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無線電2米6米波段能夠進行數千公裡遠距離通信全靠它

2020-08-10 無線電通信

2 米和 6 米波段的遠距離業餘無線電通信主要依賴於突發 E 層,它使得 2 米波段可以進行四五千公裡的遠距離通信,6 米波段可以進行全球通信,當然,這樣的傳播機會非常少。

Es 層(SporadicE layer)產生在距地面約 110km 的高空,其高度屬於 E 層,由於其產生和消失都沒有規律,不可預知,於是被稱為稱突發 E 層,簡稱 Es 層。



一般的 Es 層是由斑狀電離雲組成的大小約為 200km,厚度為 0.5-2km 的不規則結構。不同的 Es 層,能夠反射的最高頻率不同。Es 層一般只有數小時壽命,而且在不斷移動中。局部地區產生的 Es 層的壽命更短,僅有一小時左右,因此利用 Es 層進行通信必須抓緊時機,儘量簡短。通信會隨時中斷,中斷了也沒啥關係,畢竟我們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我們繼續尋找機會。

我們都知道短波遠距離通信依靠電離層進行反射,而 VHF 以及以上頻率的電波將會穿透電離層。Es 層也屬於電離層,而它在某些時候可以反射 VHF 波段的電波。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利用 Es 層能夠反射 VHF 電波的特性,進行遠距離的 VHF 通信。



Es 層可大致分為三類:包括穩定地沿赤道擴展的 Es 層,在兩極地區發生的極光 E 層,在溫帶地區發生的 Es 層。

其中溫帶地區發生的 Es 層,厚度約為 200~ 500m。其形狀不規則,有時會同時出現多個 Es 層,其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夏季。在一天中,上午十點左右和傍晚前後出現兩個峰值。另外,根據測定,Es 層的移動速度約為 60m/sec,可用於通信的時間非常短。



當 Es 層出現時,本來穿透電離層的 VHF 波段的電波被反射回地面,一次反射距離可達 2600km,二次反射距離可達 4000km。但是 144MHz 以上的電波一般會穿透 Es 層,能反射 144MHz 以上電波的 Es 層極少發生。

Es 層是很少出現的,CW 模式經常使用 144.000MHz-144. 100MHz。SSB 模式使用 144. 100MHz-144.500MHz之間,遠距離通信常使用 144. 100MHz~ 144.200MHz 之間的頻率。



國內 U/V 段的單邊帶模式應用非常少,從一開始接觸業餘無線電我們多數都使用 FM 模式,包括中繼和直頻通信。當然,這是最好的開端,中繼給了我們使用手臺就能通聯很多很遠電臺的可能。FM 模式的設備非常容易買到,價格便宜,可選擇的設備也是非常多。我們也經常使用FM模式在直頻通聯,當然難度比中繼要大得多。

想要進行遠距離通聯,FM 實在不是好方式。U/V 段的遠距離通聯記錄都是使用 SSB,CW 和數據模式創造的。使用相同的功率,相同的天線,當 FM 信號完全被噪聲淹沒的時候,SSB 信號依然清晰可辨。差距是多少呢?大概是 10 dB 或者更多,在 S 表上體現為 2 格左右。換句話說,使用 SSB 模式相當於給使用 FM 模式更換了一支增益高出之前 10dB 的天線,或者其效果相當於增加了 10 倍功率。

SSB 的優勢如此之大,我們為什麼不選擇使用 SSB 模式呢?SSB 的電路比 FM 要複雜的多,設備價格也是貴了許多。但是作為一個有上進心,想要通聯更遠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我們首選的語音模式是 SSB 。當然 CW 模式優勢更大,但是 CW 學習起來稍微複雜一些。

目前很多擁有全段全模式電臺的朋友,甚至都沒有嘗試過 U/V 段的 SSB 和 CW 模式。我們缺少這樣的應用場景,SSB 應用基本上限於業餘衛星和為數不多的 VHF 比賽。希望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可以加入到 U/V 段 DX 通聯的行列中來,利用突發 E 層,大氣波導,通聯更多更遠的電臺。


相關焦點

  • 短波業餘波段應用
    F2層對電波的反射能力最強,它的存在是短波能夠進行遠距離通信的主要條件。  電離層示意閣請看圖5.1。  2.電離層對電波傳播的影響  人們發現,當電波以一定的入射角到達電離層時,它也會象光學中的反射那樣以相同的角度離開電離層。顯然,電離層越高或電波進入電離層時與電離層的夾角越小,電波從發射點經電離層反射到達地面的跨越距離越大。
  • 了解無線電規律,改善無線電效果—無線電雜談
    曾經有德國的愛好者利用農場架設近1km長的環形天線,清晰地接收到來自中國的中波廣播信號,並進行了收聽卡片確認。3、160米波段(1800Khz-2000KHz,MF),這屬於是業餘無線電波段中的中波波段,但是常見的短波電臺也都覆蓋了這一波段。在早期的業餘無線電通信中,也是從這一波段開始的,160米波段也是很具有遠距離通信挑戰意義的波段。
  • 無線電波傳輸距離遠的奧秘
    短波通信是指波長為100~10米(頻率為3~30兆赫)的無線電。在通信現代化的戰爭中,短波通信被廣泛用於傳輸電報、電話、數據和靜態圖像,在軍用遠程通信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 你的第一次業餘衛星通信:它比你想像中更簡單(一)
    截至2010年,軌道上已有20多顆活躍的業餘衛星,國際空間站(ISS)在軌實驗室也搭載了業餘無線電設備,許多新一代的業餘衛星正在研發或製造、測試中。可以肯定地說,現在利用業餘衛星實現通信的機率比以往更大。跟蹤業餘衛星想要收聽業餘衛星或利用它進行通信,首先需要知道跟蹤的衛星何時在地面站可視範圍出現。
  • ADI SDR收發器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實現空間通信
    它的 附屬國家組織分布於各個國家/地區,包括2012年12月代表QARS參與的AMSAT德國(AMSAT-DL)。 通過這一合作,Es』hail-2衛星可以配備兩個專用轉發器,從而實現了在可視區域內,連接業餘無線電用戶的單跳實時同步通信。 許多業餘通信衛星獲得了OSCAR(攜帶業餘無線電的軌道衛星)稱號。這些衛星可由持牌業餘無線電操作員免費用於語音和數據通信。
  • ADI SDR收發器如何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實現空間通信
    衛星 卡達衛星公司Es』hailSat在2018年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Es』hail-2通信衛星為歐洲、中東、非洲等地提供電視、語音、網際網路、企業和政府通信服務。該衛星自2019年2月開始運行,一直處於中非上空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工作高度為36,000公裡,通信範圍覆蓋從巴西到馬來西亞,從法羅群島到南極洲的區域,如圖1所示。
  • 電網備考小課堂|通信類:無線電波段的劃分
    當前,能用於通信的無線電頻率範圍已經從大約100kHz擴展到了約100GHz以上。人類在科學和生產實踐中通過研究和總結,將無線電波按頻率高低(也可按波長長短)劃分出不同的波段,並給予專門的名稱。微波頻段又可按波長細分為:①分米波段:又稱特高頻UHF,波長為1m~10cm;②釐米波段:又稱超高頻SHF,波長為10~1cm;③毫米波段:又稱極高頻EHF,波長為10~1mm。在無線電工程中,對超高頻的微波頻段還習慣按照下表所示的頻段(波段)來稱呼,每個頻段都有一個專門的英文代號。
  • 短波段無線電波的傳播規律與短波無線電通信的頻率選擇及預測
    因此,地波傳播適宜於長波和中波作遠距離廣播和通信;小型短波電臺採用這種方式只能進行幾公裡至幾十公裡的近距離通信。地波是沿著地表面傳播的,基本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因此信號穩定,這是地波傳播的突出優點。  (3)天波傳播:天波是指地面發出的經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的電波。
  • 無線電有什麼用途?
    2 散射波:利用對流層或電離層對電波的散射作用而傳播的電波,其傳播情形主要取決於對流層或電離層。利用散射波可實現超短波中距離和遠距離通訊及雷達的遠程偵察。  在中波、短波和長波傳輸過程中,長波最為穩定。  6、無線電頻率資源的特性  無線電頻率既有一般自然資源屬性,又有它自身特殊的固有屬性。
  • 玩無線電,我需要幾根天線?
    回答:不管幾根,永遠不嫌多業餘無線電頻段覆蓋了無線電頻譜上大量不連續的部分,所以無線電愛好者們需要選擇自己經常使用的頻段,並且有針對性的選擇自己的天線——這也是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說法:「買電臺是最簡單的一步,最難的一步是選擇天線。」
  • 無線電廣播技術發展史,電磁波為主要緊張方向,克服噪音幹擾難題
    地面波傳播理論使人們以為只有長波才能遠距離傳播,而波長在200米以下的短波,由於傳播距離極短,不會有什麼用處。可是,大批無線電業餘愛好者由於在長波波段的活動受到限制,一心想在較短波長的波段內創造奇蹟。第一次大戰結束後,那些入了迷的業餘愛好者積極探索利用短波進行通信的可能性。他們日以繼夜地在家中安裝無線電裝置,並與全世界的志同道合者進行無線電聯繫。
  • 宇宙旅行溝通就靠它:神秘的太空通信
    ▲旅行者一號(圖片來自Google)如上圖所示,旅行者一號配備了一個巨大的「鍋」式天線,其直徑達3.7米,然後與地球上直徑高達37米的接收天線(也是「鍋」)進行通信,然而這種通信方式只能待兩個天線對準時才能通信
  • CB與業餘無線電的區別
    CB與業餘無線電的區別   在國外,個人使用的無線電臺,分為市民個人無線電臺和業餘無線電臺兩類。使用業餘無線電臺需要具備無線電專業人員的資格,而使用民用無線電臺,只要購買過經檢驗合格的無線電發射機,誰都可以得到許可證。   個人無線電是從80年代興起的個人通信系統,也是第二CB(市民頻段)無線電,它與原來的CB在頻率、輸出功率與天線上有很大差別。
  • [視頻] 為什麼要玩業餘無線電? 向別人推薦業餘無線電就用這篇!
    業餘無線電的吸引人之處究竟在哪裡?英國的愛好者們同樣有過相同的問題,他們製作了一個相當不錯的視頻來回答這個問題。【視頻在文末,小編給它做了個字幕】 視頻中涉及了很多業餘無線電一般的樂趣——學習最新的技術,了解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們,在自然災害中提供援助,參與無線電運動活動(像無線電獵狐)。
  • 對話遠在天邊的「旅行者2號」無線電技術有絕招
    在NASA各種深空探測任務中,科學家使用位於西班牙、美國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的深空測控網,發射上行指令,接收下行通信應答信息,測量探測器的飛行軌跡、狀態等。  其中,位於澳大利亞的DSS-43測控天線建成於1972年,其直徑達76米,是全球深空測控網中最大的無線電天線之一,可以在S波段(頻段為2—4吉赫)下工作,與相匹配的遙遠深空探測器進行通信。
  • 無線電短波頻率業務分區詳解
    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1.6 MHz~30 MHz1600 kHz~1800kHz:主要是些燈塔和導航信號,用來給魚船和海上油井勘探的定位信號。1800 kHz~2000kHz:160米的業餘無線電波段,在秋冬季節的夜晚有最好的接收效果。
  • 為何短波通信被稱為所有通信手段的最後保障
    短波電臺的頻率在1.6MHz~30MHz之間,因天線要與波長成正比,其長度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短波通信優於其它波段電臺的特點在於天波傳播。大氣層某些高度的氣體分子中的電子被太陽照射下會游離出來,形成「電離層」,短波電臺的電波信號射到電離層上會被反射下來,這好比是天花板上安裝了鏡子,你用手電筒以一定角度照上去,光線會反射到更遠的地方,基於同樣的原理,短波電臺可以通過電離層反射的方式達成遠距離通信。
  • 【火腿快新聞】影視圈 美國情景喜劇《Last Man Standing》主創成立了業餘無線電俱樂部,呼號:KA6LMS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業餘無線電」,關注業餘無線電微信公眾號
  • 小米米家對講機怎麼樣?聽聽無線電發燒友怎麼說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何楚,業餘電臺呼號BD7LQB。火腿,開源軟硬體愛好者,工程師、分析師。本文由雷鋒網獨家首發。3月2日,小米的一款新品發布消息在無線電愛好者圈內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以做手機起家的小米,竟然發布了一款不用插SIM卡的語音通訊設備:小米米家對講機。雷鋒網已經對米家對講機產品做了相關介紹。
  • 無線電通信之父:馬可尼
    他在家裡發明了一個簡陋的無線電裝置,用無線電波打響了樓下的電鈴。1895年夏,馬可尼對無線電裝置的火花式發射機和金屬粉末檢波器進行了改進,在接收機和發射機上都加裝了天線,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波傳輸信號的實驗。同年秋天,馬可尼將實驗從室內轉移到室外,通信距離增大到2.8千米,不但能打響電鈴,而且還能在紙帶上記錄莫爾斯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