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釹鐵硼| 磁滯回線與磁能積
磁能積 磁能積(BH)max是指退磁曲線上任何一點的B和H的乘積即BH,是衡量磁體所儲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參數之一。 退磁曲線上任何一點的B和H的乘積即BH我們稱為磁能積,而B×H的最大值稱之為最大磁能積,為退磁曲線上的D點。
-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應用 我國應如何利用稀土儲量世界第一的優勢?
,是當前矯頑力最高、磁能積最大的一類永磁材料。隨著燒結釹鐵硼在高性能電機中日益廣泛的應用,高磁能積且高工作溫度的磁體成為研發的核心目標。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稀土資源平衡利用水平、降低磁體成本,高豐度磁體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另一個重要研發目標。新技術主要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
-
表磁能計算嗎?表磁與磁體性能的關係
對於一些尺寸特別大或特別小、形狀特殊的磁體,不適合常規測量,這時測表磁就顯得很重要了。關於表磁,以下兩點是大家必須要知道的:表磁是高斯計與磁體表面某一點接觸時測得的數值,是磁體本身對測量工具的一個數據反映,不代表磁體整體的性能。
-
自第一個超導磁體問世以來,超導磁體的研製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磁場,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其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磁場;另外,永久磁鐵和電磁鐵也為人們所熟知。但人們對它能達到的磁場強度卻不太留意。通常的永久磁鐵在兩極附近的磁場:可達4000~7000高斯(磁場強度單位),而常規電磁體所產生的磁場要比永久磁鐵高最高可達二萬多高斯由於繞制常規電磁體的銅鐵材料的電阻和磁滯的存在,將會引起能量損耗,而使磁體發熱。
-
釹(Nd) 基本知識介紹
釹鐵硼永磁體的問世,為稀土高科技領域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釹鐵硼磁體磁能積高,被稱作當代:「永磁之王」,以其優異的性能廣泛用於電子、機械等行業。阿爾法磁譜儀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釹鐵硼磁體的各項磁性能已跨入世界一流水平。釹還應用於有色金屬材料。
-
[上市]銀河磁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二)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單一風險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以快淬工藝製備的釹鐵硼永磁微晶粉末,其專利為美國麥格昆磁公司( MQI)獨家壟斷擁有,專利覆蓋範圍主要為日本、美國和歐洲地區,即凡是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生產、銷售的粘結釹鐵硼磁體所用的原材料磁粉必須為 MQ磁粉。目前粘結釹鐵硼磁體行業的主要消費客戶均在專利覆蓋地區。
-
首次實驗揭示雙茂基鏑單分子磁體的磁各向異性
磁各向異性是磁性材料的重要特徵之一,決定了其在外磁場中的響應行為。特別是在分子磁性研究中,強單軸磁各向異性對分子納米磁體性能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理解材料中磁各向異性的構效關係對分子磁性、磁光性質以及磁電輸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近,以雙茂基鏑配合物為代表的稀土金屬有機單分子磁體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LED顯示屏磁鐵磁柱的那些事你知道哪些?
釹鐵硼釹鐵硼永磁材料被稱為" 磁王",它在1983年被發現,1985年在日本、中國和歐美同時開始產業化,到現在已經經歷了35年曆程。這35年來全球釹鐵硼永磁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磁性能不斷刷新記錄,材料品種和牌號不斷增加,產業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材料的產量迅速提高。
-
日本KANETEC強力LMU-15D電磁海外
日韓工業品一站式採購服務商——千鬥工業設備蘇州有限公司日本KANETEC強力LMU-15D電磁海外精確型去磁器[KMDH-P][用]交流電源在尖端和底部產生交變磁場,通過接觸目標工件並將其分離,可以局部降低表面上的磁通密度。對於模具和大型零件的部分消磁也有效。
-
稀土永磁材料-燒結釹鐵硼磁體的技術進步
近年來,燒結釹鐵硼技術一直在不斷發展,磁體的綜合性能穩步提升。隨著在高性能電機中日益廣泛的應用,高磁能積且高工作溫度的磁體成為研發的核心目標。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稀土資源平衡利用水平、降低磁體成本,高豐度磁體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另一個重要研發目標。新技術主要有以優化晶粒邊界為目的的晶界擴散、晶界調控和雙(多)合金(包括雙主相)等方法,以及以近單疇顆粒高矯頑力為目標的晶粒細化方法。此外,氧含量控制技術的廣泛採用,也為製備高性能奠定了基礎。
-
磁測量常用專業術語總結和磁性能參數對應的磁測量儀器
2. 4 永磁樣品性能參數:FE-2100H永磁材料磁性測量儀適用於測量各種鐵氧體、鋁鎳鈷、釹鐵硼和釤鈷等永磁材料的剩磁Br、矯頑力Hcb、內稟矯頑力Hcj和最大磁能積BHmax等磁性能參數,並顯示B&J-H磁滯回線和退磁曲線。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向科技文明創造者們致敬
從人民日報發的官方微博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在科技領域又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一個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的全超導磁體,並且自主研發了高溫內插磁體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已成為世界高場內插磁體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
-
超導磁流體推進技術
設計師將目光聚焦到了「磁流體推進」技術。所謂磁流體推進,是對一個貫通海水的通道加上磁場,使導電的海水產生電磁力而在通道內流動,產生反作用力推動艦船前進。而採用超導磁體作為磁場來源,則稱為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該磁體採用了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磁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高場內插磁體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研究團隊成員、電工所副研究員劉建華告訴《中國科學報》,研究高磁場全超導磁體,初衷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極高磁場的超導磁體,滿足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對極端強磁場的需求,為我國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領域破解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最先進的公共實驗裝置,為重大創新研究提供持續、重要支撐。 據介紹,低溫超導磁體產生的磁場強度上限為23.0T左右。
-
每周一磁 · 剩磁 Br
衡量永磁材料產品性能的指標主要有四個:剩磁、矯頑力、內稟矯頑力和最大磁能積。從本期開始,「每周一磁」欄目將逐一為大家介紹它們的概念與應用。剩磁的概念如果把磁鐵比喻成海綿,剩磁就好似海綿吸水吸飽和了,這個時候海綿中的含水量,它是指將一塊磁鐵在閉路環境下被外磁場充磁到技術飽和後,撤消外磁場時磁鐵表現的磁感應強度,全稱為剩餘磁感應強度,用英文符號Br表示。剩磁的單位是特斯拉(T)或高斯(Gs),換算關係為1T=10000 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