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NBA專業籃球運動員在高強度運動中球鞋的形變狀態。
球員變向時,球鞋和人腳在巨大的作用力極易發生扭麻花的情況。
運動員的足弓一旦扭麻花,後果難以想像,很可能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結束。
而Nike發售的Air Jordan 11首次使用的碳板材料將這一問題完美解決。
不過官網標價1599元,二級市場甚至2499的售價讓含有碳板的球鞋價格昂貴。加了碳板的球鞋就貴幾倍,合理嗎?碳板成本有多高呢?
要想了解碳板成本,先看碳板是如何由碳纖維生產而成的,這是碳纖維原料基碳纖維PAN——聚丙烯腈。
拉絲後在100-300℃溫度下進行牽伸,然後是預軟化處理。用400℃加熱氧化的方法使PAN線形大分子鏈轉化為非塑性耐熱梯形結構。
使其在炭化高溫下不熔不燃、保持纖維形態,接著通過1000-2000℃高溫將PAN中非碳元素驅除,生成含碳量90%以上具有亂層石墨結構的碳纖維。
繼續加溫,在3000℃中將亂層結構的碳化材料向三維石墨化結構轉化,提高碳纖維模量。
有了碳纖維原料,就可以開始生產球鞋所需的碳板,根據碳板長度、寬度,需要對碳纖維預浸料進行裁剪。
預浸料根據料中碳纖維絲束大小分為1k,3k,6k,12k等,板材厚度則需要靠預浸料層疊。
然後進行鋪層,根據板材對拉伸力、剪切力和強度方面的需求,設計預浸料的鋪層方向,常用的鋪層方向有0°、±45°、90°。
不同的鋪層方向有平紋、緞紋、單向、斜紋、混紡的差別,接著將鋪疊好的碳纖維板合模放置在預定溫度的模具中加壓加熱後。
層合材料在熱壓下逐漸固化並達到一定的固化度,完成固化。這樣生產出的碳板,其強度是鋼板的4倍以上。
重量更輕,而且韌性也得到提升,可塑性非常強,可以做成各種形狀裝在球鞋合適的位置。
發揮其防扭轉承託盤和支撐的作用,防止球鞋和人腳在巨大的作用力下發生扭麻花的情況。提高穩定性,保護球員的足弓和腳踝。
了解了生產過程和優勢,我們來計算下碳板的生產成本,根據一般規律,生產1kg碳纖維需要消耗2.2kg PAN原絲。
上設備本身和折舊、電力、燃氣、車間淨化等直接成本,再算上流動費用以及人工成本,廠家每生產500噸碳纖維需要15.89萬元。
也就是說1kg碳纖維只要3毛錢,如果廠家規模可以生產1500噸,成本會更低,1kg碳纖維甚至只要7分錢。而用於球鞋鞋底的碳板生產要求並不高,一般以12K或者6K碳纖維為原料,採用平紋和緞紋工藝,一雙鞋2張鞋底的碳板,根據不同的大小,價格大約為40~80元左右。
拿最經典的AJ11舉例,從外觀能明顯看出是平紋織法,選用12k碳纖維,十幾年前元年版本所用的碳板成本確實高,而現在的價格已經算是白菜中的白菜,但是球鞋定價依然很高,不知道鞋迷會不會秒變檸檬精。
話說回來,像Nike這樣的體量,一雙含有碳板的球鞋,其附加費用貴起來也情有可原,畢竟包含有研發費用,設計費用,宣傳推廣,球星代言,銷售環節等,層層下來就成了現在這個價格。這樣看來,李寧閃擊3代無論是碳板質量還是300左右的價格真是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