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一勺白矮星會怎樣?就像吃掉一艘航空母艦

2020-12-06 必得網絡

我們的太陽在它的演化末期後,會從紅巨星轉變成白矮星。

咱們來看一些白矮星的數據。

一顆與地球體積相當的白矮星:

它的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8萬倍;

它的體積雖然和地球一樣大,但是其質量相當於太陽,太陽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它的星球密度能達到1000kg/cm,是水的一百萬倍;

它的自轉速度最快能達到幾十秒一圈;

它的表面溫度平均1萬多攝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2倍。

白矮星的這些數據真的是讓人難以置信!密度居然可以大到這種程度?

那麼什麼是白矮星呢?

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它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產物。

因為白矮星的內部並不是核聚變反應,而是另一種情況,因此它發出的光度很低,使得這顆星球呈現白色的顏色。

而且它相對於正常的恆星來看,體積非常的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英文名White Dwarf。

白矮星是怎麼產生的?

前面說到,白矮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產物,當然這也是一個相當漫長,相當複雜的過程。

在中低質量的恆星在度過生命期的末期時,內部的絕大部分氫聚變成氦的反應結束,會開始在核心內進行氦的聚變反應,氦會燃燒成碳和氧,同時整個恆星開始迅速膨脹變成一顆紅巨星。

但是當紅巨星的外部在向外膨脹時,內部由氦組成的核心收到其反作用力和強大的重力下開始強烈的向內坍塌收縮。

坍塌收縮帶來的強大壓力使得核心的溫度在不斷的升高。最終核心的溫度會升高到一億攝氏度以上。這樣的高溫給氦聚變提供了條件,氦開始聚變成碳。

氦在經過數百萬的消耗之後,核心內大部分的氦聚變成碳,這時候核心的密度已經大到非常高得程度,已經達到每立方釐米十噸左右。

這種超高質量和密度的核心產生了極大的重力和溫度,部分的碳也開始轉變成其他元素。

此時的紅巨星已經開始不穩定了,核心已經開始了極快速的自轉來維持自身的重力壓縮。紅巨星仿佛是一顆超級大火球一樣。

可以這麼說,此時的紅巨星核心已經變成了一顆白矮星了。

當這顆超級大火球在核心的重力下支撐到極限時,外層的物質就會被成為白矮星的核心拋離出去,形成了星雲,這些物質成為了星際物質。

而殘留下來的恆星內核就是白矮星。

白矮星上這麼高的密度,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

白矮星的超高密度是地球上任何物質都達不到的。

地球上密度最大的金屬是鋨,鋨的密度是每立方釐米22.6克,而正常的一顆白矮星密度是每立方釐米100萬克以上。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白矮星上的物質組成方式跟地球上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白矮星其實物質都是碳和氧構成的,但是這裡的碳和氧都不是地球上的這種。

因為白矮星巨大的重力下,任何物體都會被壓碎的連原子都無法存在。

我們知道,大部分物質由分子構成,金屬是由原子排列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電子和原子核組合而成。

如果把任何一種物質放在白矮星上,那麼它瞬間就會被白矮星的巨大重力碾碎成原子,原子又會被碾碎,電子將脫離原本在一起的原子核,成為自由電子。

這種電子將會儘可能地佔據原子核之間的空隙,從而使單位空間內包含的物質達到非常恐怖的程度。從而讓白矮星的密度大大的提高了。

電子間互相的作用力叫做電子簡併壓力,這種力量就是抵抗白矮星的重力坍縮。因為白矮星已經不能像正常恆星通過核聚變產生的熱能抵抗重力崩潰。

所以白矮星的物質就是碳、氧原子核和自由電子組成的。但是產生的威力確實如此的恐怖!

所以說一勺白矮星的質量跟普通航母的質量都有的一比!

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白矮星是在1783年1月31日由威廉·赫歇爾發現的。但是當時設備和理論不夠,100多年後才能對白矮星開始做質量計算。

由於白矮星那超高的質量和密度,導致科學家們在計算得出這「荒誕」的數據時,都不相信。

那時候白矮星的質量計算需要通過如伴星的運行軌道做參考得出結果。

在1910年,當時對天狼星的白矮星伴星測試過,得出這顆白矮星的質量是0.94個太陽質量,密度相當的驚人,所以讓當時的天文學家非常困惑和不解。

天文學家歐皮克在1916年年估算一些雙星系統的白矮星密度時,他發現波江座40B的密度超過太陽25,000倍以上,他的反應就是「不可能」!

為研究恆星內部結構做出巨大貢獻的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斯坦利·愛丁頓在1927年回憶以前測得白矮星的密度後,和別人說:「我遇到的材料是比你們曾經遇到過的任何材料密度都要高3,000倍以上,放在火柴盒中將的一小塊這種材料,它的質量就會超過1噸。」但是那時候是在1914年,沒人能相信這句話,所有人只會對愛丁頓說「閉嘴」。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

白矮星的結局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如果是單獨的一顆白矮星,周圍沒有其他的恆星。

這顆白矮星會因為沒有能量的來源,從剛形成時的超高溫度逐漸釋放它的熱量,然後逐漸的降溫冷卻。也就是說白矮星的顏色從剛開始的白色會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轉變成紅色,然後慢慢變黑,直到再也看不見,成為最終的黑矮星。

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十億年之久。

其實黑矮星目前還只是理論上估計存在的天體,因為一顆恆星從形成到演變為白矮星再到黑矮星的生命周期比現今宇宙的年齡還要長(宇宙年齡138.2億年),所以現在的宇宙並沒有任何黑矮星。

其實以目前人類的技術,就算偵測到了一顆和白矮星大小相仿的不發光星體,也很難判斷出它到底是行星還是黑矮星。只有測這顆星球的重力才能得出結果,但是目前這種方法對質量較小的星球作用不大。

如果白矮星有一顆以上伴星的恆星,那麼白矮星就會有另一種過程。

因為白矮星巨大的重力可以把伴星的外層物質剝離開,源源不斷地拉到白矮星的表面。

這些物質主要以氫構成,這些氫就會被強大的重力轉換成其他元素,造成白矮星上的熱失控。

當達到一定程度時,白矮星就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得白矮星發生極端明亮的爆發,光度會爆發到太陽的10萬倍左右,持續數天至幾個月的時間。這就是新星爆發,這個是區別於超新星爆發。

因為新星爆發拋出的物質不多,所以白矮星的重量會不停的增加,可能伴隨著數次新星爆發之後,如果如果白矮星的質量能在伴星全部被吸收完之前達到了1.44倍太陽質量(錢德拉塞卡極限),那麼白矮星會坍縮成中子星,或者是爆炸成為la超新星。

當然最終還是逃不掉變成黑矮星的命運。

至於中子星,那是比白矮星更加恐怖的存在,這個就下次再講吧。記得隨時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一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放在地球上會怎樣?
    緻密的天體 實際上,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是宇宙中的緻密天體,質量未必比恆星大,但密度都要比普通的天體大得多。比如:中子星一勺子大概就是一立方立釐米,質量差不多就得有好幾億噸重。為什麼這些天體的密度會這麼大呢?
  • 帶一勺中子星回地球,會發生什麼?
    吃一勺中子星,會發生什麼?其實,這種星體最大的特點還包括,擁有超強的伽馬輻射,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一旦靠近伽馬射線暴都會灰飛煙滅,目前,中子星仍然是人類探測到的僅次於黑洞的最大密度星體,它的密度已經超越了人類常識,有科學家表示,中子星每立方釐米的質量為8千萬到20億噸之巨,也就是說一勺中子星物質,相當於全世界汽車總重20億噸,或是一座珠穆朗姆峰,可以說,如果有幸能夠嘗到一勺中子星物質,那將是地球都修不來的福氣,當然,我有理由相信這個福氣無人敢消受
  • 吃一小勺中子星會怎樣?地球可能就這麼沒了
    目前,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中子星在400光年外,其名為RX J1856.5-3754,這顆中子星於1992年被發現,在1996年被確認為中子星,它的直徑在10到30千米 之間,並以每小時39萬千米的速度在星際介質中飛行著,想要吃上一勺中子星,RX J1856.5-3754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這顆已死星球竟吃掉了同伴身體的90%,即將涅磐重生,下次爆發將會是...
    白矮星是恆星死亡後的殘骸,一般像太陽這麼大的恆星在死亡後都會成為白矮星,那麼成為白矮星就完了嗎?不是的,白矮星還有它自己的演變,一般最終會成為一顆黑矮星,但是它極可能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發生變化,去年天文學家發現這樣一顆白矮星,它不斷的吞食伴在它身邊的一顆恆星,大量物質的重新聚集,已經使它發生了變化,觀測發現它已經成功的從白矮星狀態演變成了褐矮星,即將涅磐重生。
  • 養一艘航母有多花錢?單單發工資一般國家就承擔不起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他們就是靠著這十一艘核動力航母才達到了稱霸海洋的目的,美國航空母艦的數量基本上是其它國家所擁有航空母艦數量的總和,而且與其它國家的航空母艦不一樣的是,美國的航空母艦都是核動力航母,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除了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母之外,全部都是普通的航母。
  • 當貓遇見老虎,老虎會把貓咪吃掉嗎?
    假如把老虎和貓咪放在一起,老虎會吃掉貓咪嗎?其實大多數是不會吃掉的。雖然老虎很大很兇猛,但是它一般不會把貓咪當獵物。也沒有要攻擊貓的想法。只有老虎在快要餓死的時候才會去吃貓咪,否則是不會發生的。老虎雖然是屬於吃肉類的動物,它們喜歡吃鹿、羊等食草類動物,老虎不對貓咪攻擊,因為貓咪和它們都是同類也是喜歡吃肉的動物,既然是同類興趣愛好基本也都一樣,也會覺得它們的肉不好吃,就像狐假虎威一樣,老虎一般不會主動吃小型食肉動物。
  • CATIA倒圓角為什麼圓角會被吃掉?
    本期分享的內容是:CATIA倒圓角為什麼圓角會被吃掉?在上一期內容,給大家分享了CATIA技巧20--倒R角後側面全部吃掉了如何還原?有朋友在文末留言:「這樣還原可能與原來的又些差異!如果原來側面是直面,上下倒圓角也是會把直側面吃掉,這樣還原卻成了斜面!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 母螳螂為何會吃掉自己的丈夫?
    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其中有一集就是母螳螂在交配之後將公螳螂吃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著實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絲陰影。在片中最終交待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證母螳螂在交配以後,能夠在身體內儲備更多的能量,來確保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和順利出生,為此不得不吃掉公螳螂。
  • 小蠍子不能爬到背上,會被母蠍吃掉,是真的嗎?
    很多人認為,蠍子性情兇猛,小蠍子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不被蠍子媽媽吃掉。這是真的嗎?在確定關係之前,雌雄蠍子會舉行一場隆重的求偶儀式。雄蠍子用自己的大鉗子,牽著雌蠍子的鉗子,你一步,我一步,就像跳華爾茲一樣,曖昧地來回跳舞。
  • 吃一小勺中子星物質會怎樣?這一勺相當於全世界汽車總重20億噸
    它的密度已經超越人類常識,科學家表示,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釐米8×1013克至2×1015克之間也就是每立方釐米的質量為8千萬到20億噸之巨,也就是說一勺中子星物質,相當於全世界汽車總重20億噸,或者一座珠穆朗姆峰,可以說,如果有幸能嘗到一勺中子星物質,那將是地球都修不來的福氣,當然我相信這個福氣還無人敢消受!
  • 「吃掉」全人類的蜘蛛
    當你手持拖鞋在臥室的床頭戰戰兢兢「處理」掉一隻大蜘蛛時,是否會擔心家裡還有更多這樣的傢伙?其實,你還真沒白擔心,因為這不是你的錯覺!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蜘蛛讓人頭皮發麻也就算了,它們還無處不在!據科學家統計,68%的家庭浴室裡都有蜘蛛,超過四分之三的家庭臥室裡也有蜘蛛,也可以這麼說:100%的家庭其實都是蜘蛛的家!
  • 「不能吃太胖哦,會被吃掉的!」
    不過,小夥吃竹鼠的理由,可真是各種冠冕堂皇:吃得太多,養不起啦!要被吃掉!小夥找理由吃竹鼠的視頻,也傳遍了網絡,大家哭笑不得地說:你是魔鬼嗎! 不過說實話,和小夥一樣,當我們下決心做出種種有關消費的決定時,也經常會給自己的行為找個「靠譜」的理由吧!
  • 第五封信——吃掉蟒蛇的老鼠英雄
    我剛剛讀了你的信,這會傍晚將至,我便就著最後一點光亮給你回信。這封信是寫給一位好奇讀者的,他在來信中對給我寫信以及我這個人抱有濃厚的興趣,他一方面認可我現在做的事,而另一方面又對抱著悲觀情緒,並不看好文字內容的發展。來信的結尾,他提出想讓我寫一個小故事,還給我定了一個開頭,著實讓人為難呀。
  • 吃一勺黑洞會怎麼樣?你會把地球都吸乾淨
    恆星演化到末期會變成白矮星、中子星以及最神秘的天體黑洞。前文我們講到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超高密度令人難以置信。白矮星的密度達到1立方釐米1000噸的程度。而中子星更是令人恐怖,中子星的密度可以達到1立方釐米10億噸的恐怖程度!那大家一定想知道比中子星還神秘的天體黑洞是什麼樣的呢?那麼黑洞是什麼呢?
  • 讀書《吃掉那隻青蛙》
    吃掉那隻青蛙薰陶中風險 學習中進步 等待中堅持 靜謐中人生 大家好,我是 shirley清荇and芙蕖,今日讀書《吃掉那隻青蛙》。我們今日讀書《吃掉那隻青蛙》作者博恩·崔西是世界頂級銷售培訓大師,他為全球5000多萬名專業人士培訓過。而且他寫了很多暢銷書,暢銷到什麼程度?供不應求。在《吃掉那隻青蛙》書裡,作者把每天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比喻成青蛙,如果你說每天都有好幾件重要事情要完成,那麼恭喜你,要吃好幾隻青蛙。
  • 一分鐘了解白矮星
    一顆恆星進入生命的後期,就會變成白矮星,一顆白矮星,它呈白色,體積小,但是溫度很高,密度極大,恆星瀕臨死亡時,其內部的原子會互相擠壓,這是造成白矮星密度大的原因,一勺來自白矮星的物質,其質量就重達一噸,太陽也會面臨著這樣的命運,六十億年後,太陽也會變成一顆白矮星,而太陽的死亡,則預示著地球生命的終結
  • 蟒蛇能吃掉鱷魚嗎?蟒蛇能不能吃掉鱷魚呢?
    那麼,蟒蛇能不能吃掉鱷魚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蟒蛇能吃掉鱷魚嗎?  蟒蛇能吃掉鱷魚。  蟒蛇吃鱷魚的報導  1、2015年5月,攝影師拍到一隻飢腸轆轆的鱷魚對水塘邊的幼蟒發動攻擊,將其拖入水中吃掉。之後,憤怒的的蟒蛇媽媽對鱷魚發起報復,以閃電般的速度裹住了這頭長約1.8米的鱷魚,緊接著將其勒死。無論鱷魚如何掙扎,也無法擺脫巨蟒強大的身體。
  • 深海中 大白鯊被一口吃掉:至今不知何物
    追蹤器就像個黑匣子一樣,記錄阿爾法身處的方位、水深、水溫。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大白鯊洄遊的特性,也是保育計劃的一部分。可是現在,追蹤器傳回的數據顯示,它正隨波逐流,漂浮在海水中。難道是追蹤器脫落了?不大可能,追蹤器像釘標籤一樣穿過了阿爾法的背鰭,不會輕易脫落。
  • 我們愛喝的奶茶裡的「珍珠」被吃掉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
    我們愛喝的奶茶裡的「珍珠」被吃掉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1-30 12:22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愛喝的奶茶裡的珍珠被吃掉後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一起來看看 不少人喜歡喝奶茶其實主要是喜歡和奶茶裡面的珍珠。
  • 為什麼螳螂交配母的會吃掉公的?原因讓人難以理解
    螳螂就是需要通過雌雄交配來生育後代的物種,但是,螳螂交配之後,為什麼母的會吃掉公的呢?原因讓人難以理解。對於螳螂交配後母的吃掉公的的現象,有人認為是螳螂的一種習性,是為了繁殖下一代,給下一代提供足夠的營養。這樣說可能比較讓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它們並不是為了繁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