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宮殿,皇上住的地方,一般來說都是記者的禁地。不過清末民初時期,日本有一名記者乘亂跑進了瀋陽故宮,拍到一批照片,倒是保留了不少這座清朝舊皇宮的遺影。這套照片,在日本1925年的一本舊攝影雜誌中被偶然看到,覺得頗有歷史價值。畢竟,那時候我們沒給這座建築留下多少照片,這應該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蹟。
從日文說明中看到,這是一頭動物標本,長兩百五十五公分,旁邊還有一頭更大的,長兩百六十二公分,推測活著的時候兩獸體重都超過千斤。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種生物到底啥來頭?難不成舊皇宮裡真「養過」怪獸?或是日本記者在忽悠?
而且通過查詢資料,在2010的時候,瀋陽故宮曾公開展示過兩張熊皮,當時還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遊客前來觀看。據說,二熊(ps:看成熊二的面壁去)是一公一雌,民間傳說兩隻熊被馴養在盛京皇宮,因為力大無窮,又通靈性,皇太極用這兩隻熊協助侍衛守護大清門。一次,皇太極在經過大清門的時候,遭刺客襲擊,這時二熊撲上前去奮力將刺客撲倒,救了皇太極一命。為了感激它們的救命之恩,皇太極封二熊為「鎮殿侯」。二熊死後,又被製成模型,陳列在金銀庫內,為皇上看守金銀珠寶。
儘管隨著歲月變遷,熊皮黑色的毛髮已慢慢脫落變成棕黃色,但從這魁梧的身材和兇煞的面孔,仍然可以看出當時「鎮殿侯」的風採。「這麼大的一張熊皮,我可頭一回看到。」遊客們都是一邊看一邊驚嘆,據展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每一隻熊的重量都在千斤以上,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東北黑熊。
這熊皮到底啥來頭?流傳最廣的一段民間傳說是,兩隻熊被馴養在盛京皇宮,因為力大無窮,又通靈性,皇太極用這兩隻熊協助侍衛守護大清門。一次,皇太極在經 過大清門的時候,遭刺客襲擊,這時二熊撲上前去奮力將刺客撲倒,救了皇太極一命。
為了感激它們的救命之恩,皇太極封二熊為「鎮殿侯」。熊死後,又將它們的 遺體製成模型陳列在金銀庫內,要二熊繼續在此守護。根據這個傳說,在瀋陽故宮博物院剛剛建立的時候,兩張熊皮被放在大清門陳列展覽,它們 「盡職盡責」,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通過新聞報導和民間傳聞,基本解開了日本記者舊照片中怪獸的謎團,不過,依然存在一些疑問。
首先,報導中稱這種熊為「東北黑熊」,這是「亞洲黑熊」的別稱,根據互動百科提供的資料,亞洲黑熊體長1.6米左右,體重一般不超過200公斤,怎麼會長成500公斤(近千斤?)的巨獸呢?
要知道,哺乳動物於爬行動物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體內有了控制體型大小的基因,不會像恐龍一樣越老個兒越大,對自己的身體一點兒沒譜。
傳聞東北古代有過能吃東北虎的巨獸,保不齊,就有某種身高兩米半,體重千斤的史前大熊一直生長到清代呢
聲明:文章來源網絡,不代表本平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謝謝。希望各位朋友看完後點「在看」,以示鼓勵,謝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