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判斷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主要看三個特徵

2021-01-09 喬飛說動漫

30多年前,張磊還是一個差點連初中都沒考上的孩子,卻因為讀書,徹底醒悟了,接著開始發奮學習。

後來便成就了現在的他,創立高瓴資本,執掌5000億的資產,個人身價也有數百億,並且還是中國人民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

從進入投資界開始,他就一直在堅持一個原則「重倉中國」,你可能對「張磊」沒印象,但一定熟悉他投資的企業騰訊、京東、百度、藍月亮。

無論是他發奮讀書,還是「重倉中國」,張磊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他的格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用親身經歷證明了格局對一個人的財富影響到底有多大。

再去看那些頂級富豪,皆是擁有大格局的人,他們總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也使得他們擁有巨大的財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未來能賺多少,是由你的格局決定,那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呢?

判斷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主要看三個特徵,十有八九準

是否擁有長期主義理念

在張磊看來,一個擁有長期主義理念的人,往往擁有大格局。

無論做任何事,今天成功了,不代表後天就會成功,只有人生的後半段一直成功,並且幾乎沒有失敗,這才叫真正的成功,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也是真正擁有大格局的人。

具備長期主義理念,能幫所有人做到這一點。

所謂長期主義理念,正是用終局思維倒著去思考每件事,就拿張磊來說,他的「重倉中國」便是長期主義理念的體現,中國必然會越來越好,重倉便是賺。

再比如你現在面臨兩個選擇,讀書與打遊戲,用終局思維倒著思考便是想我一直打遊戲40年之後會變成什麼樣,讀書4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很明顯讀書的人一般在40年後都會混得更好一些,那自然會選擇讀書。

再說過職場的例子,你面前有兩個工作,一個是錢多沒升職,另一個是錢少有升職,很多人見錢眼開可能會選錢多沒升職的,但多年以後錢沒變,自己會越來越窮。

但擁有長期主義理念,我們便會把這兩個公司拉長到幾十年以後去看,很明顯,選擇錢少有升職的公司很可能未來會富有一些。

是否擁有專注的執行力

在張磊看來,一個擁有專注執行力的人,往往擁有大格局。

眾所周知,一個擁有大格局的人,最終總能把事情做好,而想要把事情做好,專注的執行力非常重要。

張磊在《價值》裡提到了董明珠,她在90年從一名銷售做起,後來越做越好,最終幫格力在競爭最激烈的白色家電市場突出重圍,靠的就是專注的執行力。

她幾乎不給自己任何限制,一心把格力當做孩子,全力以赴,這種義無反顧的精神,便是專注的執行力。

我的人生不算成功,但我人生中每件做好的事情,我都不會給自己太多限制,而是鐵了心的義無反顧要把事情做好,結果就真做成了。

如果你現在過得一般,可能只是因為你缺了專注的執行力,試著挑選一兩件事,義無反顧的去做,肯定能做好,當你每件事都能做好,自然會越來越富有。

第三,要選有同理心的人

這裡的同理心,可不是同情心。有同理心的人,大局觀念強,善於從全局上考慮問題,而且會經常進行換位思考,從來不拘泥成法、機械性的去完成任務。

有同理心的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他不僅會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還善於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鞋裡去考慮問題,能夠站在管理者、工作對象或者合作夥伴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特別是對於創業者,同理心幫助他們站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做溝通的橋梁,站在競爭對手的角度思考共贏的問題。

這與張磊的投資理念不謀而合,拒絕零和遊戲,要做正合遊戲,與競爭對手共同把蛋糕做大。

除此之外,張磊特意提到,企業選人的時候必須警惕一類人,就是那種各方面都是NO.1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張磊解釋到,因為這種人往往自己去哪兒、往哪個方向走,自己都沒想清楚,他就是慣性的要No.1。

比如,他是北大清華的NO.1,畢業後就想去NO.1的投行,NO.1的投行幹兩三年就想去No.1的投資機構,這就是NO.1的慣性思維。

這種靠著慣性往前走的人很危險,他不會真的去問自己的內心,自己為什麼加入,自己真正想幹什麼,他眼裡只有競爭對手,你問他為什麼他要No.1,因為他下面有No.2、No.3,他的眼裡只有競爭對手。

張磊說:「我們的激情就是用投資改變生態,用投資把資源配給最好的企業家,以資本為信號彈,幫助最牛的企業家綻放自己」。

因此,真正做到最好的投資人的時候,眼裡是沒有競爭對手的,要有強大的同理心,必須要能理解整個生態。

怎麼樣,是不是很佩服張磊的選人用人能力?

因為與誰同行真的比去哪裡重要,我們根本不知道幾年以後商業模式會怎麼演變,迭代太快,如果你選的人錯了,後面就很難辦。

張磊的眼光和魄力令無數人折服。

他能從一個普通打工仔變成改變中國電商格局的大佬,絕對不是偶然和運氣,靠的是實力和他獨特的價值觀。

張磊說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幫助他人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今,他也在做這件事。他花了整整5年時間,將自己創業15年來的投資思想,價值觀,思維方式寫成了一本書,名叫《價值》。

書裡不僅系統闡釋了張磊對商業的全方位思考,更有對管理、人才、教育、財富等的寶貴見解。

他首次向外界披露了高瓴7大公式、10大投資案例,還手繪了11張公式插圖,可以說,這些就價值百萬!書裡還首次公開了19張珍貴照片,以及他對工作和生活的感悟,另外還有眾多名人的創業故事。

這些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長我們的見識,更能顛覆我們的思想,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擴大我們的格局,還有利於財富增長。

這是一本百萬讀者翹首以待的年度巨製,國內外50多位商界大咖共同推薦,是投資創業、個人發展的成功寶典。

有網友讀了《價值》後說,"這是我最近半年讀得最有意義,最有收穫的一本書。作者對投資、對人生、對創業、對教育、對科技、對經濟的認識都入木三分,十分深刻。"

還有網友讀完後就一個感想,"這種人不成功,天理難容!"

現在這本書搞活動,原價118元,特價79元,只需要一頓飯錢,就能與大咖同行。

相關焦點

  • 識人:判斷一個人格局大小,只需看TA這三方面的態度
    01一個人的格局大小,跟性格有關係,跟原生家庭也有關係。原生家庭是根本,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決定了這個人起始的成長環境,性格也就是在這個環境中慢慢養成的,之後如果沒有改變和突破,基本上就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
  • 對抗不確定性:高瓴張磊的「三把火」「三哲學」和「七公式」
    有句話叫「風物長宜放眼量」,就是讓我們從遠處、大處著眼,要看未來,看全局。我常常給創業者建議, 要學朱元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這個戰略在創業中有效,也同樣適用於你我的生活。 」 ——語出高瓴張磊 的確,「人尚未奔跑,時代卻已策馬揚鞭」。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心是高是低?心理學家:主要看這三點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是高是低呢?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勒洛爾在《恰如其分的自尊》這本書裡指出,自尊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自愛、自我觀和自信,他們是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想要了解他人或自己的自尊水平,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觀察和自省。
  • 張磊讀什麼書?
    筆者尋找財富密碼的熱忱在讀完之後變成了悵然,知道張磊「Think big,Think long」,但沒想到「這麼big這麼long」。偉大格局可能一時半會培養不起來,但這本書的文筆真是好,簡練又優美。從康德到汪曾祺,從資本論到馬克思韋伯的引用,也令人感慨張磊閱讀涉獵的廣博。投資是需要多讀書的,F10裡沒有商業的微觀機理。奔著學投資去讀書太功利,也未必有效。
  • 張磊: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認知,層次低的人要早懂
    我雖然天生好動,卻能夠安靜下來,一個人在圖書館裡看一整天的書。 也正是因為閱讀的深入,高中二年級的他覺醒了,突然在功課上認真起來,開始努力提高文化課成績,渴望能考上最好的大學,去更大的城市,接受最好的教育。 後來便成就了現在的他,創立高瓴資本,執掌5000億的資產,個人身價也有數百億,並且還是中國人民大學校董會副董事長。
  • 馬雲: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他的格局,4個方法幫你提升格局
    在創辦阿里的第一次會議上,馬雲就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能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名。
  • 張磊新書深度筆記:6個做多中國的經典案例|深長
    這篇文章裡,大家總結分享一下書中的三種經典投資思路和六個經典投資案例,一起重溫張磊和他的高瓴是如何做多中國的。中國號快車高瓴投資領域異常廣闊,從零售到醫藥、從網際網路到製造業、從大消費到高科技,看起來眼花繚亂,其實核心方向只有四個字「做多中國」。
  • 格局大的男人,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希望你也是
    每一個男人都有個成為英雄的夢想,大部分男人骨子就帶有著開疆拓土的徵服欲,他們渴望成就一番偉業。但是能夠站上金字塔頂端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而這部分人多半都是有大格局的人。大格局的人能比普通人看得更遠更廣,他們不在意眼前的成敗得失,他們的目光定點在未來。這會指引他們走向遼闊的遠方,並且不會被眼前的一時失敗擊倒。具有大格局的男人,多半是具有這三個特徵。
  • 施一公向張磊訴苦,創辦大學太費錢,張磊: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其實,張磊捐贈耶魯大學是一種投桃報李的心態,可以說沒有當年耶魯史文森的支持,也就沒有現在的高瓴張磊,有人說為什麼史文森當初會給張磊2000萬美元?想必這就是史文森獨特的眼光,看到了張磊的價值,張磊之後的投資多少也有史文森的影子,他們都屬於「學院派」,而「重倉人才」是張磊一直堅持的理念。
  • 格局越大,人生越寬!大格局的男人,都有這三個特徵,你中了嗎?
    成長關鍵在於自己給自己建立生命格局。——於丹什麼是格局?格者,是對事物認知的程度;局者,是範圍內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格局,本質就是一個人的人格與胸懷。格局很寬,那麼心就很寬,生命的廣度和寬度可以不斷擴大。
  • 眼界高低、境界大小和格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這個故事說明:有大境界的人,能看到事物真正的價值,眼界的高低、境界的大小、格局的大小,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通過現象看本質,多創新、多思考、開闊眼界、提高境界、放大格局,最終都會取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 心理學家:從這些面相特徵可以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點
    中國自古就有面相學一說,這種學說通過人不同的面相特徵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甚至是人生走向,雖然有一定的根據,但仍然有一些誇大其詞的現象,所以不能盡信
  • 格局是什麼意思 說一個人格局小什麼意思
    在對一個人的評價中,格局這個詞是比較經常出現的,尤其是在談論一些有所成就的名人,出現的次數更多,也顯得這個 詞變得高大上起來。那麼格局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說一個人格局小什麼意思?  格局是什麼意思  格局的意思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  格局是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以及看待問題的深度和境界。
  • 高瓴張磊和高毅邱國鷺都說到了...
    張磊:史文森講到一個點非常有意思,他說是你得有自信心,你自信的原因是你不管是買和賣,你在賭別人是錯的;同時你又要很謙遜,因為有時候別人是對的,這是個平衡問題。我想問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什麼時候知道自己是錯的,別人是對的。投資人怎麼去培養?
  • 是姓「資」還是姓「社」判斷的標準,應主要看「三個有利於」
    是姓「資」還是姓「社」判斷的標準,應主要看「三個有利於」 2013年08月19日14:41        手機看新聞     (是姓「資」還是姓「社」) 判斷的標準,應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 如何評價一個人的性格——詳解性格的四個特徵
    性格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適應的、習慣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特徵。這就是性格,是與心理活動相適應的行為特徵。可以掩飾的、與心理不相符合的外在行為,不是這個人的性格特徵。 人的性格特徵組成很豐富,從心理學範疇分析,可以把人物的性格概括成四個特徵,即:態度特徵、意志特徵、情緒特徵和理智特徵。
  • 心理學:一個男人格局越小,就越有這三個惡習,註定一事無成
    1一個人有格局大小之分,格局大的男人對世界的認知就越廣,對事物的發展就越明白,然後就會產生正確的三觀,從而就會採取正確的行動,那麼必然就會有好的收穫,也更能夠得到他人的好感以及肯定。據生活觀察,一個人男人格局越小,就越有這三個惡習,註定將來命會不順。一,凡事不敢面對:懦弱格局小的人,在面對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想著去逃避。但凡遇到一點小挫折,心理就會產生痛苦煩惱。要知道,人在生活中,缺乏了一定的膽量,就很難生存的很好。
  • 一個人腳上若有這三個特徵,足上生花,心胸坦蕩,越努力就越幸福
    老話常說「足上生花,不愁錢花」,一個人日子過得好不好,其實從腳上也能看出一二,腳上有這三個特徵的人,往往先苦後甜,一生有福,看看是不是你?腳趾粗短每個人的腳趾形狀都不一樣,有的人腳趾粗短,有的人腳趾細長。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腳趾粗短,認為這樣很難看,其實有這種腳的人運勢還是很不錯的,往往一出生就有著很好的家庭環境,性格直爽大方,心胸坦蕩,自己也非常努力。
  • 從愛因斯坦到馬雲,真正的聰明人有這四個特徵
    這些都是聰明的範圍,都能體現一個的思維能力非常出眾,但是這不是聰明的判斷標準。聰明人的特徵1:大格局愛因斯坦、牛頓這些頂級科學家的記憶力都不太好,但是他們的學習都非常好,愛因斯坦在瑞士讀書時,中學的理科成績都是滿分。
  • 判斷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就看三點
    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是高情商,靠的不是圓滑的說辭,而是這三點。02懂說話、會說話,既能舒服的做自己,還能維繫別人的尊嚴和面子。阿楠細細的看了一遍大偉選的車型,然後中和利弊後告訴大偉,可以選擇第一輛車,第二輛車小毛病太多不太適合,購買之後維修會很費勁。後來朋友聚餐的時候,阿楠和大偉都在,在朋友的聊天之中阿楠知曉了大偉最終還是買了第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