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猶他州發現新恐龍化石 可逆推恐龍家族史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猶他州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霸王龍「叔祖父」,這種巨大的恐龍因有著厚厚的頭蓋骨和巨大的牙齒,而被稱為「血腥之王」。這一恐龍化石的發現將幫助科學家逆推恐龍家族的進化史。

據美國僑報網11月7日報導,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長7.3米,略小於霸王龍,但比霸王龍「年長」1000萬年。這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6日在鹽湖城的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亮相,有關發現該物種的聲明發布在科學雜誌Plos One上。

科學家們希望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恐龍出沒之處的生態系統。2009年位於猶他州東部的聯邦土地管理局的工人們發現了這具恐龍化石,科學家們命名其為「血腥之王」,因為這種恐龍擁有巨大的牙齒和作為捕食者的明顯優勢。

猶他大學地質學家Mark Loewen領導了對這一新發現恐龍化石的挖掘工作,他指出,猶他州發現的這一新的恐龍化石可以幫助科學家逆推恐龍家族的進化史,從而知曉霸王龍從何而來,而此前科學家對此一無所知。「血腥之王」恐龍看起來應該是霸王龍的「叔祖父」。

古生物學家認為霸王龍家族成員的特徵是巨大的身體、細小的肢體、厚厚的頭蓋骨和朝前的眼睛,該家族成員出現的時間為7000萬年前,但「血腥之王」恐龍出現的時間至少可以回溯到8000萬年前。

「血腥之王」恐龍與其親屬一樣,也是其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捕食者,出沒在從墨西哥到阿拉斯加州的廣袤土地上,其中包括猶他州,時間跨度應是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段。

加利福尼亞州克萊蒙特的雷蒙德•M•阿爾夫博物館館長Andrew Farke說,最酷的是這一恐龍化石的發現,說明霸王龍起源於北美南部的某個地方,而不是亞洲或遠離北美的某個地方。

Loewen及其團隊成員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來搜尋、保存並組裝「血腥之王」恐龍的骨頭化石,而後他們前往世界其他研究霸王龍化石的地方,其中包括中國、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華盛頓特區和紐約州。(實習編輯:蔣淑敏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美猶他州發現兩種新型恐龍
    科斯莫多角龍  生命  趙鵬  上周,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南猶他沙漠裡新發現了兩種恐龍化石,新發現的恐龍跟三角龍是近親,包括一種巨大的頭上長著15隻角的恐龍。  新發現的這種植食性恐龍———名叫科斯莫多角龍,被認為是迄今人類已知的頭部最複雜的恐龍。另外一種恐龍,頭上長有5隻角,個頭也比另外一隻更大,它被命名為猶他多角龍。  「不是每天你都能發現兩種像犀牛一樣大的恐龍品種,並且它們還都與北美發現的其他種類的恐龍很不一樣。」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馬克·勞溫說。
  • 美猶他州發現三角龍新物種 系草食性恐龍
    三角龍新型物種假想圖三角龍新型物種假想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18日報導,美國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小組17日發布消息稱,發現了一種新品種三角龍的化石,三角龍在恐龍迷中的人氣一直都很高,而此次發現的草食性三角龍長得卻與眾不同,擁有巨大的鼻子和牛角一般彎曲的長角。
  • 美科學家發現兩種恐龍新物種化石
    新華網華盛頓9月22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科學家22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猶他州沙漠中發現了兩種與三角龍相近的恐龍新物種的化石。  這兩種恐龍均為食草恐龍,分別被命名為科斯莫角龍和猶他角龍,前者可能是人類所知的頭部「裝飾」最多的恐龍,後者有5個角,體型較前者稍大。  猶他角龍鼻子上長有一個大角,眼旁的角向兩邊而不是向上長,體長在5.5米至6.7米之間,身高約1.8米,體重3噸到4噸。  科斯莫角龍面部特徵與猶他角龍相似,但頭部長有10個角,其體長約為4.6米,重約2.5噸。
  • 美國新發現的恐龍化石中鑑別出三種馳龍類新種
    (Arches National Park)新發現的恐龍化石中鑑別出三種馳龍類(dromaeosaurids) 新種。新種馳龍類來自於距今1.2到1.3億年的下白堊統地層中,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的《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雜誌上。  馳龍類是一類小到中型的食肉性恐龍,尾部僵直,第二趾上長有超大的爪子,可用於挖掘、攀爬或者格鬥,主要生活在早白堊世到晚白堊世時期。馳龍類雖然體型不大,但藉助其特殊的爪子使其成為當時非常可怕的掠食者。
  • 恐龍糞化石研究發現——草食性恐龍並不只吃素(圖)
    根據《科學報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不像之前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嚴格的食草動物。研究顯示,部分草食性恐龍可能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以甲殼綱動物為食。  此前,研究人員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牙齒和頜骨進行分析後表明,它們能夠處理纖維性植物食物。據此,一般假定草食性恐龍為嚴格的食草動物。
  • 盤點世界各地奇異的恐龍化石
    恐龍「嬰兒」胚胎20世紀20年代,在怒火危崖發現的這一恐龍蛋化石在當時震驚世界,這裡面有完整的恐龍胚胎。哺乳動物胃中發現的恐龍化石這是一種叫Repenomamus robustus的哺乳動物。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小恐龍的化石。科學家說這種動物的最後一頓晚餐可能是1.3億年前哺乳動物獵食小恐龍的第一個證據。
  • 科學家在美國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足部化石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早在1998年,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就在懷俄明州布萊克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部化石。
  • 迄今為止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
    據美國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稱,迄今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寬約1米)來自鰓恐龍。1998年古生物學家曾在懷俄明州發現了距今1.5億年的鰓恐龍化石,鰓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物之一。但最新研究證實,這種侏羅紀晚期在北美大陸漫遊的蜥腳類恐龍曾大量存在,活動範圍比此前預測的大很多。
  • 墨西哥發現最大恐龍化石 巨獸體重或已超過七十噸
    Sullivan描述了他們研究團隊2003年到2006年在新墨西哥州所發現的兩個巨型恐龍椎骨化石和股骨化石。  Fowler介紹說:「阿拉莫龍最早是1922年被人們所發現描述的,最早的化石來自於新墨西哥州,從那以後,陸續有這類恐龍骨架化石在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德克薩斯州以及墨西哥被發現。」儘管如此,這次新發現的阿拉莫龍化石的個頭還是令研究人員感到非常震驚。
  • 迄今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寬約1米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勞倫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堪薩斯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大衛·伯恩漢姆(David Burnham)稱:「這些恐龍的身軀真的龐大。」他所在的研究小組給這個恐龍取了一個綽號「大腳」,猜測這種恐龍身長約30米,幾乎與海裡的藍鯨一樣長。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並詳細測量,對比鰓恐龍腳印化石與其他恐龍腳印化石,確認這是迄今尺寸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 新發現,甘肅永靖再現恐龍骨骼化石
    記者從11月5日在甘肅省永靖縣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獲悉:甘肅省恐龍化石研究又取得新進展,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
  • 分析草食性恐龍糞便化石後發現其還會食用甲殼類動物
    據外媒報導,近日古生物學家對約7500萬年前的草食性恐龍糞便化石分析後發現,這些草食性恐龍並不一定是嚴以律己的「素食主義者」。來自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古生物學家Karen Chin在恐龍糞便化石中發現了甲殼類動物的遺骸。
  • 美科學家發現全身"長毛"的食肉恐龍化石(圖)
    科學家今天宣稱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兩種前所未見的恐龍化石,其中一種名為Nothronychus,這種恐龍和食肉的暴龍同宗,卻吃植物維生。另一種則是屬於虛骨龍家族,但體型較小的食肉恐龍,這種恐龍目前仍未命名。  古生物學家說,這兩種恐龍約在九千萬年前在地球出沒,棲息地點是森林和沼澤交匯地帶,有如今天路易斯安納州部分河流交匯地區。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吉林首次發現新角龍類恐龍化石
    日前,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基幹新角龍類恐龍化石——短頜太陽角龍化石。
  • 科學家發現兩個恐龍新種:距今7500萬年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兩個恐龍新種:距今7500萬年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對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保存了75年的兩副角龍骨骼化石進行研究時,英國古生物學家尼克·朗裡奇博士吃驚地發現,這兩副骨骼的主人都是此前未知的新種恐龍,生活在7500萬年前的北美洲。在此之前,這兩頭恐龍被認定為加拿大的恐龍種群。
  • 福建省終於發現恐龍化石了
    我們中國可是名副其實的恐龍大國。早在幾年前發現的恐龍種類就超過了美國。儘管中國發現的恐龍世界第一,但並不是所有的省都發現了恐龍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了福建省。就在兩天前的2021年1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福建省發現了恐龍,這也改變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福建省的恐龍是在哪裡發現的呢?地點就在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2008年,三水河口曾發現一窩保存完整的圓形恐龍蛋化石,多達20個以上。惠州:2014年7月,惠州在市區東平二街三丈崗附近發現恐龍化石,現珍藏於惠州博物館。該化石屬於甲龍類恐龍化石,屬於中生代白堊紀(距今約6550萬年至6850萬年)。後經過初步清理,發現疑似恐龍肩胛骨1塊、疑似肋骨數條。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距今8000萬年共240餘枚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大型恐爪龍類行跡為我國首次發現 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12日,記者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距今約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 陝西延長油田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 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 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 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