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狗火了,但別忘了深藍!20年前它已打敗人類象棋冠軍

2020-11-24 36kr

很多人在關注柯潔對戰AlphaGo時,或許都會聯想到20年前的Kasparov對戰「深藍(Deep Blue)」,當時的那場世紀之戰大概比現在更加轟動,因為正是「深藍」開創了正式比賽中機器戰勝人類象棋冠軍的先河。

儘管很多人質疑「深藍」戰勝Kasparov並非全憑下棋謀略,而是摻入了一些作弊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費城慘敗後它確實進步飛快。那徵服西洋棋之後,IBM的AI技術團隊又有了哪些發展呢?下面我們來看看Scientific American上一篇對IBM「深藍」團隊主創Murray Campbell的專訪,原文:20 Years after Deep Blue: How AI Has Advanced Since Conquering Chess。

二十年前,IBM開發的「深藍」計算機經過六場比賽,成為世界上首個擊敗世界象棋冠軍的機器,這一新聞當時可謂震驚了全世界。很多人和Kasparov一樣,質疑超級計算機以謀略戰勝頂尖棋手的可靠性,甚至引發了社會輿論對IBM涉嫌利用作弊手段贏得人機大賽勝利的指控。然而,接下來的幾個月和幾年裡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事實證明,1997年5月的那場大戰確非常具有顛覆性,堪比一場激烈的拳王爭霸賽,不過,顯然這場比賽充滿智慧的火花碰撞。以前經歷的艱難進步和費城大戰的慘敗,最終都為後來的絕地逆襲打下了基礎。

數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都把西洋棋作為AI進步的標杆。早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下西洋棋的計算機就已經出現,不過,直到十年後的1989年,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生團隊才開發出了第一臺象棋計算機「深思(Deep Thought)」,並在後來的一場常規賽中擊敗一位頂尖象棋選手。但是這此成功壽命不長,同年晚些時候,Kasparov再次以2比0的成績輕鬆擊敗「深思」。IBM對C.M.U.團隊的這項技術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於後來還組織其研究人員繼「深思」之後又開發出了初代「深藍」計算機。「深藍」研發團隊後來在1996年費城舉辦的一次人機對戰中以1比6再次輸給了Kasparov,不過,令他們欣慰的是,至少還是贏了世界冠軍一局。

Murray Campbell如今是IBM的T. J. Watson研究中心認知計算組裡AI基礎技術團隊中非常傑出的研究人員,他表示,這局看似毫不起眼的勝利卻「是對證明我們的研發方向正確的重要肯定」,1997年人機大戰最後一場比賽,我們也根據之前獲勝的經驗改進了計算機系統。接受《科學美國人》的採訪時,Campbell談到了計算機科學家長期以來對計算機下象棋的痴迷,還有IBM是如何成功應對AI技術面臨的挑戰並扭轉戰局,擊敗西洋棋冠軍的。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記錄。】

Q:你當初是怎麼加入「深藍」研發項目的呢?

我是IBM當時接觸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生團隊中的一員。很早之前我就對計算機象棋非常感興趣,本科期間還寫過一個西洋棋程序。在C.M.U.期間,我對人工智慧有了更廣泛地了解,並不僅限於製作出足以打敗世界象棋冠軍的高性能象棋計算機。雖然它只是一個編外項目,但我們還是在上面分配了許多研究人員(包括Feng-hsiung Hsu和Thomas Anantharaman),隨後研發出了一臺名為「深思」的計算機,它還成了首個在象棋賽事中打敗象棋大師和專業棋士的電腦程式。

IBM注意到了我們團隊用於研發這個機器的預算十分緊張,也認為讓我們加入IBM研究中心研發下一代象棋計算機「深藍」一定會非常有意思。他們還很想知道,不久的將來,那些頂尖西洋棋選手是否還能打敗象棋計算機。雖然當時其他研究人員認為打敗人類還需幾十年,我們卻覺得幾年內就能成為現實。

Q:對計算機科學家來說,象棋讓他們如此感興趣的地方在哪?

全世界下象棋的人過億。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玩這種遊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遠見和邏輯等。因此,象棋對于衡量人工智慧發展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看著象棋這類遊戲,我們一般會說,「當然,電腦確實下象棋很厲害,因為它的遊戲規則、動作以及目標都界定明確。」這是一個你了解所有信息的約束性問題。然而,儘管簡化了很多,西洋棋仍然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遊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花50年的時間才最終打敗世界象棋冠軍的原因。

Q:你在「深藍」團隊擔任什麼工作呢?

我是團隊的AI專家。1990年前期的AI和1989年的AI大不一樣。我們現在一般稱那段時期很小一部分基於機器學習的AI為老式AI,或象徵性AI。當然,機器學習在當時還是一個很嚴肅的領域,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現在我們擁有大量的數據集和大型計算機,還有非常先進的算法來研究數據,創建一些驚人的新事物的模型。我剛進入IBM時,用於遊戲項目的機器學習方法還相當原始,對我們研發設計「深藍」沒有太大幫助。我們致力於研究提高搜索效率和可持續評估的算法,因為我們知道,要想在比賽中佔據競爭優勢,「深藍」必須擁有這種算法。

Q:當時AI最大的限制是什麼?

硬體對構建大型網絡並沒有真正的幫助。而且,數據本身並不一定要達到我們需要的程度。只要你回顧一下20或25年前最流行的計算機系統,你就會對當時如何在這樣一個系統上完成指令感到震驚。不過,大概還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我想我們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什麼。

至於數據,我覺得當時應該沒人會知道它以後用處這麼大,也不會想到要花錢建立大數據集,其中部分原因大概是運行能力還不足。所以,我們只建了很小的數據集。

Q:你的象棋專長在「深藍」研發工作中發揮了多大作用?

其實這個專長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有用。早期,我還能夠識別出系統存在的問題,還能提出我認為可以解決某個問題且不引發一系列其他問題的方法。這點對於我們的研發達到某種程度已經很夠用了。不過,如果是要打比賽,那就還有很多真正的遊戲專業知識需要掌握。與世界冠軍對決時,我們還把Joel Benjamin這些象棋大師都找來幫助我們了。

Q:這些象棋大師如何幫助「深藍」提高比賽水平呢?

他們有兩個主要的作用。一是協助建立開局資料庫,把每一種象棋程序都應用起來,從而節省時間,並確保這些程序應用在合理位置上。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研究西洋棋的開局,並發展出了自己喜歡的【棋步】。這些大師正幫我們選出了很多種編寫進「深藍」程序中的棋步。

這些大師也可以充當「深藍」的陪練。他們與計算機下棋的同時也嘗試著發現系統缺陷。隨後,他們會與研發團隊的其他成員共同討論缺陷所在並找出解決方法。

有時考慮到我們的條件所限——我們將部分計算機指令直接編進西洋棋加速器晶片,而不是自己編寫軟體——有一些問題並不能輕易解決。但通常我們還是能提高機器處理現有問題的效率。

Q:「深藍」如何決定棋步?

「深藍」採用混合決策。它把通用超級計算機處理器與象棋加速器晶片相結合。在超級計算機上運行的軟體只執行部分象棋運算,更複雜的棋步則由加速器處理,然後開始計算對手可能走出的棋步和結果。超級計算機就是根據這些來決定最終的棋步。

Q:為了擊敗Kasparov,1996到1997年期間,「深藍」做了哪些改進?

我們做出了好幾項改進。通過開發新一代硬體,我們差不多將運算速度提升到原先的兩倍。我們還通過改善象棋晶片充實了系統內部的象棋知識,使它能夠識別不同的棋局,同時對象棋的概念有更好理解。在不同棋局走勢中,這些晶片可以從眾多可能性中走出最佳棋步。同時,這幾年我們還發現一個棋局中可以有很多種模式,我們分別給它們賦值,從而對局勢進行更準確的評估。

1997版本的「深藍」每秒檢索1億到2億個棋局,具體數目取決於棋局的類型。有時,系統一次能夠計算出6到8種棋步,最多可達20種甚至更多。不過,儘管我們自認為97版「深藍」比96版改善了很多,但我覺得最終的比賽結果可能還是平局。即便是到了比賽的最後一局,我仍在期待來場平局,或者之後有可能再次交手。

Q:為什麼經過1997年的那次比賽後,IBM不同意Kasparov再戰的請求?

因為我們覺得已經達到了最初的目標——證明計算機可以在比賽中擊敗世界象棋冠軍,現在是時候轉到其他重要的研究領域了。

Q:迄今為止,那場比賽已經過去20年了,這20年裡AI有什麼變化呢?

當然有了,機器在運行速度和內存等方面都有所改進。人們開始收集更多的數據,從而為機器學習算法提供練習數據。最終我們發現,將他們結合起來可以產生很多絕妙的結果。參加電視競答節目的IBM「沃森(Watson)」通過機器學習吸收了全球海量數據——包括維基百科——並利用這些數據答出了很多現實問題。從那之後,我們還開始學習如何處理感知任務,如語音識別和機器視覺。「沃森」也可以執行越來越多的商業任務,如分析放射影像並與醫師交流信息。

Q:研發「深藍」項目的這段經歷對你們之後在AI領域的工作有何影響?

我們學到了很多經驗,其中之一就是多種角度看待覆雜問題。舉個例子,在西洋棋中,人類的下棋方式通常是基於模式識別和直覺,而機器則是通過密集檢索數百萬乃至數十億的可能性。這些方法其實彼此互補。

西洋棋中如此,許多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同樣如此,電腦和人腦的結合都要勝過其中任何一方。例如,我們肯定不希望計算機全權接管病患的診斷和治療,因為病情診斷涉及大量無法數據化的信息,但是在提供診療建議上,計算機系統還是非常有用的。

我們現在採用的是先進的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系統——有點像黑箱——它們並不怎麼擅長解釋自己為何要給出某項建議。但是如果它自己都解釋不清原因,又讓人們怎麼相信這個系統的建議呢?況且,未知的神經網絡系統擁有百萬參數,極其複雜。

不過,處理部分問題還是可以照著給出的優秀範例來訓練系統,這在醫療保健領域,計算機進行診斷或給出治療建議時尤為明顯。如果能給出合理解釋的話,我想我們開發出來的機器在醫生診斷時或許會有更大的發言權。

(本文由36氪編譯組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郝鵬程)

相關焦點

  • 從小霸王到深藍,再到阿爾法狗,人工智慧已經佔領了智能的最高點
    卡帶遊戲盡然裡面有下圍棋,下象棋,還有打麻將。相對應的還會有難度的設定。記得小時候,只能用不斷的悔棋才能艱難的贏下簡單。然後到了90年代末,深藍這個代表人工智慧的詞開始出現,記得當時還看過一個漫畫:大概是講,無論誰,只要和深藍下一盤棋,無論輸贏,都會在一個小區域成為一個熟人!那「深藍」是什麼呢?
  • 從「深藍」到「阿爾法狗」, 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大步
    2016年3月15日,谷歌圍棋人工智慧「阿爾法狗」(Alpha 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對弈並以4:1的成績獲勝,這場「人機大戰」成為人工智慧史上一座新的裡程碑,也再次為人工智慧技術做了科普——   從「深藍」到「阿爾法狗」,這二十多年的發展似乎也在預示著,人工智慧終將改變人類的生活。
  • 別了,人類對手!中國圍棋人工智慧要「逼出」阿爾法狗
    3年前,風頭正盛的日本圍棋AI「DeepZenGo」開發者加藤英樹曾表示,人工智慧攻克圍棋至少需要10年。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我們是人類,人類會犯錯誤兩年前的絕藝還只是業餘五段的水平,如今古力已用「不可思議」來解說昔日對手的戰術了。
  • 葛紅兵|從深藍到阿爾法狗,從暴力計算到仿生智慧
    正如,多數人反對「轉基因」技術不是因為「有什麼證據證明轉基因對人類有害」一樣(相反,證明轉基因對人類無害的證據倒是更多些),多數人反對轉基因技術,是因為擔心人類僭越了自己的權能,人類對物種改造的能力無限發展,會最終傷害人類自身。 阿爾法狗的出現,讓筆者也產生類似的擔憂。
  • 人工智慧戰勝人類?阿爾法狗帶來的啟示
    那麼是不是真的會有一天,人工智慧化的程序、產品、甚至是武器,會打敗我們甚至是取代我們?人工智慧戰勝人類?阿爾法狗帶來的啟示  從IBM那臺著名的「深藍」開始,人類和智能計算機之間的較量就已經開始了,深藍是美國IBM公司生產的一臺超級西洋棋電腦,重1270公斤,有32個大腦(微處理器),每秒鐘可以計算2億步。"深藍」輸入了一百多年來優秀棋手的對局兩百多萬局。1997年的深藍可搜尋及估計隨後的12步棋,而一名人類象棋好手大約可估計隨後的10步棋。
  • 中國絕藝要「逼出」阿爾法狗
    3年前,風頭正盛的日本圍棋AI「DeepZenGo」開發者加藤英樹曾表示,人工智慧攻克圍棋至少需要10年。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我們是人類,人類會犯錯誤兩年前的絕藝還只是業餘五段的水平,如今古力已用「不可思議」來解說昔日對手的戰術了。
  • 谷歌阿爾法狗、IBM深藍戰勝世界冠軍後,AI辯手又贏了
    谷歌阿爾法狗、IBM深藍戰勝世界冠軍後,AI辯手又贏了 2018-09-13 21:05  科技互聯觀察員
  • 從「深藍」到「阿爾法狗」:人機大戰20年進化史
    顯然,它並不會只用來下棋,實際上它正掀起一輪輪產業變革、經濟變革甚至社會變革,當人工智慧一次又一次超越想像地達到新高度,人類對它的擔憂也越來越濃烈。   人工智慧再次顛覆現實。
  • 阿爾法狗再進化!通用棋類AI AlphaZero 8小時完勝象棋、將棋頂級程序
    Stockfish是2016 年 Top Chess Engine Championship(TCEC)世界冠軍。Elmo是 Computer Shogi Association(CSA)世界冠軍 Elmo。人工智慧領域的標誌性事件是 1997 年深藍(Deep Blue)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在之後的 20 年內,西洋棋的電腦程式水平一直穩定處於人類之上。
  • 「阿爾法狗」為什麼厲害
    人民視覺   谷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和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比賽,堪稱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慧這個熱門科技領域。谷歌的人工智慧程序是怎樣贏了人類?人工智慧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它會不會有一天在智能上也超過人類?
  • 阿爾法狗就算完虐柯潔,它也只是工具丨鳳凰評論
    這套成功的圍棋程序自一年半前戰勝歐洲冠軍樊麾,一年前戰勝韓國最強棋手李世石,到現在戰勝柯潔,證明了阿爾法狗確實是史上最為成功的圍棋程序。僅此而已。想起去年3月份阿爾法狗與李世石對弈,柯潔曾經年少輕狂地誇下海口,「就算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
  • 從深藍到阿爾法狗 人機大戰進化了什麼?
    從「算」到「學」,人工智慧的進化  1997年,IBM的「深藍」戰勝了卡斯帕羅夫。在「深藍」設計者許峰雄看來,「深藍」主要依靠強大的計算能力窮舉所有路數來選擇最佳策略:「深藍」靠硬算可以預判12步,卡斯帕羅夫可以預判10步。
  • 中韓兩國圍棋天才均被「阿爾法狗」打敗,人工智慧獲勝
    「阿爾法狗」,人工智慧的代表「阿爾法狗」其實是AlphaGo的直譯,它是一款由谷歌子公司所研發的一款人工智慧程序。它的出現打破了圍棋比賽結果,它不僅打敗了眾多的職業圍棋手,更是將圍棋界的天才柯潔給打敗了。這款人工智慧程序融入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為的就是能夠更深度地去學習。據此前的報導顯示,「阿爾法狗」早在去年的時候,便和韓國最頂級的職業圍棋選手李世石進行過一番比試。
  • 人工智慧擊敗世界圍棋冠軍 "阿爾法狗"為什麼厲害
    人民視覺 谷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和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比賽,堪稱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慧這個熱門科技領域。谷歌的人工智慧程序是怎樣贏了人類?人工智慧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它會不會有一天在智能上也超過人類?
  • 阿爾法狗zero是否將宣告圍棋的終結
    自從2016年阿爾法狗擊敗了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繼而又在2017年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人工智慧就已經開始威脅到了圍棋的生存,以及所有人類的古老智力遊戲的生存。無論是圍棋還是象棋,現在都要面對一個根本的問題,為什麼還要下圍棋和象棋,因為最終還是要輸。
  • 在柯潔大戰AlphaGo的今天,人類再次回想起曾經被IBM深藍支配的恐懼
    深藍贏了Kasparov,AlphaGo和柯潔的比賽暫無定局,但目前機器處於領先狀態。機器在人類創造的遊戲中領先意味著什麼呢?親歷當時比賽現場的Backchannel編輯Steven Levy從回憶出發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一些啟示。 本文由雷鋒網編譯。一20年前的那場比賽在一間類似書房的地方舉行,那房間就像是朋友們日常下棋的地方,但當時坐在棋盤邊的正是兩個專業選手。
  • 專訪深藍之父:AlphaGo很棒 但並不完美
    文/機器之心圍棋人機大戰已進尾聲,這註定是一次要載入史冊的比賽,也正如機器之心之前所言:這次比賽沒有失敗者,而是全人類的勝利。20多年前,IBM也曾因類似的事情備受矚目。IBM的深藍計算機擊敗了西洋棋大師Garry Kasparov。Murray Campbell就是當時深藍研發組的重要人員之一。如今他是 IBM 認知計算部門的高管,負責Watson人工智慧平臺。The Verge 在比賽期間採訪了 Murray Campbell,深入了解深藍之前的比賽以及與DeepMind的AlphaGO有何不同。
  • 全民大戰阿爾法狗,打LOL你們還嫩點!
    相比四年前AlphaGo贏下歐洲冠軍樊麾,這次的AlphaGo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各路豪俠紛紛出戰,聲討阿爾法狗。哪怕AI整合了無數的實戰數據,讓它具有了一定本能反應,它也無法達到職業玩家的水準。如果它掌握了許多星際戰術,我也可以開發出新的戰術擊敗它。」額,拋開星際和圍棋誰更多變,至少這份為人類出戰的心實在勇氣可嘉。
  • 柯潔阿爾法狗和李世石 他們的恩怨已經延續幾十年了
    依稀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正好是卡斯帕羅夫和深藍計算機,進行西洋棋對戰,那是印象中的第一次,世界西洋棋冠軍和人工智慧的對戰,卡斯帕羅夫贏了深藍,但是IBM又開發出更高的AI,叫更深的藍,贏了卡斯帕羅夫。
  • 「阿法狗」之父:關於圍棋,人類3000年來犯了一個錯-虎嗅網
    IBM 發明的深藍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狹義人工智慧的例子,他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曾打敗了西洋棋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 。如今,我們到了人工智慧的新的轉折點,我們有著更加先進、更加匹配的技術。你也許會問為什麼計算機進行圍棋的遊戲會如此困難,1997年,IBM的人工智慧DeepBlue打敗了當時的象棋世界冠軍GarryKasparov,圍棋一直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難解之謎。我們能否做出一個算法來與世界圍棋冠軍競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