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問奔火 勇敢逐夢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題:天問奔火 勇敢逐夢新華社記者王琳琳、胡喆點火、奔火、探火……今天,火星「火」了!23日,隨著文昌航天發射場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騰空而起,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啟航,載著中國人的「探火夢」,向著星際未知、宇宙本源,不懈求索、勇敢逐夢。這次逐夢,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啟程探火
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夢想。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新華社發 點火、奔火、探火……23日,火星「火」了! 當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這次逐夢,承載著中國航天人的勇氣和決心。歷史上,人類總計開展過4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24次,且多以火星高空環繞、飛越探測居多。
-
上聯:天問離家奔火去,下聯誠邀
天問離家奔火去,路途遙遠又艱辛。今傳地月同框像,報聲平安離故鄉。勸君路上莫害怕,十四億人祈福您。今生如若再逢君,喜極而泣淚溼衣。註: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的飛行途中,深情回望了一眼家園。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目標火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天問奔火,我國邁出了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往太空。天問奔火,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7月23日中午,長徵五號火箭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發射升空2000多秒後達到每秒11.2千米的速度,探測器與火箭順利分離。
-
從「嫦娥飛月」到「天問探火」,哈工程成就這位「雙料」副總師逐夢深空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師、我校86級校友陳建新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他說,航天事業神聖艱辛又充滿挑戰,我有幸參與其中,為中華民族的航天夢貢獻微薄的力量,母校的培養為我的航天夢插上一雙有力的翅膀。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火星 我們來了
剛剛,我國首顆自主打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華為存儲乘風破浪,助力「天問一號」逐夢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開啟探索火星之旅。6個科學目標,分別是:1、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的探測與研究;2、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土壤厚度、成分及其分布;3、火星全球和著陸器次表層地下水體的分布;4、火星重點地區(著陸候選區)的詳查;5、火星磁層、電離層、大氣層及其氣候特徵;6、火星物理場(磁場、重力場以及內部結構)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自然的意義,不在於以它的偉大震撼來襯託人類的渺小孱弱,而是以其豐富且深刻的生命力激發著人類進步。星空的意義也不在於縹緲毫無希望,而是當你迷茫時能讓你保留一絲好奇,探索無限可能。就在昨天,伴隨著巨大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但駕長徵御天問,夢啟九州探穹宇!名為「天問」的中國火星探測之旅開啟了!火星車在火星上將如何工作?「眼睛」「翅膀」助力全方位探測據央視新聞報導,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火星車將承載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等重要使命,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使我們真正進入深空、走近火星,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
2020中國航天別樣精彩:嫦娥攬月、北鬥組網、天問奔火
北鬥、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圓滿收官,「天問一號」向著火星不斷邁進,多個新型火箭成功實現首飛,實現新突破……回首2020,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影響,中國航天人頂住壓力、乘風破浪,一步一個腳印奔向星辰大海,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組成一幅別樣的畫卷,成為2020年中國航天的獨家記憶。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奔向火星!「天問一號」需要飛多遠?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 計劃今年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今天(1月3日)6時,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逐夢,攬星九天
天問「天問」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的總稱,它也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所作的一首長詩。用「天問」來命名行星探測任務也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的執著,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的道路永無止境。在《天問》一詩中,屈原追問著太陽運行的軌道、月亮運行的周期、白晝與黑夜的周期性變化,天上人間幾乎無所不納。
-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見圖,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與火星的對話
」 與火星的對話 王遠華「火星,我來了,帶著中國人的聰慧與精明,踏上了奔你的5500萬公裡的徵程;風雪雨露算什麼?」;「火星,我來了,走向我們地球可愛的『友鄰』,我帶著環繞器,著陸器、火星車,會對你全方位觀察、測算與探尋,我們地球人理解你們火星的苦衷與環境,我們也想幫你治理瀰漫灰塵,我們也想讓你披上綠蔭,可我們總得把你們火星環境查清楚,總得弄清楚你們火星能否住人?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火星是我們的過往,還是地球未來的歸宿?或許,它亦可成為人類改造的對象,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個宜居的地外家園?所有的問題,只有等到我們「身臨其境」後才能一步步得到解答。萬眾期待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按計劃將在今年內開啟。
-
守護「天問」向「火」而行
北京飛控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副總師趙煥洲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發射成功是一個完美的開局,後面還有漫長的探測器奔火飛行之路,包括火星軌道捕獲、探測成像、著陸控制等,都由北京飛控中心接棒負責,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毅力號2月就要到達火星,天問一號還要多久?
星際之旅,幾乎是每個男孩的太空夢,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夢似乎越來越近了。無論是NASA曾經的登月傳聞,還是如今的馬斯克願上火星挖座墳,無疑都在說明星際旅行似乎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是就要實現。最近關於火星最新的消息,就是毅力號的預估到達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