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賣出800多斤酥魚!蜜藕、滷鴨也都回來了!重開的鳳起路農貿市場...

2021-01-12 瀟湘晨報

開業第一天賣出800多斤酥魚

「老闆娘,酥魚給我一斤」,「我也要我也要」排隊、拿號碼牌,小編下午兩點左右到達鳳起路農貿市場,一直到五點,喊老闆娘稱酥魚的聲音時不時響起在耳邊。

新鮮切片的草魚就碼在臺前,老闆娘稱魚,發號碼牌,手就沒有閒下來過。在鳳起路農貿市場,只要說想買酥魚,大傢伙兒百分之八九十會帶你來李記酥魚。

昨天是試營業首日,「我們平常時候早上7點差不多才會有客人陸陸續續來買,今天早上6點半不到的樣子一位老顧客就來了,」老闆娘說,「我們都很親的,我在這裡二十多年了,很多老顧客親人一樣的,知道你要開門了,大老遠跑過來,就算要排隊也要趕上頭一份。」

一道好吃的酥魚,關鍵取決於製作酥魚的原材料——魚新不新鮮。李記的酥魚,都是用的德清的大草魚。酥魚好吃,價格也得有優勢。老闆娘說之前在刀茅巷農貿市場過渡的時候,酥魚賣到了35元一斤,回到鳳起路為了回饋老顧客,還把價格下調了一些,今明兩天還是30元一斤,買滿35還送5元消費券,等三天後活動結束,這個就可以來抵用五塊錢。這也李記酥魚開張24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活動了。

平常銷量在五、六百斤左右的酥魚,截至昨天關門,一共賣出了800多斤,關門時還有好多顧客沒有買到。老闆娘微信裡告訴小編,今天還得多備一點,估計今天知道的人更多了,要讓大家都買到。

酥魚論斤賣,魚圓論個賣

鳳起路農貿市場的兩家魚圓店,生意也是不相上下。樓下的金牌魚圓兒和樓上的華太公魚圓兩家魚圓店,每天都能賣出上萬顆魚圓。魚圓一個一塊五,個大又飽滿,都裝在盛滿清湯的大鐵盆裡,現賣現盛。

金牌魚圓兒的老闆娘還給小編展示了顧客群裡的聊天記錄,得知魚圓店要開張了,老主顧們都想著來捧個場。

對了,最近魚圓也有活動,買五送一,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啤酒配滷味 夏日有滋味

炎炎夏日,一份滷味,一瓶啤酒,生活足以。

要想吃到萬森滷味的招牌菜,那可得趕早,一般到了下午三點以後,就基本只剩空空的盤子了。萬森家的鹽水雞味道更是一絕,竹林裡散養的老母雞,得是頭天新鮮宰殺的,再在滷水裡擼一晚上,第二天一早銷售。小編昨天下午三點半左右到店時,別說鹽水雞了,就連新出爐的最後半隻果木烤雞也被買走了。

儘管店裡人手很足,但是萬森滷味店的孫老闆還是每天都會來現場轉轉,前臺後廚跑不停,35攝氏度的夏天,出了滿頭汗。「味道我們不敢說第一,但是我們是很用心的,賺得也都是良心錢。」店內的招牌烤雞和鹽水雞,一天都能賣出五、六百斤。

雖然老闆祖籍安徽,但經過兩代人的傳承,萬森早已是潮鳴街道居民心中的杭州味道了。夏天買上三四十塊錢滷味,再添上一個蔬菜,一家三口的一頓飯就很有滋有味了。

萬森滷味城老店新開酬賓活動:滿30元送素燒鵝一條,滿50元送素燒鵝兩條。

來一節蜜藕 給生活加點甜

說到杭州味道,肯定少不了蜜藕。一節煮的恰到好處的九孔蜜藕,承載著的也是老杭州人滿滿的回憶。

店主人方盛法方爺爺的口頭禪就是:「你吃過我們家蜜藕沒有?你沒吃過不要來跟我說話。」方爺爺家做蜜藕的藕,用的都是江蘇寶應的藕。他說寶應的藕粉多,吃起來口感也更好。

做蜜藕,切蜜藕,打包結帳,都是方爺爺和方奶奶兩個人自己親力親為的。一二十年做下來,很多老主顧就算搬走了也還是經常回來買。現在家住下沙的一位老先生,大老遠也要趕來買節蜜藕。「蜜藕我多少年來一直都吃的,我父母已經八十多了,我每次來看他們的時候都要帶點給他們嘗嘗。市場隔了那麼久才開,更要來買點了。」

除了以上幾家美食之外,鳳起路農貿市場還有光頭滷鴨、雪景酥魚等等。經過改造的農貿市場,不僅環境上有所改善,商品種類也更多了。據悉,鳳起農貿市場其實還沒有全部完工,市場的美食城區域初步定在6月20日開放營業。

鳳起農貿市場處在地鐵二號線和五號線換乘站——建國北路地鐵站B口,交通便利,最近不少商鋪還有優惠酬賓活動,還沒來得及去嘗鮮的小夥伴們速度上車呀~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一天賣出800斤!蜜藕、酥魚回歸 杭州鳳起路農貿市場真香!
    每日商報訊 「老闆娘,酥魚給我一斤」近日杭州鳳起路農貿市場經過休整重新開張迎客了。新鮮切片的草魚就碼在臺前,老闆娘稱魚,發號碼牌,手就沒有閒下來過。在鳳起路農貿市場,只要說想買酥魚,大傢伙兒百分之八九十會帶你來李記酥魚。
  • 直播回放|鳳起農貿市場重裝開業第一天,等了10個月,網紅酥魚、魚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潘駿 黃葆青 毛瑋琦等了10個月,吃貨們超愛的鳳起路農貿市場今天「回來」啦!對於吃貨來說,這絕對算「頭等大事」。作為杭州一等一的網紅菜場,在吃貨們的印象中——鳳起農貿市場面積大、攤位多,別的菜場還未開賣的第一口季節菜,別處找不著的冷門調味醬,來這裡絕不會讓你失望而歸。
  • 只用煤餅熬醬,每天排隊的鳳起李記酥魚你吃過嗎?這周五他們開新...
    今年預計完成改造的農貿市場有近10家,萬壽亭農貿市場提升改造設計方案進入會審階段,力爭在10月份完工,而像鳳起農貿市場這樣的,已經完工並全新亮相了。鳳起農貿市場,開在杭州的中心地段,從開市至今,跨過了二十幾個年頭。鳳起李記酥魚是第一批入駐的商鋪,當時整個市場的熟食店,用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 一上午賣出400多斤鮮鮁魚
    400多斤鮮鮁魚 曬鹹魚促鮮魚銷量大增,商家免費加工攬客 2013年10月31日  來源:齊魯晚報
  • 廣州每天賣出300多斤問題竹筍 二氧化硫超標10倍
    暗訪  市場檔口銷售問題竹筍  4月中旬,海珠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民警在區內農貿市場進行暗訪時,發現石榴崗路一農貿市場內一個檔口銷售的竹筍表面上看起來蠟黃鮮嫩,非常可疑。民警立即購買該檔口的竹筍送到相關部門。經檢測,送檢的竹筍樣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嚴重超過國家標準。
  • 浙江800多斤野生大黃魚...
    都市快報訊 兩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總價值近百萬元!11月27日早上6點,從東海傳來喜訊,奉化一位船老闆兩組雙拖外海漁船捕獲大批野生大黃魚。(此前報導《罕見!浙江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2到4斤!價值近百萬!》)
  • 東北小哥用鋸子賣大魚,一天能賣好幾百斤:大夥都叫我木匠王
    1月9日,我們在黑龍江塔河農貿市場上,就看到了一個用鋸子鋸魚的大叔。我們都知道在東北,室外溫度是非常低的,雖然東北有暖氣,但是在外面還是要穿的厚厚的。所以很多東西一到室外就結冰了。所以在菜市場,那些大魚不是用刀來切或者剁,而是需要用鋸子來鋸的。如果在南方的話,普通情況下,一次吃不了一條大魚,那麼就會切一下。
  • 武漢人愛吃的粉藕採挖難度大產量小
    武漢晚報訊(記者潘璐)武漢本周末將經歷斷崖式的氣溫下跌,不少人都表示,排骨藕湯,想了好久,終於可以在降溫的時候安排上了。但最近幾年,不少市民朋友反應,現在市場上總是買不到特別粉糯的藕,是自己不會挑嗎?還是烹飪方法不對?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訪了周邊的幾個農貿市場。藕的價格從兩元多一斤直到十多元一斤不等,超過五元一斤的藕,不少標著「洪湖粉藕」「蔡甸粉藕」的字樣。
  • 今年大棚櫻桃上市早 農貿市場不好找
    3月31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前期溫度適宜,本地大棚櫻桃比往年提早上市十多天,賣出了高價。多名果農和商販表示,櫻桃價格普遍較高,主要銷往了大城市和大型商超。市場上幾乎見不到3月31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個農貿市場發現,各類反季節水果逐漸增多,給市民在選購水果中增加了不少餘地。
  • 誠信商家@噶爾澳洲龍蝦一畝畝產量多少斤
    誠信商家@噶爾澳洲龍蝦一畝畝產量多少斤能夠明確對應起來,全世界也只有日本做出了這個,但用董培能的話說,盱眙絕大多數的小龍蝦都是「預定好的」,今年56歲的範保林做了二十多年龍蝦生意,9月以來。
  • 釣魚友:到處都是,一天能釣上百斤!
    、捕上百斤的魚獲,能賣出2000多元。 半天收穫了一釣箱泥猛 泥猛在當地的市場價格 泥猛雖然非常多見難怪當地釣友說,一天釣百來斤,能賣出2000多塊錢。這收入,都超過6億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對於水產品來說,25塊錢一斤不算便宜,偶爾吃吃還行。
  • 直擊嚴冬踩藕人,鑿20公分厚冰泡水10小時,挖2000斤白玉藕
    然而,在這樣「冰上走」的寒冬裡,50多歲的老趙和他的兩名同伴,在魯北這片近百畝的藕池中,在刺骨的冰水中,穿著橡膠工作服,腰上纏著衝冰水槍,趴在水中,艱難前行,雙手也在泥中不停的摸索著,也或是低頭整理剛挖出的白藕。太陽升起,陽光照在身上,卻也沒有驅散刺骨的寒意。藕池的四周,高高的蘆葦杆,隨寒風肆意舞動。挖藕師傅們彎腰苦幹,仿佛一說話、一起身,身上僅有的熱氣就會被吹散。
  •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
    鄧超2個月減40斤!一天熱量攝入僅800大卡,食譜並不適合普通人文/intuition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很羨慕身邊那些怎麼都吃不胖的人?或者,說了減肥就能瘦下來的人?最近看到鄧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瘋狂減肥40斤,從83公斤瘦到了63公斤的勁爆消息,想想鄧超也是180公分的大高個啊,只有126斤,會不會是瘦到皮包骨了?而他也是曬出了自己的減肥食譜,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樣「激烈」的減肥方式,到底可不可取?
  • 一天捕了200多斤鮰魚 最大的鮰魚10多斤
    在他們的記憶中,今年的魚是近20年來最多的,有漁民一網捕到了40多斤鮰魚,一幫漁船最多的一天捕了200多斤鮰魚。   近20年來最多  一幫漁船一天捕200多斤鮰魚   禁漁期,儀徵十二圩老漁民張福喜主要工作就是修補編織漁具。
  • 中國小夥跟隨尼泊爾山區採蜜人的一天,用繩梯下百米的懸崖採蜜
    想想都超級刺激。帶上裝備早早來到集合地,這是一支當地傳統經驗豐富的採蜜隊伍,有一位採蜜經驗十分豐富的老者帶領著大家。看著他們一大堆的裝備,就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空中裝蜂巢的簸箕,過濾蜂蜜的簸箕,懸梯。最重要的東西可能就是這個了,這個是懸梯,非常粗的繩編織而成的。把這一捆背上山,想想都醉了。大家整裝待發。
  • 村民祖傳捕鼠弓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竹條麻繩手工製作捕鼠弓  梁叔今年已經63歲,然而動作敏捷,是村裡公認的捕鼠大王,一次捕鼠,收穫少則300斤多則800多斤。如此有效,源於一種捕鼠武器。天氣好的時候,梁叔就會在龍溪村口製作捕鼠工具。
  • 村民祖傳「捕鼠弓」 一次捕鼠800斤(組圖)
    其狀如弓箭,快如機槍,田鼠跑過,瞬間斃命,下200捕鼠弓,一次捕鼠多達800多斤。昨日,記者跟隨梁叔下田捕鼠,見證了這一簡易工具的神奇。   竹條麻繩手工製作捕鼠弓  梁叔今年已經63歲,然而動作敏捷,是村裡公認的捕鼠大王,一次捕鼠,收穫少則300斤多則800多斤。如此有效,源於一種捕鼠武器。
  • 伐梁木:看800斤梁木眾人如何徒手搬運
    最後,還要考慮周邊環境,周圍樹太密了,梁木放不倒,會增加搬運難度;路不好走,也會增加搬運難度。這些都是要在砍伐前就細細思量好的,來不得半點馬虎。多斤。我心裡一算,800斤,平攤一下每人100多斤。雖說我是個教書先生,可再手無縛雞之力,也算是個堂堂男子漢吧?經過這麼一算,我一點也不虛,興衝衝地快步跟上。我們來到一棵長7米的梁木旁,顯然,這將是我們的第一個任務。組裡6人,兩個年近半百的,長年務農的,精瘦卻很顯沉穩,可算精壯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