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洩密太陽的溫度只有27度?

2021-02-15 鞏家先生

今天咱們來說說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太陽,然而你真的熟悉太陽嗎?你了解這個我們每天我們都在周期相處的大「火球」嗎?

我們對於太陽的了解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推測。我們現在對太陽的普遍認知就是它是一個在核聚變的東西,不斷的核聚變產生高溫高熱,然後它這個高溫高熱輻射到我們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感覺到了很暖和!

為什麼科學家覺得太陽是在核聚變,因為以現代的物理學和化學知識而言,能產生如此高溫,高熱只有可能是核反應。任何其他的化學反應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就算達到這個程度也不能持續幾十億年,據此,科學家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太陽正在進行核聚變。

---太陽真的在核聚變嗎?

但是認為太陽在核聚變也有很多疑點,主流說法認為太陽的表面溫度只有6000度,對於核聚變而言6000度的溫度是個相當低的溫度了。在地球上如果要引爆一個氫彈(核聚變),需要原子彈(核裂變)瞬間產生幾百萬度的高溫來激發。太陽的表面6000度是不足以產生核聚變的。

同時也觀測到太陽最外層日冕有1百萬度,太陽越到裡面,裡面核心的溫度反而更低,如果太陽內部在核聚變,越往裡面應該溫度越來越來高。

太陽風吹過地球

還有個現象無法用核聚變解釋,就是太陽風,太陽風是從日冕發射出的質子,太陽風有個特點,越往外速度越快,它在不斷加速,但是按正常輻射,應該越往外速度越慢,種種跡象都表明,太陽可能不是在核聚變。

---太陽常溫論

「太陽常溫說」早在18世紀就已經被提出。被認為是「恆星天文學」創始人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第一任會長弗裡德裡希·威廉·赫歇爾就是其中之一。

1782年,赫歇爾借鑑牛頓的技術研製出使用金屬鏡製成的反射式望遠鏡,不僅成功觀測到了遙遠的天王星,還在1785年繪製出了首張「銀河天體圖」。不僅如此,赫歇爾還在1800年發現紅外線的存在。

科學雜誌《Science》曾在1995年5月26日與1997年7月18日發表過兩篇發現太陽上有水的論文。這也成為太陽溫度為常溫支持者的一個有力證據。

還有一個叫川又審一郎的人,從日本的成蹊大學理論物理學畢業後,1977年到美國深造,並在NASA對宇宙中的行星、太陽及水星的表面溫度進行了長達8年的研究,之後回到日本。在一次個人演講會上,川又審一郎透露NASA測定太陽的表面溫度僅為26-27度!

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萊頓發現太陽每五分鐘會振動一下,就像地球的地震一樣。後來有科學家利用振動波去研究太陽內部的結構,發現在太陽內部一點的地方,不管緯度是多少,轉速是一樣的,也就說明太陽可能有一個固體的核心。

想像一下27度的太陽,有水有固體核心,有可能在這光芒四射的大氣下面,極有可能存在類似於像地球一樣的地表,或者說類似與地球一樣的環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相關焦點

  • 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攝氏度?1988年NASA檢測結果,當年怎麼了?
    地球上能夠出現生命和太陽脫不了關係,相信大家都知道太陽重要性,如果不是太陽及時出現,或許地球和其他八大行星難以出現。隨著人類科技進步,逐漸意識到太陽對人類重要性,它給人類提供了源源不斷能量,同時還維持著地球的生態,時間一久研究太陽成為了一項重要任務。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太陽的重要性根本不用多說,如果不是因為太陽一直散發著光和熱,地球根本不會如此的生命繁茂,現在也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不是因為太陽的出現,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也不會存在,畢竟都是形成太陽時所剩下的「殘渣」組成的。
  • 1988年,NASA測得太陽表面溫度只有27℃,怎麼回事?
    而此時也出現了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000-7000攝氏度,並且還有強烈的電磁輻射,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在這種溫度下自由穿梭呢?第二種可能就是利用太陽進行星際旅行,因為太陽內部具有強大的引力,這種引力或許使得太陽內部出現了一個時空之門,通過它可以在宇宙中快速的移動,省去大量的飛行時間。
  • 都市傳說:NASA曾經實測太陽溫度,發現了太陽隱藏的巨大秘密
    太陽表面溫度是6000°C,對於核聚變而言,這是相當低的溫度,我們引爆一個氫彈需要十幾萬幾百萬的溫度,6000攝氏度顯然是不夠的,所以科學家認為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一位在NASA工作了8年的日本科學家川又,NASA在1988年實際測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但是並沒有向外公開,他說NASA已經測過了太陽表面溫度是27攝氏度,之後便遭到了大量的質疑,川又也沒用更好的解釋跟證據,他只是說NASA不敢公布這件事,一旦公布這件事,我們現在建立起的科學的宇宙論就崩塌了。
  • 太陽溫度高達上千度,可與普朗克溫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不僅如此這些植物,在擁有了水,還擁有著太陽發射過來的光和熱,也因為這些條件,使得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給這一顆蔚藍的星球提供了氧氣。在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之下,才有了我們地球現在的這樣的環境。不過,同樣我們的這顆星球,距離太陽的距離並不僅,因此我們接受到的太陽溫度。
  • 太陽大氣比太陽表面溫度高數百萬度?謎題解開了
    為什麼太陽大氣比太陽表面溫度高數百萬度?這一謎題由來已久。地球軌道界面區域成像光譜儀(IRIS)和大氣成像組件(AIA)拍攝的圖像表明,太陽上低位的磁環已被加熱到數百萬開氏度。在《自然·天文學》雜誌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萊斯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稱,太陽風中發現的新現象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們解謎。
  • 太陽日冕為什麼溫度高達100多萬度?而太陽表面只有五千多度?
    太陽日冕高溫成因和高能粒子動量不守恆作者:韓統義眾所周知,太陽的直徑1,390,000km,太陽中心溫度約1,500萬K,太陽光球層溫度約5,800K,色球層的溫度約4,500K,從色球層到日冕層的中間還有一個過渡區,溫度約8,000K。太陽黑子的最低溫度3,500K。
  • 為什麼最高溫度可達億萬度,最低溫卻只有負273.15度?
    但是最基本的能源來源就是太陽。而太陽靠的就是那超高的溫度。所以人類能源的來源從最基本的來說就是熱量,核能的熱量。要知道就是一個巨大的核彈,太陽能量的發出就是核能。從感受上來說,熱量是人類最為明顯的一種感覺。而如果沒有熱量的話,那地球將沒有四季,沒有日夜,地球將不會再是地球。四季的變化,就是溫度的變化,冷暖的交換。
  • 離開了太陽,地球的溫度會變成多少度?
    距離陽比較遠的海王星表面溫度已經達到-200度,雖然這其中也因為它自身失控的溫室效應,但離太陽距離較遠,還是其主要原因。據地球現在離太陽的位置來說,地球下降的溫度最終會達到-40度左右,這個溫度雖然沒有幾百度那麼誇張,但是這個溫度也絕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 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也就是說,在宇宙中,月球僅僅27天多一點就繞地球一周了,而我們制定的月份天數卻與「27」這個數字完全不掛鈎。太陽、地球、月亮大致在同一直線上時,正是在地球上月圓之時,自此時開始,月球在宇宙空間中實際繞地球運轉360°用了約27.32天,這就是我們上邊說的公轉周期,因為這是相對宇宙中較為恆定的恆星來說的,所以對應周期叫作恆星月。但是別忘了,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移動,在約27.32天之後日、地、月還不能共線,所以月相還沒有完成一個周期。
  • 太陽的溫度近六千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0度?
    地球上的溫度超過38度就會相當難受。所以,即便是距離內核約52萬多千米太陽的表層溫度也有近6000攝氏度,太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火球」,自己的表面一直在熊熊的燃燒著!其實,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光能是來自於太陽的輻射,而且地球上平均溫度基本上都在15度左右,這就是地球上能產生生命體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然而,太陽的輻射是太陽上核聚變產生的能量。
  • 宇宙最高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卻只有-273度?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不管是400℃還是600℃,它們與太陽的溫度相比弱爆了,根據科學家分析太陽表面溫度可達6000攝氏度,內部溫度更是達到驚人的1500攝氏度, 目前地球上熔點最高的物質是鉿合金,在標準大氣壓之下它的熔點為4200℃,比太陽表面溫度還要低1800℃,因此理論上將太陽可以把地球給全部融化掉,我們本以為太陽內部的溫度已經高到無法現象
  • 地球內核溫度超過太陽,高達6800度,為何我們卻毫無感覺?
    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5700度,它被認為是太陽系內溫度最高的星球,而據悉,如果將地球在一秒鐘內受到的太陽輻射進行完全轉換的話,那麼這些能量至少足夠人類使用27萬年。但人們可能有所不知,太陽溫度和地球的內核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為地球的內核最高溫度在6800度左右,那麼,地球內核的溫度那麼高,為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卻毫無感覺呢?科學家認為,這與地球內核的物質有關。
  • 比太陽還熱!NASA發現一顆「地獄」行星,表面溫度高達6800度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近日發現了一顆「地獄」行星,其「平均溫度比太陽表面還高」,達到了1.2萬華氏度(6800攝氏度)。它也是2017年年中已知的最熱的系外行星,表面溫度為幾千開爾文。 美國宇航局在一篇博客中寫道:「克卜勒-70b (KOI-55)很可能是另一個地獄圈,平均溫度比太陽表面還熱,它曾經有木星那麼大,直到它在這顆已經死亡的恆星內部待了一段時間。
  • 太陽時刻進行著核聚變,表面溫度5500度,為什麼太空卻是冰冷的?
    每天早晨隨著太陽的升起,地球的溫度也在不斷上升,在人類的眼裡,太陽就是我們的母親,它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光明,帶來了生命生存的根本。沒有太陽的光和熱,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沒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不會有氧氣的更新,沒有氧氣地球生命和人類也就難以生存下去。
  • 答:太陽大氣有沒有分層?
    帕克太陽探測器藝術圖(來源:https://www.nasa.gov/sites/default/files/styles/ubernode_alt_horiz/public/thumbnails/image/sweap_thumb.png) 太陽大氣比較廣泛接受的分層也與溫度有關,是按照一定模式計算出來的溫度剖面分的。
  • 韓國「人造太陽」成功運行20秒,溫度高達1億度
    這項被稱為「人造太陽」的科學試驗計劃肩負著人類「未來的命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被寄予厚望。12月27日,外媒「Phys.org」發布評論性文章稱,韓國的「人造太陽」韓國超導託卡馬克高級研究(KSTAR)在12月26日的實驗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將等離子體在高達1億度的高溫下維持了20秒鐘,已經是目前全球同類試驗中最長時間的記錄。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多少度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非常高,但是到底有多高,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為5 × 106 攝氏度,中心溫度約為2000萬攝氏度,大約是3600多倍。
  • 為什麼太陽內部溫度有1500萬度,而宙中的最低溫只有零下273.15度
    最近天氣反覆無常,又有些降溫了,說到降溫我就想到一個問題:宇宙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可以達到多少?首先我們來說說宇宙的最高溫度,宇宙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呢?達到溫度上限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人類目前接收的主要能量其實都是來自於太陽,而太陽的內部核心溫度大約是1500萬度,這是因為太陽內部的氫聚變成氦。不少人都認為太陽的高溫是接近宇宙的極限,但事實上在恆星之中,太陽的溫度已經是非常低的了。
  • 核聚變反應溫度需要上億度?怎麼測量?溫度到底是什麼?
    100度,可以使水沸騰;1000度,很多金屬開始融化;5500度,最耐熱的金屬鎢也會直接氣化!這也差不多是太陽表面的溫度。溫度再往上升,化學結構將不復存在,原子的原子核和電子被分開,物質呈現出一種等離子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