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實行「煤改氣」是有效治理大氣汙染,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客觀要求,也是有序推進清潔能源建設,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有力舉措,普遍受到農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
如今,政策環保工程「煤改氣」已進入農村千家萬戶,農民對天然氣的認識雖然不算陌生,但是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安全規範進行操作,不可大意。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煤改氣」後應該注意哪些用氣安全問題。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1、嚴禁在同一場所使用兩種氣源
室內安裝天然氣後,農村常用的罐裝液化氣要移除出去,同時,燃煤爐、大鍋火炕等明火也不可再使用。
2、燃氣灶附近不要擺放易燃物
有的人為了清潔方便,會在油煙機上加貼一層塑料膜,便於定期更換,還可以保持油煙機表面的整潔。
殊不知這是十分危險的方式,試想一下,塑料膜易燃,又是位於火焰上方,要是被引燃怎麼辦?除了塑料膜,燃氣灶周圍不要放置油瓶、酒瓶、調料瓶等各種廚房常用物,更不要擺放紙盒、竹籃等物品,防止它們因靠近高溫而起火。
此外,在調節燃氣灶的火焰時,火焰最好不要超出鍋底的範圍,火不要開太大,一則不安全,二來也浪費氣。
3、燃氣設施定期檢查、保養、更換
燃氣設施都有一定的壽命,例如普通的膠管容易老化開裂,若與明火靠得太近,有被引燃的危險,要是出現破裂導致氣體洩漏,就容易發生火災,甚至是爆燃的危險。
在使用時,要注意經常檢查和更換膠管和減壓閥,防止漏氣現象出現,膠管的長度不要超過2米。
燃氣灶表面的油垢要清洗乾淨,燃燒器的氣眼要注意疏通,可用細金屬絲或牙刷進行疏通。
4、燃氣間(一般為廚房)保持良好通風
使用燃氣的空間要具備通風條件,一旦出現漏氣,可以及時排出,避免人員中毒和發生火災。
在通風不良的室內使用燃氣,會因缺氧而使燃燒不完全導致產生一氧化碳而中毒。
另外,在裝有燃氣表、燃氣管道的地方,千萬不能作為臥室和休息間,萬一漏氣,人員在休息狀態下無法及時察覺和處置。凡是與用氣有關的空間,一定要和臥室等房間有所隔斷,且必須要具備通風條件。
5、用氣時不要離人
圖片來源:晉中新聞網
有人使用燃氣是「粗放型」的,做完一道菜,準備第二道還需要一些時間,燃氣灶也不關,就讓火焰持續燃燒著,這時把灶關了,可不僅僅是節約用氣,更是為了安全。
還有人更粗放,飯做到一半就去忙別的事了,結果等接到鄰居電話,才知道家中冒黑煙,灶臺都燒毀了,有的損失更為嚴重。
使用燃氣灶時人為什麼得看著?因為要隨時調節火焰,有時候鍋裡的湯水煮沸了會溢出來澆滅火焰,有時窗外吹進來的風大了一些,會把火焰吹熄,燃氣漏出來很危險,更可怕的是把鍋煮幹了,火焰沒東西燒,可就「瞄準」別的目標了。
6、天然氣長期不使用時,應及時關閉總閥門
消防宣傳防火有個用語叫「三清三關」,其中有一「關」就是關燃氣總閥,因為它是用氣安全最後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保險,一旦管道破損未及時發現,可以避免發生燃氣洩漏。
所以說,若家中長時間無人或長期不使用天然氣,請務必關閉總閥門;如遇突然停電停氣,也應及時關閉總閥門,避免來電時家中無人或疏忽大意而造成燃氣洩漏。
7、燃氣洩漏要儘快處理
如發現燃氣洩漏,一定要先確保窗戶打開,檢查燃氣灶、燃氣閥門是否關閉,不可在燃氣洩漏處接打電話。
同時,應及時到戶外聯繫燃氣公司工作人員前來檢查,在專業人員趕到前,千萬不要在室內逗留,不要開燈和關燈,更不能使用明火。
8、燃氣間頂棚有天花板缺失破損的應及時修復
燃氣比重輕於空氣,一旦進入天花板與屋頂之間的密閉空間即使開門開窗也很難將其清除,達到一定密度有爆燃的危險。
9、不得擅自拆除、移接燃氣管道
如遇房屋修繕、重建等原因需對燃氣管道進行移位或拆除時,應通知燃氣單位由專業人員進行作業。
10、保障特殊人員正確用氣
對於村內鰥寡孤獨、殘障無自理能力人士,其監護人應盡到監護人的義務,保障其燃氣的安全使用;
若無監護人,則應由村委會或相關部門委派指定人員進行一對一幫扶,確保不留任何安全隱患。
此外,要廣大農戶正確、安全地使用天然氣,各級政府及村委會還應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明白紙、大喇叭廣播等形式時常提醒村民操作規範和注意事項;定時舉辦安全知識培訓,安全知識競答等活動牢固村民安全意識;挑選思維敏捷、能力強的村民組成「燃氣問題應急小組」解決一般性突發問題,答疑解惑、防患於未然。
相信只要大家將安全意識長存於心,按照規範正確操作,一定能體會到「煤改氣」工程帶來的更加方便清潔的生活。
素材來源 | 新華網 央視網 崑崙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