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的歷史
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師,首次測量了動物的血壓。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屬管、長270釐米的玻璃管插入一隻馬的頸動脈內,此時血液立即頃入玻璃管內,高達270釐米,這表示馬頸動脈內血壓可維持270釐米的血柱高,高度會因馬的心跳而稍微升高或降低,心臟收縮時血壓升高(收縮壓),心臟松馳時血壓下降(舒血壓)。
直到1856年,醫生們才開始用上述方法測量血壓,但是這種方法確實令人害怕。很幸運,一種人道的測量血壓的方法很快就問世了。1896年義大利醫生裡瓦羅基發明了腕環血壓計。
腕環血壓計有一條可以環繞在手臂、且能充氣的長形橡皮袋,橡皮袋一端接到打氣橡皮球上,另一端接到水銀測壓器或其他測壓器裝置上。測壓時,將橡皮袋環繞縛於上臂,然後徐徐將空氣打入橡皮袋,壓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時,肱動脈被壓扁,造成血液停止。然後再慢慢放氣,當橡皮袋壓力低於心臟收縮排出血液時產生的動脈壓時,血液便開始恢復,用聽診器可聽到脈搏跳動,此時水銀柱顯示出來的壓力即為收縮壓。當壓力繼續減少到連心臟舒張時也不能阻礙血液暢通時,此壓即為舒張壓。收縮壓和舒張壓是醫生用來判斷循環系統疾病的依據。
裡瓦羅基發明的血壓計被世界各國的醫生們所採用,成為重要的診斷工具。儘管此後人們對它進行了許多改進,但血壓計的基本原理和結構並無多大改變。
正常情況下,健康人的收縮壓為120,舒張壓為80。但是年齡、性別、體重與身體活動狀況都會影響血壓高低。
血壓計的選購
市場上的血壓計主要有三類。
1.傳統的水銀柱(汞柱)式血壓計
有臺式、立式兩種,立式血壓計可任意調節高度。因結果可靠而最為常用,但體積稍大,不便攜帶,且攜帶過程中容易使水銀外洩而影響準確性,所以每次測量前必須檢查刻度管內水銀凸面是否正好在刻度的零位,測壓完畢後將血壓計向右側傾斜45度後將開關關閉,以免水銀洩漏。
2.氣壓表(彈簧)式血壓計
利用氣壓泵操作測壓,體積小,攜帶方便,且無水銀外洩的缺點,但隨著應用次數的增多,會因彈簧性狀改變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所以需要定期與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校準。
3.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是利用電子壓力、搏動傳感器(代替聽診器)識別壓力和搏動信號,並以數字形式表達出來,其屏幕上部為收縮壓,下部為舒張壓和脈搏數。其優點是操作簡便,讀數直觀,只需按一下按鈕就會自動進行測量,適合於家庭使用。但電子血壓計同樣存在著誤差率高的缺點,也需經常以標準水銀柱式血壓計為準加以校準。
如何選購血壓計?
血壓計的選擇要依使用的方便、準確及可維修情況而定。原則上建議大家使用水銀柱式血壓計。它的優點是測血壓準確度及可信度較高。缺點是較重,水銀可能會洩漏,攜帶不方便,且要用聽診器來聽,聽力不好者則無法使用。
表式血壓計的優點是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缺點是測血壓準確度不及水銀柱式血壓計,且維修也較困難,刻度數字較小,對聽力、視力不好的老人使用較為困難。
電子血壓計輕巧、攜帶方便,操作也簡單。但有時患者使用不得當,所測血壓與實際血壓有誤差,價格較貴。其它產品如手指血壓計和腕式血壓計不但不準確,價格也貴,不建議使用。
在生活中,水銀柱(汞柱)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用得比較多一些,下面我們主要來談一下這兩種血壓計的選購方法。
1.水銀柱血壓計
根據其構造,我們來講一下選購方法。
(1)袖帶:袖帶的寬度和長度與測量出的血壓值有關,也就是說,如果寬度與長度的比例不合適,則測出的血壓值可能就不準。如袖帶太窄,測得血壓較實際血壓要高,太寬則測得的血壓較實際血壓為低。國產血壓計袖帶的長度35釐米或更長,能完全纏上臂1周,其寬為12~13釐米,這時測得的血壓與動脈內直接測值最接近。肥胖成人用的寬度應為15~16釐米。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袖帶有標明上臂周長範圍的。您在購買血壓計前可先測量一下自己上臂的周長。
(2)橡皮球及橡皮管:加壓的橡皮球與橡皮管必須完好,沒有漏氣,橡皮管的長度至少76釐米,與橡皮球的連接必須是密閉的。
(3)控制的閥門:控制的閥門設有空氣濾器,當打氣加壓時,水銀柱會毫不費力上升;關掉控制閥門時,水銀柱會固定在一定水平上;放開控制閥門時,水銀柱則會迅速下降。如何判定閥門是否漏氣:把水銀柱打到200毫米汞柱時,停10秒鐘,若閥門不漏氣,水銀柱在10秒鐘下降不到2釐米,若超過此數閥門很可能有漏氣。在放鬆控制閥門時,可控制水銀柱在1秒鐘內下降1毫米汞柱,然後完全鬆開閥門,1秒鐘內水銀柱可下降至0刻度,若下降速度過慢則表示空氣過濾器阻塞,必須清除乾淨或更換閥門和加壓充氣橡皮球。
(4)水銀柱式測壓器:水銀柱式血壓計的水銀必須足量,刻度管內的水銀凸面應正好在刻度「0」。若凸面在「0」刻度以上應放掉過量水銀;若凸面在「0」刻度以下則應補充水銀。
2.電子血壓計
家用電子血壓計從測量方式上主要有兩種,一是臂式,二是腕式。這兩種電子血壓計,對於健康人來講都適用。但要特別說明一點,腕式的電子血壓計,不適用於患有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會加速動脈硬化,從而引起患者末梢循環障礙,這些患者的手腕血壓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相差較大。建議這些患者和老年人選擇臂式電子血壓計。另外,在購買前應該實地測量一下,選擇與自己平時血壓值最接近的那種。
電子血壓計若能正確使用,應該與傳統的水銀柱或表式血壓計一樣準確。但它的搏動傳感器的敏感性可能造成測壓誤差。而袖帶及綁縛的位置,移動、磨擦、周圍噪聲、機械或電路故障,均能影響其敏感性。
選購注意事項
電子血壓計在國外已經大量普及,而我國才開始應用不久。國產的電子血壓計不多,多從國外進口。國外電子血壓計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更新換代很快,已經發展到第四代電子血壓計。在選購時應該多了解一些相關的產品知識,以便進行比較選擇。
1.外觀檢查
我國計量法明文規定:「用於醫療衛生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血壓計被列為我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製造廠生產的血壓計應在明顯位置上設有標牌,其內容包括名稱、型號、測量上限、製造廠名稱和出廠日期,還應註明標準文號和型式批准文號。
2.精度檢查
血壓計的誤差一般範圍在2~3毫米汞柱。選購電子血壓計時,不妨按說明書操作,測一測自己的血壓值,可以重複測幾次,看看其重複性是否良好,並可以與平時用汞柱式血壓計測量的數值進行比較。此外,在進行血壓測量時,檢查顯示的數字有無缺失的情況。
3.對比檢查
在選購時,可比較不同型號產品的性能、價格,在已確定選購的型號後,也可以從幾臺同型號的產品中進行挑選。
4.交替法測量
這是一種簡便判別電子血壓計是否準確的方法。具體做法是這樣的:第一次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休息3分鐘後,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二次,然後再休息3分鐘,最後再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第三次。取第一次和第三次測量的平均值,與第二次用電子血壓計測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應小於5毫米汞柱。滿足這個要求的電子血壓計,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電子血壓計並非人人適用
時下的電子血壓計除了有臂式還有腕式和指夾式的。這些血壓計看似攜帶方便,但專家指出,對於高血壓病人的日常監測不主張使用這兩種血壓計。因為血壓指的是人體體表大血管的血壓,腕式和指夾式血壓計實際上測量的是人體末端小血管的血壓,然後再通過換算,得出大血管的血壓。因此多了一次換算過程,也就多了一個增加誤差的機會,所以更加不準確了。
就是因為受電子血壓計測量原理所限,有一些人不能用它來測量血壓:
1、脈搏很弱的人;
2、血壓過低者;
3、惡性高血壓的人;
4、在某些緊急情況下切不可使用電子血壓計。例如,一名病人因為消化道大出血而暈倒,甚至休克,這時家人如果用電子血壓計為其量血壓,由於心情緊張操作不規範,再加上電子血壓計本來就存在的誤差,往往會得出病人血壓仍然正常的錯誤結論。這會誤導家人不將病人送去醫院,耽誤救治的時機。
水銀
血壓計要求使用者必須受過專業的培訓,而且還要配合聽診器使用。袖帶底部應在手臂肘窩上方1-2釐米地方,袖帶戴不對測量結果次次不同。所以對於家庭來說確實不太方便,有時測量結果不準其實是患者不恰當的使用方法造成的。
例如,有的市民不清楚血壓計袖帶正確的佩戴位置,所以每一次測量血壓的結果都不一樣。其實,無論是水銀血壓計還是電子血壓計,袖帶的底部都應該在手臂肘窩上方1-2釐米的地方。有的患者把袖帶戴得過高或者過低,血流經過這些地方時壓力已經發生了改變,測量的結果當然不準確。
此外,有的電子血壓計袖帶使用範圍為22-32釐米,但一些使用者的臂周長大於或小於袖帶適用的範圍,這樣一來其血壓測量值也可能不準確。因此一定要配置一條尺寸合適的袖帶,並且把它戴在準確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每天固定一個測量血壓的時間也很重要。有的人測血壓,今天是一早起床測,明天則是中午測。要知道,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相對是很大的。嚴格來說,人每一時刻的血壓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會隨著人的心理狀態、時間、季節、氣溫的變化以及測量的部位、體位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因此,每天測量血壓的時間應該固定。醫生建議,最佳的測量血壓時間應該是清晨起床後,這時人處於一種靜息狀態下,比較能真實地反映血壓水平。
水銀血壓計用完必須關上開關對於一些習慣了使用水銀血壓計的市民,醫生提醒每次使用完畢一定要記住關上血壓計水銀儲存器的開關。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設備部的羊富華工程師告訴記者,水銀血壓計裡面的汞是一種有毒的元素,為了防止水銀的洩漏,每次用完這種血壓計,應該將整個血壓計的盒子向右傾斜45度,讓水銀全部倒流回水銀表旁邊的儲存器裡面,然後關上開關。否則,水銀洩漏不僅汙染環境,引起慢性中毒,更會影響血壓計的準確性。
而另一位工程師潘超華則提醒廣大消費者,到商場或者藥店選購電子血壓計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要留意
產品包裝上是否標有代表該產品已獲得了國家醫療器械註冊的「械」字號;
第二,讓售貨員或者具有醫學知識的工作人員用水銀血壓計給自己測量一次血壓,休息3分鐘,然後再用準備購買的電子血壓計測量一次,兩者結果之間的差距應在0.05千帕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