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蝙蝠和雷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樂於觀察
一、學習目標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能一邊讀文一邊提出問題,並通過交流,了解問題提出的角度,嘗試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和解決提出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正確讀寫
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螢光屏、橫七豎八
2.多音字
蒙
mēng(蒙蒙亮)
méng(濛濛細雨)
měng(蒙古族)
系
xì(聯繫)
jì(系住)
3.理解詞語
清朗:涼爽晴朗。本課指夜空晴朗。
隆隆:擬聲詞,形容劇烈震動的聲音。本課指飛機飛行的聲音。
超聲波: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0000赫)的聲波。近似做直線傳播,在固體和液體內衰減較小,能量容易集中,能夠產生許多特殊效應。廣泛應用在各技術部門。
螢光屏:塗有螢光物質的屏,X射線、紫外線等照在螢光屏上能發出可見光,有的還可以變為圖像。本課指雷達接收無線電波的屏。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雜亂無章。形容縱橫雜亂。本課指屋子裡拉的繩子多而雜亂。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講了科學家經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在夜裡安全飛行的奧秘,並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雷達安裝在飛機上,保證飛機在夜裡安全飛行的過程,告訴我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發明創造有所啟示。
四、細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飛機能安全夜航是因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經過反覆試驗和研究,科學家終於揭開了蝙蝠夜裡飛行的秘密。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寫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了夜間探路的雷達。
五、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科學家從蝙蝠在黑夜飛行能巧妙避開障礙物這一現象開始思考,經過反覆試驗,發現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最後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雷達。
2.從哪兒看出蝙蝠的飛行本領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