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會影響我們的記憶?研究表明:用鼻子呼吸有助於記憶儲存

2020-11-29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圖源:rufar / Fotolia

呼吸的方式可能會影響我們記憶的牢固程度(即加強和穩定)。如果我們在學習一組味道之後,用鼻子而不是嘴呼吸,我們會記憶得更好。

用鼻子呼吸的人可以更好地鞏固他們 的記憶。

呼吸的方式可能會影響我們記憶的牢固程度(即加強和穩定)。如果我們在學習一組味道之後,用鼻子而不是嘴呼吸,我們會記憶得更好。瑞典卡洛琳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神經科學》雜誌上這樣報導。

近些年來,關於呼吸如何影響大腦的研究是一個始終熱門的領域,並且新的方法論也促成了更多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很多是專門研究記憶的。卡洛琳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如今表示,用鼻子呼吸的受試者記憶鞏固得更好。

「我們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在記憶鞏固的時候用鼻子呼吸,可以更好的記憶氣味——鞏固過程發生在學習和記憶恢復之間,」 Artin Arshamian說,她是卡洛琳斯卡學院臨床神經科學系的研究人員。「這是第一次有人證實這個說法。」

此前這一現象無法被研究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普通的實驗室動物——大鼠和小鼠——不能自然地用嘴呼吸。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在兩種不同的條件下學習12種不同的氣味,之後分別要求他們用鼻子或嘴巴呼吸一小時,時間到了之後,研究人員又給受試者12種氣味,在這些氣味中有些是新的,有些是之前學習過的,受試者要分辨每個氣味是學過的還是新的。

結果表明當受試者在學習和辨認之間的時間用鼻子呼吸時,他們對氣味記憶得更好。

新的方法幫助測量腦部活動

「下一步是測量在呼吸過程中大腦中真正發生了什麼,以及這些大腦活動是如何與記憶關聯的,」 Arshamian博士說,「以前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電極必須直接嵌入大腦,我們已經設法避開了這個問題,而且現在我們和我的同事Johan Lundstr?m在發展一種新的在嗅球和大腦中的測量活動,這種測量方法不需要嵌入電極。」

早先的研究已經表明嗅球的感受器不僅可以探測到氣味,而且可以探測到氣流本身的變化。在吸氣和呼氣的不同階段,大腦的不同部分被激活,但是呼吸和大腦活動是如何同步的,而它又是如何影響大腦,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的,還不得而知。然而,傳統醫學早已時常強調呼吸的重要性了。

「呼吸影響行為的想法並不新穎,」 Arshamian博士說,「事實上,這個認識已經在冥想的領域存在了上千年,但是沒有人成功科學地解釋在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現在有了能夠挖掘新的醫學知識的工具。」

該研究由幾個機構資助,包括Knut和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瑞典研究理事會和荷蘭科學研究組織,Ammodo科學獎。

相關焦點

  • 《科學》:次級感覺皮層有助於儲存情感記憶
    有望為某些恐懼症和焦慮症的治療提供線索
  • 騎行呼吸大法 到底該用嘴還是用鼻子呼吸?
    其實,這往往是你的呼吸方式不對造成的。那正確的呼吸方式是怎樣的?特別是現在正值冬季,到底是該用嘴呼吸還是用鼻子呼吸?一般情況下,上述提及的狀況通常是因為呼吸供氧量不足而導致肌肉的耗氧量不能及時就補充而造成的。而至於到底該用嘴呼吸還是用鼻子呼吸,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用鼻子呼吸和用嘴巴呼吸,到底有啥區別?看一張圖片就明白
    那為啥用嘴呼吸會變醜呢?呼吸誰不會?只要人活著就需要每時每刻進行呼吸。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喜歡用嘴呼吸。有句段子說「人長得醜,連呼吸都是一種錯」,而你是否想過,醜可能就是呼吸的「鍋」?其實,用嘴呼吸會變醜已經有科學論證了。
  • 呼吸還講究方法?這樣做才算是高質量的呼吸!
    2 萬次以上 呼吸近 20 公斤空氣 這樣龐大的體量 除了能讓我們保持生存體徵 與各類健康疾病也緊密相連 但很多人的呼吸都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 螞蟻在大腦的不同部位儲存長期和短期記憶
    我們大腦的左右兩邊儲存著不同種類的記憶:例如,左側負責語言信息,而右側負責視覺信息。但事實證明,我們並不是唯一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螞蟻像人類,黃鶯和斑馬魚一樣,也在它們的大腦的不同側面儲存不同的記憶,這一過程被稱為側化。 當涉及到氣味的記憶時,蜜蜂和大黃蜂似乎表現出偏側性。
  • 我們的大腦使用不同的觸發模式來儲存和回放記憶
    他們發現,當病人學習一組單詞時,細胞的放電模式會在他們成功記住這組單詞前的幾分之一秒內被重新播放。這項研究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對耐藥癲癇患者進行的試驗的一部分,這些患者的癲癇發作無法用藥物控制。「記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大腦長期儲存記憶區域被確認 有助治療記憶退化
    中新網7月7日電 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終於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
  • 跑步時,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種更健康?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那有一個有趣的情況是這樣的,跑步時,有經驗的跑友人會告訴你,跑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呼吸的節奏,只有節奏保持一個平衡,才能保證跑步速度的最佳輸出。聽上去非常有道理,但當實際操作時,就不對了。這跑起來後,呼吸是都靠嘴巴,還是靠鼻子?一般很多人跑喘了,嘴巴鼻子還齊上陣,到底哪個健康?跑步呼吸是靠嘴巴,還是靠鼻子?
  • 跑步應該如何呼吸?你真的會呼吸嗎?三分鐘了解跑步呼吸的全乾貨
    很多不太會跑步或者說,不知道如何調節跑步時的呼吸的同學,可能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跑步呢?因為他不會調節呼吸在跑步時,所以他用盡洪荒之力跑了一小會就累得不行了。這樣當然是體會不到跑步的快樂的,所以,跑步時的呼吸是至關重要的。一、鼻呼吸還是口呼吸很多朋友會有的一個疑惑,那就是跑步時,是該用鼻子呼吸呢,還是用嘴巴呼吸。答案就是:優先用鼻子呼吸。
  • 跑步減肥的正確方法 跑步呼吸秘訣分享
    所謂細胞分裂法就是以只用鼻子呼吸,不用嘴巴呼吸的最高速度奔跑的一種訓練方法。  鈴木清和是這樣看待跑步時是用鼻子呼吸還是口鼻一起呼吸的:他認為如果只用鼻子呼吸,這時就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消耗脂肪的比例較高。­  而如果你必須張開嘴巴呼吸則表明此時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消耗糖類的比例較高。人體內脂肪儲量非常大,但體內儲存的糖卻只有幾百克。
  • 新的研究表明記憶會產生「指紋」,可揭示大腦是如何組織的
    這些獨特的神經特徵最終可以被用來理解、研究甚至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療。 馮(萬基)林博士說:「當人們想像類似的事件時,每個人的做法都不同,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經歷。」「我們的研究表明,我們可以破解人類大腦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複雜信息,並識別每個人記憶中獨特的神經『指紋』。」林是羅切斯特大學德爾蒙特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副教授,也是發表在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合著者。
  • 大腦儲存記憶準確位置為突觸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宣布,他們成功通過螢光蛋白質標記儲存記憶的神經元突觸,在細胞水平上確認了大腦儲存記憶的具體位置為突觸(synapse)。實驗人員可以用肉眼看到螢光標記。有關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大腦儲存記憶準確位置獲證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日前宣布,他們成功通過螢光蛋白質標記儲存記憶的神經元突觸,在細胞水平上確認了大腦儲存記憶的具體位置為突觸(synapse)。實驗人員可以用肉眼看到螢光標記。有關成果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 我們的記憶,到底儲存在哪裡?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們人類會有記憶?為什麼我們會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但對於一些過去很久的事就容易記憶模糊?在我們的大腦中,究竟是什麼在掌管著我們的記憶信息?它是如何「工作」的?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海馬體是大腦的「內存卡」,因為它的機能是主管人類的近期主要記憶,有點像是計算機的內存,將幾周內或幾個月內的記憶鮮明暫留,以便快速存取。
  • 記憶並不屬於你!Nature新研究:集體記憶會改變個人記憶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故事以「集體記憶」的形式在我們的大腦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法國科學家分析的大腦掃描顯示,我們的大腦實際上在內側前額葉皮層(參與決策和記憶的大腦區域)中記錄了「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是通過文化暗示,媒體傳播或大眾態度來體現的。
  • 記憶是如何儲存的?
    記憶是如何儲存的?2012-02-21 12:13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記憶的儲存方式
  • 外媒:美國科學家破解大腦記憶儲存機制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 研究表明,通過將每段記憶綁定在一部分特定細胞上,人類大腦把記憶片段鎖在了海馬體中,這證實了計算神經學理論家長期以來懷疑的東西。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一發現由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學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16日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它進一步闡明了人類記憶的神經基礎,或許最終能揭示出阿爾茨海默症和癲癇等反過來影響記憶的疾病的新療法。
  •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數位化時代的記憶是我們的嗎?
    漸漸地,人們開始用都能理解的某些特定符號來記錄交易信息,這些符號在之後的幾千年,逐漸演變成了文字,用書寫的方式來記錄信息儼然成了我們記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書寫和用於儲存知識的媒介是人類所發明創造的人工記憶,它需求、欲望和野心的作用就和食物、水對生存的作用一樣重要。
  • Nature最新研究:邊看電視邊玩手機,會對記憶產生負面影響
    這個發現或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有時會記得,有時會忘記。此外,研究人員還想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比其他人具有更好的記憶力,以及同時使用多種形式的數字媒體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記憶力。但幸運的是,我們如今有了科學的工具,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個人有時會忘記儲存在大腦記憶中的事情。」 論文作者之一安東尼·華格納(Anthony Wagner)說。
  • 夏洛克的「記憶宮殿」是真的嗎?大腦是怎樣儲存記憶的?
    英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的神經科學家金·斯塔肯菲爾德(Kim Stachenfeld)說,「我們的語言中充滿了推理和記憶的空間隱喻。」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研究表明,至少對於我們記憶和導航這兩種能力來說,這些隱喻在大腦中可能具有物理基礎。大腦中的一個很小的海馬狀結構對這兩種功能都至關重要,而且我們有證據表明,這兩種功能的基礎可能是相同的編碼模式——一種基於網格的表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