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次業餘衛星通信:它比你想像中更簡單(一)

2021-01-20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當前,衛星網際網路、天地融合通信被普遍認為是未來6G網絡的核心內容,全球掀起了衛星通信技術研究的新熱潮。無線電愛好者利用衛星通信已有60餘年的歷史。美國著名無線電愛好者Keith Baker在《監測時報》上發表的《走近業餘衛星通信》系列文章,是市面上為數不多較為系統的介紹業餘衛星通信的相關著作。該系列文章涵蓋了業餘衛星通信的基本概念、搭建個人電臺的實踐經驗、尋星和跟星的基本技巧等內容。

長期以來,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作為國家無線電管理技術機構,在深耕業務技術工作的同時,始終高度重視科普工作, 推廣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在衛星通信重磅拓荒的當口,十餘位專家悉心整理翻譯完成該系列文章,供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交流,或者無線電技術工作者啟迪參考使用。

興趣愛好的廣泛涉及是業餘無線電通信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如果你對其中某一類探索失去了興趣,總會對其他新領域產生嘗試的興趣。六十年轉瞬即逝,業餘無線電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業餘衛星通信始終是最有趣的事。

剛開始接觸業餘衛星通信之前(愛好者們通常稱業餘衛星為「鳥」),了解如何發現和跟蹤衛星是很重要的。作者發表系列文章旨在簡要介紹跟蹤和操作衛星的基本概念、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操作衛星通信的方式,並對如何開展業餘衛星通信提供指導和幫助。對於初學者,本文將以AO-51業餘衛星為例(愛好者們稱相對容易跟蹤的通信衛星為easier-to-operate衛星,縮寫為EZ sats),帶您走進最活躍、最精彩、最具挑戰的業餘衛星通信領域。

圖1  被稱為「Echo」的AO-51放置在運載火箭前級

地點:拜科努爾發射場。(AMSAT提供)

愛好者們既會對利用無線電設備通過衛星收聽信號或交談感到神秘和敬畏,也會因為錯誤操作或者無法通信等問題產生擔憂。早期,僅有一兩顆業餘衛星(OSCARs, Orbiting Satellites Carrying Amateur Radio)在軌運行,愛好者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發現、跟蹤衛星的運行軌跡。

截至2010年,軌道上已有20多顆活躍的業餘衛星,國際空間站(ISS)在軌實驗室也搭載了業餘無線電設備,許多新一代的業餘衛星正在研發或製造、測試中。可以肯定地說,現在利用業餘衛星實現通信的機率比以往更大。

跟蹤業餘衛星

想要收聽業餘衛星或利用它進行通信,首先需要知道跟蹤的衛星何時在地面站可視範圍出現。目前,業餘衛星愛好者們都可以接入網際網路,直接通過數字終端跟蹤衛星。

各種作業系統都有共享或付費的衛星跟蹤軟體,許多業餘無線電網站還提供在線跟蹤,跟蹤衛星變得輕而易舉。但精確掌握衛星運行軌跡,則需要愛好者對源於衛星運行軌跡的觀測數據,熟練使用克卜勒軌道根數(簡稱「Keps」)。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承擔跟蹤在軌衛星工作,並授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期公布非涉密衛星軌道信息(信息按衛星編號排列,包含用於描述並確定衛星運動軌道的形狀、大小、軌道面的空間位置以及衛星在其軌道上位置的參數)。現在,愛好者不需要掌握軌道力學(克卜勒定律)的複雜細節,通過在衛星跟蹤軟體中輸入所在位置的經緯度、當前時間和克卜勒軌道根數後,程序將解決複雜的軌道運算,實現實時軌道預報和衛星跟蹤。克卜勒軌道根數會隨時間變化而失效,因此可靠獲取最新軌道根數是愛好者的首要任務。業餘無線電網站大都會發布Keps。例如, AMSAT網站可以下載各種格式Keps文件,網址:www.amsat.org/amsat-new/tools。對於AO-51和ISS這種容易跟蹤的「EZ sats」而言,一些網站甚至會提供嵌入式在線跟蹤功能,即輸入地球站經緯度或Maidenhead區塊坐標(MaidenheadGrid Square),就能提供被關注衛星進入地球站可視範圍的時間信息。

圖2 Chuck Green(N0ADI)正在做AO-51發射準備

地點:拜科努爾發射場(N0ADI提供)

信標

掌握被關注衛星進入地球站可視範圍時間信息後,下一步是接收該衛星信標。衛星信標大多包括一個或多個頻率、幅度固定的信號,主要功能是顯示衛星在空間中自身位置,以利地球站對衛星進行搜索、捕獲和跟蹤,以及軌道測量。

衛星信標有莫爾斯電碼,各類數位訊號等多種信號模式。一般情況下,信標頻率大多以固定功率在衛星下行頻段的低端或高端發射。設置和校準地球站天線及其他設備時可作為絕佳參考值。

大多數衛星通過信標向地球站既發送衛星狀態信息,又發送遙測信號,有些衛星還能夠發送轉發器時間信息。大多數FM衛星(包括AO-51)的單通道下行鏈路就是信標本身。

轉發器

通信衛星轉發器是用於接收和轉發衛星通信地球站發來的無線電信號,實現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衛星之間通信的設備,可對接收的信號進行放大、變頻,並再次發射回各衛星通信地球站或衛星,其功能類似於調頻中繼器。與地面調頻中繼器不同的是,大多數業餘衛星轉發器有嚴格對應的上下行頻率,在完全不同的業餘頻段上接收和轉發信號。簡言之,業餘衛星類似「掛在天上的變頻中繼器」。

衛星軌道運行使其轉發的信號帶有顯著的都卜勒效應。就像火車駛來時,鳴笛聲的波長被壓縮,頻率變高,因而聲音聽起來纖細;火車遠離時,聲音波長被拉長,頻率變低,聲音聽起來雄渾。通信期間,當衛星接近時,上、下行頻率大於標稱值;當衛星過頂後,上、下行頻率逐漸降低。

例如AO-51,採用彎管轉發器,在某個頻率上接收信號並即時在另一個頻率上通過下行信號轉發回地面。AO-51搭載有不同類型的轉發器,本文將以調頻語音轉發器為例,指導初學者進行業餘衛星通信。

通信模式

業餘衛星運行早期,常用一個或幾個字母來表示衛星轉發器的模式。例如,衛星的上行頻率波長2米,下行頻率波長為70釐米,則該衛星的工作模式被稱為「模式J」;上行頻率波長70釐米,下行頻率波長為2米,則稱為「模式B」。

目前,很多衛星都搭載了多模式的轉發器,會出現類似用頻段首字母的代號體系。例如,衛星的上行頻率在UHF頻段,下行頻率在VHF頻段,原來的「模式B」變為「模式U/V」。同理,原來的「模式J」現在變成了「模式V/U」。AO-51的轉發器上行頻率波長2米,下行頻率波長70釐米,屬於「模式V/U」或「模式J」。

圖3 作者夫人Kate Baker(KB1OGF/VA3OGF)使用建伍 TH-78A雙頻段對講機和MFJ 1717擴展型「rubber duck」天線,通過AO-51開展通信。在衛星過頂時段,對講機輸出功率5瓦,能完成通信。
地點:密西根休倫湖畔。

轉發時間表

通常業餘衛星管理者會提供轉發時間表。例如,AO-51有多個轉發器,通信前核對時間表尤為重要。可在AMSAT網站AO-51主頁查詢,點擊「查詢時間表」連結並查找「FM轉發器」頻率,網址:www.amsat.org /amsat-new / echo / index.php。轉發器大多轉發的是FM語音,慢掃描電視(SSTV),低功率(QRP)調頻或數字通信信號。通過查看時間表,愛好者可以確定轉發時間、發射頻率、解調模式。此外,在時間表中還能發現其他安排。例如,「大學衛星之夜」或AO-51的管理者何時調整衛星角度更好覆蓋南半球等。

設備
開展業餘衛星通信既不需要超級強大的FM收發信機,也不需要大尺寸天線。愛好者有時僅用雙頻段對講機和「rubber duck」天線就能成功實現業餘衛星通信。「EZ sats」這類衛星UHF頻段轉發器下行輸出功率很低(通常小於1瓦),愛好者可以採用提高天線接收增益的方式,有效提升下行鏈路信號接收的成功率。

一些愛好者用金屬衣架安裝在木頭上製作八木衛星天線。但大多數AO-51通信愛好者,都在使用「Arrow II」型手持式衛星天線。


圖4 作者正用一臺建伍TH-78A雙頻段對講機和一副輕量化天線通過AO-51進行通信。在空曠、無遮擋的地帶,只輸出功率5W也能在FM衛星剛出現在地平面以上進行通信。

地點:密西根州休倫湖畔 (KB1OGF 提供)

大多數業餘衛星採用「全雙工」傳輸通信方式,通信數據可以上行接收和下行轉發同時傳輸,地球站採用這種方式通信同樣便於通信傳輸。例如,全雙工模式下,地球站發射的上行信號,可以立刻在下行鏈路接收。

即使沒有全雙工電臺,愛好者仍然可以通過使用兩部電臺的方式開展衛星通信:一部電臺向衛星發射上行信號,另一部電臺接收衛星下行信號。如果天線接收增益高,甚至可以考慮使用對講機或VHF / UHF頻段掃描式接收機接收下行信號。

設置電臺

為解決都卜勒頻移的影響,還需要考慮設置電臺頻率。如果電臺有編輯存儲功能,建議先存儲一、兩個略高於和稍低於衛星管理者發布的上下行信號頻率,當衛星靠近和遠離地球站時可以使用。

例如, AMSAT網站發布的AO-51轉發器下行信號頻率435.300 MHz,建議先編輯存儲兩個略高的頻率435.320 MHz、435.310 MHz和兩個稍低的頻率435.290 MHz、435.280 MHz;同樣如果時間表中上行信號頻率為145.920MHz,建議先編輯存儲上行信號頻率略高的145.925MHz、145.930 MHz和稍低的145.915 MHz、145.910 MHz。

類似地面中繼器,部分FM衛星上行鏈路信號輸入衛星轉發器時,要求發送CTCSS系統信令。所以,在發射信號前,一定要明確通信衛星是否需要發送CTCSS系統信令。目前,AO-51需要67 Hz的 CTCSS系統信令。

隨著頻率的升高,都卜勒頻移效應更加明顯。在運動的波源前面,波被壓縮,波長變得較短,頻率變得較高(藍移blue shift);在運動的波源後面時,波長變得較長,頻率變得較低(紅移red shift)。根據經驗,波源速度越高,產生的都卜勒效應越大。因此,在已設定頻率上切換接收頻率就能保證衛星靠近和遠離地面站時持續接收下行信號。

功率:多大就夠了?

功率大小是相對的,取決於使用同一轉發器的用戶數量、天線系統的上行增益,以及衛星過頂或剛出地平線時與地面站的距離。通常情況下,5瓦功率的對講機和本文圖片中的天線能夠在「無競爭」的條件下有效和AO-51通信。
「無競爭」是因為衛星更像是安裝在800公裡高塔上的地面中繼器,因為一個衛星轉發器只有一個頻率,通信可能異常繁忙。用戶數量不多時,5瓦功率雙頻段對講機和擴展型「rubber duck」天線足以在衛星接近過頂時實現快速通信,但周末可能50瓦發射功率電臺配八木衛星天線都無法覆蓋大功率上行信號。

衛星覆蓋區

理論上衛星處於地平線時,可以實現通信,但需要更大功率的電臺,更高增益的天線。「衛星覆蓋區」是指衛星信號所覆蓋地面的區域。對低軌衛星(LEO)而言,地面上兩點能同時觀察到同一顆衛星的區域範圍可能是整個北美的地理面積。
例如,美國東海岸的一些業餘通信愛好者可以利用AO-51和西歐進行通信,或者在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通信。但這種情況只有在一方處於衛星覆蓋區邊緣,而另一方處於覆蓋區的另一邊緣時才能成功,並且因覆蓋區移動速度過快,無法維持穩定通信。極軌衛星通常有三次操作機會,可實現一天兩次通信。過境時間(處於衛星覆蓋區的時間)7-15分鐘不等,具體通信時長取決於衛星過境時,地球站是在覆蓋區還是部分在覆蓋區範圍。很多衛星可以覆蓋整個大西洋。一些衛星通信愛好者,使用廠家出售或自製的手持式八木天線,配合對講機,在輪船甲板上實現通信。

圖5 發射前夕,AO-51和其他衛星置於運載火箭前級。AO-51為圖片下方的立方體衛星,兩邊是六稜柱形的義大利UniSat-3衛星和長方形SaudiSat-2衛星。(AMSAT提供)

過境預測

訪問AMSAT網站,可以下載AO-51過境時間在線預測數據,網址:www.amsat.org/amsat-new/tools/predic。選擇AO-51,輸入經緯度或Maidenhead區塊坐標,點擊「預測」按鈕,過境時間(UTC)和過境方向就會呈現出來。點擊AO-51位置連結,可以查看其基於地圖的運行軌跡。
表格中縮寫AOS表示「Acquisition of Signal」,指衛星第一次出現在地平線;LOS表示「Loss of Signal」,指衛星消失在地平線。方位角和仰角都基於360度羅盤表示。觀察運行軌跡發現AO-51會重複、規律地經過地球站所在位置。當衛星在近極地軌道(衛星軌道通過地球南北極)運行時,隨著地球緩慢旋轉,一天內衛星多次覆蓋到地球上每個點。觀察AO-51和其他極軌衛星的運行軌跡能發現衛星連續三次,每間隔90分鐘從北向南或從南向北過境,一次偏東,一次接近過頂,一次偏西。12小時後,相同的三次連續過境將從相反方向再次運行。第一次嘗試業餘衛星通信,先在列表中選擇超過45或50度的衛星通信成功概率較大。

圖6  2004年6月29日,AO-51搭載的改造版俄羅斯ICBM火箭發射升空。

地點:拜科努爾發射場(AMSAT提供)

收聽什麼?

根據AOS時間,在空曠地帶打開電臺,將其頻率設置為稍高於所公布的衛星上、下行信號頻率,然後等待衛星出現在地平面上。如果使用八木天線,在水平方向瞄準預測的AOS方向,前後水平移動天線,開啟電臺靜噪,電臺安靜時,意味著愛好者能夠收聽到800公裡外的AO-51了!
衛星不僅由於快速接近和遠離導致都卜勒頻移,它在軌道上還會緩慢旋轉導致交叉極化現象,信號會顯著衰減。當衛星信號衰減或語音模糊時,嘗試調高或調低下行頻率、旋轉或移動天線,獲得更好的極化匹配。衛星過境時,可能聽到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說「你好」,或者交換他們的Maidenhead區塊坐標。大部分AO-51的對話都是類似於高頻遠距離通信(HFDX)的「你好-再見」,長時間佔用上行鏈路在FM衛星通信中是不受歡迎地表演時間!

使用全雙工電臺嘗試業餘衛星通信時,需要確保揚聲器與麥克風分離。全雙工模式下,當麥克風和揚聲器距離很近會產生嘯叫,並通過衛星傳播!
準備好嘗試衛星通信後,只需等待衛星語音暫停的瞬間,飛快按下呼號,注意避免發射CQ信號。等待在下行鏈路收聽到自己發出的信號,表示愛好者已經建立起衛星通信連接。

附錄:使用正確的天線

一部電臺,功能與價格成正比,愛好者並不需要投入過多資金成本,有些關於天線的小知識,可以幫助你更高效地與「EZ sats」通信。
 「EZ sats」輸出功率一般僅有1瓦多。為了延長衛星電池的使用壽命,衛星管理者經常將其下行輸出功率降至0.5瓦以內。為了更高增益,特別是衛星通信位於地平線附近時,可以使用VHF/UHF垂直天線。另一種高可靠性的天線是FM衛星通信者使用的雙頻段可旋轉3~4單元八木天線。當衛星從地平面出現時,將天線波束對準衛星並隨之轉動;當衛星過頂後,反轉天線跟蹤衛星,這種操作適用於衛星過境俯仰角在45度左右時的情況。安裝在方位俯仰旋轉器上的高增益、3~4單元八木天線適用於衛星過境全程通信。但與「EZ sats」通信時,並不需要這種天線。

相關焦點

  • FM 業餘衛星操作入門
    於是就有了衛星,業餘無線電常用的 FM 衛星都在距離地面 600 公裡左右的高度,這是任何地面中繼都無法比擬的。如果你對遠距離通聯有興趣,那麼業餘衛星絕對不容錯過。600 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位置,能夠覆蓋大概半徑 3000 多公裡的範圍,這就是說合適的情況下,最遠通信距離約為 6000 公裡。
  • 業餘無線電衛星常見名詞全解析
    它可以是你手裡的對講機和八木天線,也可以是衛星電視轉播臺和巨大的拋物面天線。上行頻率:地面站向衛星發送數據的無線電頻率。下行頻率:衛星向地面站發送數據的無線電頻率。,這一角度是決定衛星覆蓋範圍的重要因素之一。
  • 1296 MHz | 1960年第一次業餘無線電月面反射通信
    EME是英文Earth-Moon-Earth的縮寫,在業餘無線電中簡單的說就是讓無線電信號在地球和月球之間走個來回,以完成無線電雙向通信。今天,我們一起看看1960年第一次業餘無線電月面反射通信(Moonbounce)QSO的珍貴圖片。
  • 土耳其15歲小姑娘自述與業餘電臺、衛星和國際空間站的不解之緣
    因為我還有更重要的工作。我寫這篇文章是談論我與衛星和國際空間站(ISS)的通聯故事。這篇文章有點長,但是它是用土耳其語寫的,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女孩Serenay的衛星故事。而且,當她進行這項研究時,和我一樣大。她那時已經聽過衛星的聲音,然後被製作衛星的團隊邀請到國際電聯空間實驗室參觀學習,並在那裡度過了4天的美好時光。而且,她能夠在實驗室中觸摸同一顆衛星的雙胞胎樣本。開始閱讀後,我開始感到興奮。
  • ADI SDR收發器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實現空間通信
    今天我們開始來了解我們下一期Funpack活動主角——ADALM-PLUTO SDR——的一個具體能力:實現空間通信,從而初步認識它的強大能力。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最近獲得了另一種提供全球不間斷無線電覆蓋的方法——通過新的地球同步衛星,只需單跳就能可靠地覆蓋地球三分之一的地區。
  • 漲知識|帶你看看業餘無線電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坑」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斷提高,許多人嚮往著更高、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質量方式,購置私家汽車、使用無線電通信工具就是其一。除了公眾網絡的手機外,有相當多的人在使用無線電對講機,但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無線電對講機都屬無線電臺的範圍,國家對此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它的應用領域和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 短波業餘電臺還可以應急通信嗎?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是國內業餘無線電用於應急通信的典型例子,主流媒體都有過報導。在國際上,業餘無線電發展初期,應急通信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美國911事件,颶風,火災中也有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的身影。在20世紀90年代,業餘無線電曾經是非常高科技的操作。
  • 「千裡眼」「順風耳」,我們的衛星比你想像中更厲害!|中國航天日
    蝌蚪君為你整理好啦~↓↓↓寰宇響徹東方紅「東方紅」通信衛星儘管只能發射預設無線電信號,僅僅工作了短短28天,「東方紅一號」卻讓中國旋律第一次響徹寰宇。此後的四代中國通信衛星,都繼承了「東方紅」這個光榮的名字。
  • ADI SDR收發器如何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實現空間通信
    它的附屬國家組織分布於各個國家/地區,包括2012年12月代表QARS參與的AMSAT德國(AMSAT-DL)。 通過這一合作,Es』hail-2衛星可以配備兩個專用轉發器,從而實現了在可視區域內,連接業餘無線電用戶的單跳實時同步通信。 許多業餘通信衛星獲得了OSCAR(攜帶業餘無線電的軌道衛星)稱號。   這些衛星可由持牌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免費用於語音和數據通信。
  • [視頻] 為什麼要玩業餘無線電? 向別人推薦業餘無線電就用這篇!
    業餘無線電的吸引人之處究竟在哪裡?英國的愛好者們同樣有過相同的問題,他們製作了一個相當不錯的視頻來回答這個問題。【視頻在文末,小編給它做了個字幕】 視頻中涉及了很多業餘無線電一般的樂趣——學習最新的技術,了解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們,在自然災害中提供援助,參與無線電運動活動(像無線電獵狐)。
  • 業餘無線電入門,操作證書考試費將全面取消
    我們接觸一個新鮮事物總是既好奇又害怕,剛剛接觸業餘無線電的朋友不知如何開始。現在,頻率上的通聯對於新手幾乎沒有什麼幫助,沒人指示或教導他們怎麼考取操作證書,怎麼辦理執照,怎麼通聯。你能想像在沒有人教你如何開車的情況下,把你放到交通擁擠的馬路上嗎?這種想法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似乎是可怕的。
  • SRMC科普系列 | 《月面反射通信》 | (一)概述
    2009年我國發射了一顆自主研發的業餘無線電衛星,名為「希望一號」,為廣大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試驗平臺[3]。我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北理工1號」衛星,於2019年7月成功發射,該衛星上搭載的新型空間電臺也向全世界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提供了衛星信標和通聯平臺。
  •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發現美國軍用「殭屍」衛星
    現在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有 2000 多顆。在他們的使用壽命結束時,許多衛星會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時燃燒化為灰燼。但是,有些衛星將繼續以「殭屍」衛星的形式盤旋,既不能工作,也不完全死亡,即將淪為太空垃圾。比如「東方紅一號」這樣的衛星,它依然運行在軌道上,但是不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功能。
  • 夜讀|你會比你想像中更厲害
    人生有許多的第一次,沒開始前,總以為自己做不來。但真正動手起來,現實中的困難並不及想像中的十分之一。再難的事情,只要我們著手去做了,難度就會一點點變小。我還不懂得如何操作直播軟體,更沒試過在線上講課。作為一位適應傳統教育模式多年的教師,我第一次感受到新科技對舊式講臺的挑戰。我很想拒絕這樣的挑戰,不想當眾出醜。但家長和學生聽說我要直播上課後,熱情高漲,每天諮詢的信息和電話不斷。騎虎難下,我只能去尋求解決辦法。
  • 業餘無線電2米6米波段能夠進行數千公裡遠距離通信全靠它
    2 米和 6 米波段的遠距離業餘無線電通信主要依賴於突發 E 層,它使得 2 米波段可以進行四五千公裡的遠距離通信,6 米波段可以進行全球通信,當然,這樣的傳播機會非常少。Es 層(SporadicE layer)產生在距地面約 110km 的高空,其高度屬於 E 層,由於其產生和消失都沒有規律,不可預知,於是被稱為稱突發 E 層,簡稱 Es 層。
  • 低軌道通信衛星的復興與衛星網際網路的崛起(中)
    上篇回顧了第一次低軌道通信衛星浪潮的失敗不過也不能算完全失敗,像銥星這樣的系統還能提供語音和窄帶通信服務,就是打個電話,發個簡訊什麼的,指望靠他們上網是不行的。可是全球還有很多人(主要是亞非拉不發達地區)上不了網的,怎麼辦?當然可以繼續鋪光纜,但這也不便宜啊,很多地面也沒法鋪。衛星通信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 寫給想入門業餘無線電的朋友們,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入門業餘無線電
    隨著暑假的到來,很多學生朋友開始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愛好當中,當然也有一部分對業餘無線電感興趣的朋友準備開始入門:參加操作證的考試或者挑選適合自己的無線電設備,那麼在您即將入門業餘無線電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小汪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如何以正確的姿勢入門業餘無線電。
  • 高分衛星,比你想像中更厲害!今晚十點半檔CCTV-1《開講啦》為你揭秘「高分家族」
    2020年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七號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我國高分專項工程實施十年來發射的第七顆高分衛星高分七號也是目前唯一一顆能拍「3D大片」定位精度國內最高的高分衛星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衛星對地觀測與立體測繪水平的大幅提升
  • 業餘無線電入門知識——手臺和車臺
    手臺:我們這裡聊手臺,是針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開展業餘無線電活動所使用的手臺。409MHz公眾對講機和專業對講機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根據國家法律規定,操作業餘電臺(包括手臺),必須取得操作證書,辦理電臺執照。手臺既手持電臺,也就是對講機,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一般稱其為手臺。它的優點是方便小巧,自帶電池,可以隨身攜帶。一般手臺都是藉助中繼進行本地通信,非常方便。
  • 【火腿DIY】想使用5W對講機和自製天線訪問業餘衛星嗎?附設計圖
    DIY衛星天線作者DU1AU的可攜式衛星天線在菲律賓業餘無線電協會成立87周年之際,在今年的可攜式設備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VHF-UHF類)。它實際上是一款帶可摺疊天線的衛星天線,可在菲律賓,與日本,馬來西亞,中國,韓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斯裡蘭卡,新加坡,越南甚至是澳大利亞等其他鄰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通信 ,僅使用5W的發射功率。Go-kit於2019年4月製造,旨在幫助STAMINA4SPACE測試該國的第一枚業餘無線電衛星DIWATA2。想使用5W對講機和DIY天線訪問業餘衛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