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黃蕾)繼銀保渠道改革方案出爐後,備受業內關注的平安集團壽險改革再傳實質性進展。此次是傳統保險營銷渠道(代理人)的核心體制——「基本法」。據了解,平安人壽本次「基本法」升級,針對的是公司全體壽險代理人,主要體現在三大維度:待遇升級、關懷升級、管理升級。其中,待遇升級覆蓋新人、績優、主管三類人群。
「基本法」為什麼要改?
「基本法」指的是保險公司對代理人展業、晉升及獎懲等方面的管理辦法。有業內人士歸納,從實質上看,「基本法」是保險公司對利益分配所實行的辦法,是壽險營銷隊伍發展的「指揮棒」。
在現行保險公司「基本法」要求下,傳統保險代理人的組織架構呈「金字塔」型,代理人被劃分為四到五個級別,甚至有公司設置的層級更多。雖然這種利益分配方式調動了組織中每一個人的增員積極性,但過多的銷售層級也導致了處於金字塔底層的代理人的保費貢獻與佣金收入嚴重不匹配。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保險公司代理人流失嚴重,「大進大出、大浪淘沙」已成為行業常態。
同時,「基本法」還是導致諸多行業問題的因素之一。由於代理人規模的增長是「基本法」考核的指標之一,大部分壽險公司又將費用投入向增員傾斜,而一線代理人壓力大且利益易被侵蝕,因而相當一部分的代理人傾向於組建團隊而非銷售。
因此,業內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保險公司營銷體制改革首先應從「基本法」開始起步,即鼓勵縮減管理團隊層級,提高一線保險代理人的待遇。這樣的呼聲近年來漸次高漲。真正的改革,就必須改變底層的經營邏輯,從而改變利益分配模式、組織架構模式,以及權利分配架構。
平安「基本法」怎麼改?
不過,要對實行了數十年的「基本法」進行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肯定要改,但是怎麼改、改多少,不少保險公司都在看頭部公司會怎麼做,尤其是今年年初宣布推進深度轉型改革的平安人壽。
平安人壽的「基本法」全名為《個險壽險業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旨在為壽險代理人建立科學規範、激勵得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自1994年首次發布以來,為順應公司發展,平安人壽的「基本法」歷經多次調整和升級。
據了解,本次平安人壽「基本法」升級,針對的是全體壽險代理人,旨在實現支撐壽險改革、支持代理人轉型升級兩大目的,達成人力持續增長、結構持續優化、收入持續提升三大目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競爭性。
平安人壽新「基本法」的升級策略是長短兼顧,完成由量到質的轉型。短期計劃為:計劃增員動力、持續擴量,以應對市場競爭、靈活調整;長期計劃為:優化隊伍結構、質量轉型,線上線下結合、經營增效。
升級主要體現在三大維度,包括待遇升級,覆蓋新人、績優、主管三類人群,十大亮點全面助推代理人收入提升;關懷升級,提升代理人歸屬感,解決後顧之憂;管理升級,聚焦團隊品質,實現永續經營。
對於這次新「基本法」的問世,平安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平安人壽黨委書記陸敏認為,本次升級,舉集團、壽險之力,投入重磅資源,進行待遇、關懷、管理全面革新。「這是支撐公司改革發展,助推代理人量質齊升的利器。」
平安人壽總經理兼執行長餘宏表示,「基本法」是隊伍發展的核心動力,平安人壽旗下各機構應藉助「基本法」升級契機,全力推動隊伍實現人力持續成長、結構持續優化、收入持續提升三大目標。
今年年初,平安人壽宣布推進深度轉型改革,目標是不僅成為規模最大的人壽公司,而且要成為行業的標杆、成為新型壽險經營模式的領先者。升級「基本法」,將為平安人壽這次轉型帶來哪些成效,還需要時間進一步檢驗,業內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