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搶抓戰略機遇,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中不少市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大家紛紛圍繞如何融入長三角、厚植創新資源優勢、實現長三角一體化與自貿區協同發展等建言獻策,「長三角一體化」也因此成為會場中的高頻詞彙。
「建議我市借勢、借力、借智、藉資長三角戰略優勢,在製造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上狠下功夫,大力促進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委員丁慶喜認為,應「四借四鏈」長三角,以助推我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實施的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將從政策、技術、人才、資源、產業、市場、資金等方面形成整體優勢和合力作用,給我市高端製造業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何「借力」發展,丁慶喜認為,要聚焦市場需求,採取政府招商與企業引商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招商引資,補齊高端製造業產業鏈短板,以科技創新增強高端製造業產業鏈,以龍頭企業帶動高端製造業產業鏈,以政策和平臺扶持高端製造業產業鏈,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胡登峰委員則將關注的視角放在蚌埠自身的資源優勢上。他認為,我市在土地、人力資源、交通、區位等方面優勢明顯,利用好、繼續發揮好創新資源優勢,將大大助力我市打造長三角產業轉移集聚高地。在具體的路徑上,他建議,要以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引領,加快創新資源在我市集聚;以先進位造業為發展目標,加強新興技術及創新產品在我市集聚;以高新技術園區和經濟開發區為主體,強化特色產業優勢集聚;以改革為先導,創新推進工作模式和機制。
「自貿區通過與長三角一體化協作,未來有望能夠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市政協委員楊蓮娜通過分析我市在產業結構、對外貿易與投資水平、自貿區內外聯動方面的不足,建議應通過制度創新來優化營商環境,在貿易監管、金融開放、貿易投資便利化、創新創業等領域進行制度創新,進一步釋放政策效能。找準產業定位,實現區內發展與區外聯動並重,加強長三角大通關合作,實現長三角一體化與自貿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