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
購買本專欄的朋友,如果需要PDF可列印文檔,請給我私信!
一、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 早期創作有詩歌、劇本以及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著名的有《醜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
二、文體知識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童話的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通常離奇曲折,引人入勝,採用擬人的手法,舉凡鳥獸魚蟲,花草樹木,整個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三、故事背景
這篇童話寫於1837年。當時丹麥人民深受本國封建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雙重剝削,過著饑寒交迫的貧困生活,而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一則民間故事改編寫成《皇帝的新裝》,把鋒芒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的頭目,無情地嘲諷了貴族、宮廷的醜惡行徑,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四、理解詞義
1.顯耀:誇耀;炫示。
2.愚蠢:愚笨;不聰明。
3.急迫:需要馬上應付或辦理,不容許遲延。
4.妥當:穩妥適當。
5.渴望:迫切地希望。
6.誠實: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為)。
7.滑稽:形容言語、動作引人發笑。
8.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9.隨聲附和:別人說什麼,自己也跟著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
10.不可救藥:病重到已無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五、課文細讀
1.開篇介紹皇帝的愛好有什麼作用?
皇帝愛穿漂亮衣服,為下文騙子「紡織奇特的布做新衣服」來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筆。
2.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有個皇帝喜歡穿新裝,有兩個騙子自稱會做奇異的新裝,皇帝上當,要騙子為他做新裝。後來,皇帝和大臣去看新裝,他們因為虛偽、愚蠢而讚美並不存在的新裝。最後皇帝穿著並不存在的新裝去參加遊行大典,最後騙局被一個小孩子揭穿。
3.這篇文章共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麼?
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皇帝愛新裝成癖。
第二部分(第2—4段):故事的開端,寫皇帝上鉤,騙子開始做「新裝」。
第三部分(第5—33段):分別寫老大臣、官員和皇帝看布料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34—37段):寫皇帝穿上新裝舉行遊行大典,一個小孩子戳穿了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