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柳州一市民的手掌被食人魚咬傷。卿要林/攝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王宇丹 李斌 伍海燕 發自北京、南寧、墨西哥城
平靜的河面微波蕩漾,遠處岸邊是水中嬉戲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卻不知水面下,飢餓的食人魚在暗處正張著血盆大口,虎視眈眈……剎那間,這些有著剃刀般鋒利牙齒的殺人機器撲向了人群……幾年前,這還只是發生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事情,但不久前,這樣的場景卻發生在我國的內河流域——廣西柳江。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凱博來到珠江流域上遊的柳江親水平臺給小狗洗澡,猝不及防遭到3條「猛魚」攻擊,其中一條魚突然咬住他的手掌不放。他注意到,這些魚有著紅色的眼睛和鋸齒般鋒利的牙齒。張凱博忍痛將魚甩上岸,這才發現自己的左手手掌幾乎被啃掉一塊肉,已經血肉模糊。
經專家鑑定,咬人魚種正是產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魚」。
亞馬孫河裡的「水鬼」
食人魚,也稱食人鯧、水虎魚,是一個擁有數百萬年歷史的古老物種。它們生活在南美洲奧裡諾科河和亞馬孫河的主流和較大支流水流湍急處,在亞馬孫河流域位列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
它們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食人魚一般長15至25釐米,最長的可達50釐米。成魚幾乎來者不拒——其他魚類、河邊飲水的病牛,甚至是人體的某些部位都可為其果腹。食人魚兩顎短而有力,牙齒為尖銳的三角形,上下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靠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一名野生動物愛好者。許多人都是通過他撰寫的《穿越巴西野林》一書才首次了解食人魚。他眼中的食人魚異常兇猛,「能將人的手指咬斷,總是在漁船周圍急速掠過,撕咬遊泳者,或吞食鬥膽入水的身上帶傷的人」。食人魚因而得名「水中狼族」和「水鬼」。
在它們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託格羅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成為它們的美餐。儘管這種魚並不主動攻擊人類,但傷人事件仍時有發生。2011年11月,巴西婦女洛澤蘭妮·費列拉在西部馬託格羅索州達維隆海灘遭到食人魚襲擊。當時她帶著小孫女在淺灘洗澡,突然腳上一陣劇痛,腳趾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傷口,一條食人魚正在她腳邊。而她是當月馬託格羅索州第12名遭食人魚襲擊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