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日冕為什麼溫度高達100多萬度?而太陽表面只有五千多度?

2020-12-03 杜克男孩

太陽日冕高溫成因和高能粒子動量不守恆

作者:韓統義

眾所周知,太陽的直徑1,390,000km,太陽中心溫度約1,500萬K,太陽光球層溫度約5,800K,色球層的溫度約4,500K,從色球層到日冕層的中間還有一個過渡區,溫度約8,000K。太陽黑子的最低溫度3,500K。日冕層距離太陽表面約91~100萬公裡。日冕分3層,分別為內冕、中冕和外冕層。我們主要研究的是日冕層的異常高溫。內冕從色球頂部延伸到1.3倍太陽半徑處。按照熱力學規律,溫度的變化應該是漸變的。而從色球層到日冕層,溫度的變化突然高達到幾百倍。在距離光球層10,000km的區域溫度可以達到100萬K以上。在日冕內,基本溫度保持在300萬K,而該區域的粒子數密度為10(15次方)/m(3次方)。在日冕層的高溫下,氫、氦等原子被電離成質子、氦原子核和自由電子等。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形成太陽風。

現代天體物理學對日冕高溫現象真正的加熱機制並不清楚,只是通過觀察日冕並建立幾種可能導致日冕高溫機制的模型。

阿爾芬(Alfven)波加熱:瑞典物理學家阿爾芬(Alfven)最先提出而命名的一種「磁流體動力波」。阿爾芬波指磁化等離子體內沿磁場方向傳播的特殊電磁波。其對於各種等離子體有重要的作用,存在於一些晶體、地球大氣層,以及宇宙空間的一些天體的等離子體內。阿爾芬波從太陽光球層激發,沿著太陽日冕環形成的磁力線兩端向上傳播,在日冕環頂部與反向的波相遇形成不穩定的等離子體湍動,通過郎道阻尼引起無碰撞湍動加熱,使得太陽日冕層溫度迅速上升。因此該波對日冕的加熱過程有些類似微波爐加熱效應。

磁重聯(magnetic reconnection):是天體物理學中一種能快速能量釋放過程。它是磁能轉化為粒子動能、熱能和電磁輻射能的過程。很多人認為太陽的能量釋放就是磁重聯導致的,也是產生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原因。

我們在研究宇宙學時候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可以更好地解釋太陽日冕的高溫是怎麼形成的。

太陽日冕

極端環境下的粒子「動量不守恆」

基礎物理學中對於動量守恆,有嚴格的條件要求。其前提條件是,系統對象必須是剛體,並且系統不受外力。鬆散的系統,如棉花團之間就不適合動量守恆原理。同樣,粒子在一些極端物理環境下,可能也不會嚴格遵循動量守恆原理。就像棉花團吸收動能一樣,在強大引力場和極端高壓環境下,粒子內部系統也會吸收額外的能量以保證其系統在極端環境中的穩定。

我們知道大質量的恆星內部都會存在壓縮原子或者其他粒子的現象。比如質量比太陽大8~30倍的中子星,強大的引力場在原來恆星迅速坍塌形成超新星之前,會把恆星上電子猛烈地壓縮撞擊向質子,產生中子和中微子。引力場又讓新產生的中子之間以緊密聚集方式存在,也使得中子星的直徑被壓縮在10~30km之間,平均密度高達10(17次方)~10(18次方)kg/m(3次方)。而當天體的引力場能把中子之間的排斥力抵消掉時,那麼就會形成黑洞。雖然太陽的質量沒有中子星大,但其質量也足夠產生強大的引力場讓太陽上的質子、中子、原子核之間緊密聚集。而當這些粒子之間緊密聚集之時,原來粒子或者自身構成的更小基本粒子(夸克)之間的吸引力就變成斥力,如壓縮的彈簧一般。一旦粒子因為核爆被拋離太陽引力場的一定範圍有效區域,那麼緊密聚集的粒子之間的能量便會被釋放出來。甚至粒子(如質子、氦原子核)內自身多餘的能量也會被釋放出來。而粒子之間或者原子核內粒子之間的斥力也是巨大的能量來源。

我們需要回顧下原子的構造。原子內的質子、中子之間的核力屬於強相互作用力。而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通過膠子在強相互作用力下構成。中子星可以壓縮亞原子的質子為中子,並讓中子緊密聚集在一起。那麼太陽一樣可以適量地壓縮質子、中子和其他高能粒子。至少在粒子之間的距離上,應該會比地球上觀測的要短。而粒子之間(甚至夸克之間)的作用力應該是以相對的斥力為主,從而和其他的作用力達到平衡以存在太陽這個強引力場和炙熱的天體上。

因此嚴謹地說,在太陽、中子星這類大質量的天體上,原子、質子、中子都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剛體。因此其動量守恆在一定範圍內不適用。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能推想到太陽日冕層高達100萬高溫的成因。太陽上(太陽對流層以下)存在很多能量滿滿的飽和能量的粒子(先不管它是什麼粒子,粒子之間或者粒子內被壓縮,充滿斥力。)。這種粒子在太陽上不僅受到太陽引力場作用,還受到太陽上炙熱高溫帶來的其他粒子的碰撞。而這種粒子的狀態是:不再吸收其他的能量,飽和且穩定地存在於太陽上,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當其被太陽核爆拋射,脫離太陽引力場有效範圍後,是不是有可能會溢射能量出來?答案是肯定的。

從太陽上被拋射出來的飽和能量的粒子,在離開太陽表面一定距離,脫離太陽力場有效範圍後,原來飽和能量的粒子在新環境下會變的不穩定。當壓縮粒子的太陽引力場的力變小,原來保持平衡的斥力或者其他被壓縮的場能會釋放出多餘能量,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在這個被拋射遠離太陽的過程,充滿飽和能量的粒子將會經歷總能量變小速度變大的過程,並釋放出多餘的能量。因此導致太陽力場對粒子(質子、氦原子核、電子)有效作用力範圍之外的日冕區域充斥著被釋放的能量,並使得溫度突然變的極高。從太陽上拋射出的粒子除了能量釋放外,同時也讓自己的速度變快。此時的粒子們可以適用動量守恆了。一部分粒子會被太陽引力場重新捕獲,另一部分則會在在釋放多餘能量時候獲得加速(動量守恆方式)脫離太陽形成太陽風。

而這個過程,可以用海底的氣泡形容。幾千米深的海底,冒出一個氣泡。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海底的水壓很高,氣泡很小。但隨著氣泡往升的距離越靠近水面,海水的壓力就越小,氣泡就開始膨脹或者溢出幾個新的泡泡,以達到穩定的狀態。從太陽上被拋射出來的飽和能量的粒子也是一樣。

參考文獻

[1] 張三慧《大學物理學力學、電磁學》.(第三版)B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2-1

[2] 馬文蔚,《物理學(上冊)》.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

[3] 漆安慎杜嬋英,《普通物理學教程力學》.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1

[4] John W.Jewett.Jr. 《理工科物理學-UNIVERSTIY PHYSICS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第8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年11月1日

[5] 埃裡克·蔡森Eric.Chaisson, 史蒂夫·麥克米倫 Steve.McMillon 《今日天文-ASTRONOMY TODAY》.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8

相關焦點

  • 太陽表面溫度才6000度左右,為什麼日冕層溫度會高達200萬度?
    日冕層位於太陽的最外層,溫度可以達到100萬℃,但那只是少許帶電粒子輻射的能量,整體上太陽外表面輻射能量卻並沒有那麼強烈,使溫度在6000℃左右
  • 日冕層位於太陽的外圍,為什麼其溫度比太陽表面的還要高?
    太陽表面存在一種叫做「針狀體」的現象。這些「針」始於我們所看到的太陽表面,指向五到十公裡的高空。它們攜帶著來自太陽的聲音,轉瞬即逝。實際上,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它的密度從內到外逐漸降低,並不存在一個清晰的表面。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看到太陽的「表面」呢?
  • NASA洩密太陽的溫度只有27度?
    我們對於太陽的了解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推測。我們現在對太陽的普遍認知就是它是一個在核聚變的東西,不斷的核聚變產生高溫高熱,然後它這個高溫高熱輻射到我們地球,我們在地球上就感覺到了很暖和!為什麼科學家覺得太陽是在核聚變,因為以現代的物理學和化學知識而言,能產生如此高溫,高熱只有可能是核反應。
  • 太陽大氣比太陽表面溫度高數百萬度?謎題解開了
    為什麼太陽大氣比太陽表面溫度高數百萬度?這一謎題由來已久。地球軌道界面區域成像光譜儀(IRIS)和大氣成像組件(AIA)拍攝的圖像表明,太陽上低位的磁環已被加熱到數百萬開氏度。在《自然·天文學》雜誌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萊斯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稱,太陽風中發現的新現象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們解謎。
  • 太陽也會下雨,而且溫度竟然高達幾百萬度!
    Photo by M N on Unsplash天文學家已經成功在太陽表面上方探測到「等離子雨」,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太陽的外層大氣比太陽表面要熱得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份聲明稱,最近的觀測結果顯示,在一種以前被忽視的較小磁環中會出現日冕雨的現象。這種雨由巨大的熱等離子體液滴組成,這些熱等離子體液滴隨後將會從太陽的外層大氣(日冕)下降到太陽表面。
  • 太陽表面才數千度,為啥太陽大氣反而達100萬度?
    【編者按】作為常識 ,我們都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是 6 0 0 0K ,但在太陽表面附近的大氣層 ,也就是一層薄薄的過渡層內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多少度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非常高,但是到底有多高,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為5 × 106 攝氏度,中心溫度約為2000萬攝氏度,大約是3600多倍。
  •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啥宇宙空間還是冰冷的?
    太陽溫度高達5700度,地球都被曬熱了,為啥宇宙空間還是冰冷的?太陽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恆星,整個太陽系也都是圍繞著太陽轉動的。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我們現在居住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太陽放在整個銀河系乃至於整個宇宙都是一顆很普通的恆星,但是在太陽系中,它卻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太陽是一顆很理想的恆星。我們都知道太陽很熱,地球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太陽散發出的光和熱,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五千多度,散發出的能量龐大,但是為什麼饒是太陽如此熱,宇宙還依舊是冰冷的呢?
  • 太陽的表面,炙熱的日冕,為何溫度會如此之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6000開爾文——足夠熱,可以發出明亮的熱白光。但是太陽的表面並不是它的最後一層,就像地球的表面並不是它的最外層一樣。太陽有一個稀薄但廣闊的大氣,稱為日冕。此日冕的溫度高達幾百萬開爾文。日冕的溫度如何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高?就像我說的那樣,是個謎。
  • 為什麼太陽表面的溫度僅6000k,而更外層的大氣溫度卻高達100萬k
    太陽一直是人類最嚮往也最崇拜的一顆行星,因為沒有太陽,地球就失去了能源的供給,失去了生命的基礎。這顆大火球有很多神奇的現象,它的表面溫度只有6000K,但是它的大氣層溫度可以達到恐怖的100萬K!太陽的中心距離我們的地球約為149597870千米,這個距離即使是光也要飛行8分鐘之久,在天文上把這個長度確定為1AU,即一個天文單位。
  • 太陽表面會有太陽黑子,溫度高達4500度,為何仍呈現出黑色?
    在幾千年前的上古時期,就有太陽表面偶爾會「長出」黑斑的記載,現在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太陽黑子。太陽有很高的表面溫度,為何太陽黑子呈現黑色呢?這種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其實,可以被人們看到的太陽光球恰恰是太陽溫度最低的部分。由於輻射與溫度緊密相連,天文學家們展開了對輻射的探索。1984年,德國物理學家維恩所做的相關實驗的結論表明:物體本身的化學構造不影響物體的輻射,在每個溫度區間的理想情況下,物體發出的輻射博的波長範圍都是確定的。物體輻射的最大波長長度與溫度成反相關。
  • 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5770K(6043攝氏度),但太陽大氣層中色球、過渡區和日冕的溫度卻遠高於這個數值。按照常理,應該是太陽內部溫度最高,表面低一點,大氣層更低。這種反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新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為什麼比太陽表明高。
  • 太陽時刻進行著核聚變,表面溫度5500度,為什麼太空卻是冰冷的?
    而地球表面生態環境的溫度主要是由來源於太陽,所以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不知道太陽是什麼,不知道地球之外的空間溫度是如何的?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半個世紀前,我們終於脫離了地球的束縛,走進了太空。站在太空中看太陽跟地球上看太陽,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500度,為何外太空還是冷的?
    大家在看一些關於太空探索的紀錄片或者其它影像資料時,對於太空的廣袤和微重力環境肯定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也應該會對太空中的溫度差異感到些許疑惑,比如太空飛船面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達到100多攝氏度,而背向陽光的一面又低至零下100多度。
  • 它將穿越百萬度的日冕層,近距離探測太陽,為什麼不怕被融化?
    說到太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地球上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的來自太陽,可以說如果沒有太陽就不會有人類的文明。我們熟知的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自身的質量就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體積是地球是130多萬倍,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個子。
  • 太陽表面溫度超過5000度,宇宙空間卻是異常寒冷,為什麼
    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大概在15℃左右。當我們站在太陽底下,可以明顯感受到來自太陽的溫暖,特別是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那是高達30-40℃的氣溫。對於來自太陽的溫暖,我們知道,這是因為太陽一直在核聚變反應,向外源源不斷地釋放光和熱量。太陽核心處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即使是表面也超過5000℃。可以說,來自太陽的熱量,溫暖著太陽系內一切物體。
  • 太陽溫度高達上千度,可與普朗克溫度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不僅如此這些植物,在擁有了水,還擁有著太陽發射過來的光和熱,也因為這些條件,使得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給這一顆蔚藍的星球提供了氧氣。在經過漫長時間的演化之下,才有了我們地球現在的這樣的環境。不過,同樣我們的這顆星球,距離太陽的距離並不僅,因此我們接受到的太陽溫度。
  • 太陽的溫度近六千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0度?
    ,幾乎相當于于3000億個大氣壓,其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這是個什麼概念?地球上的溫度超過38度就會相當難受。所以,即便是距離內核約52萬多千米太陽的表層溫度也有近6000攝氏度,太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火球」,自己的表面一直在熊熊的燃燒著!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溫度是絕對零度
    太陽是太陽系絕對的主宰,它的質量佔據太陽系總質量99.86%以上。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的溫度極高,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內核溫度高達1500萬度。可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可以被太陽曬熱了,可為什麼太空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
  • 如果說太陽表面可以登陸呢?太陽真的那麼熱麼?
    另外像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它在太陽旁轉了幾十億年,太陽那麼熱的球體,水星應該早就烤化了。但是水星表面溫度最高的地方也才430度,它兩極的溫度永遠都是零下170度。其實不管太陽熱不熱,我們地球上的熱其實不來自於太陽的熱,地球與太陽之間隔著宇宙,所謂的宇宙空間就是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