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查獲的「黑竹筍」
爽脆美味的新鮮竹筍在進入市場銷售前,先用水衝洗、浸泡十多個小時,這是商販為了竹筍有個好的賣相和市民身體健康,而把竹筍洗乾淨嗎?不是,這是一夥不法商販為了掩蓋他們的黑心行為,去除他們用焦亞硫酸鈉浸泡加工過的竹筍上的味道,讓竹筍保持新鮮「賣相」,而採取的一種衝洗、浸泡去味的無良做法。
今天(6月3日)上午,廣州警方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一起加工、銷售問題竹筍案件。廣州海珠警方繼4月份打掉6個假鹽銷售窩點後,再次打掉1個製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團夥,搗毀加工、銷售黑窩點3個,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竹筍、米豆腐、海帶、黑木耳等食品約10噸,查獲用於添加食品的非食品原料工業石灰漿85斤。
暗訪
市場檔口銷售問題竹筍
4月中旬,海珠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民警在區內農貿市場進行暗訪時,發現石榴崗路一農貿市場內一個檔口銷售的竹筍表面上看起來蠟黃鮮嫩,非常可疑。民警立即購買該檔口的竹筍送到相關部門。經檢測,送檢的竹筍樣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嚴重超過國家標準。
根據暗訪情況,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組成專案組,多次派人到該檔口繼續購買竹筍、黑木耳和海帶等食品進行抽樣檢測。經多次秘密抽樣送檢確認該檔口銷售的竹筍等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經過約一個月的認真摸排,警方摸清檔口的經營者魯×武(男,34歲)、楊×雁(女,33歲,均安徽巢湖人)夫婦,在土華村農田旁的一處舊工棚內生產竹筍和黑木耳等食品,每天凌晨2點左右,將食品運送到石榴崗路一農貿市場批發給區內的零售商販,並銷售給附近的檔口、小食品店。
5月13日凌晨2點左右,民警聯合海珠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準備外出送貨的犯罪嫌疑人魯×武、楊×雁夫婦抓獲,在其生產點查獲1268斤竹筍、黑木耳和海帶。隨後,民警迅速趕往魯×武在農貿市場的檔口,再次查獲了共626斤竹筍、魔芋和涼粉。
經查,犯罪嫌疑人魯×武夫婦供認,從2014年底起,從白雲區人和鎮某處購入含有焦亞硫酸鈉的竹筍,之後在舊工棚內對竹筍進行衝洗、浸泡,去除竹筍上的異味,進行二次加工後運送到市場批發銷售。經過相關機構檢測,犯罪嫌疑人魯×武、楊×雁加工、銷售的竹筍中二氧化硫殘留量嚴重超標,最高每公斤竹筍檢出0.466克二氧化硫,而黑木耳和海帶中也含有過氧化氫。
深挖
家庭黑作坊炮製竹筍 1天賣700多斤
獲悉竹筍是在人和鎮某處進貨後,專案組分析,該處極有可能是一個規模更大的問題竹筍生產加工窩點。經偵查,警方迅速鎖定上家嫌疑人及其位於人和鎮清南路農田旁某出租屋的生產窩點。5月18日,民警趕往生產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晏×財及其妻子、兩個兒子等4人,並現場查扣竹筍、竹筍絲原料、成品、半成品186250斤,米豆腐81斤,查獲用於添加食品的非食品原料工業石灰漿85斤。
經查,犯罪嫌疑人晏×財(男,51歲,安徽馬鞍人)供認,近年來一直從外市購進大量含有焦亞硫酸鈉的竹筍條和竹筍絲,少部分直接賣給一些熟客,大部分自己銷售。為了掩蓋竹筍上刺鼻的異味,晏×財就與家人一起,把這些竹筍條放入桶內,用井水不停地衝洗1個多小時,換好水後再把竹筍條上的竹筍衣剝下來切小,變成竹筍尖和竹筍衣兩種產品,再將其放入桶內用井水浸泡約13個小時,徹底去除竹筍上刺鼻的異味。而竹筍絲則直接放入桶內用井水不停衝洗約1小時,然後浸泡約13個小時。在聞不到異味後,晏×財的兒子就會將竹筍尖和竹筍衣運到荔灣區的某農貿市場進行批發銷售。
在將含有焦亞硫酸鈉的竹筍進行衝洗漂白的同時,晏×財還與家人在深夜裡生產魔芋、米豆腐和涼粉。為了使魔芋、米豆腐增強凝固度,晏×財從附近的石灰場裡購入工業石灰漿,在製作時加入石灰漿攪拌均勻,在米豆腐中還加入色素檸檬黃進行潤色,把明礬做為添加劑加入到涼粉中。至魔芋、米豆腐和涼粉成型後,就連同竹筍一起運送到荔灣區的農貿市場批發銷售。每天大約製作600多斤魔芋、400多斤涼粉和400多斤米豆腐,一般當天就可以賣完,而竹筍一天的銷售額是700多斤。晏×財還向警方供認,自己的這些問題食品,銷售對象和範圍是廣州、佛山市的到荔灣區某農貿市場拿貨的商販。辦案民警表示,「嫌疑人在審訊過程中供認竹筍每天的銷售量佔廣州市場的50%。」
經相關部門檢測,警方在犯罪嫌疑人的生產和銷售窩點裡查獲的竹筍、魔芋等食品,二氧化硫殘留量嚴重超標,而且食品中還含有鋁等重金屬。辦案民警介紹,這些經過浸泡的竹筍超安全標準標近10倍,對食用者健康危害極大。「白雲區加工窩點4個嫌疑人當中3人因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犯有肺炎、呼吸道疾病等。」
調查
部分竹筍已發黴 洗筍汙水直排河湧汙染
調查中,警方還發現,加工這些含有焦亞硫酸鈉的竹筍的地方衛生條件非常差,加工設備也很簡陋,竹筍隨地擺放,部分竹筍也已經發黴。為了掩人耳目,犯罪嫌疑人還將加工窩點設在偏遠、靠近湧邊的地方。民警在查處過程中,一靠近還沒有經過衝洗浸泡的竹筍,就立即聞到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不法分子為了讓竹筍保持新鮮「賣相」,就用焦亞硫酸鈉等化工原料燻制或浸泡加工鮮竹筍,使原本美味、原生態的竹筍,成為了餐桌上危害市民身體健康的食品。為了將這些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問題竹筍順利銷售出去,不法分子就對其進行衝洗浸泡,深加工後運到市場銷售。衝洗竹筍的汙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排出到湧裡後對附近的生態環境再次造成了汙染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