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宮」離我們有多遠?

2021-01-20 完美孕婦



子宮在女人的一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既能孕育胎兒,又是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同時,它也是嬌貴的,先天和後天的疾病總是特別容易找上它的樣子,給人類出了一道又一道關於健康與疾病的難題,當然,智慧的人類也從沒中斷對它的研究,努力在最大的程度上掌控自己的生命安全!

比如,關於「人造子宮」,實現完全體外培育嬰兒甚至成了科幻的一主題。拋開倫理道德上是非對錯的爭論,和或許拗口陌生的術語(其實還好)。相信,我們花點時間去了解「人造子宮」的點滴會比用同樣的時間刷朋友圈有意義多了。

下面內容節選自果殼網(如侵,刪),不代表完美孕婦觀點。

喬治·德福斯基/文,青檸/譯者

人造子宮必須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結語

人造子宮很可能在人們不斷突破胎兒體外發育限制的過程中產生。這顯然會引起更多關於墮胎的爭論。

而且一旦這項技術投入使用,科學家肯定會關注人造子宮對胎兒的長期影響以及與自然出生胎兒的不同。

但人造子宮不會像一個母親那樣容易受到疾病或者營養不良的影響,也不會有酗酒或抽菸的嗜好。在強大的計算機、先進的生物技術和微觀機器的輔助下,妊娠過程將進一步優化。

思考人們對這項技術的接受程度也非常有趣,究竟多少人會選擇人造子宮?但是對於那些需要這項技術才能實現擁有孩子的夫婦來說,人造子宮的出現預示著人類歷史的一個嶄新階段。

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時期,生產有時不僅帶來痛苦,甚至帶來死亡。體外培育胎兒將能夠把女性從生育痛與風險中解放出來,這或許是科技對女性一種回報。





相關焦點

  • 有了人造子宮之後,女人就沒用了?
    今天是我們的<科普系列>,大人跟大家聊聊「人造子宮和女性生育」的那點事。開篇的第一問,女性的生育問題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女性的生育問題一直很受重視,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研究人造子宮。大家開始討論「如果人造子宮代替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女性還有什麼用?」甚至還有各方罵戰。大人覺得有點莫名,即使女人不用生孩子了,女人也肯定有用啊。你不知道還有個東西叫卵子啊,什麼叫還有什麼用?這麼挑撥兩性矛盾有勁麼...
  • 如何製造一個人造子宮?
    (喬治·德福斯基/文)人造子宮一直是科幻的一大主題。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正離最終實現完全體外培育嬰兒的目標越來越近。本文討論的是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不只是一個保育箱完整功能的人造子宮將比現代保育箱複雜得多。
  • 人造子宮有了重大突破
    人造子宮今年有了重大突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製造了一個外部人造子宮,維持超早產羔羊的生存。試驗中的羔羊在子宮內生活了4周,打破了子宮外裝置維持胎兒穩定機能的時間紀錄。超早產兒的死亡率很高,延長妊娠的體外系統沒有成功的先例。這一次,科學家製造了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充滿了人造羊水,通過臍帶接口連接氧氣,形成一個封閉的流體人造環境。
  • 人造子宮初現曙光 人造子宮優點為什麼要用人造子宮代替人類生育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的早產兒平均佔所有新生兒的1/10,在早產兒中,每年又有約110萬新生兒們由於發育不充分而無法存活下去。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打造的「人造子宮」首次通過動物試驗,讓早產的小羊撐過危險期順利存活,生理機能也和一般小羊相差無幾。這項技術如果能夠應用於人類,將會提高早產兒的生存機會。有人甚至預測,未來將會有一半以上的嬰兒由人造子宮孕育出來。
  • 人造子宮來了,真的可以讓男人生孩子?
    要是以前寶孕君肯定會說,傻姑娘,別想多了,還是回家洗洗睡吧……但最近一則人造子宮的消息轟炸了整個醫學圈,說不定不久的將來真的會實現大家的願望。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多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專門用於研究人造子宮。「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
  • 人造子宮要來了
    根據外媒報導,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此外,研究小組將在人造子宮上,安裝各種傳感器,模擬媽媽的體溫、心跳。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人造子宮的目的是幫助極端早產的嬰兒度過24至28周的關鍵時期。」
  • 有了人造子宮,男人真的能生孩子嗎?
    原創 六團隊 第十一診室圖片設計: 番薯丫 | 責任編輯: 大喵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導言去年,一則關於人造子宮的新聞大火,據說有了它,男人也能生孩子,女性再也不用受生育之苦。
  • 人造組織器官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看看這些研究就知道了!
    「我們最初偶然發現了這一點,我們想研究溼度對蜘蛛拉絲的影響。」為此,他們將一根砝碼懸掛在絲綢上製成一種擺錘,並將其封入一個可以控制內部相對溼度的室內。 「當我們增加溼度時,鐘擺開始旋轉。這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人造子宮的歷史
    研究人員意在用羊膜囊模擬母羊子宮環境,從而使未發育完全的胚胎繼續成長。在這個人造環境中,羊胚胎逐漸從一個粉紅色的、形如外星人的生命體發育成一隻會呼吸、會吞咽的動物。隨著人造子宮的消息傳開,一些人認為,這種旨在提高人類早產兒存活率的醫療設備正使我們朝著奧爾德斯·赫胥黎1932年小說《美麗新世界》中描畫的未來前進。
  • 人造重力離現實有多遠?
    我們目前顯然還沒有遇到如此強大的蟲族,那麼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人類是否可以在空間站產生人造重力呢?如果我們把空間站的半徑建造得足夠大,那麼這種科裡奧利效應造成的自由落體橫向偏離就會變得很小。更直觀一點來說,如果我們建造一個半徑10千米的圓筒空間站,在離內壁1米的高度讓一個小球自由落體,那麼小球落地之後的橫向偏離只有不到1釐米。這樣的偏移程度對空間站中的正常生活就沒有明顯的影響。其實科裡奧利效應在地球上也照樣存在,因為地球也會自轉的不是?
  • 生化人還離我們多遠?五大仿生技術推動進程
    很多人認為生化人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仿生科技早就已經走進我們的視野。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些仿生前沿技術,讓大家看看生化人究竟離我們有多遠。3D列印骨頭2014年初,荷蘭一名患有罕見骨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她有極為罕見的「頭骨增厚症」,不停生長的頭骨嚴重影響了它的生活。成功接受了3D列印頭骨移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人造頭骨的人類。
  • 「男人不再需要女人」 人造子宮引發倫理爭議(圖)
    新華網華盛頓2月23日電(記者毛磊)人造子宮研究最近熱了起來,一股「新技術恐懼症」隨之瀰漫。一些媒體甚至稱,美國華人科學家劉洪清教授在人造子宮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將有可能讓「男人也可傳宗接代」,更會促使「女人從這個星球上消失」。  科學界圍繞人造子宮的倫理爭論也更加激烈。
  • 人造子宮讓女人多餘嗎?
    這個結果當然讓人振奮,並且讓人浮想聯翩,未來這樣的人造子宮也可以用於人類的生育。想想那些為生育和哺乳付出太多艱辛和痛苦的女性,以及被「一孕傻三年」嚇怕了的準媽媽們,這種人造子宮就會被寄予厚望,而且將有巨大的市場。事實果真如此嗎?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3D列印助力人造器官的研究3D列印作為一項新技術,我們可能經常聽說,但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其實3D列印涉及領域極其寬泛,從建築工程到生物醫學,甚至微生物領域都可以看到其蹤影,連風力發電機的底座,通用電氣公司都準備通過3D列印建造。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3D列印助力人造器官的研究3D列印作為一項新技術,我們可能經常聽說,但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其實3D列印涉及領域極其寬泛,從建築工程到生物醫學,甚至微生物領域都可以看到其蹤影,連風力發電機的底座,通用電氣公司都準備通過3D列印建造。
  • 人造腎臟離我們還有多遠?1-2年內有望進入人體試驗!
    它和我們之前經常聽到的「造血幹細胞」有些相似,又不完全一樣。- 類似於造血幹細胞iPS細胞可以分化成人體的各種細胞,如胰島細胞、神經細胞、骨細胞、血細胞等等,當然也包括大家最關心的腎臟細胞。攻克技術難題,迎來巨大希望為什麼在2012年就獲得諾貝爾獎的iPS細胞,我們現在還感到這麼興奮呢?iPS細胞雖然已經被證明可以分化成人體內的各種細胞,但真正想要在人體內發揮特定的治療效果,還需要克服很多問題。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荷蘭科學家獲數千萬元,研發人造子宮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 「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生育的遊戲規則,或因此改變。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按照設計,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此外,研究小組將在人造子宮上,安裝各種傳感器,模擬媽媽的體溫、心跳。2018年荷蘭設計周期間,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邀請藝術家,搭建人造子宮的模型,並註明其工作原理。有參觀者稱,「《黑客帝國》、《逃出克隆島》要成真了。」
  • 20年後 人類將可使用人造子宮生孩子
    ,30年之內將會出現嬰兒在體外的人造子宮內孕育出生。人造子宮是能給胎兒提供氧氣和營養的容器,羊水囊會根據大小定製而成避免浪費,容器外連接電路對嬰兒的體重、心臟速率及身體發育進行密切監視。這一技術發展可以給無法生育的婦女生育自己的孩子的希望,也是一些同性戀夫情侶的福音。除此之外,人造子宮還有別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