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國產良心競速跑鞋!必邁Mile 42K驚碳實測:根本停不下來

2020-12-04 跑步研究院

曾經「國貨」往往是低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創新驅動品牌升級。代表著高品質、高顏值、高科技的新國貨時代來臨,在跑鞋領域必邁就是典型的代表。必邁是由一群熱愛跑步的人打造的網際網路運動品牌,秉承「用戶體驗驅動」的設計理念,推出了必邁42K、Pace 遠徵者等跑鞋,在專業跑者圈中擁有很好的口碑。

最近必邁42k跑鞋系列裡,又多了一位新成員,必邁42k驚碳。從外表上看,薄鞋舌、軟後跟,以及單層賈卡布材料的鞋面,這一切都表示著這一雙驚碳,是一雙競速跑鞋。但是厚實的中底同樣也表明了,驚碳不是一雙傳統的薄底競速鞋,而是一雙必邁的裡程碑式作品——厚底碳板競速鞋。那麼這雙鞋表現到底如何呢?

鞋身

說實話,驚碳剛拿到手,我就被它的顏值「震驚」了。和必邁其他跑鞋都不一樣,驚碳的配色相當花哨,我甚至一度感覺以我的形象穿這雙鞋是不是過於年輕了?

不過說到底筆者也不是什麼外觀黨,性能永遠是我最看重的。但是上腳之後,驚碳的配色出乎意料的還不錯,左右腳鴛鴦配色的設計挺有青春的感覺的。

眾所周知,為了儘可能輕量化、透氣化,競速鞋的鞋面往往都會做的很「單薄」。驚碳的鞋面是單層的賈卡網布,在鞋頭的一圈加了一層保護腳趾的薄片。在腳背上方,以及前掌兩側都做了鏤空設計,進一步提升透氣性能。

後跟部位沒有慢跑鞋那種硬質的港寶,而是採用了鞋頭同樣材質的薄片,能提供基礎保護。而且後跟內側的面料相當舒服,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絨毛,非常順滑。

同時也加了一圈填充海綿,在實際上腳之後,我發現這圈海綿可以起到鎖定後跟的效果,避免脫腳的情況出現,細節方面相當到位。鞋舌的材質也很舒服,在跑的時候沒有悶熱感,溫度傳導效率不錯,而且不厚,對腳背的負擔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鞋帶,驚碳上的鞋帶材質我感覺很舒服,而且不容易散開。有一次為了驗證它的鎖定力,我特意沒有繫緊跑了5公裡,鞋帶竟然沒有出現散開的問題,這點必須給好評。

中底材料

驚碳的中底,使用的是一種叫「尼龍12」的材料。相比於傳統的EVA,這種材料更輕,而且更彈。拿到鞋子,用手去擠壓尼龍12是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它的軟彈的,甚至boost都比它硬。

作為一雙厚底碳板跑鞋,如此厚度的尼龍12沒有給我感覺到重量上的負擔。41碼單只的重量,僅僅只有200克出頭,在碳板跑鞋裡這屬於一個不錯的成績。

當然,還有碳板。尼龍12材料裡嵌入了一塊全掌碳板,而且是實心的全掌碳板,比起那些異結構碳板,這種實心碳板擁有更好的剛性和穩定性。

也是得益於尼龍12的輕質,驚碳才有更多的餘量用上這種大面積的碳板,而不會成為克數上的累贅。

但是有一點需要知道,驚碳的碳板並非像耐克的next%那樣,利用碳板加強跑鞋的回彈,必邁驚碳的碳板除了用於增強中底的剛性外,它更大的作用在於前掌的「翹板原理(SEESAW ROLL)」設計——是的,就是Asics那雙MetaRacer那樣的前掌滾動設計,驚碳同樣屬於這另一種碳板跑鞋的流派,「推動力跑鞋」。

推動力跑鞋的最明顯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減少對腳踝的負擔,而且通過這種「槓桿原理」,能讓跑者在運動的時候有一種自下而上的「推背感」。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推動力跑鞋就是在物理學層面上,達到了幫助跑者減少體能損耗的目的,讓你跑的更快更久。

鞋底

驚碳的鞋底沒有用傳統的橡膠材料,而是採用了全掌DSP樹脂顆粒材料。相比於傳統橡膠,DSP的耐磨能力一點也不差,但是在重量上卻有極大優勢。

對於競速鞋來說,重量是影響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全掌DSP的加入無疑是加強了驚碳自身的產品力。而且紋路設計採用了碎釘式設計,不僅可以保證重量,同時還最大化鞋底的抓地力。

總結

驚碳幾乎是一上腳你就可以感受到碳板的存在,將上層中底和鞋底的柔軟踩下的瞬間,你就能發現來自於碳板的剛性。而前掌的滾動設計,即便是普通行走,也讓人倍感省力。

筆者剛拿到這雙鞋的時候,其實還在恢復狀態(前兩天不自量力跑傷了)。但是面對又一雙國產碳板跑鞋的誘惑,我終究還是沒能完成對身體的「承諾」,就先跑了5公裡過過癮。

在放慢配速的前提下(大概是5分配速),驚碳的滾動設計的確幫助我的腳踝分攤了不少負擔。5公裡下來,我的腳踝並沒有不適感,而且明顯感覺跑起來非常省力,5公裡結束之後根本不想停下來,這就是推動力跑鞋的優勢。

然後第二天我的身體恢復了七七八八,我又跑了一個十來公裡的法特萊克跑。說實話,現在這個天氣剛出門還是有些冷,但是跑到後半段,驚碳的透氣性顯得正好。我的腳並沒有覺得過冷或者是過熱,反而是處在正合適的程度。

鞋底的耐磨程度也比較出乎我意料,我原本已經做好面對慘不忍睹的鞋底的打算了,畢竟競速鞋的每公裡「油耗」都比較高。但是我驚訝地發現,差不多20公裡的跑步下來(路況以水泥、石磚路為主,有部分柏油路),驚碳的DSP大底磨損程度遠比我估計的要小,一顆顆碎釘上的紋路居然都在。

至於鞋的大小寬度我個人感覺是正好,不管是高足弓還是寬腳的朋友都挺合適。後跟的填充海綿厚度恰到好處,沒有對我的後跟造成擠壓,而後跟高高的鞋領也沒像有的跑鞋那樣,出現「撞」我跟腱的情況。

前掌的滾動設計,在減輕了原本腳踝負擔的同時,也節省不少體力,並且很容易提速。感覺這雙鞋非常適合作為個人衝刺pb的利器,作為必邁的第一款碳板跑鞋,竟然能有這樣的表現,確實讓我驚嘆了一把,新國貨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彈性碳板,尼龍彈性超彈中底,能助跑推背的Mile 42K跑鞋測試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想要取得良好的運動效果,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裝備,絕對是重中之重。近些年隨著碳板跑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跑鞋品牌均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碳板跑鞋,但是碳板跑鞋往往都價格不菲,所以當Mile 推出了42K驚碳系列跑鞋之後,它勢必會成為大眾的首選。
  • 學生黨1千米體測穿什麼跑鞋好?這三款性價比很高!
    穿著休閒鞋去跑步,對於一個不經常跑步的人來說,是最差勁的選擇。當時也不知道啊,父母也不懂這個啊,我們眼裡鞋子都是一個樣沒什麼區別。 但一雙像模像樣的跑鞋,不光可以讓你跑得更快,同時也更能保護你的膝蓋、踝關節。(槓精來用膠鞋槓之前,首先請問你一句,知網是什麼你知道嗎?)
  • 腳感不輸阿迪Boost的3款國產跑鞋,都是高性價比,偏偏識貨的人少
    其實,博爾特和蘇炳添雖然跑步都很厲害,天賦和努力是肯定都有的,但一雙好的跑鞋也是助跑的關鍵,不然你讓博爾特穿雙皮鞋去跑試試還能奪冠嗎?而說到跑鞋,大部分人都只知道耐克阿迪和亞瑟士等國際大牌,卻忽略了我們的國產品牌,今天大表哥就給大家盤點三款腳感不輸阿迪boost的國產跑鞋,來看看你識貨不。
  • 李寧火了,安踏貴了,還有哪些國產跑鞋值得入手?
    李寧安踏可謂是國產運動品牌的驕傲,一個隨著巴黎時裝周越來越火,一個不斷收購國際大牌市值也越來越高,兩者都在向國際舞臺走去,堪稱國貨之光!李寧和安踏的跑鞋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有李寧雲,一個有A-Shock,緩震效果都很出色!不過,除了李寧和安踏外,還有哪些國產跑鞋值得入手呢?
  • 300元的國產良心跑鞋,匹克氫彈科技跑鞋值不值得買?
    >入手價329元,基本和匹克態極1.0Plus「天擇」持平了,而且三百塊錢的國產跑鞋也確實不會讓人覺得很貴。有的老鐵可能會質疑鞋子的耐磨性,可是老鐵們想一想,這只是一雙三百出頭的跑鞋啊!和匹克態極相比,這雙氫彈的中底材質的支撐性更好,不會像態極那樣會有往兩邊塌陷的感覺,而且軟彈程度絲毫不比態極差,從而很好地彌補了態極材料的不足之處。現在國產鞋就像國產手機一樣,新一代總是在彌補上一代的不足之處,而氫彈跑鞋彌補的是李寧超輕不夠輕和安踏氫跑不夠保護的問題,還發揮出了自己的優點,真是戳到了消費者的痛點。
  • 匹克也玩科技堆砌,UP30跑鞋值不值得買?
    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鞋子是:匹克態極UP30碳板跑鞋!匹克對於「態極跑鞋」似乎有一種痴念,總想著用特別柔軟的態極材料做出一雙適合追求速度的跑鞋,不過目前來看,態極材料似乎做不出非常適合跑步的鞋,這就非常尷尬了。
  • 必邁的鞋子質量好嗎,必邁Pace遠徵者跑鞋怎麼樣體驗測評
    必邁Pace遠徵者2019新款厚底網面休閒運動鞋,款號: XRPE001 我穿的這款是:41碼,騎士黑-男鞋。我腳長248mm。這款運動鞋是系帶鞋,厚底跟高3.5cm,男女尺碼都有,男女通用。功能: 減震 耐磨 支撐 增高。
  • ASICS METARACER測評:亞瑟士交出了極高完成度的第一雙碳板跑鞋
    42.5碼/US9單只重量190g,相當輕盈。沒有傳統馬拉松跑鞋的生硬感,配速稍慢的訓練也可以駕馭;延續了亞瑟士跑鞋的舒適感,腳感上無須太多適應時間。中底厚度也與一般跑鞋接近(前15mm/後24mm),非厚底跑鞋;可能是如今所有碳板鞋中,對亞洲足型最友好的一款。
  • 2020春季新款跑鞋一覽:從價格到測評
    雖然上半年基本沒有馬拉松可以跑,但跑步不能停。在國際市場,新款跑鞋也大量上市,本文做一綜述。2、阿迪達斯AdiZeroPro價格:未確定鞋型:公路/競速簡評:這將是阿迪達斯第一款內置碳纖維板的跑鞋,也是一款競速跑鞋,目標就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賽場上與耐克ZoomAlpha fly NEXT%一決高下。其中底主要由基於TPU的發泡材料構成,鞋跟中也有一些Boost材料。
  • 福利聖誕約「跑」,來必邁官網瘋狂尋寶
    今日必邁21K 2代迎新登場新跑鞋突破性升級今年聖誕就讓我們穿新鞋跑著過!12月22日10:00-12月24日10:00在必邁論壇的21K 2代上市推文中分散著許多神秘暗號尋獲神秘暗號者即可得到30元21K 2代優惠券看看誰是尋寶奇兵必邁21K2代跑鞋在等你!
  • 推薦大家10款手機遊戲 親測好玩 根本停不下來
    這款遊戲中,玩家通過探索隱藏小路、發現視力錯覺以及擊敗神秘的烏鴉人來幫助一位沉默的公主沉默公主艾達走出紀念碑迷陣。2、瘋狂動物園《瘋狂動物園》原名Rodeo Stampede,是一款榮獲2016 IndiePlus全球大獎的精品遊戲。
  • 態極材料+澎湃科技+鏟型碳板,這雙競速跑鞋有多強?
    當然可以,休閒跑鞋也是跑鞋,更何況匹克這兩雙鞋還往專業上發展了一些。但是能作為競速鞋進行配速訓練嗎?不行,這兩雙鞋更適合慢跑。老魏一直以來都覺得匹克應該就打算照著這個路線發展下去了,但是沒想到今年下半年匹克再次發力,推出的一雙UP 30跑鞋讓我改變了原本的看法。
  • 阿迪達斯跑鞋怎麼選?弄清楚它的跑鞋矩陣,你就明白了
    阿迪達斯在跑步領域也非常有名,特別是在競速跑鞋這一細分領域裡(它跟耐克都壓重注在競速,很多著名的馬拉松冠軍都由這兩家贊助),其中Adizero Adios Boost曾經被稱為「史上最快跑鞋」,因為在2014年的柏林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之一),肯亞運動員Dennis Kimetto創造了2:02:57的世界紀錄,將人類的馬拉松紀錄帶進了2小時3分鐘以內。
  • 開始做起了專業跑鞋,態極科技頂得住嗎
    匹克作為國產運動鞋廠商,在去年著實的風光了一把,憑藉著態極科技直接將自己的市值幹到了一個理想的位置。於是匹克趁熱打鐵,迅速的推出了1.0 plus等跑鞋,在口碑上也是水漲船高,還十分的注重消費者的體驗,可以說為匹克未來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 碳板跑鞋陣營迎新:阿迪達斯Adizero Pro,價格有點意外
    碳板跑鞋陣營又來新成員!昨天,阿迪達斯發布了頂級競速跑鞋Adizero Pro ,雖然之前跑圈已獲悉了這款鞋的諜照,但這次作為阿迪的首款碳板跑鞋正式亮相,它將進入碳板領域,將與其他品牌一較高下。2014年的柏林馬拉松,肯亞選手丹尼斯·基梅託創造了2小時2分57秒的馬拉松世界紀錄,而他腳上穿著的正是Adizero Adios Boost 2跑鞋。但是在這之後,阿迪達斯跑鞋的光芒逐漸暗淡,它在跑鞋技術上開始裹步不前,仍只靠著Boost技術推出一系列產品,毫無什麼創新理念。
  • 教你辨認Boost跑鞋(一)|這麼多叫Boost的跑鞋,到底哪些是旗艦款!!!
    或許是由於初代的性能太出色,UB每一代的變化都不大,只是鞋面和外底材質上做出微調,這也導致不少跑友有點分不清這幾代產品。很多人對UB的評價是——這是一雙會慣壞雙腳的跑鞋,穿上就再也捨不得脫下來。這雙衍生款跑鞋有著增強穩定能力,和標準版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後掌內側增加了Energized Stability穩定橡膠,可以很好地補充標準版過於柔軟的「不足」,是一雙設計更加完善的跑鞋。
  • 一鞋跑天下——R2 Real Run Faith信念全地形跑鞋測評
    之前多做公路跑鞋的R2,推出這款越野跑鞋,似乎也是理所當然。那麼,它的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一起進入正文看看吧~2.外觀與細節有了紋路的自清潔區,也就不容易粘泥了。3.實測(1)稱重背景介紹完畢,說一下體會:①作為一雙定位長距離的跑鞋,我覺得R2 信念做得挺好的,在經歷一個半馬的距離後,膝蓋感覺不會明顯的衝擊,足底也沒有說震麻或者震痛的不良體驗;②因為測試過程涉及到比較多樣的路段,R2 信念的適應性也還可以,鞋子的穩定、緩震功能都能正常發揮;③尺碼偏小,影響功能發揮不在長短而在寬窄。
  • 炫邁以創新加速增長,「炫到根本停不下來」
    活動為到場嘉賓、粉絲及媒體們打造了一個炫邁標誌性的深藍世界和S型舞臺,隨後四支造型戰隊,在產品帶來的「果味一浪又一浪」的氛圍中,通過獨具個性的炫酷造型和風格張揚的演出,傳達了產品所主張的「浪」精神。發布現場音浪、果浪、人浪接連迭起,浪到「根本停不下來」。
  • 碳板跑鞋大盤點,為什麼它能那麼快,還那麼貴?
    這樣,為了讓中底緩震材料更好地匹配碳板,柔中帶剛、相輔相成,各大品牌都研發出自家頂級緩震材料,比如耐克的ZOOM X、李寧的科技,而這些元素的疊加,也塑造出了競速碳板跑鞋的特點:輕量化、厚中底、流線型、價格不菲。碳板跑鞋為何那麼貴的確,碳板跑鞋除了讓我們驚嘆它所創造出優秀成績外,還有就是它的價格,刷新了我們對跑鞋的價格預期,一雙碳板鞋為何那麼貴?
  • 阿迪達斯革命性長距離跑鞋adizero adios Pro國內首秀!
    2020年9月11日,阿迪達斯在北京正式啟動了ADIZERO SUMMIT系列活動,並發布了全新競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這是此款集結了阿迪達斯尖端科技的厚底競速跑鞋在國內的首次亮相,一眾精英跑者集結開跑,旨在用行動展現這款跑鞋秉持的「寸步不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