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在問:學畫畫什麼時候開始最好?
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美術史。
在中國美術史上,像王希孟(《千裡江山圖》的作者)一樣的少年天才其實是很少的,大部分畫家都是中年以後才有所成就的。
尤其是今天一笑要介紹的這位畫家,到了50歲才開始學畫畫,但他最後成為了中國山水畫的一代宗師,名列「元四家」之首。
這個人原名陸堅,屬於那種起點特別差、輸在起跑線上的——七八歲時就父母雙亡,被鄰居老黃(不是隔壁老王)收養。
老黃家境富裕,但九十歲了還沒有兒子,收了養子後高興的說:「黃公望子久矣。」於是,陸堅改名為黃公望,字子久。
養父老黃還是很用心的培養他,供他讀書,希望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沒想到元朝ZF胡搞瞎搞,元太宗時搞了科舉,後面又把這事兒給擱置了。黃公望成年後也沒等到開科舉的消息,所以先做了個文吏混口飯吃。
沒想到這文吏一幹就幹了二十多年,領導都換了好幾任,最後來了個掃把星張閭。張閭為人苛暴,引發了江西蔡五九起義。為平民憤,元仁宗將張閭逮捕,黃公望受牽連一同入獄。
儘管這時候元朝恢復了科舉考試,但在獄中的黃公望只能無奈錯過(這倒黴催的)。
兩年後,黃公望才被放出來。
儘管是受牽連的,但別人不清楚啊,只知道他是個進過號子有前科的,所以黃公望只能加入全真派,做了個道士。
——對,你沒看錯,黃公望是全真派的,而且與張三丰(武當派)、冷謙(明教)等人有交往,還曾住持萬壽宮,和師傅金月巖一起編了本《抱一函三秘訣》,是為金丹大道,被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眾街類。
好了,不能再說了,再講下去就成武俠修真小說了。
做了幾年道士後,黃公望為了滿足自己從小就有的繪畫的愛好,混入了趙孟的美術培訓班。這時候黃公望已經50歲了,在班上年齡最大,自稱「松雪齋中小學生」(松雪齋就是趙孟的書齋名)。
50歲的黃公望終於激發了自己的天賦,他專攻山水,在趙孟的指導下取法荊浩、董源諸家,加以融匯,從此畫技一日千裡,進展飛快。
而且他還經常外出寫生,隨身帶著皮口袋,內置畫具,每見山水勝景,立即取紙磨墨,將其摹寫下來。
他常年居住在虞山富春山一帶,畫得最多的也是這幾處地方。
他將淡泊寧和的情感與山水的氣韻合一,構圖至繁至密,而又能從容瀟灑,以簡率的勾勒之筆,造成"景繁筆簡"的藝術效果。
為了表現裸露的山石,他還創造了「淺絳山水」的畫法,即在水墨勾勒皴染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這令中國山水畫在水墨與青綠兩大派之後,又增添了新的門派。
黃公望結合自己做道士的心得,在他的《寫山水訣》中,還提出了山水畫的四種禁忌∶"作畫大要去邪、甜、俗、賴四個字。"
何謂「邪、甜、俗、賴」?
邪就是不遵循中國畫的傳統方法,號稱追求天然意趣,信手塗抹,不成格法,走入邪道。
甜就是只追求形式華麗,用色浮誇媚俗,畫無內在美。
俗是華媚、柔細,意境平凡,格調不高。
賴則是泥古不化,專事摹仿。
——以上四字,現在的畫家(包括大師)們有中槍的沒?
黃公望的代表作有《九峰雪霽圖》、《快雪時晴圖》、《溪山雨意圖》、《天池石壁圖》、《丹崖玉樹圖》、《剡溪訪戴圖》等,當然最出名的是《富春山居圖》,還有個劉德華主演的同名電影,這個咱們下篇文章再詳細說。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一笑認為:學畫畫這種事情主要看天賦,什麼時候開始學不是重要的。有人天生聰慧,有人大器晚成,一定是得到了某個時機了,他才能夠開竅。
只不過現代人希望能夠早日成名,或者是為了擇校,所以把學畫的時間,越推越早。
——孩子早一點接觸繪畫沒問題,但重點在於培養他對繪畫的興趣以及增長他在美術上的見識(比如看一笑寫的美術史系列文章),至少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但如果真正想他有所成就。那真的只能等他開竅的那一天。
另外,別被那句「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給騙了,這句話的英文全文是:「The talent is 1% inspiration adds on 99% sweat,certainly,does nothave that 1% inspiration,in the world all sweat to put or bringtogether also only is the sweat!」。(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但沒有那1%的靈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
斷章取義的人用心險惡啊!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穫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