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曬自己走了多少步,微信計步的原理是什麼?

2021-02-15 泵管家

現在微信運動很火,健身吧,大家都很積極,每天都在朋友圈裡曬自己走了多少步,小編一般都是2000步,屬於木頭人的那種,基本上都是被吊打的份。問題來了,關於這個步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又有什麼機械原理呢?

如今,每個人都非常關注健康。而運動正是健康最重要的手段。不管是出門佩戴手環、計步器,還是拿手機,記錄自己行走的步數,已經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了。可是,計步器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呢?是怎麼知道我們每天走了多少步的呢?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廖勇:「最開始的計步器是機械式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跟擺錘一樣的。因為人在走路的時候是會把那個擺錘帶著在動,它動一下基本上就是人在走一步,然後擺錘動一下,和金屬接觸通電,就記了一步。」

原來,計步器是依靠擺錘與金屬的接觸,才能記錄我們的步數,可是現在流行的智能手環和手機裡的計步軟體也是這個原理嗎?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廖勇:「現在的手機手環裡面,它一般是用一個非常小的晶片,叫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通過這個傳感器可以測量手機或者是手環在三個不同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後通過這個加速度的值進行一些算法的運算,然後統計就可以知道大概可以測出來走路的步數。」

那麼這種傳感器是怎麼知道我們走路的步數的呢?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廖勇:「有一種特殊的材料,叫壓電陶瓷材料,根據作用在上面的力的大小產生不同的形變,就可以產生不同的電壓的變化,就可以通過作用在上面的力來測量出加速度,然後通過加速度能夠判斷出這個人是走路的時候,他是在哪個方向進行運動,或者說頻率大概是多少。」


可是,如果用手搖晃手機,也會產生加速度,這個傳感器是怎麼分辨手晃和走路的區別的呢?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廖勇:「人走路的時候,頻率一定是在某一個範圍之內的,比方說一秒鐘跨出多少步,或者說一分鐘只能走出多遠。如果人的手拿著手機在晃的話,第一個晃的頻率會非常的快,第二個拿著手機晃的時候,加速度變化是比人在走路的加速度變化要大的多的,基本上通過這兩個方面,能夠判斷出來到底是人拿著手機在晃,還是真正的一個人在走。」

其實計步功能只是加速度傳感器的一部分應用。在車輛安全、橋梁健康等方面,加速度傳感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廖勇:「車上的安全氣囊為什麼會彈起來,車開到一定的速度之上然後突然停下來,安全氣囊就會彈出來,實際上是有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在測量車在前進的方向負加速度,或者說從很快的速度突然變得停下來,一個量的變化,來判斷說現在應不應該把安全氣囊彈出來。

加速度傳感器另外一個可以應用的地方是橋梁的一些健康的監測,因為橋梁雖然看起來是硬的,實際上是會有一些形變的,可以有些變化,但是每個橋梁的變化它不能以某一個頻率來發生這種振動,因為它如果是產生跟這個橋梁的固有頻率產生共振,會對橋梁的結構健康產生影響。

所以就可以在橋梁地面上,設置一些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橋梁的振動,然後能夠判斷出振動是不是在可以允許的範圍之內的。」

傳感器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並稱為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航天運載火箭上,採用的傳感器達2000多個;一架民航客機所用的傳感器也有上千個。可以說,任何自動控制裝置和系統都離不開傳感器技術。

來源:央視財經

泵管家

泵 ● IT

·↑手指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微信號:PumpManager


如果你覺得本文不錯,請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普通人每天需要走多少路?
    根據換算以及減去一定的誤差,微信運動一萬步一般相當於走了5.6公裡左右的距離。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數據,有什麼依據嗎?下面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一下。微信運動計步的原理簡介要想知道微信步數與運動距離的關係,首先大家要知道微信運動計步的原理,根據原理再來計算數據就會比較準確。其實,微信運動的原理並不複雜,是因為手機裡都內置了振動傳感器以及協助處理器。當人們帶著手機走路時,手機的重心會隨著人們走路而上下移動,而振動傳感器在這時就會感應並收集手機的振動頻率,然後通過協助處理器來換算成微信步數。
  •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
    你走了多少步,手機是怎麼知道的?」每天的步數排名引人關注,大家總會在意今天走了多少步,在好友中排名多少,獲得了幾個贊,又是誰佔領了自己的封面。如果連續出現了8個(不同硬體廠商有不同標準)波峰,就可以基本確定這個人在運動狀態,設備就開始把這些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這就是最基本的計步原理了。
  • 手機計步的原理你了解嗎?
    曾幾何時,在朋友圈最火的就是曬自己每天的走路步數,有些」步行達人「每天可以走上萬的步數。最初的時候大家會發現只要搖晃手機,上面記錄的數字就會增加,然而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方法好像行不通了?其計步原理又是怎樣的呢?三樣東西成就精確計步,分別是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和計步智能模塊。
  • 微信運動到底是如何記錄步數的?步數背後的秘密是加速度
    微信運動每天的步數排名愈發受人關注,人們總會在意今天走了多少步,在好友中排名多少,獲得了幾個贊,又是誰佔領了自己的封面。為了獲得最高排名,有人也是用盡了各種辦法。那麼微信運動是如何記錄我們每天的步數的呢?   那麼,手機是如何計步的呢?步數存在的依據究竟是什麼?
  • 每天走路1萬步等於健康?大錯特錯!
    最近微信運動和運動手環普及之後,感覺在朋友圈曬步數的朋友越來越多了。運動手環之類的流行有個好處是:一些平時不怎麼運動健身的長輩,也在這種風潮下開始走路運動曬健身。這確實是很好的一個現象,運動健身,本來就不只是年輕人的事情。母親節也快到了,也希望大家能更多關注自己父母的健康。
  • 麻辣探:打探超火的微信運動
    本期帶你打探超火的微信運動。近來,一款名為「微信運動」的公眾號火了。朋友圈隨之盛起一股「行走PK」熱,大量用戶曬出自己的行走步數排行榜截圖。「哇他居然走了三萬步,是用生命在走路嗎?」「她今天才走20步,我猜是就從床上起來上了個廁所。」 「都夜深了,他明明排在我後面,我去洗個澡就超過我了,肯定是在家作弊哦!」在點讚聲、吐槽聲、質疑聲席捲的同時,「微信運動」到底是什麼?
  • 微信運動一萬步相當於多遠的距離?
    成年人來說,日常行走每一跨步大概有60~70釐米的長度距離巨多,那如果是10000步,大概也就是6~7萬步一公裡那樣。就以個人一周的步行數據為例,一周累計行走25.1公裡,總計步數36970。按照換算(36970/25.1),大概就相當於每公裡行走1472步;然後折算回一萬步公裡數(10000/1472),大概就是每一萬步行走了6.79公裡。
  • 手機是如何進行計步的?與我們普通玩的陀螺性質又有什麼關聯
    如何進行計步?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帶著這幾個疑問,下面就來深入探討它的原理。陀螺儀歷史介紹之前要先來了解一下陀螺儀的歷史,為什麼要說它?因為它在手機計步中地位至關重要。現代對於陀螺儀的定義: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是用高速迴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於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手機步數檢測原理談完了陀螺儀的歷史,就要系統分析計步原理了。
  • 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
    顯示20000步,相當於多少千米?運動步數榜單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今天走了20000步,這個數量夠麼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再會出現曾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慘況,反而由於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問題出現過度肥胖等狀況,那麼養生運動這個話題也就隨之熱了起來,應運而生出一系列運動檢測軟體,監測每天走了多少步,出了多少汗,喝了多少水,為了促進運動,還會有一個運動榜單好和朋友進行對比,這樣確實能夠促進大多數人的好勝心理,增加一定的運動量,可是我們的運動步數真的可以代替運動量麼
  • 不用10000步!每天這樣走,即不傷身又能「走掉」3大慢性病!
    朋友圈曬步數、拼步數成了潮流,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最好?一個推薦答案是——6000步!036000步可以降糖不少糖尿病人一旦得病,什麼運動也不敢做了。其實,走路也是降血糖的最好辦法,不僅可以降低血糖,還能減輕患者服藥的劑量。走路可以減肥。肥胖是促成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減肥後,體內許多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使胰島素的需要量減少,病情得以控制。
  • 其中的原理你知道嗎?
    如今科技的快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在提高,追求的也不再僅僅是溫飽了,而是更實在的身體健康,隨之,各種各樣的運動軟體開始出現,朋友圈甚至一度盛行起運動數據的比拼,步數過萬的人似乎很是厲害,看到誰給自己的微笑運動點了贊就會很開心,而支付寶螞蟻森林裡,也有行走的捐步來收集綠色能量,
  • 高速交警1天走4萬步刷爆朋友圈 相當於走30公裡
    ,如果你不是運動達人,那麼你一天走多少步?4萬多步,你相信嗎?5日,因大霧天氣,加之高速返程車流,淮安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大隊長吳海軍從凌晨1時至晚上8時30分,在高速執勤期間共走了43891步,這一數字被其微信好友截屏、轉發,立刻刷爆朋友圈,而他的隊友們,當天的行走步數最少的也有2萬多。
  • 終極指南:每天應該走多少步?
    在評論後臺,經常有朋友問我:每天應該走多少步才合適?我應該選擇快走還是跑步?跑步應該跑幾公裡才不傷害身體?這些,的確是困擾很多關心身體健康的人的問題。我自己也跑步,在實踐的同時,我做了大量的案頭功課,今天就交作業給大家。先提醒一下,以下內容基本無配圖,可能會比較嚴肅枯燥,想直接看結論的同學,下拉到最後看"終極建議"。
  • 從約跑到約炮需要幾步?計步器類APP競品分析
    咕咚、悅動圈、Feel的社交功能都有較大比重,但是沒有什麼新意,都是查看附近的人、查看紅人動態、關注、點讚等,同質化嚴重,主要是把微博、微信、陌陌等工具的功能搬過來。顯然隨著QQ健康和微信健康入場,這些軟體會受到較大的衝擊。而動動、樂動力、走星人除了分享到微信、微博之外,幾乎沒有內置任何社交功能。
  • 每天走多少步對膝蓋的傷害最小?你真的知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相信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則有利於自身的健康,但是凡事都需要有個量,過量了或許就弊大於利了,經常看到朋友圈裡比著「曬步數」,今天你15000步,明天他20000步,當然也常有30000步的!所以叮囑大家自己的關節一定要省著點用! 那每天徒步多少步對我們膝蓋的部位傷害最小又有利於自身健康哪? 由我們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之中推薦,建議成人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身體的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最好可以每天在6000步做。
  • 史丹福大學:中國人平均每天走路6189步 居全球首位
    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在Nature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走路6189步,成為全球走路步數最多的國家。這張「全球走路地圖」分析了111個國家約72萬名居民的智慧型手機的計步信息(通過安裝一款名為Azumio Argus的APP),研究精確到分鐘,總時長相當於6800天的數據。
  • 一公裡大約等於多少步? 每天早晨兩小時, 快走是多少步?
    以1公裡(1000米)除以你自己的步幅,得到的是你已經走了多少步。步數的測量方法:劃出十米的距離,來回走幾步。記得每次走了幾步,用10米的距離除以你的步數。計算出它的步幅。把幾步走10米的距離相加,再求得平均值。了解一下更精確的步幅。
  • 小T智能運動鞋體驗測評:不帶手環,同樣可以計步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存在的智能運動鞋並不多,下面體驗的這款小T智能運動鞋是其中一雙,外觀上看這款智能運動鞋與一般的運動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由於內置了運動監測模塊(G-SENSOR傳感器),所以具備運動計步的功能,電池方面採用可更換的紐扣電池,續航可達三個月,當然也能連接配套的APP管理相關的運動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