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板跑鞋大盤點,為什麼它能那麼快,還那麼貴?

2021-01-20 跑步吧

前幾日,世界田徑聯合會重新修訂了比賽鞋使用標準,旨在讓全世界的運動員和跑鞋製造商都能清楚的了解跑鞋應遵循的技術標準。

這也是對之前眾多頂尖職業運動員投訴Next%涉嫌違規的權威回應,最終NEXT%通過了認證,在它助力下創造的多項記錄也得到認可。而之前耐克市售的VaporFly系列跑鞋,以及其他品牌的碳板跑鞋都將被一視同仁,不會被田聯禁穿。

耐克作為碳板跑鞋的開創者和引領者,在這幾年的跑鞋市場,可謂是風光無二。而NEXT%堪稱其中的翹楚,這一年幾乎所有的賽事和重要事件,都和它有關,它也在不斷「神話著」大家對碳板跑鞋能提升成績的印象。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不過,為防止再次出現技術引發的爭議,保護田徑運動的公平性,國際田聯也對今後的跑鞋樹立了一個邊界:碳板使用數量不能超過1塊、鞋底不得厚於40毫米、上市銷售至少4個月才能用於比賽等規定。

於是,耐克為了角力東京奧運會,搶先發布了新一代跑鞋 Alphafly NEXT%,它只有一塊碳板,而不是基普喬格破2時穿的三塊,相比NEXT%,Alphafly的碳板的硬度有所增強,Alphafly中底的更大更厚的,中底為39.5毫米,全部符合了田聯的新規則。

不過,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的定價尚未公布,它會二月份在美國首發,於四月份在部分國家上市,國內跑友要想正常購買,預計要等到下半年了。

對於耐克新發布的碳板跑鞋,各位是否期待呢?它能否還能創造出人類自身與科技創新結合的新傳奇呢?

回顧碳板跑鞋的歷程,從上市至今一直保持著超高的熱度,它顛覆了整個跑鞋產業,它集合了多項前沿黑科技,它助力出了人類的最快速度。當然,它昂貴的價格也被不少人所詬病,成為最燒錢的裝備之一。

Vaporfly的全系列跑鞋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碳板跑鞋,它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它適合所有人嗎,它為什麼那麼的貴?

碳板鞋為何能那麼快

跑鞋裡的碳板是一種碳纖複合材料,它有質量輕、更堅韌、更有彈性、耐疲勞性好等優點。碳板最早應用在航空領域、F1賽車等尖端設備上。

之後碳板被用到了籃球鞋和足球鞋中,用以防止球員在急停急轉、急加速、變向等動作下出現受傷,起到穩固鞋身、足弓支撐抗扭轉的作用。

而碳板跑鞋最先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始於2017年的Breaking 2挑戰,基普喬格穿著耐克旗下首款碳板跑鞋VaporFly Elite跑出2小時25秒的成績,引起一片譁然,從此碳板跑鞋進入我們的視野。

碳板應用到競速跑鞋,不只是對中底進行結構加強,提供足弓支撐穩定性,它還起到了更神奇的作用:回彈力增強、提供強勁的推力,提升跑步效能,節省跑者的體力,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描述並非誇張,很多穿上它的人紛紛跑出了速度的傳奇,在贏得讚譽的同時,碳板概念也逐步被公眾所接受。

目前,耐克在碳板跑鞋領域上仍是遙遙領先,同時佔據著絕大部分市場,在一段時間,跑者們會把碳板跑鞋等同於耐克跑鞋,但這都不能阻擋其他運動品牌的進入,在這一年裡,已有李寧、特步、HOKA ONE ONE等品牌推出了旗艦級的碳板跑鞋,而其他品牌也將會陸續推出自己的碳板跑鞋,在今年,我們將看到碳板跑鞋的百花齊放。

不過,同樣是使用,但是各大品牌對碳板的形狀、硬度和功能有所不同,有些品牌只用到了小小的一塊,僅起到支撐作用,遠沒有達到回彈推進力的效果,目前碳板在跑鞋的應用主要分為助力推動和支撐抗扭兩種,所以大家也不要完全把碳板跑鞋一概而論,更不要被它所神話。

碳板與緩震材料

如果你認為只靠碳板成就了跑鞋,那就錯了,它是由碳板與緩震材料的完美結合才有了超強表現。

碳板只是維持跑鞋的剛性和回彈,而在中底中這個硬質材料,就需要有很好的緩衝材料來減少堅硬碳板對腳的硬衝擊,所以中底厚度要大幅增加,同時又得考慮競速時的經濟性,中底的材料還要做到輕量,得提供絕佳的緩震。

這樣,為了讓中底緩震材料更好地匹配碳板,柔中帶剛、相輔相成,各大品牌都研發出自家頂級緩震材料,比如耐克的ZOOM X、李寧的科技,而這些元素的疊加,也塑造出了競速碳板跑鞋的特點:輕量化、厚中底、流線型、價格不菲。

碳板跑鞋為何那麼貴

的確,碳板跑鞋除了讓我們驚嘆它所創造出優秀成績外,還有就是它的價格,刷新了我們對跑鞋的價格預期,一雙碳板鞋為何那麼貴?小編就來剖析一下:

1、科研研發成本:碳板跑鞋裡的集合了多種尖端技術,需要反覆的實驗,不斷的去測試、優化,才能有絕佳的穿著體驗。

2、材料成本高:除了碳板、中底材料外,為了不讓跑鞋有明顯短板,廠家在面料、大底等部位也都用上了頂配。

3、製作工藝複雜:把碳板嵌入到緩震材料中的三明治結構,大大提高了製鞋的難度,同時,中底材料製作難度大,所以在量產上遠低於普通跑鞋,在剛開始還出現一鞋難求的現象。

4、品牌溢價:目前發布碳板跑鞋的都為國內外的一線品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此外,它們為宣傳產品,在營銷上的花費也是不少的。

當然,上述分析的價格貴僅為全掌碳板跑鞋,對於像多威徵途用到僅起支撐作用的小塊碳板來說,並不適用,下文我們也會詳細介紹。

不過碳板跑鞋除了貴,它們的「壽命」也較短,這是跟大底耐磨和中底衰減有關,甚至有人會拿跑一公裡多少錢來折算,因此,不少人僅在比賽時穿著,格外珍惜。

碳板跑鞋的適用人群

穿了碳板跑鞋,就一定能跑的更快嗎?事實上並非盡然,對於競速型的跑鞋來說,它對跑者自身能力的也很高,成績需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夠駕馭出色,不然,反而會帶來傷病。

而品牌方做了說明,適合人群為頂尖、精英跑者,這樣才會如虎添翼,不過做為高度市場化的跑鞋,自然會吸引不少跑友不在乎自身成績如何,也要一擲千金,好好體驗一下它的神奇之處。

同時,我們還要對碳板跑鞋有客觀的預期,《紐約時報》經過大數據統計後,給出了一個相對平均一點的數字,穿上耐克系的碳板跑鞋,成績可提升的時間在4~5%之間!可不要小看這數字,這對於頂尖選手來說,可算是一個質的飛躍。

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就詳細介紹下當前主流市售的幾款碳板跑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你最傾向於哪雙跑鞋呢?

耐克 NEXT%

鞋重(男US 9碼):187g

前後落差:8mm ;

上市價格:2099元

購買價格:1799-2099元

購買渠道:各大電商平臺、線下店鋪

NEXT%是由Vaporfly 4%升級而來,意為每場比賽的下一次突破,果然是名副其實,從六大滿貫到箱根驛傳,帶來了無數榮耀和世界紀錄,以及對它涉嫌作弊的非議。

它在中底ZoomX較上代增加了15%,但重量保持不變,落差從原來的11mm降低到現在的8mm,鞋面採用更輕薄的新材料Vaporweave,考慮到競速跑鞋輕量化的要求,大底橡膠更厚。

NEXT%中底內置的鏟型全掌碳板結構,較上代增加了硬度,鞋身不易彎曲,這樣利用蹺蹺板原理產生滾動感,讓跑者有不自覺加速的感覺,中底配合碳板將落地緩衝快速分解並予以回彈,以此為跑者帶來持續的推進力。

優點:目前反饋最好的碳板跑鞋

缺點:對跑者肌肉力量要求高,壽命短

李寧飛電

鞋重(男US 9碼):177g

前後落差:6mm ;

上市價格:2099元

購買價格:1699-2099元

購買渠道:李寧官網、線下店鋪、閒魚

國產品牌李寧經過2年研發調校,率先發布了碳板競速跑鞋--飛電,它採用了內置全掌異構碳板、高科技輕彈中底材料、Momo半透明蟬翼材質鞋面、全天候耐磨防滑外底。

一經上市推出,引來了各界持續關注,同時,其2099元產品定價,顯示出對標NEXT%的勇氣,是國產品牌的一次亮劍行動,但也成了部分跑友所調侃的對象。

飛電採用的是比普通均勻密度的碳板更先進的內嵌式全掌異構碳板。利用異構碳板不同位置不同織法呈現的不同剛度,結合通過多次測試調教的特殊角度,使得碳板可以和科技中底共同作用,利用碳板彎折回彈性能,可以提高離地蹬伸效率。

優點:回彈表現出色,中底緩震良好

缺點:價格太高

特步160X

鞋重(男US 9碼):195g

前後落差:6mm ;

上市價格:899元

購買價格:789-899元

購買渠道:特步官網、線下店鋪、閒魚

特步制定了國人競速戰略,其品牌籤約跑者董國建、楊紹輝、彭建華等人穿著160X紛紛創造了一系列優異成績,讓這雙戰靴賺足了眼球。而特步更令人稱道的是,同樣是定位頂級競速跑鞋,而160X的價格僅為899元,讓人頗感意外。

160X中底採用動力巢升級後的新材料X-Dynamic Foam PB,鞋身採用了通透的MONO紗網布面料,鞋底是高耐磨止滑複合材料。不過作為跟進者,相較於其他品牌,跑鞋整體科技創新略顯不足。

160x採用的是Y形異曲面碳板結構,不算是全掌形碳板,由於用料上有些不足,主要鞏固足弓力量支撐,提升跑鞋抗扭轉支持,同時良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雖對推進力和回彈表現足夠出色,但相較於NEXT%和飛電要遜色一些。

優點:性價比高,有國內頂尖高手成績做背書

缺點:核心技術不多,中底和碳板反饋一般

HOKA ONE ONE carbon X

鞋重(男US 9碼):246g

前後落差:5mm ;

上市價格:1699元

購買價格:1699元

購買渠道:電商平臺

HOKA ONE ONE一直都是厚底跑鞋的經典代表,在繼耐克之後,也推出了碳板+厚底跑鞋組合的跑鞋--Carbon Rocket,不過這款鞋初期僅供旗下跑者內部體驗,此外Carbon Rocket技術亮點不足,並未產生很大的影響。

之後,HOKA ONE ONE繼續研發,推出了它的第二款碳板跑鞋CARBON X,中底首次採用採用的是雙密度PROFLY X 材料,鞋體是經典的Meta-Rocker滾動平衡設計,可使鞋子的前掌和後掌都翹起,穿上後身體重心前傾的感,提供一種推力。

與CARBON ROCKET幾乎平整的碳板不同,CARBON X對其進行了精準的彎曲設計,它的彎曲發生在前掌腳趾的側面,來保證跑者邁步時能夠平穩的過渡,不過CARBON X裡面碳板較硬,鞋身不易彎曲,HOKA ONE ONE並未公布碳板的形狀,留有神秘。

優點:對跑者速度要求不高,適應較廣泛

缺點:重量較大,碳板致鞋體較硬

耐克 ZOOM FLY 3

鞋重(男US 9碼):272g

前後落差:8mm

上市價格:1169元

購買價格:599-1169元

購買渠道:各大電商平臺、線下店鋪

ZOOM FLY 3為NEXT%的簡配版,鞋面採用與NEXT% 相同的 Vaporweave 科技,可避免鞋款吸收雨水和汗水。領口也改為一體式設計,讓穿脫更為方便,中底內置全掌型碳纖維板,但搭載 React 緩震科技。

雖然ZOOM FLY 3與NEXT%的使用相同的碳板,但是它們的回彈和推進力卻有差的很多,可見中底緩震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ZoomX要遠強於React。

優點:性價比高,內置最強碳板

缺點:緩震反饋一般、透氣性不好

李寧追風

追風內的碳板其實和4%的碳板中作用完全不一樣,主要的作用是保持中底中間的穩定,放置鞋子不可控的扭轉,在跑的時候不會兩側不穩,而不是起到回彈助力的感覺。

鞋重(男US 9碼):197g

前後落差:9mm ;

上市價格:999元

購買價格:650-999元

購買渠道:官網、線下店鋪、閒魚

追風是李寧第一款碳板跑鞋,也是在飛電之前推出的旗下頂級競速跑鞋,適應精英水平跑者,它分為高幫款和低幫款,因高幫款不太實用,在此就不多做介紹。

追風運用看家的雲中底結構,後掌搭載了和巴斯夫合作的Drive Foam材料,增加回彈和耐久,大底前掌DSP散射顆粒,鞋面採用整片彈性氨綸紗線編織紗線,結合CORDURA科技,提升穿著包裹體驗,後跟採用熱貼膜熱壓形式。

在追風的足弓位置有裸露碳板CARBON FIBER,保證鞋身穩定性的同時,提供足弓的支撐性和抗扭轉,在跑動中可減少一定運動損耗。不過,面積為非全掌碳板,力傳導效應有限。

優點:輕量化、耐磨性、包裹性不錯

缺點:碳板面積不大,性價比低

安踏 C202

鞋重(男US 9碼):242g

前後落差:6mm ;

上市價格:599元

購買價格:360-599元

購買渠道:線下平臺、閒魚

安踏C202 2.0可謂是跑鞋銷售的異類,電商平臺沒有上架、甚至官網都沒有信息,但是通過結合國內大型馬拉松賽事,以跑者參賽契約的形式免費得到一雙C202 2.0,且贈送數量不少,在賽事跑鞋數據中,佔有一席之地。

安踏C202中底使用A-FlashFoam,鞋面採用的是一片式的工程網布面,前掌升級使用人字紋KPU大底,提升抓地力,後掌則是繼續沿用耐磨橡膠。

C202在中底足弓處嵌入一塊X型碳板,僅帶來的是支撐和抗扭轉的作用,功能類似傳統的球鞋上的應用,所以回彈和提速功能有限,碳板雖面積不大,在鞋底全部展示在外。這更像傳統的薄底競速鞋,搭配一個抗扭支撐的碳板,就像型號202一樣,概念大於技術。

優點:結合賽事,設計多樣;免費獲得

缺點:中底緩震不足;科技亮點不多

多威 徵途MR3900

多威的跑鞋向來以物美價廉而聞名,它們推出的滿足日常訓練跑鞋多威徵途MR3900,不僅可以承受1500公裡的磨損,還加入了一塊碳板,價格僅賣299元。

鞋重(男US 9碼):265g

前後落差:5mm

上市價格:299元

購買價格:260-299元

購買渠道:電商平臺

徵途採用DWMOTE(TR)發泡控制的中底,鞋面用DAR1500NA-Fit system的包裹系統,鞋底應用的超耐磨橡膠,實現挑戰1500公裡的超長壽命,這是和碳板加持的另一大賣點。

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我們不可能對徵途的碳板有過高的期待,它中部只有一塊四方的小碳板,僅起到足弓支撐、鞏固抗扭特性的作用,可以讓跑者們體驗到碳板的最基礎應用。

優點:超耐磨橡膠、價格實惠、適應性廣

缺點:緩震一般,碳板的作用小

其他品牌的碳板跑鞋

目前,除了上述幾個品牌外,其他品牌也都針對碳板有所行動:New Balance 發布了 FuelCell 5280,採用的是獨特多觸點碳板,SKECHERS 發布了GORUN SPEED ELITE,361°國際線發布了 M1°RO SPIRE 3,不過這些鞋不針對國內市場發售。

此外它們New Balance 即將發售FuelCell Racer;索康尼即將發售Endorphin Racer;阿迪達斯即將發售Pro Lightstrike,Brooks即將發售Hyperion ELITE......

關於碳板跑鞋你最關注什麼?你多穿過哪些呢?你認為哪雙最好呢?歡迎留言與我們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態極材料+澎湃科技+鏟型碳板,這雙競速跑鞋有多強?
    當然可以,休閒跑鞋也是跑鞋,更何況匹克這兩雙鞋還往專業上發展了一些。但是能作為競速鞋進行配速訓練嗎?不行,這兩雙鞋更適合慢跑。老魏一直以來都覺得匹克應該就打算照著這個路線發展下去了,但是沒想到今年下半年匹克再次發力,推出的一雙UP 30跑鞋讓我改變了原本的看法。
  • 不到799元,態極+新科技+全掌碳板,匹克「屠殺」市面碳板跑鞋!
    匹克又在搞大動作了,品牌的首雙「碳板跑鞋」即將上市,各大博主已經提前拿到了鞋子,對比其他品牌的碳板跑鞋,匹克這次真的是和大家來「交朋友」的。
  • ASICS METARACER測評:亞瑟士交出了極高完成度的第一雙碳板跑鞋
    但它的定位依然是衝擊馬拉松最快成績的競速鞋,無論中底還是碳板性能,都需要一定配速才能發揮出它的功力;性能上,Metaracer值得給個高分。對於無感厚底競速鞋的精英跑者,它接近傳統競速鞋穿著感的設計會很討喜。
  • 碳板跑鞋陣營迎新:阿迪達斯Adizero Pro,價格有點意外
    碳板跑鞋陣營又來新成員!昨天,阿迪達斯發布了頂級競速跑鞋Adizero Pro ,雖然之前跑圈已獲悉了這款鞋的諜照,但這次作為阿迪的首款碳板跑鞋正式亮相,它將進入碳板領域,將與其他品牌一較高下。不過除了價格外,跑鞋的體驗才是最重要,它真能扭轉阿迪達斯目前頂級跑鞋中的劣勢,追上甚至超越耐克嗎,我們將拭目以待?曾幾何時,阿迪達斯Boost技術橫空出世,它憑藉著Boost出色的回彈緩震性能瞬間領先其他對手一大截,笑傲了數年,那時的它們不斷地創造速度的傳奇,Adizero Adios Boost成為當時的最強跑鞋,也成為無數冠軍的首選。
  • 態極+澎湃+碳板!匹克也玩科技堆砌,UP30跑鞋值不值得買?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鞋子是:匹克態極UP30碳板跑鞋!匹克對於「態極跑鞋」似乎有一種痴念,總想著用特別柔軟的態極材料做出一雙適合追求速度的跑鞋,不過目前來看,態極材料似乎做不出非常適合跑步的鞋,這就非常尷尬了。
  • 帶你揭秘碳板,配置碳板的球鞋到底有什麼好?讓AJ噴泡風靡至今
    它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徵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因此被應用於各個領域。碳板的好處 碳板是環氧樹脂和碳纖維絲的高科技結合,回彈力超強。當落地腳觸地之後,碳板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回彈反饋,從而能夠助力並加快跑者的向後推蹬以及收腿前擺,這不僅省力而且還提高了步頻,碳板無疑是從各方面節省了穿著者的體能。
  • 鴕鳥為什麼能跑那麼快
    我們去動物園的時候,總能看到一隻體型碩大,全身有黑白色羽毛,脖子長而無毛,翅膀短小的鳥,它就是鴕鳥,高可達2.5米,是陸地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人類為什麼不能跑得像鴕鳥一樣快呢?
  • 淺談:為什麼碳釺維自行車的價格那麼貴?幾千甚至幾萬一個車架!
    碳釺維材質的自行車,可以算是最好材質的自行車,也是使用比較廣泛的自行車,無論是舒適性還是硬度,都是不錯的。在很多的複合材料中,碳釺維算是使用比較廣的一款自行車材質。碳釺維的使用往往是在高端的自行車賽事中,比較常見。碳釺維只要是自行車的車架/前叉/輪組等零件中。
  • 基普喬格談VaporFly跑鞋,它真能讓我們跑得更快?
    基普喬格就是穿著Vaporfly系列跑鞋,創造了一項項的輝煌,奪取了每一戰的勝利。而Vaporfly系列跑鞋從它誕生之日,就成為基普喬格訓練和比賽的跑鞋,因為基普喬格的優異表現,逐漸被跑者所認知和接受,吸引了無數精英跑者穿著,再逐步成為各大馬拉松賽場上的熱門跑鞋,同時也為耐克創下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 彈性碳板,尼龍彈性超彈中底,能助跑推背的Mile 42K跑鞋測試
    近些年隨著碳板跑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跑鞋品牌均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碳板跑鞋,但是碳板跑鞋往往都價格不菲,所以當Mile 推出了42K驚碳系列跑鞋之後,它勢必會成為大眾的首選。整雙鞋最值得誇讚的自然是它搭載的全掌碳板,而且它與普通的碳板不同,這次42K驚碳系列跑鞋採用的是全掌實心碳素纖維板,覆蓋了整個足底,又輕又韌同時提供了不俗的支撐性能。
  • 加了碳板球鞋就貴幾倍,合理嗎?碳板成本有多高?
    而Nike發售的Air Jordan 11首次使用的碳板材料將這一問題完美解決。不過官網標價1599元,二級市場甚至2499的售價讓含有碳板的球鞋價格昂貴。加了碳板的球鞋就貴幾倍,合理嗎?碳板成本有多高呢?要想了解碳板成本,先看碳板是如何由碳纖維生產而成的,這是碳纖維原料基碳纖維PAN——聚丙烯腈。
  • 又一款國產良心競速跑鞋!必邁Mile 42K驚碳實測:根本停不下來
    從外表上看,薄鞋舌、軟後跟,以及單層賈卡布材料的鞋面,這一切都表示著這一雙驚碳,是一雙競速跑鞋。但是厚實的中底同樣也表明了,驚碳不是一雙傳統的薄底競速鞋,而是一雙必邁的裡程碑式作品——厚底碳板競速鞋。那麼這雙鞋表現到底如何呢?鞋身說實話,驚碳剛拿到手,我就被它的顏值「震驚」了。
  • 豬鼻龜能長多大 豬鼻龜為什麼那麼貴
    豬鼻龜這是一種龜類,也是一種比較流行的寵物,那麼就去了解下豬鼻龜能長多大?豬鼻龜為什麼那麼貴?
  • 為什麼雲竹比文竹貴那麼多?全看它矮胖圓的體型
    經常逛花市的人可能知道,文竹有很多類型,有些大一點,葉子薄如雲霧且茂密,有些小一點,敦實可愛造景十足,讓人想不到的是偏偏是那種矮胖圓的文竹價格卻要貴出許多,這是為什麼呢?雲竹几乎只有手掌那麼點大小,可以說它是文竹的一個變種,因為它的個子還要矮小,而且一直長不高,但是葉子很茂密,氣質也很高貴,非常適合做微形景觀。普通的雲竹價格是一般的文竹的八到二十倍,那麼被精心打造成盆景的雲竹價格更是千金難買了,這也全賴於花匠獨特的造景手法和精心的培育,讓雲竹呈現出最完美的姿態,實現它最大的價值。
  • 海豚為什麼遊得那麼快?
    除了聰明,海豚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它遊泳的速度特別快。一般情況下,海豚能每小時遊50公裡,這個速度差不多和公交車一樣快了。這還只是正常水平,當海豚遇到危險逃跑,或者在追獵物的時候,每小時能遊80公裡。這速度都能上高速公路了。那海豚為什麼能遊這麼快呢?
  • boost跑鞋那麼多,哪款性價比最高?
    2014年肯亞選手Kimetto穿著adidas boos2奪得柏林馬拉松的金牌,同時還創下了2小時2分57秒的記錄。Adidas Boost跑鞋也從那時起變成了冠軍跑鞋。Adidas的boost不僅運用在跑鞋當中, 還加持在籃球鞋款中。這使得,在球鞋產品上,玩輕量化噱頭,沒有一家能夠比肩Adidas。
  • 國產超級跑鞋,名為飛電!鞋底材料你肯定不認識,叫做!
    這引發了我的思考,中國在軍事力量、基礎建設、底層晶片、5G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工業製造等多個不同領域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那麼在跑鞋這個細分領域,到底發展成什麼樣子了呢?所謂5G看華為、網際網路看阿里、跑鞋看李寧。國產運動鞋的希望:李寧!
  • 碳纖維材料為什麼那麼貴?
    碳纖維為什麼這麼貴?碳纖維有什麼作用呢?碳纖維是怎麼製成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碳纖維。當然,蝙蝠俠穿上了西裝,昂貴的汽車在儀錶盤和性能部件上散布著它,但低端價格為每磅10美元,對於大規模部署而言,價格仍然太高了。我們已經使用了幾十年了。我們的材料科學摩爾定律在哪裡使這種材料便宜?為什麼這些東西仍然那麼貴?
  • 腳感不輸阿迪Boost的3款國產跑鞋,都是高性價比,偏偏識貨的人少
    而作為一名跑步愛好者,大表哥也是對各種跑步比賽很感興趣,以前看博爾特碾壓對手,現在看蘇炳添子彈式起步,可謂是激情未消啊。其實,博爾特和蘇炳添雖然跑步都很厲害,天賦和努力是肯定都有的,但一雙好的跑鞋也是助跑的關鍵,不然你讓博爾特穿雙皮鞋去跑試試還能奪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