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災害(組圖)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甚至數十米,猶如一堵「水牆」。這種「水牆」內含有極大能量,海嘯波長很長,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

  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

  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巨大。近年來,全球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重大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1年3月12日,在日本東北部的仙臺,一名男子望著強震和海嘯侵襲過後的廢墟。

  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北京時間13時46分),日本發生芮氏9級地震並在日本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高達數米的海浪將車輛等捲入海中,並衝毀沿岸建築。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災害_北京周報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甚至數十米,猶如一堵「水牆」。這種「水牆」內含有極大能量,海嘯波長很長,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
  • 資料: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事件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 背景資料:近年來全球重大海嘯事件智利當地時間27日凌晨發生芮氏8.8級強震,並引發海嘯。位於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已向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出海嘯預警。以下是全球近年來由地震觸發的海嘯災害: 1998年7月17日,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芮氏7級地震,引發海嘯,造成1000多人死亡、2000多人失蹤,6000多人無家可歸; 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芮氏8.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78人死亡,經濟損失約3億美元;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芮氏7.9級地震並觸發海嘯
  • 智利地震或引發海嘯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另據外媒報導,目前,智利沿海已經觀測到強大海嘯抵達,消息稱,部分地區可能觀測到高達3米的巨浪。此前,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已經發布海嘯預警,稱可能會出現「廣泛而危險」的海嘯。北京時間17日6時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發生強震,智利首都聖地牙哥震感強烈,但目前尚未收到傷亡報告。
  • 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原標題:背景資料: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2日因連降暴雨發生山體滑坡。該省省長說,超過2500人在山體滑坡中失蹤。近年來,世界各地因風暴、降雨等引發多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其中主要有: 2010年 3月1日,烏幹達東部布杜達行政區遭遇大規模泥石流襲擊,3座村莊被埋,至少94人死亡,約320人失蹤。 4月5日,巴西裡約熱內盧州連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造成至少212人死亡、161人受傷,另有100多人失蹤。
  • 墨西哥發生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據墨西哥民防機構消息稱,這是1985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強震以來,墨西哥遭遇的最強烈地震。距離震中較近的皮希希亞潘屬於墨西哥恰帕斯州(Chiapas),人口約5萬,距離首都墨西哥城758公裡。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2.4.2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組織發布本地區的海洋災害預警報及相關業務諮詢;開展關鍵地區的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風險評估工作,製作大比例尺風暴潮、海嘯災害高風險區淹沒圖,並公布風暴潮、海嘯災害應急疏散路線和避難場所標示圖;定期開展警戒潮位標準核定工作;及時收集、報告海洋災害災情,參與特別重大海洋災害
  • 日本氣象廳的地震、海嘯、火山災害預警
    地震災害的監測預警  日本堪稱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  為了能在地震發生後快速確定地震的震中、推算出震級,並儘快發布地震災害警報,日本建有完善的地震災害監測系統,日本氣象廳在全國設有約600個地震觀測點,24小時監測地震;還在日本海域水下2000米,安裝了約1000個地震儀,通過海上監測船將有關地震信息發射到人造衛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密切監視大陸架板塊的移動。
  • 墨西哥發生8.1級強震 盤點近年來全球重大地震災害
    此次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目前已經造成人員死傷,約4700萬人有震感,部分地區停電。據墨西哥民防機構消息稱,這是1985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強震以來,墨西哥遭遇的最強烈地震。距離震中較近的皮希希亞潘屬於墨西哥恰帕斯州(Chiapas),人口約5萬,距離首都墨西哥城758公裡。
  • 大西洋會發生特大海嘯嗎(組圖)
    大西洋會發生特大海嘯嗎(組圖) 根據英國本菲爾德災害研究中心的預測,該島上的火山一旦爆發,有可能引發前所未有的特大級海嘯,美國紐約、波士頓和華盛頓都將被巨浪掃蕩洗劫。德伊博士的「驚人結論」  本菲爾德中心屬於倫敦大學學院,匯集了幾十名專門研究地質災害、氣候災害及災害管理的專家學者,在歐洲頗有名氣。在該中心研究火山的學者中,西蒙·德伊博士近年來影響很大。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全文)
    2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  國家海洋局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應急管理領導機構的組成和職責依據國家海洋局應急管理相關制度確定。  2.2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  負責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建立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體系;監督、指導應急狀態下的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業務;組織開展特別重大海洋災害調查評估。  2.3 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港澳臺辦公室)  負責組織協調與周邊國家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海嘯應急響應聯絡和信息溝通。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響應標準
    2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國家海洋局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應急管理領導機構的組成和職責依據國家海洋局應急管理相關制度確定。2.2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負責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建立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體系;監督、指導應急狀態下的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業務;組織開展特別重大海洋災害調查評估。
  • 海嘯災難主要受災國情況一覽(組圖)
    海嘯災難主要受災國情況一覽(組圖) 點擊進入>>>   新華網1月5日電(記者張偉)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影響到東南亞、南亞和東非地區10多個國家,造成近15萬人死亡。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印度、泰國等國災情最為嚴重。以下是各主要受災國的基本情況。
  • 歷史上的地震海嘯悲劇(組圖)
    歷史上的地震海嘯悲劇(組圖) 2004年12月27日 18:31
  • 海嘯如何預警?--專家詳解現有海嘯預警系統
    這種「水牆」內含有極大能量,海嘯波長很長,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巨大。近年來,全球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重大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內房屋燃起熊熊大火。
  • 海嘯和海嘯預警的研究進展與展望
    導讀:海嘯是重要的海洋災害之一, 經常與地震災害伴生, 可以跨洋傳播而不明顯損失能量, 登岸時波高驟升, 對沿岸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21世紀以來, 海嘯災害頻發, 引起世界各國對海嘯成因機制及預警研究的重視。海嘯數據對解析俯衝帶大地震的破裂模型也有重要作用。
  • 《全球風暴》特效震撼 全門類氣象災害規模空前
    2017年度災難大片《全球風暴》(Geostorm)即將於10月27日在內地公映。作為今年唯一引進內地的災難巨製,《全球風暴》以好萊塢頂級水準打造毀天滅地的全球氣象浩劫,全門類氣象災害組團登場讓觀眾過足癮,層出不窮的新鮮創意強力吸睛,驚心動魄的太空搶險更有科幻史詩的酷炫質感。
  • 印尼海嘯前後衛星照片對比(組圖)
    印尼海嘯前後衛星照片對比(組圖)點擊進入>>>   這兩張12月30日發布的衛星圖片顯示的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海濱地區受海嘯襲擊前後的情形
  • 近百年全球重大災害演化及對人類社會彈性能力建設的啟示
    然而,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以及持續肆虐的各種疫情已經對全球發展產生較大影響,也對人類社會如期實現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發出了警示。研究發現,近百年來全球重大自然災害與疾病主要發生在西太平洋和非洲地區,佔所有重大災害數量的 55.56%。從時間尺度來看,全球重大自然災害與疾病的發生頻率在不斷提高,由 1920—1999 年的 0.263 次/年迅速提升到 2000—2020 年的 1.2 次/年。
  • 美國阿拉斯加半島海域發生7.8級地震海嘯 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最新監測結果分析,此次地震引發了輕微局地海嘯,僅在震源附近的阿拉斯加沙角站監測到16釐米海嘯波動。此次過程沒有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回顧歷史地震海嘯災害阿留申島弧從阿拉斯加灣向西延伸到堪察加半島,全長約3,000公裡。在該區域,太平洋板塊以約60毫米/年的速率向西北俯衝到北美板塊下,俯衝作用形成了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海溝。
  • 專刊徵稿:重大地震災害與減災
    地震災害不僅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直接損失,而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自然災害及社會災害。中國是地震多發地區,中國大陸及其鄰近地區發育著眾多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能力的不同類型活動構造,面臨著極高的地震災害風險。對重大地震災害案例進行詳細科學的研究,可以為地震災害預測與防治積累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