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 王剛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28日電(柴燕菲 王逸飛)全面小康答卷如何繪製,是各地面臨的時代命題。此方面,杭州正體現出鮮明的獨特性。
相較以往的傳統印象,如今智慧愈發成為其打動外人的新特質。強勁而富有活力的經濟形態、讓城市更聰明的智慧治理探索、浸入衣食住行的數字生活方式……近年,拿起數字之筆的杭州,在讓自身更具「潮流範兒」的同時,也在高水平全面小康進程中對「幸福宜居」作出了意義新解。
遙望電商直播中。 遙望供圖
數字+經濟的蛻變
杭州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故事,2014年是被更多人認為是節點年份。當年,杭州提出實施信息經濟(後稱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其官方指出,這是杭州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正確選擇、最佳選擇,也是唯一選擇。
彼時,樂觀者恐也難以想到,這一選擇日後會給杭州帶來如此之大的改變。
兩個數字足夠令人震撼——2014年起,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連續21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速達19.1%,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
在這裡,數字以其應用之廣體現著它在這座城市無以比擬的產業地位。
「四五月之後,我們線上線下業績都開始回振,尤其電商今年的業績增幅超50%。雙十一伊芙麗拿下了全渠道成交額破5.53億元。主品牌伊芙麗銷售額在天貓女裝排名第2名,比去年增長34%。」如今再談今年的業績,伊芙麗電商副總經理馮武已經沒有年初疫情時的擔憂。
數字正多維度支撐著這家傳統女裝企業的改變和躍進。
近年伊芙麗打造了全鏈路數位化系統,即在線上進行客戶分析,大數據勾畫客戶的喜好;在實體店,物聯網技術及時反饋每個款式的轉化率;在工廠流水線,數據採集器跟蹤每一道工序從而精準把控市場。基於全面數位化轉型,企業每年銷售額保持40%的增長。
產業數位化的方向引導下,杭州企業上雲數累計達9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位化改造覆蓋率近90%。
數字改變「既有」,亦創造著「未來」。
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直播電商概念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今年雙十一,該企業25名主播參與帶貨,累計完成銷售額13.22億元,有頭部主播還創下單場直播帶貨3.68億元的戰績。
在直播崛起背景下,杭州成為行業集聚重鎮。中國Top10的MCN機構中有6家在杭州,該市也是直播主體最多的城市。前三季度,直播電商帶動該市實現網絡零售額5498.6億元,同比增長18.1%。
除直播外,從集聚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商網站,到擁有全國近半的雲計算大數據產業人才,再到躋身人工智慧產業第一梯隊,成為區塊鏈之都,「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目標激勵下,杭州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數字經濟前沿。
前三季度,該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952億元,增長11.5%,佔到GDP的25.5%。
「數字驅動產業發展,已成為推動杭州高質量發展動能最強勁引擎。」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公開表示。
許關勝家中的紅外人體感應裝置。 王逸飛 攝
更聰明的城市
「數字」之於杭州亦是治理能力。
在杭州雲棲小鎮,有一座24米高的倒計時塔牌。它於2019年第一天起,開始了從彼時到2050年、以秒為單位的倒計時。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領銜的杭州城市大腦的運營指揮中心正坐落於此。關於2050年,王堅相信,那時的城市只需用到現在十分之一的資源,而這一切就需要讓城市更聰明的城市大腦。
過去四年多,這份禮物從設想逐漸化為現實。其如今已建成覆蓋公共運輸、城市管理等11個重點領域的48個應用場景和168個數字駕駛艙,日均協同數據1.2億條,成為實現城市智慧治理的核心利器。
如通過城市大腦對交通態勢全維度掌握、車輛全樣本分析、數據全流程監管,杭州車輛平均通行速度提升15%,也成為全國第一個急救車不必闖紅燈的城市。疫情中,杭州依託城市大腦首創三色健康碼,如今已推廣到全國,並向全球治疫輸出了杭州方案。
城市大腦的開放賦能下,這座城市的各角落都有了更現代的治理面貌。
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的數字駕駛艙日前建設完成。其依託市區級城市大腦資料庫和數據智能分析能力,聚焦社會治安防控、數位化精細管理等功能應用,是集全域在線、智能可控、數字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性系統。
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以人、房、企、事、物、通訊數據為基礎,再依據數據信息底座形成鎮村兩級數據大屏,輔助相關部門實時掌握情況、作出決策。如通過人員、車輛智能化抓拍系統等,目前已形成客流量熱力圖,實現精準管控。」
在杭州富陽,當地整合政府、市場、社會組織資源,打造以社區為單位的「富春智聯」數位化治理平臺2.0。當地多個老城區社區因地下管網管徑不足和餐飲油汙直排等原因,形成區域性堵塞,小區居民在「富春智聯」反映問題後,城投、水務公司等單位快速研判,定向採購兩臺高壓高熱衝洗設備,解決了問題。
把數字治理的脈絡深入城市的每個細胞,杭州正形成絕大多數事項在街鎮層面解決、少數事項在區級層面解決、極少數重大突發事項提到市級層面解決的局面。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王逸飛 攝
杭州式幸福感
數字,更帶來著「杭州式幸福感」。
89歲的許關勝不清楚家裡新添的幾臺設備是什麼原理,但他知道,現在自己的起居兒子可以看到,生活遇到問題時社區的人也會及時趕來幫助他。
臥室的攝像頭與智能呼叫器、走廊的智能煙感和紅外感應廊燈、洗手間的紅外人體感應裝置、窗戶上實現闖入報警的智能幕簾……這些是杭州下城天水街道為許關勝家裡安裝的智能安防設施。
「像紅外人體感應裝置,老人進入洗手間長時間沒出來,其就會發出報警,後臺中心會第一時間聯繫子女,若子女無法聯繫上,就會給社區推送信息。」項目負責人葛麟介紹,在徵得老人及子女同意後,該街道已在多戶獨居、空巢老人家中開展起試點。每戶約3000元的成本由街道承擔。
在杭州,數字如今正以越來越多的形式走入尋常百姓家。
該市燈芯巷社區的大廳裡,社區基於杭州「城市大腦」平臺構建的「智治在線」系統大屏幕上,顯示著疫情防控、主動服務提醒等十餘個板塊的內容。
「以前居民辦理老年證、高齡津貼,都要主動來社區辦理,很多人常忘記辦理。現在系統可根據登記提醒社工哪些人需要辦理,社工可以提前告知居民。不但為社工減輕了工作壓力,更方便了老百姓。」該社區黨委書記胡曉明介紹,通過主動提醒功能,今年4-10月社區已為居民及時辦理老年卡39人、高齡津貼13人。
數字賦能生活方面,該市優化醫療系統應用場景,整合醫院支付流程,推廣「先看病後付費」,截至9月底場景使用率達75.6%。
通過商業數據與政府數據多維融合,杭州推廣「10秒找空房、20秒入園、30秒酒店入住」等,目前已使用超300萬人次。
針對停車問題,不用取卡、不用掏錢包的「無感停車」功能已在該市2000個停車場使用;實現「先離場後付費」的泊位68.9萬個,累計提供537萬次服務。
「在杭州能真切感到數字經濟的活力和力量,數據作為要素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文繼榮評價。
這是一座城市的小康故事,也是「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發展故事。在該市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的背景下,「數字」也將助力杭州走出全新的發展範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