類自己的語言闡述詞句的含義,而不能告訴我們世界的本質究竟為何物。要想給人格下定義,當然還有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但這些超出了這篇文章的探討範圍。儘管如此,我們的道德責任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生命。
  • 信息與生命的聯繫:科學家定義信息,可能掀起社會哲學驚濤駭浪
    提起他們,人們往往把他們簡單視做通信、自動化、計算機領域的工程師或者發明家,但是事實上,他們已經有意地深入到有關宇宙、生命和意識本質的哲學問題,並為之無比興奮。克勞德·香農(Claude E.Shannon,1916-2001)1948年,32歲的他發表《通信的數學理論》創立了資訊理論,資訊理論被認為是從一發表就已經完善的科學,從對信息的量化入手創建了一整套定理和數學描述,對通信、密碼、信息處理、存儲壓縮、算法編程等等都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然而,香農最重要的思考卻是——信息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他給出了一個玄奧的定義,我們馬上就會看到。
  • 從職位定義入手,認識「產品經理」的本質
    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抓住核心,認識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本質。在這件事情上,80/20法則依然有效。20%的工作內容,佔據產品經理80%的精力與時間。只要抓住核心,依然能夠搞清楚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本質。從哪裡開始呢?老樣子,從「定義」開始。1. 定義產品經理給「產品經理」下一個定義,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人的定義:人這類事物,再到事物的本質屬性,再到內涵,最後定義
    溫馨提醒: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內涵與本質屬性,最後形成對人這類事物相應概念的一個定義。人,是一個只有一個字的詞語,是一個長度最短之一的詞語,只有2個筆畫,夠簡單了,三歲的小朋友都會寫這個字了。但要折騰清楚人這個詞語所對應的概念,其實沒那麼簡單,可以說是超級複雜的。
  • 實驗的本質和實證主義
    現代物理學的全部定律,可以還原到目前的純淨的時空和「傻」物質的模型,這兩個基本定義上。我可以對兩個定義同時修改,空間不是對稱的,物質也不傻,這樣的理論,照樣可以解釋目前全部的物理現象,但這樣的理論,其實沒什麼意識,數學上和目前的理論完全等價,沒有發現任何新東西。但有一點可以看清楚了,你的各種守恆定律,不是客觀屬性,而是你建立在上面兩個定義基礎上的數學方法的必然結果。
  • 高維意識:三生萬物-生命本質的力量
    可是當真正明白其中奧妙,或許、需要多年生活的體驗和悟性。這樣說、其實也不完全準確;應該說、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人們對此話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隨著意識頻率的提升,在不同的意識裡,我們將看見關於三生萬物的不同的面向及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生萬物吧。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薩特:存在先於本質,生命全無意義
    存在可以分為: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薩特認為人的存在是一種特定的狀態,與其他事物是不同的。人的存在是「存在先於本質」而物的存在是「本質先於存在」。 存在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為客觀的存在。
  • 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對它有所認知,就是內涵,最後就是定義了!
    說好了事物與屬性,就可以談概念了,概念亦即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此處的本質屬性也是指事物專有的屬性。概念,它的的表現形式是詞語,就是人們通過一個詞語去表現一個事物的概念,比如人這一類事物,是可以用詞語形式的「人」去表現,概括一下,概念的形式就是詞語了。
  • 生命的本質特徵與新課標生命觀念
    生命的本質特徵有很多,主要有七個生物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尤其是蛋白質和核酸生物有共同的結構基礎,絕大多數含有細胞結構,病毒無細胞結構但也離不開細胞生物有共同的自我更新機制,也就是新陳代謝,包括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生物有有共同的自我複製能力,分子複製,細胞分裂
  • 生命的本質原動力
    當人體生命的運轉機能出現紊亂不平衡不協調的時候,意味著我們身體某個部分的部位出現了病理性病變,病變將出現康復型,惡化型,修復型,抑制型)嚴重型病變影響了我們正常生活,我們如何做到抑制修復型病情,我們應從人性的本質考慮人體的生命特徵,針對性的調節生命體徵表現,如飲食餐配量化,作息規律情緒情感調理開悟等
  • 巴夏:生命的定義
    巴夏:你是說,尋找太陽系之外的生命嗎?問:在科學界,關於「生命是什麼」也是有做定義的巴夏:在你繼續之前,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問:好的巴夏:我出現在這裡,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異端邪說」呢?問:不,不再是了巴夏:謝謝!
  • 生命是什麼?聖塔菲研究所提出「個體信息理論」,重新定義個體生命
    但在對生命本質探索中,科學上個體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既沒有通用定義,也沒有明確劃分標準。最近聖塔菲研究所現任所長 David Krakauer 發表了一篇文章,基於過程哲學和演化格式塔方法,他認為個體是一種能將自身信息從過去傳播到未來、並保持一定時間完整性度量的集合體,並用資訊理論給出了概念的形式化定義。
  • 叔本華論生命的本質、意志、智慧和死亡的輪迴!
    2,人的本質——認識和意欲我們的本質可區分為「認識」和「意欲」兩部分,即可了解「我」實際是很曖昧的詞彙。有人認為「死亡是『我』的完全終止」,有的見解則較樂觀:「正如『我』只是無限世界中的一小點,『我』的個人現象亦為『我』的真正本質的極微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