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民間有句俗語,叫「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在生物學劃分中,雞和天上的麻雀、鴿子一樣,都屬於鳥類(儘管雞個頭大、飛不高,但還是屬於鳥類),這些生物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撒尿」——當然,在會飛的生物中,也有撒尿的,那就是當下網民非常熟悉的蝙蝠。不過,蝙蝠雖然會飛,但畢竟不是鳥,因此,可以視為例外。
那麼,為什麼鳥類都沒有「撒尿」的功能?
個人認為:
尿液的作用
對於人類來說,排尿的作用,不止局限於將喝進去的水排出去,更重要的是,人體在新陳代謝時候所產生的廢料,也需要在體液的作用下,經腎臟過濾,而後這些廢料混合上水分,演變成尿液,排除在人體之外。
因此說,對人類來說,不論是排尿出現故障,還是血液中的廢料不能隨尿液脫離人體,都意味著疾病的發生。
可見,排尿健康對人的重要性。
那麼,鳥類的機體運作,是否和人類一樣,需要將新陳代謝的廢料排出體外?
鳥類的尿液排除
鳥類的身體機能雖然和人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鳥類在機體新陳代謝以及機體細胞呼吸運動後,所產生的廢料,也需要排除到機體之外。
但是,鳥屬於「輕盈」的生物,這就意味著,鳥的身體形狀大多很小,在身體小的情況下,很多「器官」都需要儘量「簡化」,能合併的,就需要「合併」——當然,雖然鳥類的身體結構不是由人類的意志所決定,但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這就導致了,鳥的腸道十分短,並且,尿道也和排洩糞便的器官合併。因此,當鳥類在排洩的時候,尿和糞便混合在一起排洩的。這也是我們日常看不到鳥類排尿的原因之一。並且,仔細觀察的朋友會發現,鳥類的糞便主體上是黏稠的。這是因為,鳥類的糞便,是混有尿液的緣故,所以才處於黏稠的狀態。
當然,鳥類在排尿過程中,還有一點向我們彰顯了大自然造物的魅力:因為人類將體內的廢料排除,倘若是1克廢料,至少需要60毫升的水量來做支持,但是,如果鳥類排洩體內廢料也按照這個比例的話,那麼,鳥類基本上沒時間去飛翔了——鳥類需要把絕大多數時間喝水,來維持體內的新陳代謝。因此在自然選擇下,鳥在排除體內廢料的時候,只需要2毫升水就足夠了。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