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宮初現曙光 人造子宮優點為什麼要用人造子宮代替人類生育

2020-11-23 海峽網

躺在暖箱中的早產兒。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的早產兒平均佔所有新生兒的1/10,在早產兒中,每年又有約110萬新生兒們由於發育不充分而無法存活下去。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打造的「人造子宮」首次通過動物試驗,讓早產的小羊撐過危險期順利存活,生理機能也和一般小羊相差無幾。這項技術如果能夠應用於人類,將會提高早產兒的生存機會。有人甚至預測,未來將會有一半以上的嬰兒由人造子宮孕育出來。

2017年4月25日,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阿南·弗雷克(Alan Flake)研究團隊表示,他們打造的「人造子宮」首次通過動物試驗。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結果。

弗雷克等人研發的人造子宮確切地說是一種生物袋(biobag),看起來像一個大塑膠袋,是用特殊材質製成。研發這種人造子宮的目的是為了挽救早產兒的生命,但是先在動物——早產羊羔身上進行試驗。

這個生物袋模擬的是孕育小羊的母羊子宮,其中充滿了羊水,後者是含有鹽和其他電解質的溫水,另外在生物袋外部配置了一個機器胎盤,後者的血管與早產小羊的臍帶連通。人造子宮接有專門管道,每天注入定量羊水,以確保生活在其中的早產羊羔如同懸浮在母體的子宮環境內。

早產羊羔並非通過臍帶從母親獲得食物(養分),而是靠人造子宮外的配件——機器胎盤來獲得養料。一方面,含有養料和氧氣的新鮮血液源源不斷輸送到羊羔體內,羊羔的心臟也將含有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謝物質的陳舊血液擠壓到機器胎盤中,後者將血液更新之後再回輸到羊羔體內。

研究人員對8頭早產羊羔進行試驗,其中5頭相當於23周人類早產兒(人類的早產兒是指在母親子宮內孕育20周但未滿37周的胎兒),另外3頭孕期略長一些。當它們在母羊的子宮中長到105-120天的時候,被從母體剖腹取出,立即放進人造子宮中,在人造子宮中養育4周左右。

在人造子宮孕育期間,這些早產羊羔全部正常發育,血壓和其他健康指標穩定,沒有其他併發症。而且,在這4個星期內,可以直觀地看到,小羊羔逐漸從紅通通的模樣長成白色的毛茸茸狀小羊。4周後,這些小羊出生,除了一些小羊出現輕微的肺部炎症外,其他小羊非常健康。在安樂死解剖小羊的腦和肺部情況時發現,它們與足月出生的小羊沒什麼不同。另一部分生下的小羊生長超過一年,經過各項指標檢測,結果也與正常生殖的小羊沒有什麼差異,是健康可愛的正常小羊。

這項試驗的結果令人鼓舞,研究團隊表示,已經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商談,希望能在3至5年內展開人體試驗。

不過,即便這項技術可以應於人類,也只是用於挽救早產兒。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的早產兒平均佔所有新生兒的1/10,在早產兒中,每年又有約110萬新生兒們由於發育不充分而無法存活下去。研究表明,不到23周的早產兒生存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雖然24周的存活率為55%,但是對於23周的寶寶們來說,存活率只有23%。

因此,這種人造子宮也只能挽救那些23周前出生的早產兒,讓他們順利度過發育不成熟的艱難時光,即便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地讓早產兒活下來,也可能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

成熟的人造子宮

用人造子宮來代替人類生育(體外生育)最早是由在英國出生的印度裔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哈登(J.B.S. Haldane)在1924年提出的。有人預測,如果這一想法能實現,到2050年後,將會有一半以上的嬰兒由人造子宮孕育出來。

讓人們看到人造子宮最大希望的是康奈爾大學的華裔教授劉鴻清,後者於2001年培育出了子宮內膜組織,並創建了一個人造子宮。2003年,劉鴻清等人用老鼠進行體外孕育試驗,把老鼠胚胎放入人造子宮孕育,可惜老鼠沒足月就因為畸形而中斷試驗。後來,由於法律不允許人造子宮用於人體試驗,該項試驗不得不中止。

從人造子宮的試驗進程可以看到,人造子宮有兩大難題,一是技術,二是倫理。首先從技術來看,人造子宮尚不成熟。弗雷克等人研發的人造子宮只是一個孵化器,是在孕育的最後階段扮演一下子宮的功能,以救活早產兒。但是,成熟的人造子宮必須相同或類似於生物的自然子宮以及孕育胎兒的所有條件。

除了需要羊水外,人造子宮還必須至少符合自然子宮的兩個條件,一是具有子宮內膜,二是在受精卵著床於子宮內膜後,能形成胎盤,以滿足母胎之間的營養和氧氣供給和交換。而且,即便是人造子宮的羊水,也必須與自然子宮的羊水有完全相同要素,如羊水包含多種可以促進胎兒生長的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除了水和電解質外,還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抗生素以及尿素。此外,人造羊水也應當為胎兒提供保護和減震作用。

相關焦點

  • 有了人造子宮之後,女人就沒用了?
    簡單地說,上帝毀滅人類太容易了,不用大火大水,讓人類女性集體失去生育能力,等個一百年(都用不了),人類自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你說重要不?女性的生育問題一直很受重視,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研究人造子宮。大家開始討論「如果人造子宮代替了女性的生育能力,女性還有什麼用?」甚至還有各方罵戰。大人覺得有點莫名,即使女人不用生孩子了,女人也肯定有用啊。你不知道還有個東西叫卵子啊,什麼叫還有什麼用?這麼挑撥兩性矛盾有勁麼...
  • 人造子宮要來了
    根據外媒報導,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此外,研究小組將在人造子宮上,安裝各種傳感器,模擬媽媽的體溫、心跳。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人造子宮的目的是幫助極端早產的嬰兒度過24至28周的關鍵時期。」
  • 人造子宮讓女人多餘嗎?
    現在,人造子宮可能成為第六代或第N代人工生殖技術,推廣到人類的生育中。自己不願意生育的夫婦提取自己的精子和卵子在體外授精後,培養成胚胎,可植入人造子宮孕育,這種人造子宮類似現在的生物袋,裡面不僅有羊水、血液循環系統,以供給胎兒養分和氧氣,還可能模擬母親自然子宮的無菌、溫暖和富有彈性的條件。
  • 人造子宮的歷史
    研究人員意在用羊膜囊模擬母羊子宮環境,從而使未發育完全的胚胎繼續成長。在這個人造環境中,羊胚胎逐漸從一個粉紅色的、形如外星人的生命體發育成一隻會呼吸、會吞咽的動物。隨著人造子宮的消息傳開,一些人認為,這種旨在提高人類早產兒存活率的醫療設備正使我們朝著奧爾德斯·赫胥黎1932年小說《美麗新世界》中描畫的未來前進。
  • 有了人造子宮,男人真的能生孩子嗎?
    在沒有人造子宮的時候,人類子宮對生育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就算有的姑娘並沒有生育的打算,也應該重視健康,定期檢查各項器官的功能。六運助在這裡還要多說一句,子宮縱然是重要的生育器官,但如果宣揚「不生孩子就沒有完整的人生」等類似的觀念,甚至把女性比作「行走的子宮」,就十分荒誕了。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生育的遊戲規則,或因此改變。人造子宮的創想,最早出現於1924年,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J.B.S. Haldane提出。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荷蘭科學家獲數千萬元,研發人造子宮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 「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生育的遊戲規則,或因此改變。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未來人類有可能將此技術應用於子宮的移植,正因為如此,該項技術的發展前景頗受爭議。而開發半人造子宮的團隊,在3D列印領域深耕多年,其團隊領導本身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泌尿科主治醫生,曾完成過多項器官移植手術,總共為七名患者換上了自己開發的人造膀胱。
  • 子宮都可以人造了?美國團隊製造半人造子宮,成功產下後代
    未來人類有可能將此技術應用於子宮的移植,正因為如此,該項技術的發展前景頗受爭議。此項技術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文中主要圍繞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開展實驗,這種材料有良好的組織兼容性並且可以通過生物活動自身降解,把兔子的正常細胞接種到用該材料製造的支架上孵育時,表現出了正常的生長發育現象並在活體中得到了驗證。
  • 解決生育難題面臨倫理困境 人造子宮有望成現實
    關於人造子宮的話題日前引起了世人關注。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弗裡達·西蒙斯坦最近在巴塞羅納舉行的一次關於倫理道德與醫療技術的會議上說,人們希望早產兒有一個更好的結果,又要求提高試管受精的效率,這些要求最終會導致人造子宮研究的開展。但這一技術面臨著巨大的倫理挑戰,在未進行全面的倫理辯論之前不應該推廣這項技術。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如果告訴你,科學家們正研究能替代母體的「人造子宮」,有了它,男人也能生孩子。你覺得未來人類的生育狀況會變成怎樣呢?人造子宮最早在1924年,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J.B.S.Haldane提出。就在去年,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撥出一筆巨款,29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20萬元),供科學家研發人造子宮。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荷蘭Máxima醫療中心產科專家Guid Oei表示,「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
  • 體外人造子宮:代替女性孕育嬰兒(圖)
    一位未來學家認為,三十年之內將實現人體之外人造子宮誕生嬰兒。這項技術叫做「體外發育」,自2001年就已成功研製,之前實驗顯示連接在「胎盤機器」的子宮可以培育老鼠胚胎。人造子宮可以連接在一個「胎盤機器」上,連接線路可以監控胎兒體重、心率和發育等所有狀況。這將解決無法正常懷胎和子宮異常的女性生育問題。除此之外,人造子宮培育嬰兒將降低女性懷孕和生育相關的死亡概率,可以延長女性生育年齡,同時,如果胎兒處於患病狀態,藥物可以很容易作用於胎兒。
  • 人造子宮會是女性解放的工具嗎?
    可供早產羊羔繼續發育的人造子宮。© Patridge et al/Nature Communications其次,人造子宮技術對女性還有相當重要的積極社會意義。對費爾斯通來說,人造子宮可以通過緩解生育過程中的嚴重性別差異消除目前導致女性受壓迫的一大關鍵因素。
  • 人造子宮有了重大突破
    人造子宮今年有了重大突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製造了一個外部人造子宮,維持超早產羔羊的生存。試驗中的羔羊在子宮內生活了4周,打破了子宮外裝置維持胎兒穩定機能的時間紀錄。超早產兒的死亡率很高,延長妊娠的體外系統沒有成功的先例。這一次,科學家製造了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充滿了人造羊水,通過臍帶接口連接氧氣,形成一個封閉的流體人造環境。
  • 人造子宮來了,以後真的不需要女人了嘛
    研究團隊稱,來自歐盟的資助讓他們有望在五年內製造出一個人造子宮原型,並在2025年前完成相關試驗,以便投入臨床使用。那麼,這樣一款人工子宮的問世,對人類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可挽救極度早產兒生命根據外媒報導,這款人造子宮充滿類似羊水的液體,自帶血液循環系統。胎兒臍帶會和人工胎盤相連,從而接受氧氣和營養。
  •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為了延長人類壽命,提高人類生存的幸福度,醫療專家先後研發出多種人造器官,比如人造腎臟、人造胰腺、人造肝臟等,以取代功能不全的天然臟器,維持機體正常運作。最近,科學家又獲得一項突破性生物技術——人造子宮。
  •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從母體子宮內膜取下細胞組織,經培育生成為一個可以替代子宮的體外懷孕載體
  • 人造子宮來了,真的可以讓男人生孩子?
    導言醫生,我有嚴重的子宮腺肌症,無法生育,對夫妻關係產生很大的影響,請問現在是否有人造子宮呢?醫生,我子宮全切術後,健康狀況良好,現代科技這麼發達,請問是否有人造子宮呢?要是以前寶孕君肯定會說,傻姑娘,別想多了,還是回家洗洗睡吧……但最近一則人造子宮的消息轟炸了整個醫學圈,說不定不久的將來真的會實現大家的願望。最近一個歐洲的實驗小組拿到2000多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專門用於研究人造子宮。「它是人類子宮的『體外版』。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其臨床運用。」
  • 歷史上的人造子宮之辯
    這本書描繪了一個人類胚胎受精在試管中完成的世界,用化學的方法來排列社會生物等級,從「阿爾法」一直到「埃普西隆」,「阿爾法」代表最重要的那些精英,而「埃普西隆」則是在大型火葬場工作、從燒焦的人骸骨中挖磷的奴隸。然後這些胚胎會被帶到「孵化場」培育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