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媽媽,貓咪怎麼變成魚了?」
「豪豪不說,媽媽還真沒發現呢!」我故作驚奇地看著兒子,果不其然,兒子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我趁熱打鐵反問他,「吃魚的貓咪怎麼突然不見了,是被魚吃進肚子了嗎?」
兒子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個「不是」,但又說不清楚原因。
畢竟2歲多的孩子,邏輯推理能力還沒發展起來,想不明白很正常。於是我給了他一點提示,「其實是我們讓貓咪躲起來了。你回想一下我們是怎麼讓貓咪躲起來的?」
兒子雖然似懂非懂,還是很認真地思考起來,很快他的臉上漾出了笑容,接著循著摺痕用小手打開剛才折過的地方,看貓咪重現眼前,臉上的笑容像漣漪那樣越漾越大了!
最近常跟孩子一起做手工遊戲,一來是因為好玩,二來能很好激活孩子的大腦前額葉。
前額葉是大腦很重要的一個腦區,我們的記憶力、創造力、行動指令、自控力與專注力都源於此,這也是是部分科學家把它稱之為「大腦司令塔」的原因。
可見,孩子聰明與否、反應快慢,專注力好壞都與「大腦司令塔」的發達程度密切相關。那些學習好的孩子,正因為「大腦司令塔」比較發育,所以頭腦才轉得那麼快!
作為父母,我們自然希望孩子聰明學習成績好,然而甩手不管是行不通的。0-6歲孩子大腦的可塑性很強,父母不妨通過這些3個方法來激活「大腦司令塔」:
營造充滿笑容的家庭氛圍
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一個人笑的時候,他的身心處於放鬆的狀態,流向大腦前額葉的血液增多,此時大腦處於活躍的狀態,由此發出被稱之為「α波」的腦波。
孩子就像一張海綿不斷吸水一樣吸收你傳遞的信息,視你為學習榜樣,所以想要孩子前額葉發育得更好,首先得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笑容與歡樂的家庭氛圍。
朗讀
日本福岡縣曾對44個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展開調查實驗,研究員對老人們分別在思考、玩遊戲、朗讀時的腦部反應進行測試,結果發現老人在朗讀時,流向大腦包括前額葉的血液量是最多的(見下圖),供氧情況也是最佳的。也就是說,與單純的思考問題以及做遊戲相比,朗讀活化大腦的作用最明顯。
雖然小朋友還不認識字,但我們可以每天為他聲情並茂地朗讀故事,滋養心靈的同時促進「大腦司令塔」的發育。
平常我除了朗讀與情商相關故事給兒子聽,也會經常朗讀一些成長主題的繪本,這些故事貼近低幼兒童的心理特徵,內容不乏生活趣事、安全教育、情緒管理、重要節日,孩子讀它就好像在讀自己,更容易進入他的內心。
美食是一種可以撫慰心靈的存在,與朗讀時光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增進前額葉發育,又能為孩子創造溫暖的家庭時光,一舉兩得。所以,周末我們帶孩子出去野餐也會帶上一些方便攜帶的繪本,讓兒子挑,他挑中哪一本,我就為他朗讀。此時兒子有心愛的零食吃了,會更加投入地聽我朗讀。
手工遊戲
由日本腦發育專家筱原菊紀主導的一項實驗表明,摺紙能深度刺激負責思考、判斷與控制手指活動的前額葉,以及與空間認知、發散思維密切相關的頂葉。
不少研究也表明,常做一些繁雜瑣碎的事,能夠深度刺激前額葉。而摺紙、剪紙需要大腦與手指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瑣碎活動,從小讓孩子做這些手工遊戲,能很好地激活「大腦司令塔」,讓孩子頭腦轉得更快。
就拿摺紙來說,想要把一張紙化平面(二維)為立體(三維),需要一邊看圖一邊思考、發揮想像的同時,還要不斷活動指尖,處理好每一個小細節,才能折出想要的物體。
所以,從小讓孩子做摺紙、剪紙等手工遊戲,對記憶力、專注力與創造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而這些恰恰是學習需要具備的能力。這也是我常陪孩子一起玩手工遊戲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