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距離今年的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就只剩3天了!很多考生已經在摩拳擦掌,準備好大展身手——抱佛腳。
點擊播放 GIF 0.0M
上次談了聽力與閱讀,今天小U繼續邀請到了有多年執教經驗的程瑞勇老師,為大家理理Translation(翻譯,15分)的備考思路。
TEM-8 試題概況
題目概況
2016年起TEM-8新題型亮相。改革前,翻譯包括漢譯英、英譯漢兩部分(各10分、總時間60分鐘)。如今革掉英譯漢,格調很明顯:注重專業學生的產出性能力,講好中國故事,讓外界認識中國。這,也契合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強國戰略。
測試要求
能運用漢譯英的理論和技巧,翻譯我國報刊雜誌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學作品的節選;速度為每小時250-300個漢字;譯文要求忠實原意,語言通順流暢;考試時間為20分鐘。
從往年真題看(見下表),選段以散文為主,偶有議論文、小說、或新聞報導。
20分鐘很短,勉強能刷個抖音、看看朋友圈;要想翻譯一段名家作品,似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莫慌!且看下文分解——
翻譯那些事兒
1
當心假對應現象
英語教科書,給學生一種假象:任何英語單詞都有對應的漢語意思,如cat是貓、dog是狗。語言遠不是這麼簡單!英漢詞彙義項豐富、動態多變,造成了常見的「假對應」現象,讓我們難以望文生義。比如:
high是高、school是學校,而high school卻不是高校;
go是去、banana是香蕉,而「go bananas」倒成了「激動/發瘋」;
知道love是愛、child是孩子,不料a love child卻表示「私生子」;
知道fat是肥胖、chance是機會,不料fat chance表示「希望渺茫/沒戲」;
知道capital是首都、punishment是懲罰,沒想到capital punishment是「死刑」;
知道man是男人、brother是兄弟,沒想到All Men Are Brothers竟然是《水滸傳》;
熟悉once upon a time(很久以前)是很多童話故事的開篇詞,沒想到Once Upon a Time竟然成了電影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英譯名!
望文生義,考場上丟分,考場外丟人。據說20年前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近郊懷柔舉行,《紐約時報》記者竟把「懷柔」理解為「柔軟的胸部」,遂大筆一揮譯作Soft Bosom(酥胸),令英文讀者不禁想入非非。
2
杜絕中式英語
繼「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後,網絡熱詞「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走出國門,2014年被美國在線俚語詞典「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錄入。2018年10月《牛津英語詞典》又將「add oil」(加油)納入詞庫。
但這畢竟是罕見的特例。不要以為有權威詞典為你撐腰,你就可信筆亂譯!專八考試中, 你敢把「樹新風」翻譯成「tree new wind」,評卷老師就會毫不客氣地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
所以,要靈活翻譯整個詞組甚至整個句子的意思,而不是死板機械地逐字翻譯。比如,「水平」不一定翻譯成「level」:
遊泳水平 swimming skill
生活水平 living standard/quality
英語水平 English proficiency
而在具體句子中,上面三個表「水平」的詞可能一個也用不著。
a. 他的遊泳水平還挺高。
[誤譯]His swimming level is very high.
[正譯]He has becomequite good atswimming.
b. 他的英語水平比我的高。
[誤譯]The level of his Englis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mine.
[正譯]Heknows moreEnglish than I.
c. 你要提高領導水平。
[誤譯]You should improve your level of leadership.
[正譯]You should improve yourartof leadership.
例a的正譯與原文句型完全不同,但正確完成了意思轉換;例b的誤譯照字面死譯,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例c中的「領導水平」實際指領導能力與藝術,故用「art」。
3
突出邏輯關係
英漢語系不同,句法各異。總的來說,英語重形合,句法形式較嚴,有明顯的形態標記及豐富的連詞和關係詞;漢語重意合,內在邏輯主要靠意會,沒有明顯的關聯詞和形態變化。比如下面三句漢語,譯成英文時分別增加了if、and與because等連接詞,使句子更連貫、順暢、自然。
a.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If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b. 他今天沒來,媽媽住院了。
He is absent todaybecausehis mother is hospitalized.
c. 我們起飛了,飛過城市,慢慢飛高。
We took offandflew over the cityandslowly gained height.
再比如,2016年真題中的一句話:「他們發現無論是潺潺小溪,還是浩蕩大河,都一去不復返,流逝之際,青年變成了老翁而綠草轉眼就枯黃,很自然有錯陰的緊迫感。」
參考譯文
They found that flowing water,eithera murmuring streamora mighty river, would pass quicklyandnever return. They realized thatwiththe passage of time the young would become the oldandgreen grass would turn yellow.Therefore, it is natural that a sense of urgency would ariseoverthe elapse of time.
漢語中的劃線部分,暗含著「原因」,最後的「有緊迫感」就是結果了。所以譯成英文時,很有必要增加Therefore一詞。此外,「錯陰的緊迫感」中,也暗含著一個因果關係:因為「錯陰」(錯過光陰),所以有「緊迫感」,故英文中用表示原因的「over」將二者連接起來。這樣,整段話邏輯關係清晰,文氣銜接順暢。
4
避難就易,死去活來
漢英語言轉換,本質上可以歸結為英語表達。不妨把專八漢譯英看做一篇微型作文——有漢語提示的英語作文。只要把原文理解透徹,將貌似高雅生僻的詞彙解釋清楚,剩下的就是按英文習慣表達轉述原文意思。擺脫掉原文的死板束縛,靈活的英文就容易寫了。
比如,2017年真題中有一句:「意味著正向衰朽的殘年滑落」。其中「衰朽」和「殘年」難倒不少學生。熟悉而簡單的weak與old不敢用,總覺得與文縐縐的「衰朽/殘年」門不當戶不對;高大上的decrepit與senile又忐忑糾結擔心寫錯。其實,用中規中矩(不高富帥也不矮窮矬)的declining years就行,或者remaining/final years亦可。
再比如冰心《我的童年》的第一段:
原文:
提到童年,總使人有些嚮往,不論童年生活是快樂,是悲哀,人們總覺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許多印象,許多習慣,深固的刻畫在他的人格及氣質上,而影響他的一生。
譯文:
People are generally inclined to cherish the memory of their childhood. Be it happy or sad, it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part of one's life. Many early impressions and habits are so deeply engraved in one's character and temperament that they will affect him all through his life.
原文是長長的一句話,譯文分解成三句:
第1句增加主語「people」,使句子完整;第2句由原來的主動句(人們總覺得)轉為英文的被動句(it is always regarded),「最深刻」還可用「most impressive」,但不應按字面譯為「deepest」;
第3句中,除了把「刻畫」譯成「engraved」,還可譯為「embedded」或「etched」;三個詞都不會怎麼辦?那就用「take root(紮根)」,易寫易懂;
這樣,最後一句改為:Many … habits, having taken deep root in one's character and temperament, will exert an eternal influence on his life. 總之選自己熟悉的、有把握寫對的詞句。何苦難為自己呢?
[註:原文與譯文選自張培基翻譯的《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第二輯]
考場那些套路
1
理解原文
先用3—5分鐘閱讀並透徹理解原文,把握語言風格及詞句間的邏輯關係,確定基本時態——記敘文常用一般過去時,而議論文和說明文常用一般現在時。
2
動筆翻譯
用簡單的語言、準確的詞彙、適當的句型轉換原文的意思。原文是動詞,譯文可處理成名詞;原文是主動句,譯文可以是被動句;原文是兩句,譯文可合併為一句;原文是一句,譯文也可拆分為兩句。隨心所欲不逾規,起承轉合重邏輯。
3
譯後檢查
2—3分鐘通讀譯文,檢查是否有漏譯錯譯,是否有明顯的拼寫錯誤或語法錯誤——大小寫、單複數、時態、人稱等。如發現失誤,要謹慎修改;過分而隨意的塗抹,會使卷面凌亂不堪。評卷老師肯定喜歡整潔清楚的答卷。
說到評卷老師,最後再看看評卷標準吧。考生肯定納悶:自己辛辛苦苦緊緊張張絞盡腦汁翻譯了20分鐘,評卷老師竟然只用30-40秒就乾脆利落地判定出一份成績,憑什麼!?
評卷那些標準
評分標準分兩部分:譯文忠實性(9分,60%),語言通順程度(6分,40%)。
放心了吧?沒拿「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嚇唬你,沒拿「形似與神似」的標準為難你。考場上,能做到比較忠於原文、語言較通順、無嚴重語法錯誤即可。滿分15分,能得到9—11分,就該給自己點讚了。
點擊播放 GIF 0.0M
總之,翻譯不神秘,就是兩種語言符號之間的靈活轉換,其精髓在於語義的有效交流。平時多留意,偶爾練練筆;考前關注小U的專八推文,品味幾段英漢互譯,就不難找到翻譯的靈感(譯感),在考場上超常發揮。
歡迎繼續關注小U2019專八神助攻系列,
更多乾貨等著你哦!
點擊播放 GIF 0.0M
編輯:陶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