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釐米的恐龍長啥樣?中國科學家發現美頜龍類新物種

2021-01-09 騰訊網

恐龍家族裡的成員們並不都是大個子,還有的身體結構像一隻沒有羽毛的雞。

美頜龍類,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典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集合,包括具有歷史意義的美頜龍和中華鳥龍——分布比較零散。該分支的絕大多數已經確定的成員發現於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的上侏羅統地層和中國遼西下白堊統義縣組地層。

11月26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對我們理解恐龍的演化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白堊紀研究》上。

美頜龍是恐龍家族的成員中很小的一種。如果給一隻沒有羽毛的雞加上一條長尾巴,再給它的口中添上牙齒,把翅膀的前端改成細小的指爪,就變成美頜龍的模樣。由於美頜龍身體結構太像鳥,以至於最初發現始祖鳥骨骼化石時,人們還以為是美頜龍。

迅猛龍腰帶和後肢化石

美頜龍類的分布比較零散。其分支的絕大多數已經確定的成員發現於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的上侏羅統地層的和中國遼西下白堊統義縣組地層。前者最典型的代表是美頜龍,發現於1859年,屬於較原始的小型獸腳類,不過母雞般大小,而其身後一條長尾巴就佔去了身長的一半。它們體形纖瘦,狹頜細頸。除了歐洲,在中國的遼寧西部熱河生物群中也發現過大量的美頜龍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6年發現的中華龍鳥,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身上長有毛髮的恐龍,它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假說。

恐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迅猛龍」,其實應該叫伶盜龍,拉丁文學名是Velociraptor,意為「敏捷的強盜/猛禽」。目前,迅猛龍名字還沒被用過,可以用來命名新的恐龍。

英良迅猛龍是一種生活在早白堊世的小型肉食性恐龍,與其他的美頜龍類的區別為一種獨特的骨骼形態,趾骨IV-4比IV-3長,和獨特的顱後骨骼特徵組合,包括超長的小腿等。在系統發育分析中,英良迅猛龍嵌套在熱河和索爾恩霍芬的類群之間,對於已知的分支範圍和類群多樣性都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在地層學上,英良迅猛龍是亞洲美頜龍類中最早出現的,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裝架展示的迅猛龍群

英良迅猛龍是一種生活在早白堊世的小型肉食性恐龍,其化石並不完整,缺失頭部等位置,但從同類恐龍可以推斷,其全長約30釐米,有修長而靈活的脖子,上面長有一個輕巧的頭骨,嘴巴裡的牙齒小巧但非常尖銳,邊緣彎曲,對於比它小的動物來說是致命的武器。

英良迅猛龍具有敏銳的目光,增強了它的捕獵能力。此外,英良迅猛龍的後肢強健修長,這使它能夠突然加速去捕捉奔跑中的小動物,速度驚人。當英良迅猛龍捕捉獵物時,連那些飛行昆蟲或奔跑的蜥蜴都有危險,美頜龍伸出它長長的脖頸就可以抓住它們,並用牙齒將它們碾碎。

迅猛龍復原圖 繪圖:劉毅

科學界關於美頜龍類恐龍的棲息地偏好和多樣性模式仍然存在疑問,但英良迅猛龍提供了兩個更廣泛的可能或依據:根據之前提出的反鳥類組合的多樣性,花吉營組可能保存了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中最古老的動物群,該動物群與晚侏羅世道虎溝生物群和產出其他美頜龍類的義縣組的生物組合都不同;英良迅猛龍可以成為重建生物地理和地層模式的一個有用的校準點,並估計美頜龍分支的異速生長趨勢。

相關焦點

  • 河北發現小恐龍新物種 體型如雞
    恐龍復原圖 劉毅/繪11月26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英良迅猛龍,它是生活在距今大約1.2億年前的小型肉食恐龍,體型近似一隻公雞,不僅是亞洲美頜龍類中最早出現的,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 河北發現恐龍新物種:公雞大小 性情兇猛
    【發現恐龍新物種】中外科學家團隊昨天(11月26日)在北京宣布,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英良迅猛龍,它是生活在距今大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的小型肉食恐龍,體長只有30釐米,體型近似一隻公雞,不僅是亞洲美頜龍類中最早出現的,也是該類群中最小的物種。
  • 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 發現恐龍新物種英良迅猛龍 是一種小型肉食性恐龍 網友:能當寵物養...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網友:那麼小,能當寵物養嗎?  11月26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北京發表聲明,他們在河北豐寧看到了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英良迅猛龍。  這是生活在早白堊世的中小型肉食動物恐龍。不僅是亞洲地區美頜龍類中最開始出現的,也是該種群中最少的種群。  該發現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市)@邢立達副教授領銜研究,論文發表於Elsevier出版集團的《白堊紀研究》。這對於研究美頜龍類恐龍的棲息的地方偏好和多樣性方式具有關鍵實際意義。
  • 美科學家發現兩種恐龍新物種化石
    新華網華盛頓9月22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科學家22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猶他州沙漠中發現了兩種與三角龍相近的恐龍新物種的化石。  這兩種恐龍均為食草恐龍,分別被命名為科斯莫角龍和猶他角龍,前者可能是人類所知的頭部「裝飾」最多的恐龍,後者有5個角,體型較前者稍大。  猶他角龍鼻子上長有一個大角,眼旁的角向兩邊而不是向上長,體長在5.5米至6.7米之間,身高約1.8米,體重3噸到4噸。  科斯莫角龍面部特徵與猶他角龍相似,但頭部長有10個角,其體長約為4.6米,重約2.5噸。
  • 中國科學家發現兩種新恐龍
    中國科學家發現兩種新恐龍     大爪子 短胳膊 體型「迷你」  據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屈婷)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發現和命名了兩種新的恐龍
  • 中國科學家發現霸王龍祖先長有羽毛的證據
    新華網倫敦10月6日電(記者曹麗君)中國科學家在將於7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近日在遼寧境內發現的化石證明,這種古老動物的祖先長有羽毛。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博士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掘到一些恐龍碎片,從其形態上判斷,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身長約1.5米、體重較輕的恐龍,大約生活在1.28億年至1.39億年前。  從其較為完整的頭骨化石判斷,這種恐龍和大約6000萬年後出現的霸王龍相似,而其身體特徵則與長有羽毛的中華龍鳥相似。
  • 千年鐵樹開了花,千年鐵樹長啥樣?這園內千年鐵樹四十多棵
    俗話說,千年鐵樹開了花,千年鐵樹長啥樣?在廣西十佳景區南寧青秀山風景區蘇鐵園,有幸一睹千年鐵樹風採。蘇鐵園,佔地80畝,有鐵樹100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鐵樹40多棵,鐵樹王已有1300多年樹齡。有遊客說:「這裡不愧是鐵樹王國,鐵樹博覽園,到了這裡才知道什麼是鐵樹。」
  • 河南發現全球最小恐龍化石 僅長60釐米
    發掘於洛陽欒川縣的它,全身骨架長只有60釐米,因為「袖珍」,所以才收穫了「迷你豫龍」的美名,並得到世界的公認。那麼,這個萌萌噠的「小傢伙」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關於竊蛋龍又有哪些好玩兒的故事?「你看這是啥?」原來,巖石縫裡漏出一塊形如小拇指指甲蓋一般大小的骨骼。憑藉經驗,賈松海很快做出判斷:不能只認為是表面的一點東西,裡面可能還有更多的化石!   謹慎的賈松海圍繞著這塊指甲蓋大小的骨骼畫了一個50釐米的圈,「從50釐米以外開始挖,往裡大約也挖了50釐米。然後,就用麻袋片蘸著和好的石膏,把它包起來,密封后,運了回來。」賈松海對挖掘現場的畫面還記憶猶新。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NASA發現的新地球克卜勒452b長啥樣?(圖)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
  • 美猶他州發現三角龍新物種 系草食性恐龍
    三角龍新型物種假想圖三角龍新型物種假想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18日報導,美國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小組17日發布消息稱,發現了一種新品種三角龍的化石,三角龍在恐龍迷中的人氣一直都很高,而此次發現的草食性三角龍長得卻與眾不同,擁有巨大的鼻子和牛角一般彎曲的長角。
  • 我國發現「新天牛」物種,約5釐米長,地球消失生物為何重現?
    該物種由於是位福建人發現的,所以最終也是以這位福建人命名,叫「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根據科學記載數據顯示,糙天牛屬已經包含3種,中國已經分布2種,所以算是比較稀有的物種。該生物是一種不是很善於飛行的天牛,大概5公分長,也就是大約5釐米長,平時以啃食枯枝落葉為生,所以不是所謂的害蟲。
  • 韓國首次發現有角恐龍新物種 長有扇狀短尾(圖)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日前,科學家宣稱,在韓國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日前,在韓國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2019-02-07 16:3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小小鹿責任編輯:luocaixia1 考古學家在在蒙古戈壁沙漠的Nemegt地質構造中新發現了一種虎尾龍Gobiraptor minutus,這一片遺址富含大約7000
  • 古生物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 身披羽毛卻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現在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自然中一種奇特的物種 - 一種奇怪的恐龍,其被羽毛覆蓋,但卻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這個生物大約在1.63億年前,被稱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看起來像鳥類、蝙蝠和獸腳類恐龍之間的奇怪「混合體」。這種恐龍體型嬌小,長約32釐米,體重約200克。
  • 發現具長尾羽的侏羅紀恐龍
    中國科學家近期發現的一枚與鳥類極具親緣關係的恐龍化石,為揭開鳥類起源、飛行起源及羽毛起源之謎等均提供了新的證據。
  •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命名「日本龍神」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桐佑】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6日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全身骨骼後得出結論,該骨骼化石為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系生存於白堊紀後期的草食類恐龍。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導截圖據北海道大學發布的一份聲明稱,該團隊將新物種起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為「日本龍神」(Japanese dragon god)。研究顯示該骨骼屬於年齡為9歲的成年恐龍,長達8米,重約4噸(存活時重約5.3噸),是日本國內發現的最大恐龍全身骨骼化石。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
  • 外星人長啥樣?他們社會制度長啥樣?
    開一下腦洞,如果真的有外星人,他們會長啥樣?蝙蝠和鳥類在進化歷史上是距離非常遠的物種,它們各自獨立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對吧?但是它們的翅膀呢?卻是一樣的。它們並不需要相互抄襲,它們各自不斷試錯,最後發現能飛起來的,就是這種翅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眼睛,人和章魚早在7億5000萬年前就分道揚鑣了,我們和章魚的那個共同祖先是沒有眼睛的——然後我們和章魚各自獨立地演化出來了眼睛,結果這兩種眼睛簡直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