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月球與地球生命誕生有關,四十億年前做出巨大貢獻

2020-11-25 騰訊網

一顆行星的宜居性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一個就是是否有一個強大而持久的磁場。這些磁場產生於地表以下數千公裡的地核,磁場延伸至太空深處,保護大氣層免受太陽風的摧殘。

地球磁場

如果行星沒有強大的磁場保護,就很難留住濃厚的大氣層,大氣層會變得越來越稀薄。對於地球上依靠呼吸才能存活的生物來說,大氣稀薄的行星並不適合生存。

我們知道現在月球幾乎沒有磁場,火星也沒有,但是它們以前是有的。

火星

科學家估計在火星的歷史中,它大氣中損失的氧氣量相當於地球表面一層23米厚的水層中所含的氧氣量。

行星地磁場由地核的液態鐵運動產生,但是讓流體保持運動需要能量,比如行星地核的熱量,當能量不足時,地核冷卻,磁場就會消失。

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中的帶電粒子將損毀地球大氣上層,可以阻擋紫外線的臭氧層也會消失。

這個完整過程已經在火星上演了一次,太陽風不斷與大氣發生碰撞,將分子撞擊到太空中,就算火星引力在儘量挽留氣體分子,但大氣依然不斷逸散到太空中,造成今天火星大氣密度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火星稀薄的大氣和無磁場環境總是讓人遺憾,使將來殖民開發面臨很多困難,但也沒辦法,比來比去火星還是其它巖石星球裡條件最好的。

火星磁場消失對人來說是壞事,但消失的月球磁場卻對地球生命來說,其實值得感激。

月球表面幾乎和太空一樣,完全真空,上個月NASA首席科學家James Green在《科學進展》雜誌刊登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月球已經消失的磁場在40億年前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層。

月球磁場

今天,地球擁有強大的磁場保護大氣層和低軌道衛星免受太陽風影響。而比鄰的月球,宇宙環境卻要悽涼得多。

為了調查數十億年前的磁場變化,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一種含有小顆粒的遠古巖石,因為這些巖石在從形成過程中被磁化,保留了當時和當地磁場的方向和強度。

這樣的巖石非常罕見,它們的磁場信號需要細緻地在實驗室測量。通過這些保留數十億年的信息可以了解地球和月球的早期磁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通過獲取的原始磁場信息,人們得知月球在42億年前產生了自己的磁場,並持續了約25億年,當時它還有火山活動,有自己的大氣。

假如大氣被破壞,地表環境將會惡劣很多。

月球磁場變化歷史(單位:十億年)

地球產生磁場的時間比月球要稍早點,其平均強度略高於現在地磁強度的一半,也就是說四十多億年來,地球磁場不僅沒衰減,反而增強了!

4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可能甚至比今天的地球磁場還要強,但是在32億年前月球磁場急劇下降到弱場狀態。

科學家模擬了地球和月球兩個磁場的相互作用,它們的地磁方向有時同向有時反向,但這種相互作用影響了地球近地空間,為當時地磁強度稍弱的地球遮擋了更多太陽風,保護當時的大氣。

相互影響的地月磁場遮擋了太陽風

當時的磁場相互影響令科學家很感興趣;雖然強大的磁場並不能保證一顆行星大氣層的宜居,但良好的近地空間環境,是地球碳基生命誕生不可或缺的。

根據2017 年 3 月《自然》雜誌刊登的研究成果稱,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者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納沃基達克綠石帶發現 37.7 億年前至 42億年前形成的微生物化石。

從時間上來看,地球生命的誕生顯然與地球有了地球和月球磁場保護相關聯。

儘管太陽已經活動了數十億年,但今天的太陽風依然具備剝離大氣層的能力,地球磁場對於我們至關重要。

令科學家很感興趣的一點是,地球月球磁場相互作用,為何月球磁場強度越來越弱的時候,反而地球磁場變強。月球磁場的削弱消失是否與地球磁場增強有關?

32億年前月球磁場急劇下降時發生了什麼?希望在接下來的探月任務中得到答案。(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參考資料: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2/eabc086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288-0?proof=t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誕生與月球有關,四十億年前做出巨大貢獻
    NASA首席科學家James Green在《科學進展》雜誌刊登的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月球已經消失的磁場在40億年前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層。;雖然強大的磁場並不能保證一顆行星大氣層的宜居,但良好的近地空間環境,是地球碳基生命誕生不可或缺的。
  • 垂死恆星釋放出的碳,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副研究科學家傑弗裡·卡明斯說:這些發現對恆星如何以及何時產生碳提出了新的嚴格限制。作為碳基生命,碳是地球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銀河系中的起源仍然存在天體物理學家爭論:一些支持低質量恆星被恆星風吹走富碳的包層變成白矮星,另一些則認為碳合成的主要地點是大質量恆星風,這些恆星最終爆炸為超新星。利用凱克天文臺觀測收集的數據,天文學家分析了屬於銀河系疏散星團的白矮星。
  • 垂死恆星釋放出的碳,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副研究科學家傑弗裡·卡明斯說:這些發現對恆星如何以及何時產生碳提出了新的嚴格限制。作為碳基生命,碳是地球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銀河系中的起源仍然存在天體物理學家爭論:一些支持低質量恆星被恆星風吹走富碳的包層變成白矮星,另一些則認為碳合成的主要地點是大質量恆星風,這些恆星最終爆炸為超新星。利用凱克天文臺觀測收集的數據,天文學家分析了屬於銀河系疏散星團的白矮星。
  • 月球才是地球保護神,40億年前,它用磁場捍衛了地球大氣層
    今天的地球,是宇宙中生命的天堂。不過,地球的環境並非一直是這樣的,在四十幾億年前的時候,這顆星球簡直就是地獄。好在,我們的地球有一個強大的護盾,那就是磁場。同時,在四十億年前那種強大的太陽輻射中,我們的地球大氣層能夠倖存下來,還應該感謝另外一個護盾——月球。最近,美國宇航局領導的一項研究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如果不是月球,今天的地球恐怕不會有生命存在。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  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月有陰晴圓缺」、「床前明月光」、「明月松間照」……月亮一直是人類文學創作中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地球幾十億年來的守護神。我們也習慣了抬頭望去,看看初一十五有什麼不一樣。而事實上,現在的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逃離地球,而且這現象已持續了30億年時間。據科學家的推測,月球在50億年後會達到距離地球最遠的地方。
  • 假如沒有月球,我們的地球能否誕生生命?
    早有著名的解說,大概在地球生成的最初幾億年裡,被一顆天外行星撞擊過,注意,那次撞擊絕對不是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那麼簡單,因為嚴重到把地球撞開了一小半,在四周更是飛濺出大大小小的巖石和泥土,由於大半邊地球急劇旋轉,帶動引力鎖住了多數分離的巖石,但被撞開的一小半體積太大,地球沒能吸回來,於是順理成章地變成了自己的衛星,也就是月亮的誕生。
  • 地球生命究竟是怎麼誕生?和月球有什麼關係?
    這需要宇宙形成一些合適的條件,地球的形成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宇宙誕生時,溫度極高根本不適合生命的誕生,在不斷的冷卻中逐漸形成了地球的大氣層,產生了氣體,創造了月球和太陽圍繞在地球旁邊,最後缺的便是遠古生命體了,我們能追溯到的便是遠古細菌或遠古單核細胞,遠古細菌或遠古單核細胞之前到底是什麼?
  • NASA解密月球「人臉之謎」 與小行星撞擊有關
    中國網11月10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1月8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發現月球上困擾人類幾個世紀的「人臉之謎」的秘密,經研究發現,該「人臉」與小行星撞擊月球表面形成了非對稱分布的巨大盆地有關。
  • 火星有水新證據:四十億年前曾發生過大洪水
    科學家對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顯示,大約四十億年前,火星上爆發過一場大洪水,其規模大到超乎想像的程度——可能當時整個火星都在下雨。 研究者之一費倫(Alberto G.
  • 四十億年前原始DNA有序自組裝:成生命基礎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米蘭大學共同完成的新研究稱,在大約四十億年前,類似脫氧核糖核酸(DNA
  • 科學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本科畢業院校:1.袁隆平: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雜交水稻專家(2000年)2.吳文俊:原交通大學,數學家(2000年)3.王選:北京大學,計算機專家(2001年)4.黃昆:燕京大學,物理學家(2001年)5.金怡濂:清華大學,高性能計算機專家(2002年)6.
  • 科學家發現驚天秘密,地球史前文明可能踏上月球,卻無法證實?
    地球的年齡已經達到了46億年的時間,我們這代人類文明誕生的時間也才短短的幾百萬年時間,很多科學家對於生命的起源沒有一個確鑿的證據,在前段時間有科學家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傑克希爾斯山區發現了一塊43億年時間以前的鋯石,並且通過研究機構的檢測發現,這塊石頭當中存在了少量的碳元素和有機物,這就是意味著生命的存在。
  • 銀河系的冷知識,我們住在宇宙的郊區,四十億年後將不復存在
    銀河系這個地方有生命的誕生,裡面有恆星、超新星、星雲暗物質等等。就算我們身處銀河系我們也只了解它的一些皮毛。就算是知識最淵博的科學家也不能說完全了解它。目前已知的不爭事實,能夠讓我們清晰的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也更能了解銀河系的浩瀚。
  • 生命起源被找到!遠古太陽系被「轟炸」,才誕生了生命
    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為何地球會在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生命來了呢?前段時間,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研究發現,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或許與40多億年之前太陽系曾經遭遇過「轟炸」有關。
  • 數十億年前,月球曾用它的磁場「罩著」地球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想,在數十億年前,地球剛誕生之初,地球磁場無法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太陽輻射稍微強一點,就能把地球生命全滅。那麼誰來保護地球生命呢?答案可能出人意料,此時月球正用它的磁場罩著地球。讓地球生命可以狗著猥瑣發育。數十億年來,這些生物已經演化為一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他們發現了一些證據,用來支持這一神秘理論。研究人員再次研究了,由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巖石樣品。在月球巖石中找到證據,證明月球確實有過磁場。研究人員認為,地球誕生1億年左右月磁層已經相當堅韌。那時它離地球更近,從而有可能使月亮和地球的磁層相互作用。
  • 玉兔號在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否預示著月球可以誕生生命?
    引言:在美國主導探月的那段時期,幾乎任何與月球新發現的消息都是他們發布出來的。如今中國也在探月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嫦娥四號順利登陸月球背面後玉兔號展開了探索。在探索中它發現了一種類似凝膠狀物質的存在,它到底是什麼呢?
  • 地球生命起源如何,是來自於彗星撞擊嗎?科學家又提出了新的觀點
    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誕生於46億年前,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探索。科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來源於早期的彗星撞擊。水是生命之源,彗星帶來的生命種子在水中不斷孕育,並最終誕生了早期的簡單原始生命。那麼有關此地球生命起源說是否正確呢?雖然這是一個普遍的觀點,但是仍有不少的科學家仍然在探索地球生命新的可能起源,對此據一項最新的研究表面,科學家對地球生命起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觀點仍然是起源於大撞擊,只不過不是彗星的撞擊,而是行星的撞擊。
  • 40億年前,月球可能生命繁盛,為什麼突然消失了?
    作為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月球在人類的心中一直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由此也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和傳說。然而,如果認為月球僅僅是人類幻想素材的提供者,那可就太小看它了。據幾十年的研究,月球不僅僅幫助地球抵禦了部分隕石侵襲,還是地球生命多樣性的重要參與者。
  • 44億年前的行星撞地球,不只撞出了月球,還撞出了地球生命
    關於地球的生命起源,科學家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也存在多個理論假說。我們常說地球生命是碳基生命,因為對細胞結構和功能起關鍵作用的是碳元素。但科學家的研究證明,早期地球表面上幾乎沒有水,碳基分子也很少。那麼地球上的碳怎麼來的呢?——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