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看來,在海中生活的海馬的數量就如同陸地上的蟑螂或者螞蟻一樣,它們可以快速的繁殖生長發育,是一種完全可再生的經濟類動物資源。
可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了解動物的人,並且比較關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環境,就會擔心海馬的生存狀況和總體數量。它們的生存狀況實在是令人堪憂。
全球有將近50種海馬已經被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列為瀕危保護動物。並且沒有被列入的保護的海馬,甚至可能已經滅絕,有幾種海馬,生物學家通過尋找採樣都無法確切的估算它們的大致數量。
雖然大多數海馬已經瀕臨滅絕,但是還有一部分人,還在大肆捕捉它們。海馬被捕捉後用來作為傳統的藥材和工藝製品。許多沿海國家每年可以捕捉數以百萬千萬計的海馬。在過去的6年中,全球每年約有1.6億隻海馬被人類捕捉。
雖然絕大部分海馬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所保護的範疇,但是很明顯這根本無法約束人們在海中捕捉海馬,人類還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在海中無休無止的進行捕撈,不單單是海馬,例如水滴魚,野生黃魚等也都瀕臨滅絕了。
在香港的許多海產品商店裡,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海鮮乾貨區的櫥櫃中擺滿了乾燥的海馬。堆積成山丘的乾燥海馬,總數量甚至可以達到十萬或者百萬隻。
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小,可以能想像到,當人們潛水到海中的時候,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出於好奇心而將人類團團圍住,而人卻向它們伸出了捕撈的雙手,把它們盡數捕捉後,變成一個個乾燥的海馬乾。
而人們對此也早就習以為常,看著乾燥的海馬乾就有如看到案板上的豬肉或者牛肉。海馬之所以被人類大肆捕捉,是因為人們認為它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覺得它對傳統的精神類疾病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所以人類大肆捕捉海馬,除了作為藥用之外,還有一部分做成了工藝品。
許多歐洲的生物學家經過細緻入微的科學考察後認為,如果人類還保持如今的捕捉速度,不對海馬加以保護,那麼大約在以後的40年中,海馬有可能會集體徹底滅絕,人類再也無法在海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了。
海馬是刺魚目海龍科的小型魚類海洋動物,身長4釐米至30釐米左右。主要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等海域的暖海淺水地區,因為這些海中小精靈的頭部長得比較像媽。所以得名海馬。它們的嘴部非常小,身體直立,尾部彎折捲曲,是一非常可愛的小動物。
其實大多數人不太了解海馬,海馬和陸地上的螞蟻或者蟑螂數量根本無法相比,很可能因為一隻海馬被捕捉,從而影響整個家族的海馬的生存和繁衍。海馬和大多數普通的魚類不一樣,因為大多數種類的海馬都是一雌一雄固定配對繁殖。
它們彼此分工協作,共同養育幼體海馬。如果一隻海馬不幸被捕撈,那麼餘下的海馬可能餘生都不會進行繁殖,所以,因為人類肆意捕撈而造成海馬數量大為減少的情況下,倖存的海馬生存現狀也會變得異常艱辛,慢慢造成滅絕。
所以人們如果已經了解到了海馬背後的殘酷現實,就應該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海馬的行動中來,抵制這種殘忍的捕撈行為,希望作為海中精靈的海馬也應該受到人們重視,你們覺得呢?圖片來自網絡,侵聯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