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微觀經濟學的「拍賣理論」,獲獎者是兩位史丹福大學的師生組合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
諾貝爾經濟學獎(英語: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正式名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獎旨在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1895年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個獎項,但一般認為此獎項與5個獎項地位相同 。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經濟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止至2020年10月,諾貝爾經濟學獎一共頒發了52次,共有86人獲獎,其中2位女性獲獎;一對夫妻獲獎。
2020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拍賣看起來是一個小行業,並且和人們生活中的交集也不多。但是拍賣理論的應用遠遠比直覺上所感受到的更加廣泛。因為拍賣這件事情抽象出來,就是多數人通過出價或者其他方式來展示實力,競爭少數的資源。
再比如很多人迷戀的股票投資,其實股票市場本質上就是一個投資品的雙邊拍賣市場,所以拍賣理論也可以指導人們投資股票,可以根據機構交易員和基金經理的買賣行為,去推斷這些機構對某支股票的真實估值區間,從而結合市場的波動,做出更加理性的反應。
1993年,聯邦政府決定採用拍賣的方式來分發頻段。這個拍賣機制,Simultaneous Multiple Round Auction (SMRA),也叫the Simultaneous Ascending Auction (SAA),是基於兩個非常詳細的proposal,一個就是由 Milgrom 和 Wilson 設計的,另一個是 Preston McAfee 設計的。
這個拍賣設計可以說是拍賣理論的最經典的應用之一了,也是 Wilson 和 Milgrom 獲得諾獎的重要成就。
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語: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英文: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739年,有時亦被稱為瑞典皇家自然科學學會,總部設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是瑞典最高學術機關和最大的科學中心,承擔了多項學術獎項的評選和高水平期刊的編輯工作。
瑞典皇家科學院以發展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為宗旨,是一個不屬於政府而獨立存在的科學機構,在世界上與英國皇家學會、法蘭西科學院和前蘇聯科學院齊名。
1991年,諾貝爾獎達到600萬瑞典克朗,才與諾貝爾獎自頒發以來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相當。那以後,諾貝爾獎金又連年上漲,1992年諾貝爾獎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諾貝爾獎五大單項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整個原始基金的名義價值,也大大超過了原始獎金的實際價值。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諾貝爾獎金額達到1000萬克朗(約合140萬美元),此後便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