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體溫計、血壓計將成為歷史!電子替代品市場已超40億,哪些公司...

2020-12-08 騰訊網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汞,即水銀。上述文件的公布意味著,幾年後,伴隨幾代人一起長大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

傳統產品正被替代

10月2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了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幾家藥房發現,目前市場上較為流行的家庭必備醫療產品是電子體溫計和電子血壓計。不過,這些「新興」的電子產品與傳統產品的價格相差較大。

例如,水銀體溫計的價格不到10元/支,而普通的電子體溫計卻要30元/支,耳溫槍、額溫槍的價格更是高達百元;傳統的臺式血壓計一臺不到120元,電子血壓計的價格卻接近300元,甚至有些高端的家用電子血壓計給出了近600元的售價。

同時,與走在「潮流前端」的電子血壓計不同的是,傳統血壓計往往被放在了藥房最不起眼的角落,而水銀體溫計更是需要詢問店員才能找到。

上海陸家嘴某藥房的店員告訴記者,「因為電子產品的快速、便捷,現在買傳統血壓計的人很少了,於是我們將大眾喜歡的產品放在了顯眼的地方。不過,由於電子體溫計的價格較高,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便宜的水銀體溫計,僅有部分家庭因擔心水銀體溫計破裂後可能會被孩子吞服,選擇價格稍高的電子體溫計。」

江蘇省中醫院主治醫生李昀澤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因水銀體溫計是幾款常用體溫計中測溫最準的,且價格低廉、使用簡單,故水銀體溫計廣泛存在於醫院、家庭中。但若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發生磕碰,水銀或將被打碎,釋放出的汞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臨床上每年也都會遇到因打破水銀體溫計進醫院急救的患者。」

李昀澤進一步指出,「疫情期間,臨床上大多使用更先進的儀器代替了傳統水銀體溫計。經過我們多位醫生的臨床體驗得出,電子體溫計是三種電子測溫儀器中發揮最穩定的一款,但其測量提問時間略長,且在洗澡、劇烈運動後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進行測量。耳溫測量的準確性也較高,但每次測量都需使用耳溫槍耳套,若大面積使用則成本相對較高;而額溫測量數據往往會有偏差,主要是因為人的體表溫度偏低,且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比較大。但額溫槍勝在方便快捷,適用於人流量大、需要快速篩查發熱患者的場景。此外,由於傳統血壓計耗時耗力,現在大多醫院也都使用了電子血壓計取代。」

催生巨大市場

「電子醫療產品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江蘇地區某醫療器械公司負責人認為,隨著《關於汞的水俁公約》逐步實行,電子醫療產品的市場規模預計會實現快速增長。只有不斷提升電子產品的性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他預計,醫院中將有700萬支左右的水銀體溫計被替換。目前,全國被替換的不到30萬支。如果以一隻電子體溫計採購價近百元計算,屆時將有近百億市場空間。

同時,在新醫改中,中國政府投入達到了萬億元,其中三分之二的經費用於患者,三分之一用於基礎醫院的建設。一些較大的一二線城市社區醫院,將有資金替換舊式醫療檢測設備,引進更先進的設備,這將給電子類醫療產品帶來較高增長。

數據顯示,近年電子體溫計和血壓計市場規持續增長。2020年,受市場需求擴大等因素利好,電子體溫計市場規模或超26億元,而電子血壓計的市場規模也達20億元左右。

目前中國的醫療市場上,佔據主要電子體溫計和血壓計市場份的醫療器械公司有九安醫療、魚躍醫療和幾家外資企業。而因利潤空間大、技術壁壘低,這個行業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

例如,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體溫計相關企業1.44萬家,同比增長88.4%。其中,八成以上的企業註冊資本低於500萬元。

前述醫療器械公司負責人表示,「雖然當前醫療器械市場是風口,但並不是所有的『豬』都能飛起來。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才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記者 金旻

編輯 王麗穎

責任編輯 孫霄

相關焦點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也籤署了此公約,也就是說,7年之後水銀溫度計將從市場上消失。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
  • 300多年歷史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絕版 你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原標題:300多年歷史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絕版,你準備好替代品了嗎?  水銀體溫計打碎了怎麼辦?  電子體溫計、耳溫槍、額溫槍,哪個替代品更好?  如今,醫療無汞化逐漸成為國際醫療衛生安全的標準之一。歐美一些國家已禁止使用水銀體溫計,替代之以更安全的電子產品。不少網友認為水銀體溫計在安全方面確實存在隱患,尤其是小孩子更易受到影響。但其在精度上相比各種替代品有著顯著優勢。難怪有網友戲言:要好好保護手上的這根「水銀體溫計」。
  • 「禁產令」來了,水銀體溫計將「絕版」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在2026年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其中價格低廉、測量準確的水銀體溫計,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禁產令」一出,不少網友陷入了糾結:雖然說水銀體溫計確實有隱患,但對作為替代品的電子體溫計,「測不準」成了網友們最大的疑慮。
  • 水銀/電子/氣壓 三種血壓計誰最靠譜?
    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高血壓病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利」,在中年甚至青年群體當中也存在高血壓患者,有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率已經高達18.8%,也就是說,在我國患有高血壓病的人群總數約為1.6億人,基於如此龐大的數量,可見市場上對血壓計的需求也是不可估量的。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今後量體溫用啥?
    水銀體溫計因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而受到無數家庭的歡迎,成為家庭必備醫療器材。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中國承諾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通訊員 何秋斌 揚子晚報記者 張筠  A 水銀溫度計將不讓用了  我國已承諾2016年起開始淘汰  一支家用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克被打碎後,外洩的汞會蒸發,一旦汞蒸氣被人吸入,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損壞中樞神經系統,水銀是一種潛在危害極大的重金屬。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 今後冷暖如何知?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    水銀體溫計一不小心甩到地上,裡面的水銀就會漏出來,揮發到空氣中;    有些小朋友在量口表時,也可能把體溫計咬碎;    當汞揮發到空氣中,容易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刺激到黏膜,引起噁心、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    若一次性吸入的量過多,甚至會導致中毒、窒息,威脅到生命安全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防疫 |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圖片來源於網絡)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水銀溫度計
    水銀體溫計已經誕生200多年,它使用方便,測量準確,應用廣泛。雖然從2005年起,歐盟委員會就要求水銀溫度計在市場上消失。但是實際情況是多數醫院、社區仍然在使用水銀體溫計。目前,在中國的醫院和家庭市場中,分布著5000萬支水銀體溫計,醫院約有3500萬支。
  • 水銀體溫計成青島市民首選 但危害大7年後或將消失
    原標題:水銀體溫計成青島市民首選 但危害大7年後或將消失 原標題: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也籤署了此公約,也就是說,7年之後水銀溫度計將從市場上消失。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今後量體溫用啥?
    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汞汙染:為什麼要淘汰水銀溫度計和水銀血壓計?
    撒硫磺,使其形成形態穩定的硫化汞;或是用注射器將汞滴吸起,再用水封存。在「環境健康與醫療汞管理研討會」上,醫院代表給出了一種更實在的方法,「掃起來倒進下水道,開窗通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研究員馮新斌從事「汞研究」已逾10年。最近,他不小心在臥室內打破了兩支水銀溫度計。這位專業人士在開窗通風前,先是興致勃勃地將測量汞濃度的儀器搬進臥室,發現「比室外大氣中的汞濃度高出1000倍」。
  • 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教你如何使用血壓計
    如何選購電子血壓計1、針對您的身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電子血壓計形式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子血壓計有三種形式臂式、腕式、手指式。三種均適用於健康人家庭血壓監測。但腕式和手指式不適用於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及末梢循環障礙的病人。
  • 電子血壓計沒有水銀血壓計準?心血管專家闢謠:主要是測量方法!
    說:一定要醫生,用水銀血壓計測量。問她為什麼,她說醫生測得準;最主要水銀血壓計準,在家用電子測量,特別不準。我說:您先用電子的測量一個,然後我再用水銀的測量一個,對比一下,看準不準。結果兩次測量血壓誤差不到5mmHg,說明兩個血壓計,醫生和護士測量的一樣。我接著告訴她:再過一陣,醫院就沒有水銀血壓計了,因為水銀血壓計逐漸會被淘汰,都會使用電子血壓計。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誰更準?那就比較一下
    在疫情期間,大家不僅對自己的體溫特別關心,對別人體溫也很關心,如果聽到旁邊有個體溫37.3度的人,那你可能整晚都睡不著。所以最近體溫計特別暢銷。體溫計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家用呢,選購前要了解哪些?下面就以問答的形式,說說選購體溫計產品時,應該要知道的必備常識。
  • 關於電子血壓計你不得不知道的幾點
    因結果可靠而最為常用,但體積稍大,不便攜帶,且攜帶過程中容易使水銀外洩而影響準確性,所以每次測量前必須檢查刻度管內水銀凸面是否正好在刻度的零位,測壓完畢後將血壓計向右側傾斜45度後將開關關閉,以免水銀洩漏。
  • 水銀血壓計與電子血壓計,哪個測量更準確?要考慮這4個因素
    很多人認為去醫院門診測量血壓非常麻煩,所以就購買操作簡單的血壓計在家裡自己測血壓。電子血壓計就是其中最為方便和實用的一種。但是很多人覺得自己在家用電子血壓計測出的血壓,和去醫院用水銀血壓計測出的血壓有稍微的差別。那麼,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電子血壓計與水銀血壓計哪個更好?
  • 扔掉水銀溫度計的理由 米家iHealth體溫計
    在小米9月11日MIX2發布會上,除了小米MIX2和小米Note3兩大年度旗艦手機,小米還推出了一款新品:米家iHealth體溫計。米家iHealth體溫計是一款電子紅外額溫計,由米家與小米生態鏈企業iHealth共同研發,主打「一秒測準」:對準額頭中心按下按鍵,只需一秒就能顯示當下體溫,讀數可精確至0.1°C分度值。米家iHealth體溫計的售價為129元,將於9月15日在小米網/有品/天貓/小米之家/小米小店同步開售,感興趣的用戶不妨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