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地處江南水鄉的浙江人均水資源量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節約用水自始至終都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9月30日上午,杭州市城管局召開「堅持節水優先 守護生態文明」杭州市城市節約用水工作推進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在節約用水方面的做法、經驗和成果。去年一年,杭州節水工作開展如何?發布會上,市城管局用一串數字給出了答案。
2019年,杭州市總用水量為30.96億立方米,比2018年減少4.65%。通過科學節水重複利用,全年重複用水量達8.08億立方米,相當於57個多西湖(西湖水量按0.14億立方米測算)。並順利通過第四次國家節水型城市複查,連續17年保持「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
設施和河道保護管理中心主任蔡國強介紹,杭州市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節水工作。對企業,實施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政策,將樂供水量300立方米以上用戶納入計劃管理,每年下達運行計劃。對於超計劃超定額水量在20%以內的,按現行水價的一倍計收,超計劃超定額水量在30%以內的,累計部分按現行水價的兩倍計收,超計劃超定額水量在30%以上的,累計部分按現行水價的三倍計收。
另外,實施高汙染高耗水企業差別化水價政策,對醫療、化工、造紙、化纖、冶煉等行業中的高汙染高水耗企業,在供水價格基礎上,每噸再加上0.5元。時提高排汙費徵收標準,每一汙染當量徵收標準從0.7元提高至1.0元,每立方水資源費徵收標準從0.08元提高至0.2元,徵收標準高於南方多數城市,通過價格槓桿推進企業節約用水。2019年,全市共創建省級節水型單位21家,累計創建223個。
對群眾,在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的基礎上,實施「一戶一表」改造、淘汰市場上非節水型器具、創建節水型小區等來促進居民節水。同時,建立用水單位重點監控名錄,對水錶口徑50毫米以上的用戶用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統計分析。2019年,共完成「一戶一表」改造21600戶,創建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72個,累計創建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359個,創建數量位列全省首位。
除了企業和群眾等用水主體,杭州市還通過持續推進二次供水和老舊管網改造,降低漏水損失。2018年以來,杭州累計完成174個老舊高層住宅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惠及人口30.3萬。改造完成後,居民家庭用水計量實現一戶一表,享受階梯式水價決策上,主城區居民家庭每年可減少水費支出近700萬元。另外根據專業測算,二次供水管網的改造可降低管網的漏損率約0.5個百分點,那麼按照主城區測算,全年可減少約640萬噸自來水的漏水。
「今年,全市將實施100個老舊高層二次供水知識的改造,這項工程已經列入今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將惠及居民家庭5.5萬戶,人口約17萬,這項工作將在11月份全面完成。 」蔡國強介紹,就在9月29日舉行的杭州市節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市城管局聯合市直屬機關工委聯合發文《「堅持節水優先,守護生態文明」節水宣傳活動方案》,成立杭州城市節水專業服務隊,發動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共同節水。
今後,這支城市節水專業服務隊將聯合黨員、婦女、學生、志願者四支中堅力量,持續開展各項節水宣傳、志願服務活動,樹立居民節水意識,抓好節水型單位、節水型小區等節水型載體創建工作。今年全市還將完成21個節水型小區、25個節水型單位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