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入選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天才曹原:這3點值得借鑑

2020-08-28 學霸學習方法

北京是間12月19日零時,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22歲的天才少年、麻省理工學院在讀博士生曹原名列榜單首位。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不是天才少年嘛,跟我們這些凡人不一樣吧。但是其實曹原的天才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有那麼「天才」。

二十二歲的曹原認為:取得成就不光光靠的是眾人眼中的天分,更為重要的卻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定自己的目標,並且完成它!

勤奮苦讀,他是眾人眼中的「天才少年」。

也許他對於世界的探索欲更強烈,但是他一定不是那麼天才。或許他智商上相比其他人來說是高了一些,但是他在擁有天才這個稱號前都是一個人努力,享受著成長路上的孤獨與成果。

曹原於1996年出生於成都,後隨父母遷入深圳,2007年就讀於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2010年,他以高考理科總分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人們都只知道曹原高考取得的成績很好,還考上了少年班,但是卻不知道其實曹原在上初中之前的成績並不怎麼樣。

您想成為想曹原這樣的學霸嗎?要想成為成功的學霸,首先就需要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再就是需要有好的學習習慣。

一. 端正自己的心態

要想成為自己少年時夢想中的人,或者說是想讓自己變得優秀,更吸引人,首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態。

要在心裡想我為了什麼而讀書,要樹立一個目標。你可以不像周恩來總理那樣為中華而崛起而讀書,你也可以不像梁啓超先生那樣讀書立志改革,但是你得明白,要想改變自己的階級,讀書,高考是唯一的也是最快的捷徑。

曹原小時候也是個只知道玩彈珠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發現他所喜愛的,投入所有時間的彈珠遊戲並不能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反而之後讓他玩物喪志。從那以後曹原便減少了玩耍的時間,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學習與求知上。因為他在那個普通的一天有了個一點兒也不普通的夢想,那就是考取一所理想中的大學,實現人生價值。

後來曹原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問他:你為什麼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一樣愛學習了?曹原回復·道:人生不怕你敢想敢做夢,就怕你連做夢都不敢。

二. 掌握到好的學習方法

1. 課前預習,課後糾錯是很有必要的。

每天大概上八節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除去上課吃飯上廁所以外課餘時間還有很多。每天在學校裡的時長比在家裡要長的多。那麼,如何用好這段時間是很有必要計劃一下的。

曹原是這樣做的:他起初是和其他大多數孩子一樣,每天就是上上課,然後完成任務式的寫作業,沒有自己對一天收穫的總結與升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並沒有像後來那樣出眾,但是他及時的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主動找到老師溝通。老師對他的來意報以讚許,並且對他說:你每次做錯的題你都是怎麼處理的,曹原說:「我就是寫一個正確答案上去。」這時老師卻說不可以這樣,要用一個專門的本子處理這些錯題。

曹原照做了,果不其然他感覺自己積累了許多的知識,更為關鍵的是他找到了自己錯的原因,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下次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避免這些坑。但是曹原並不滿足於上課時的只聽老師講,他開始了課前預習,做好提前準備使自己沒有出現那種聽天書的情況。

曹原說:做事情,做學問做好充足的準備總不是壞事。過後總結自己,分析自己的問題也很有必要

2.上課時保持好狀態。

眾所周知,有時課堂上的節奏是很快的,有時候不經意的走神卻會造成自己所構建的知識網絡出現漏洞,這對於學習是很不利的,因為這個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所以說保持好上課的專注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讀書時由於年紀還小,難免會因為外物而分心。有時會因為頭天晚上沒休息好導致的第二天瞌睡連連,有時卻是想著某些自己就喜歡的電影人物而走神。

對此曹原的做法是:每次上課前對自己說,我是個學生,我的首要任務是吸收好老師講的內容,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做到。

3.制定屬於自己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學生時期都會有一個場景。在一片沉默的背景下,老師獨自站在講臺上,手拿著某某次考試的排名表,讓自己寫一個學習期望。

但我想說的是,一個粗略的學習期望遠遠比不上一個細緻並且有可能的學習計劃來得有效果,但前提是這個計劃是合理的。

學習計劃應該是先確定一個大的方向,再在大的方向裡面找到自己的小區間,從而一小步一小步的完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學富五車,也非一日之功。

但是也不要以為學習計劃定了之後就不能再修改了,學習是一個不斷變化後的過程,學習計劃也應該偶爾修改一下,不能死板化,僵硬化。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執行力變強。

三.今日事今日畢,明日事明日做。

相信在家裡學習或者是預習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有一些想法,想著明天再做也行。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多起來之後,就會有了習慣性拖延。日積月累,自己制定的計劃與目標只不過是鏡花水月,每天給自己一種自己正在學習的假象。

有時候人們想著我要做這道壓軸題,我要背幾篇優質的稿子,殊不知想把一切抓住的人往往什麼都抓不住。人雖然不能只滿足於小成果,但是有時候小成果的積累卻給了人有大成果的可能,至少曹原是這麼做的。

曹原說:學習有的時候就跟競賽題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走紮實,享受解題的樂趣就是在於慢慢揭開它神秘面紗時的刺激感,同樣的,長期學習拉鋸戰中也應該如此。

學習的旅途是漫長的,你需要給自己在通往重終點的路上找找「樂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拒絕拖延,也就意味著你有了通向成功的羅盤。

本文由@學霸學習方法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寫在最後:

擁有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一步。

你家孩子有好的學習方法嗎?不妨看看來川老師講的學習方法課:

相關教材,點擊下面「了解更多」查看。

相關焦點

  • 22歲入選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天才曹原:這3點值得借鑑
    北京時間12月19日零時,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22歲的天才少年、麻省理工學院在讀博士生曹原名列榜單首位。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不是天才少年嘛,跟我們這些凡人不一樣吧。但是其實曹原的天才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有那麼「天才」。
  • 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曹原
    2018年年末,世界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2018年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的名單,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少年曹原成功入選並位居首位,轟動了世界。那麼,曹原究竟何許人也?他又做出了怎樣驚世駭俗的科學研究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
  • 2018新知人物(1)曹原:少年天才!兩篇論文「驚」世界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曹原,籍貫四川成都。他在全球頂級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連發兩篇論文,因其發現了使石墨烯能夠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的方法,破解了困擾物理學界107年的世界難題。科學界認為,曹原的這一發現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該方法將會使能源的使用和運輸更為有效。
  • 曹原以外的天才們,有12歲上浙大的,除天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2018年,年僅22歲的他就在《自然》上發表了兩篇以他本人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取得了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並在2018年12月18日獲得了英國《自然》雜誌2018年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稱號,並且位列榜首!我們不得不驚嘆這樣犀利的一位天才人物。那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沒有類似曹原這樣的天才呢?答案是肯定的。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駕馭者」王者歸來
    這也是在繼2018年3月5日在 Nature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後,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兩年前,2018年3月6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連刊兩文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第一作者也是曹原。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22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或許是剛畢業踏入社會,帶著迷茫進入職場。又或許是還在讀書,為著將來拼搏,也有可能是早早的就扛起了家庭的責任。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一舉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要知道,這個榜可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被世人普遍關注。曹原。可見頭腦確實不一般,但能在22歲有那樣的成就,他也付出了不少。
  •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天才少年曹原居首,賀建奎來去匆匆
    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在北京時間12月19日零時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發現石墨烯超導角度的「神童」曹原,以及因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而飽受爭議的賀建奎名列其中。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出現在榜單的第一位。
  • 22歲成為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曹原
    他14歲參加高考,成績699分,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被麻省理工錄取為博士生,22歲就在石墨烯超導體領域有重大突破。因為他解決了物理領域107年沒有解決的難題!他叫曹原,中國人,學者,麻省理工博士,成都人,生於1996年。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因此,當22歲的曹原在《自然》連發兩篇論文時,不僅一戰成名,其論文成果更被形容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曹原的發現究竟有多重要,那就要從100多年前說起了。在正常環境下,電力在傳輸時,約有7%的能源會在傳輸過程中損失,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損耗。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在世界範圍內石墨烯一直是熱門話題,而我國兩年前有一名年紀只有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自然》的封面。而且還當選了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之一,他就是曹原。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石墨烯一直是世界可眼界難以攻克的話題,遇到了瓶頸停滯了很久的時間,很多研究者也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結果卻不如人意,而這個年紀輕輕的曹原卻做到了。其實曹原小的時候就非常聰穎,僅僅用了三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教育。
  • 天才少年曹原,18歲讀博,棄美歸國,只為推動國內石墨烯技術發展
    而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擁有"傳奇"色彩人生的90後,他22歲,卻過得風生水起。在別人22歲還在讀研或工作時,他就已經是很多知名獎項的得主了,比如,"石墨烯超導"地發現者、"最年輕的科學家"。獲得如此高榮耀的他,不過二十二歲,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世界,向世界傳遞著一股正能量。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而就是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曹原在石墨烯研究領域中大獲成功,成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甚至還一次性發了兩篇,當時的曹原才22歲,這是許多學者奮鬥終生的目標。
  • 震動世界的95後天才曹原,曾讀3人天才兒童班,在校長辦公室上課
    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由此可以說明,中國的曹原很牛!他是震驚世界的人物!《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細胞》(Cell)並稱「世界三大頂級科學期刊,能夠在三大期刊上發文是無數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有能力在三大期刊發表文章的,要麼是世界頂級實驗室,要麼是世界頂級團隊,要麼兩者兼具!22歲就能在《自然》發表論文,24歲又再連發兩篇,可見曹原是天才中的天才。
  •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天才人物,他們憑藉自己超高的智商以及出眾的能力,為我國的經濟、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現在,誰又是最新一代的天才少年呢?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而就是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曹原在石墨烯研究領域中大獲成功,成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甚至還一次性發了兩篇,當時的曹原才22歲,這是許多學者奮鬥終生的目標。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不是第一次兩年前也曾連發兩篇Nature這已經不是曹原第一次這麼「牛」了。2018年3月5日,《自然》背靠背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
  • 兩年讀完初中高中,95後天才曹原破百年超導難題,現已回國
    有一個人用天才來形容他,那都是低估他,他只用一年就讀完初中,再用一年就讀完了高中,14歲參加高考,還得到了高分,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錄取,畢業以後直接跳過了碩士,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攻讀博士,22歲被自然期刊評為「2018年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第一名,又被媒體評為「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獲獎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