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體溫計成青島市民首選 但危害大7年後或將消失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水銀體溫計成青島市民首選 但危害大7年後或將消失

原標題: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也籤署了此公約,也就是說,7年之後水銀溫度計將從市場上消失。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

  政策 青島目前未收到相關通知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水銀體溫計將逐步淘汰」的消息,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這則消息源於新華社的報導,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10月10日在日本表決通過了《水俁公約》,公約主要內容包括原則上到2020年禁止製造、進口和出口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電池、螢光燈等9種製品。包括中國在內的8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籤署公約,這意味著七年後含汞的水銀體溫計將從市場上消失。

  「這個舉措主要是為了減少汞汙染。 」青島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告訴記者,水銀體溫計被打碎後,外洩的汞遇熱會蒸發形成汞蒸氣。一旦汞蒸氣被人吸入,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損壞中樞神經系統,而如果沒有正確回收處理,隨意丟棄水銀體溫計,汞還會汙染水土,破壞環境。記者隨後聯繫了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青島市計量測試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收到這方面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文件。

  行情 水銀體溫計比電子賣得火

  水銀體溫計不讓用,電子體溫計將成為家庭的常備物。據了解,目前電子體溫計按原理可分為鉑電阻和紅外線兩種。鉑電阻體溫計以鉑電阻為測試元件,把電阻的變化「轉化」為溫度來測試體溫。紅外線體溫計則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將其熱像顯示在螢光屏上,從而準確判斷人體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其中紅外線體溫計還可以分為耳溫機和額溫機,耳溫機需要放在耳朵裡一分鐘左右,額溫機則對準額頭「打」一下就可以,不用接觸皮膚。

  記者走訪了各大藥房發現,雖然聽上去相當「高科技」,實際上電子體溫計遠遠不如水銀體溫計受歡迎。「我們向每個買體溫計的顧客推薦電子的,可2/3的人最終買了水銀的。 」中山路一家藥店的店員說。而金沙路一家社區藥店的店員則表示,自從六月份店裡的電子體溫計賣完後就沒再進新貨,「進了也賣不掉,放的時間長了測量就不準了。 」

  調查 老體溫計勝在價低測得準

  不僅如此,青島各大醫院門診科室給病人測溫也以水銀體溫計為主。「非典等流行病爆發時我們也用電子體溫計,測溫速度快。」海慈醫院急診科護士張愛玲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急診科平時用的都是水銀體溫計。海慈醫院兒科注射室護士潘霞則認為,水銀體溫計讀數直觀,使用穩定,而電子體溫計測得不夠準。有的孩子發燒,家長在家用電子體溫計測出來37.5度,結果送到醫院來一測38.5度都不止。 「0.5度的溫差對孩子來說都可能延誤病情,何況誤差在1度以上。 」

  記者在青島全搜索網站親子頻道的育兒論壇裡調查發現,7成媽媽給孩子測體溫首選水銀體溫計。網友「東東媽」表示,自己曾同時用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給孩子量體溫,結果電子體溫計誤差在0.8度左右,雖大家都覺得水銀的用起來有點危險,但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只要有大人在旁邊,一般不會出問題。

  價格便宜也是水銀體溫計佔優勢的原因,青島各大藥店裡一支水銀體溫計只要4元錢,電子體溫計則要20元錢。購物網上的電子體溫計品種更多,價格更是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支紅外線額溫計要98元,而耳溫計則高達198元,比水銀體溫計高出幾十倍。

  水銀體溫計碎了灑點硫磺粉補救

  為什麼電子體溫計的測量結果誤差比較大呢?

  馬兆立認為,這是因為電子體溫計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幹擾,加上電子元件用上幾年會老化,也會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還有很多廠家生產的電子體溫計測試量程達幾百度,「如果按照0到100度的範圍來算,5度的誤差不算什麼,但用它測量幾十度的體溫,5度的誤差就非常大了。」這就好比用一臺稱白菜的電子稱來稱黃金,數據肯定不精確。

  潘霞建議,如果是家裡使用,一支水銀體溫計就足夠用了。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測體溫時不老實,會把水銀溫度計打碎,潘霞建議父母抱著孩子測體溫,相對測體溫來說,更多的體溫計是在平時閒置時被孩子翻出來玩打碎的,因此水銀體溫計不用時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馬兆立則指出,水銀體溫計一旦打碎,可在水銀上灑硫磺粉,遇汞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黑色固體沉澱硫化汞,這時再將沉澱物收集起來,放瓶子裡加點水密封放置,等到合適的機會再集中處理。(記者 高靜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也籤署了此公約,也就是說,7年之後水銀溫度計將從市場上消失。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
  • 中國承諾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代表也籤字同意。但揚子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醫生和市民都表示不願棄用水銀體溫計。省計量院權威專家稱,電子體溫計因其價格高,使用複雜而難以推廣。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和水銀溫度計說再見!被藥監局叫停的溫度計,原來危害這麼大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水銀溫度計,這是很多市民家裡的常備品了,而同樣用水銀製作的含汞血壓計不少家庭也有配備。10月31日,記者從重慶市藥監局了解到,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含汞的水銀溫度計和血壓計將成為歷史。
  •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4日 09:41 來源:楚天都市報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專家建議多次測量取均值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曾凌軻 見習記者周浩)氣溫驟降,感冒機率增加,體溫計的使用也更加頻繁。
  • 水銀體溫計被「禁產」你家還有嗎
    水銀體溫計仍在藥店內正常銷售。汞,俗稱水銀,是一種有毒物質,釋放到環境後將長期存在,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會造成不利影響。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體溫計是居家常備物品之一,水銀體溫計被貼「禁產令」,對藥店及市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1月6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大藥店了解到,目前,電子體溫計成為市民的首選,「禁產令」對水銀體溫計的銷量和價格影響並不大。
  • 細數水銀的危害
    現在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體溫計,常用的就是水銀體溫計。但是,如果你慎將溫度計打碎的話,會發現有很多的水銀流出來,而且是非常難清理的。我們很多人都了解水銀是有毒的,但是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到底會對我們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水銀流出來到底要怎麼處理相信知道這些的人也不多。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傳統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水銀外洩危害健康
    原標題:傳統體溫計被下禁產令 水銀外洩危害健康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被禁止生產的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 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今後量體溫用啥?
    水銀體溫計因為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而受到無數家庭的歡迎,成為家庭必備醫療器材。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曾幾何時,一隻小小的水銀體溫計也是千家萬戶的必備用品。但近日,國家藥監局出臺通知,稱2026年起國內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俗稱水銀體溫計)。記者走訪各大藥房及醫院,探訪了各類體溫計銷售情況,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體溫計已經非常多樣化,但水銀體溫計仍然因其經濟實惠的特點受到不少市民歡迎。醫院方面,有的醫院已經全面更換為額溫槍,但也有醫院在為病人測溫時也仍以水銀體溫計為主,因為其測量結果更為準確可靠。
  • 水銀體溫計摔破咋辦?水銀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哪個測得準?
    還有不少市民提出水銀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測溫不同,到底哪個準?2月16日,有市民留言問:剛才不小心摔破了水銀體溫計,怎麼處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一些媽媽群、市民群裡也發現有類似的提問。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磊回復,家用水銀體溫計的含汞量很小,不足以引起中毒,摔破後,只要及時通風、清理,一般不會引起汞中毒。
  • 「禁產令」來了,水銀體溫計將「絕版」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在2026年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其中價格低廉、測量準確的水銀體溫計,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禁產令」一出,不少網友陷入了糾結:雖然說水銀體溫計確實有隱患,但對作為替代品的電子體溫計,「測不準」成了網友們最大的疑慮。
  • 水銀體溫計被下「禁產令」!今後量體溫用啥?
    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打碎了,真的會使人中毒嗎?體溫計打碎後,怎麼處理?
    有人說,水銀體溫計打碎之後,會使人中毒,這是真的嗎?水銀體溫計打碎之後,是否會使人中毒?水銀體溫計打碎之後,若不及時的處理,是有可能會使人中毒的。水銀體溫計之所以叫水銀體溫計,是因為它裡面顯示度數的液態柱是水銀,也就是汞,這是唯一一種在常溫下呈液體的金屬。
  • 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有不少網友稱水銀體溫計是「童年回憶」:使用水銀溫度計的「習慣姿勢」是先把體溫計甩一下,讓刻度到36度以下。
  • 水銀溫度計將退市 手頭的還能用?以後用啥好?
    核心提示陪伴幾代人長大的水銀體溫計將與我們再見!根據相關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中國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汞,通稱水銀。水銀體溫計為什麼禁產,家中已有的還能再用嗎?若廢棄不用,如何處理?用哪種體溫計代替比較好?就此,記者昨天進行了採訪並請教了專業人士。水銀溫度計還能用嗎?
  • 最準的水銀體溫計將被全面禁產,以後給娃量體溫你用啥?
    一說水銀體溫計,估計大家都感覺非常親切,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雖說近幾年市場上興起了多款新興體溫計,但是歷史悠久的水銀體溫計仍然是「團寵」,無論是各大醫院還是居家自備,水銀體溫計幾乎都是首選,哪怕是咱這種有娃的家庭。
  • 家中常用的這種溫度計,6年後即將消失!
    體溫計有許多種類,其中最為家喻戶曉的莫過於含汞體溫計,也被稱為「水銀溫度計」。內部的水銀柱會隨體溫的升高而發生變化,讀取水銀柱一頭的刻度,即可知曉當下體溫。這種體溫計的測量結果比較精準,而且便宜又好用,所以一度被廣泛使用,幾乎每家都有那麼一兩根。然而,這種溫度計未來不久即將停止生產,消失於人們的生活之中。
  • 2026年水銀溫度計停產,我們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這種體溫計了
    最近,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說,從2026年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也就是說,用了這麼多年的水銀體溫計,就要和咱們說再見了。水銀體溫計其實就是一根裝有水銀玻璃管,在測溫度時水銀會受熱膨脹,但因為被狹窄的玻璃管關在裡面,不能橫著長胖,只能豎著長。而玻璃管上有根據水銀的膨脹係數,劃定的刻度線體。往上漲了多少都有對應的溫度,所以就能得出體溫是多少了。
  • 水銀體溫計打碎了怎麼辦?
    疫情防控期間,測量體溫成為了每天的「必修課」。而便宜好用的水銀體溫計是許多家庭自測體溫的工具。但有這麼一則新聞卻令人感到不安:一女子不慎摔碎體溫計,便用拖把將水銀拖掉。結果卻導致一家3口水銀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