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全媒訊(記者 李採霏 藺萍)一方好水養好蟹,也造就了最會吃蟹的人,每到秋季,在位於洞庭湖畔的巖汪湖鎮,似乎每一縷炊煙中都彌散著蟹香。
每年十月至十一月,是洞庭湖裡大閘蟹最佳的食用時節,這個時節的大閘蟹,積攢了一年用於繁衍後代的精力,正是肥壯的時候。為了挑選到最新鮮的食材,曾純早早的就來到碼頭,從漁民手裡挑選剛剛捕撈上來的野生大閘蟹。
曾純:這是最好的螃蟹,這個樣子的,有黃的,青殼,白底,都是正宗的洞庭湖裡面的。
自小在洞庭湖邊長大的曾純,十四歲時孤身到廣州打拼,曾任連鎖酒店的行政總廚,幾年前他放棄高薪回到家鄉,和妻子在洞庭湖邊開這家名為「水上人家」的農家樂,烹飪家鄉美味。自小對螃蟹的熟悉和多年廚師經驗,讓曾純對食材的選擇更為挑剔,除了保證品質外,每隻蟹的個頭要在二兩五以上,且必須是母蟹。
曾純:現在都是吃母蟹的時候,公蟹還要遲一兩個月,因為現在母蟹黃比較多,分辨公母的話是看肚臍上面,母蟹大一點,公蟹是尖尖的。
論起綁蟹,妻子更是老手,先橫再縱,末了翻身,在雪白的腹部打一個活結,剪去多餘的草頭,一隻只張揚的大螃蟹就只能老實等著「下鍋」了。除了鮮美又本味的清蒸外,還有香辣刺激味蕾的紅燒味兒,剝開螃蟹堅硬的外殼後,鮮甜的蟹肉和蟹黃在舌尖上輾轉,吞入腹中全是滿足感,讓人停不下來。國慶黃金周期間,許多外地遊客慕名紛紛而來,品嘗舌尖上的美味。
曾純:國慶期間我們基本上每天(螃蟹銷量)三四百斤左右,基本上都是從外地過來的,不預定的話,包房比較緊張,平均每天五六萬塊錢。
巖汪湖鎮位於西洞庭湖畔,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裡的螃蟹肉厚肥嫩、黃滿油多,味道鮮美。近年來,該鎮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像這樣的農家樂生態餐廳,在該鎮有40多家,能解決700餘人就業,一年總收入達到1000多萬元。
常德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出品,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