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爪子 短胳膊 體型「迷你」
據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屈婷)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發現和命名了兩種新的恐龍:烏拉特半爪龍和彭氏西域爪龍。兇猛的獸腳類恐龍家族裡多了兩個來自中國的「萌貨」。
它們屬於獸腳類恐龍中最為奇異的一個類群——阿爾瓦雷斯龍類恐龍家族,有著醒目的大爪子、短胳膊,體型「迷你」,甚至不到1米長。在時間尺度上,這兩種恐龍生活在早白堊世,介於早期和晚期阿爾瓦雷斯龍類之間。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24日的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詹姆斯·克拉克教授和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譚琳教授等。
徐星說,這兩個新恐龍的化石材料呈現出其類群進化的過渡性。它揭示了阿爾瓦雷斯龍類恐龍如何演化出只有一個手指的手。對像人類這樣的靈長類而言,靈活的手指可以幫助捕獵、收集食物,發明和使用工具,這是人類逐漸與猿類區分開來的關鍵進化。但獸腳類恐龍卻經歷了不同的趨勢——手指減少。
有趣的是,早期的阿爾瓦雷斯龍類具有典型的肉食型牙齒和更利於抓握獵物的手,而只有晚期的阿爾瓦雷斯龍類才演化出了巨大的單爪。最早和最晚的阿爾瓦雷斯龍類之間存在一個至少長達9000萬年的化石空白階段。半爪龍和西域爪龍恰好生活在這一空白階段的中間點左右。
西域爪龍於2005年發現於中國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半爪龍於2009年發現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地區。「新發現顯示,阿爾瓦雷斯龍類很可能是在亞洲起源後遷徙到其他大陸的,這不同於傳統觀點,即這一類群在泛大陸解體過程中分別在南方大陸和北方大陸進行了獨立演化。」徐星說。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產出了一批最為重要的恐龍化石標本。徐星說:「此次研究僅僅展示了我們驚人發現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