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電鏡樣品製備方法

2020-11-30 QMAXIS

1、掃描電鏡樣品的基本要求

首先,導電性能好,樣品在電子束反覆掃描下表面電位不會升啊,避免電荷效應;

其次,熱穩定性能好,電子束溫度較高,導熱性差的樣品在觀察時會漂移,圖像不穩定有些熱敏感材料會損傷,觀察部位起泡、龜裂、出現空洞;

最後,二次電子和背散射電子產率高;

簡單的說

1)樣品的導電性

2)樣品的尺寸

3)樣品的清潔乾燥

4)粉末樣品的固定

5)組織、夾雜物試樣的製備

因DBSD的樣品分析時要傾斜70°等特性,EBSD的樣品製備要求更高一些,表面平整、清潔、無殘餘應力;需要絕對的取向數據時,樣品外觀坐標系要準確,尺寸約為1-3CM或稍小一些。

2、樣品的製備

1)試樣的鑲嵌

什麼時候鑲嵌:

a)在看邊緣信息時

b)試樣太小或者形狀很不規則時

鑲嵌類型分以下兩種:

熱鑲嵌法:首先要保證發生熱固話或熱塑性的溫度不會導致被鑲嵌試樣組織發生變化。通常推薦熱鑲嵌方式。

冷鑲嵌法:環氧樹脂或丙烯酸樹脂

2)試樣的清潔

樣品受汙染或SEM 受到汙染會導致圖像質量變差,所以清潔樣品很重要,可用吸耳球吹或者將樣品放入丙酮或者酒精中,超聲清潔至少10秒。

3)試樣的磨拋

相關焦點

  • TEM透射電鏡的樣品製備方法
    TEM樣品常放置在直徑為3mm的200目樣品網上,在樣品網上常預先製作約20nm厚的支持膜。1. 納米顆粒都小於銅網的小孔,因此要先製備對電子束透明的支持膜。2. 將支持膜放在銅網上,再把粉末放在膜上,送入電鏡分析。3. 粉末或顆粒樣品製備的關鍵取決於能否使其均勻分散到支持膜上。4.
  • 電鏡學堂丨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要求及製備 (一) - 常規樣品製備
    樣品製備對掃描電鏡觀察來說也至關重要,樣品如果製備不好可能會對觀察效果有重大影響。第一節  常規樣品製備樣品製備主要包括取樣、清洗、粘樣、鍍膜處理幾個步驟。取樣在進行掃描電鏡實驗時,在可能的條件下,試樣應該儘量小,試樣有代表性即可。特別在分析不導電試樣時,小試樣能改善導電性和導熱性能。另外,大試樣放入樣品室會有較多氣體放出,特別是多孔材料,不但影響真空度,還大幅度增加抽真空的時間,可能也會引入更多的汙染。
  • 掃描電鏡制樣經驗分享---生物樣品
    掃描電鏡對於樣品具有一定的要求:樣品要儘可能乾燥,若樣品中含有水份,水分揮發會造成倉內真空度急劇下降,導致圖像漂移,有白色條紋,甚至會影響燈絲壽命;熱穩定性好,熱穩定性差的樣品往往在電子束的轟擊下分解,釋放氣體和其他物質,汙染電鏡;導電性好,導電性差的樣品會發生荷電效應,造成圖像畸變,亮點亮線,像散等;不含強磁性,強磁性的樣品觀察一般會出現嚴重的像散
  • 掃描電鏡制樣要求和方法
    4、脫水  樣品經漂洗後用逐級濃度的酒精或丙酮脫水,然後進入中間液,一般用醋酸異戊酯作中間液。掃描電鏡生物樣品製備技術大多數生物樣品都含有水分,而且比較柔軟,因此,在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前,要對樣品作相應的處理。掃描電鏡樣品製備的主要要求是:儘可能使樣品的表面結構保存好,沒有變形和汙染,樣品乾燥並且有良好導電性能。
  • 掃描電鏡選購指南
    掃描電鏡是介於透射電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形貌觀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樣品表面材料的物質性能進行微觀成像。現在市面上的掃描電鏡分為臺式掃描電鏡以及大型場發射掃描電鏡等。除了臺式掃描電鏡系統快速的響應之外,分析即時性和用戶實時根據觀察結果來指導研究工作是具有相當大的潛在價值的。最後,在一些應用中,比如鈣鈦礦的觀察,因為鈣鈦礦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氧化,因此如果抽真空的時間過長,樣品的表面形貌和成分會發生改變,臺式掃描電鏡能有效地減小鈣鈦礦的氧化。
  • 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
    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特邀報告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技術祝建 教授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報告摘要:  透射電鏡低溫樣品製備的目的除了與常規樣品製備一樣,既要符合電鏡觀察、分析的需要(樣品足夠薄,而又有足夠的強度,不被電子束破壞
  • 掃描電鏡原理
    掃描電鏡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光學儀器,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二次電子能夠產生樣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這個像是在樣品被掃描時按時序建立起來的,即使用逐點成像的方法獲得放大像。
  • JSM-6360LV數位化、低真空鎢燈絲掃描電鏡
    和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  (一) 能夠直接觀察大樣品表面的結構,樣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二) 樣品製備過程簡單,不用切成薄片。  (三) 樣品可以在樣品室中作三度空間的平移和旋轉,因此,可以從各種角度對樣品進行觀察。  (四) 景深大,圖象富有立體感。
  • 5大案例帶你學會掃描電鏡在失效分析中的應用
    (1)塊狀樣品的製備 對於塊狀導電樣品,基本上不需要進行什麼製備,只要其大小適合電鏡樣品底座尺寸大小,即可直接用導電膠帶把樣品黏結在樣品底座上,放到掃描電鏡中觀察,為防止假象的存在,在放試樣前應先將試樣用丙酮或酒精等進行清洗,必要時用超聲波清洗器進行清洗。
  • SEM掃描電鏡在地質研究方面應用
    而儲層巖石微觀特徵分析又是油氣層保護研究的重點,因此掃描電鏡微區分析在油氣層保護研究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利用掃描電鏡研究儲層巖石學特徵,從微觀形態及微區成分上對儲層巖石進行巖石礦物成分及結構分析,膠結特徵及充填作用分析,孔隙及喉道連通性分析等,並預測儲層敏感性; (2)儲層敏感性掃描電鏡分析,通過酸、水、速、鹼、鹽及溫度敏感性試驗,利用掃描電鏡分析儲層樣品敏感性試驗前後的變化,分析儲層樣品的粘上礦物的變化,膠結物及儲層格架的變化,孔隙及喉道的變化,確定儲層敏感性發生的類型和程度
  • 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
    掃描電鏡由電子光學系統、信號收集及顯示系統、真空系統和電源系統組成。其中,電子光學系統又由電子槍、電磁透鏡、掃描線圈和樣品室等部件組成。工作時,電子槍發射出的電子束被電磁透鏡匯聚成極細的電子束,在樣品表面進行掃描,激發樣品表面產生二次電子。二次電子由探測器收集,並被閃爍體轉變成光信號。   二次電子產生的多少與樣品表面的形貌有關。
  • 掃描電鏡關鍵技術在經開區破繭
    10月16日,記者從經開區企業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了解到,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通量(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將於近期亮相BCEIA2019展會,並以實物通電工作狀態展示高端電鏡的風採,破解了國產掃描電鏡「弱視」問題,標誌著這一「卡脖子」技術在經開區實現了突破。2018年,科技日報公布了35項「卡脖子」技術名錄,掃描電鏡赫然在列。
  • 華慧高芯知識庫_淺談掃描電鏡的荷電效應及解決方法
    掃描電鏡中的入射電子束和導電性差的樣品作用後,會在樣品表面產生過多的電子或者空穴,相應地在樣品表面形成不穩定電場,從而在掃描電鏡圖像中出現白色或者黑色的條紋、區域,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荷電效應。下面詳細介紹一下荷電效應的產生原因、影響和解決方法。
  • 在掃描電鏡下襯度較低的二維材料,如何準確表徵?
    然而真正的二維材料因為厚度極薄,在掃描電鏡下襯度較低;而且因為X射線在深度方向的穿透,EDS對二維材料上的分析也無能為力。而掃描電鏡-拉曼聯用技術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確實成為石墨烯研究最強大的「神器」。
  • 掃描電鏡,探索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
    由於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遠小於可見光的波長,掃描電鏡具有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圖像解析度,使我們擁有在亞原子尺度上觀察微觀世界的能力。人們對掃描電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1938年第一部掃描電子顯微鏡研製成功,從那以後,掃描電鏡就成為了我們探索微觀世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為了探索微觀世界中的秘密,許多領域的科學家都在使用掃描電鏡來進行科學研究。
  • 掃描電鏡在生物分類中的應用
    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係和進化關係。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都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
  • 掃描電鏡之主要性能參數解析
    解析度(Resolution)   解析度是掃描電鏡最主要的性能指標,對成像而言,它是指能分辨兩點之間的最小距離;對微區成分分析而言,它是指能分析的最小區域。掃描電鏡的解析度通過測定圖像中兩個顆粒(或區域)間的最小距離來確定的,測定的方法是在已知放大倍數的條件下,把在圖像上測到的最小間距除以放大倍數所得數值就是解析度。
  • 掃描電鏡的45個知識點匯總
    如圖1所示,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外觀圖。掃描電子顯微鏡,是自上世紀60年代作為商用電鏡面世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通常會裝配兩組:匯聚透鏡和物鏡,匯聚透鏡僅僅用於匯聚電子束,與成象會焦無關;物鏡負責將電子束的焦點匯聚到樣品表面。掃描線圈的作用是使電子束偏轉,並在樣品表面作有規則的掃動,電子束在樣品上的掃描動作和顯像管上的掃描動作保持嚴格同步,因為它們是由同一掃描發生器控制的。
  • 賽默飛掃描電鏡Axia ChemiSEM線上線下同步發布:讓SEM-EDS打破常規!
    一直以來,賽默飛在高端電鏡領域,無論是掃描電鏡還是透射電鏡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創新,自己在受邀時也在思索,一款鎢燈絲掃描電鏡還能如何創新呢,而現場找專家了解後表示這是一款帶給人驚喜的產品。這款產品幾乎可以同時獲取形貌信息和成分信息,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其能譜和電鏡本身技術都是賽默飛獨家併集成一體的,所以自己非常樂於見到這款新產品的問世。
  • 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新聞—科學網
    「現在的電子光學系統需要將電子束聚焦到1納米左右,也就是電子束在樣品表面形成一個直徑小到1納米的斑點,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這就要求電子光學系統各個部分設計完美,才能形成如此細小的電子束斑,這是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曾毅說。 透鏡內探測器設計難度較大 除了需要極細的電子束,掃描電鏡圖像的獲得還需要高效的二次電子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