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間12月19日零時,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22歲的天才少年、麻省理工學院在讀博士生曹原名列榜單首位。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不是天才少年嘛,跟我們這些凡人不一樣吧。但是其實曹原的天才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有那麼「天才」。
二十二歲的曹原認為:取得成就不光光靠的是眾人眼中的天分,更為重要的卻是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定自己的目標,並且完成它!
勤奮苦讀,他是眾人眼中的「天才少年」。
也許他對於世界的探索欲更強烈,但是他一定不是那麼天才。或許他智商上相比其他人來說是高了一些,但是他在擁有天才這個稱號前都是一個人努力,享受著成長路上的孤獨與成果。
曹原於1996年出生於成都,後隨父母遷入深圳,2007年就讀於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2010年,他以高考理科總分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人們都只知道曹原高考取得的成績很好,還考上了少年班,但是卻不知道其實曹原在上初中之前的成績並不怎麼樣。
您想成為想曹原這樣的學霸嗎?要想成為成功的學霸,首先就需要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再就是需要有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成為自己少年時夢想中的人,或者說是想讓自己變得優秀,更吸引人,首要做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態。
要在心裡想我為了什麼而讀書,要樹立一個目標。你可以不像周恩來總理那樣為中華而崛起而讀書,你也可以不像梁啓超先生那樣讀書立志改革,但是你得明白,要想改變自己的階級,讀書,高考是唯一的也是最快的捷徑。
曹原小時候也是個只知道玩彈珠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發現他所喜愛的,投入所有時間的彈珠遊戲並不能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反而之後讓他玩物喪志。從那以後曹原便減少了玩耍的時間,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學習與求知上。因為他在那個普通的一天有了個一點兒也不普通的夢想,那就是考取一所理想中的大學,實現人生價值。
後來曹原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問他:你為什麼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一樣愛學習了?曹原回復·道:人生不怕你敢想敢做夢,就怕你連做夢都不敢。
1. 課前預習,課後糾錯是很有必要的。
每天大概上八節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除去上課吃飯上廁所以外課餘時間還有很多。每天在學校裡的時長比在家裡要長的多。那麼,如何用好這段時間是很有必要計劃一下的。
曹原是這樣做的:他起初是和其他大多數孩子一樣,每天就是上上課,然後完成任務式的寫作業,沒有自己對一天收穫的總結與升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並沒有像後來那樣出眾,但是他及時的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主動找到老師溝通。老師對他的來意報以讚許,並且對他說:你每次做錯的題你都是怎麼處理的,曹原說:「我就是寫一個正確答案上去。」這時老師卻說不可以這樣,要用一個專門的本子處理這些錯題。
曹原照做了,果不其然他感覺自己積累了許多的知識,更為關鍵的是他找到了自己錯的原因,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下次做題或是考試的時候避免這些坑。但是曹原並不滿足於上課時的只聽老師講,他開始了課前預習,做好提前準備使自己沒有出現那種聽天書的情況。
曹原說:做事情,做學問做好充足的準備總不是壞事。過後總結自己,分析自己的問題也很有必要。
2.上課時保持好狀態。
眾所周知,有時課堂上的節奏是很快的,有時候不經意的走神卻會造成自己所構建的知識網絡出現漏洞,這對於學習是很不利的,因為這個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所以說保持好上課的專注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讀書時由於年紀還小,難免會因為外物而分心。有時會因為頭天晚上沒休息好導致的第二天瞌睡連連,有時卻是想著某些自己就喜歡的電影人物而走神。
對此曹原的做法是:每次上課前對自己說,我是個學生,我的首要任務是吸收好老師講的內容,我相信我一定能夠做到。
3.制定屬於自己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學生時期都會有一個場景。在一片沉默的背景下,老師獨自站在講臺上,手拿著某某次考試的排名表,讓自己寫一個學習期望。
但我想說的是,一個粗略的學習期望遠遠比不上一個細緻並且有可能的學習計劃來得有效果,但前提是這個計劃是合理的。
學習計劃應該是先確定一個大的方向,再在大的方向裡面找到自己的小區間,從而一小步一小步的完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學富五車,也非一日之功。
但是也不要以為學習計劃定了之後就不能再修改了,學習是一個不斷變化後的過程,學習計劃也應該偶爾修改一下,不能死板化,僵硬化。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執行力變強。
相信在家裡學習或者是預習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有一些想法,想著明天再做也行。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多起來之後,就會有了習慣性拖延。日積月累,自己制定的計劃與目標只不過是鏡花水月,每天給自己一種自己正在學習的假象。
有時候人們想著我要做這道壓軸題,我要背幾篇優質的稿子,殊不知想把一切抓住的人往往什麼都抓不住。人雖然不能只滿足於小成果,但是有時候小成果的積累卻給了人有大成果的可能,至少曹原是這麼做的。
曹原說:學習有的時候就跟競賽題一樣,需要一步一步的走紮實,享受解題的樂趣就是在於慢慢揭開它神秘面紗時的刺激感,同樣的,長期學習拉鋸戰中也應該如此。
學習的旅途是漫長的,你需要給自己在通往重終點的路上找找「樂子」,找到學習的樂趣,拒絕拖延,也就意味著你有了通向成功的羅盤。
本文由@學霸學習方法原創首發,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更多學霸學習方法、故事,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擁有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一步。
你家孩子有好的學習方法嗎?不妨看看來川老師講的學習方法課:
相關教材,點擊下面「了解更多」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