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這樣吃海鮮了!醫生在一名女子體內發現大量黑色小蟲

2021-01-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浙江在線健康網10月20日訊(記者柴燕宏通訊員王回南)金秋十月,正是各種湖鮮、海鮮集中上市的時節,但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要注意烹飪方式!

&nbsp&nbsp&nbsp&nbsp近日,杭師大附屬醫院外科接診了一個因上腹疼痛難熬入院的患者,當醫生從她的膽囊內取出多條黑色蠕動的肝吸蟲時,她才弄明白引發自己上腹痛的「罪魁禍首「。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在膽囊裡發現了大量黑色小蟲

&nbsp&nbsp&nbsp&nbsp魏女士是四川人,今年48歲,幾天前因上腹部疼痛難耐,到杭師大附屬醫院外科就診。外科胡銘榮主任醫師檢查後發現魏女士是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擴張,需要儘快實施手術治療。

&nbsp&nbsp&nbsp&nbsp本是個很常見的外科手術,沒想到胡主任和他的團隊在給魏女士做膽道衝洗時竟然發現了大量黑色蠕動的小東西。胡醫師懷疑是寄生蟲感染,於是取了術中引流的膽汁標本去檢驗科化驗,並保留了黑色的小蟲子標本。

&nbsp&nbsp&nbsp&nbsp一見到這個小黑蟲,有著20多年臨床經驗的樓洪萍醫生就懷疑是肝吸蟲。但這也是她第一次碰到,以前僅僅在教科書上看到過。他們體型狹長,背腹扁平,後端鈍圓,狀似葵花籽。為穩妥起見,她通過系列研究找到了膽汁中的典型蟲卵,證實魏女士的確是感染了肝吸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專家建議,少吃或不吃生的魚蝦

&nbsp&nbsp&nbsp&nbsp肝吸蟲究竟是什麼鬼?胡醫師說,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其成蟲寄生於人的肝、膽管內,可致肝吸蟲病。患者大多因食用未經煮熟且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螺類而被感染。

&nbsp&nbsp&nbsp&nbsp魏女士這才想起來,這幾天吃了許多的蒸螺絲和醉酒海鮮,有可能是被寄居在裡面的蟲卵感染了。

&nbsp&nbsp&nbsp&nbsp「肝吸蟲病潛伏期為1個月左右,輕度感染常無明顯症狀,僅在病人糞便中發現蟲卵,少數有輕度上腹部不適、腹瀉等。較重感染者起病緩慢,除有腹瀉、腹脹等消化道症狀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暈等神經衰弱症狀。」樓洪萍介紹,肝腫大以左葉為主,少數反覆感染者,最終可發展為肝硬化和門脈高壓。嚴重感染的兒童,可出現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目前,醫院針對魏女士的膽道寄生蟲感染進行了殺蟲治療,直到體內沒有蟲卵為止。

&nbsp&nbsp&nbsp&nbsp胡銘榮建議,病從口入,杜絕肝吸蟲病還要從入口把關。江浙一帶有生吃蝦蟹的習慣,尤其喜歡用酒醉制,而醃、醉並不能將蝦蟹中寄生的囊蚴殺死。因此,平時應自覺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淡水蟹、河蝦等水產,食用需經過高溫加工。

&nbsp&nbsp&nbsp&nbsp並注意分開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不要用生的魚、蝦餵貓、狗等動物,以免引起感染。

相關焦點

  • 女子體內發現大量黑色蠕動的小蟲 哪些食物別生吃
    金秋十月是各種海鮮集中上市的時節,對於吃貨們來說也是最幸福的日子,不過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烹飪方式,不然受罪的就是自己。  近日,杭師大附屬醫院外科接診了一個因上腹疼痛難熬入院的患者,當主刀醫生從她的膽囊內取出多條肝吸蟲時,她才弄明白引發自己上腹痛的「罪魁禍首」。
  • 女子體內取出黑色小蟲,嚴重可發展成肝硬化
    經檢查後發現,魏女士有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擴張,需要儘快手術。本是個很常見的外科手術,沒想到,在給魏女士做膽道衝洗時,竟然發現了大量正在蠕動的黑色小蟲。「當時,我們懷疑是寄生蟲感染,於是取了術中引流的膽汁標本去檢驗科化驗,並保留了黑色的小蟲子標本。」醫生說。
  • 海鮮姿造如慢性毒藥 女子吃上癮患肝炎全身發黃差點死亡
    海鮮姿造如慢性毒藥 女子吃上癮患肝炎全身發黃差點死亡    海鮮姿造如毒藥,女子吃上癮患 肝炎 險些死於非命。早前就有新聞報導一名男子因為天天吃麻辣燙,導致患上癌症,最後一命嗚呼,哭死家裡人。而日前,福州有一名妙齡女子因為喜歡 吃海鮮 姿造,一周三頓,結果患上了一種怪病,全身發黃,看起來好恐怖,急急去求醫,醫生說她患上了嚴重的 肝炎 ,再遲點來求診,只恐怕死於非命。    楊玲(化名)只有20歲出頭,因為家裡是開公司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對於海鮮姿造這種對普通人來說算貴品的食物,楊玲吃起來可是完全不擔心付不起。
  • 女子皮膚裡取出白色小蟲竟是因為吃了小龍蝦?別擔心,兩者無關!
    作者:祖北辰近日,一段「女子皮膚裡取出白色小蟲」的視頻在微信群中流傳。視頻中,一名醫生用鑷子從女子的手臂傷口裡抓出了多條類似白色蛆蟲的不明生物,看後讓人不寒而慄。整段視頻還配上了一段紅色的字幕——「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暗示女子體內長白色蟲子是因為常吃小龍蝦。
  • 女子體內取出黑蟲 肝吸蟲可存活20年以上
    據報導,前兩天,杭州一位女士上腹疼痛難忍,當主刀醫生為她進行膽囊手術時,竟發現裡面都是密密麻麻的肝吸蟲!肝吸蟲常見於海鮮,是人體常見的寄生蟲,感染肝吸蟲嚴重會導致肝硬化,患癌的風險。那麼你知道如何預防肝吸蟲呢?
  • 女子直播吃章魚大量吸粉,最後的結果讓人嘆為觀止
    還有一些人是所謂的吃播,就是每次在直播的時候,都是吃東西,沒有什麼才能,沒有什麼才藝,從頭吃到尾,對這一類主播,人民報以不同的態度,很多人認為他們沒有什麼才藝,都是些低俗內容,也有人認為,他們一直吃也非常不容易,值得尊敬。在某知名直播軟體上,一名女子為了吸引粉絲,直播吃活章魚。
  • 女子直播吃活章魚 結果半張臉被吸住破相
    最近,一名女子在網上直播吃活章魚,誰料章魚狠狠吸住了女子的臉,無論女子怎麼用力的拉扯,章魚還是狠狠咬著她。最終女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章魚從臉上拽下來下來,臉卻「毀容了」。韓國人把章魚稱為八爪魚,它可是韓國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 杭州一女子體內取出大量黑蟲 只因這個愛好…
    前幾天,杭師大附屬醫院外科接診了一個因上腹疼痛難熬入院的患者,當醫生從她的膽囊內取出多條黑色蠕動的肝吸蟲時,她才弄明白引發自己上腹痛的「罪魁禍首」,竟是咱們江浙人非常喜愛的一種飲食習慣……    在膽囊裡發現了大量黑色小蟲  魏女士今年48歲,幾天前因上腹部疼痛難耐,到杭師大附屬醫院外科就診。
  • 【注意】5歲男孩體內發現活螞蟥,已存活一年多!醫生:別再這樣喝水!
    經醫院檢查,竟發現小陶的氣管內出現了一隻活體異物,醫生們定睛一看,驚了...... 病床上的男孩就是小陶,醫生正在對他實施手術治療。沒多久,醫生就從小陶的氣管內,取出了一條長約六七釐米的黑色活體異物。
  • 貝類海鮮細菌多別生吃 吃海鮮注意九大禁忌
    原標題:貝類海鮮細菌多別生吃 吃海鮮注意九大禁忌   眾所周知,海鮮營養豐富,相對於紅肉來說,吃海鮮更不易造成肥胖,因此備受廣大女性青睞。海鮮雖好,不過吃的時候也需要注意,究竟吃海鮮有哪些禁忌?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嘉興女子咳嗽咳出6條活蟲 揭秘是什麼蟲?吃了什麼東西
    嘉興女子咳嗽咳出6條活蟲 揭秘是什麼蟲?吃了什麼東西?前段時間,蘇州一女子吃小龍蝦咳血的新聞引起了許多市民的關注,該女子因為吃了不乾淨的小龍蝦導致感染了肺吸蟲病。近日,嘉興市第一醫院感染科收治了一名類似的患者,患者琳琳(化名)是一名30歲左右的女性,某天早晨有點犯噁心的她咳出了6條活蟲。
  • 檸檬和海鮮是絕配 秋季吃海鮮8個禁忌
    而事實上,海產品砷含量很低,每一公斤海產品含砷量不到0.1毫克,而砒霜攝入達幾十毫克才能中毒,這樣計算起來每次攝入海產品的量必須達到幾公斤甚至幾十公斤,而且要吃夠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並且在人體內得發生百分之百的反應,才能產生砒霜。由於人體胃部溫度其實很低,吃到胃裡的所有東西並不會百分之百快速的發生反應,導致人體出現中毒症狀。
  • 煮好的梭子蟹身上掛著噁心長條粉色小蟲,能吃嗎?
    最近,有個網友買了梭子蟹準備美餐一頓時,卻在螃蟹裡發現驚悚的一幕。他打開蟹殼,看到蟹鰓上掛著許多長條狀的粉色小蟲,小蟲們還在蠕動……他拍下視頻,發布到網上,說幾天來在市場上買到的梭子蟹裡都有這種小蟲子。本月初梭子蟹開捕,眼下正是吃蟹時節,這段視頻很快引來網友們圍觀。
  • 梭子蟹發現噁心粉色小蟲 專家:這東西可比螃蟹貴
    都市快報 記者 徐慧興最近,蕭山有個網友買了梭子蟹準備美餐一頓時,卻在螃蟹裡發現驚悚的一幕。他打開蟹殼,看到蟹鰓上掛著許多長條狀的粉色小蟲,小蟲們還在蠕動……他拍下視頻,發布到網上,說幾天來在市場上買到的梭子蟹裡都有這種小蟲子。
  • 春節海鮮大餐誘惑 孕媽這樣吃
    春節海鮮大餐誘惑 孕媽這樣吃2019-01-30 18:34:5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坤宇媽:嫁到潮汕,今年在婆家這邊過春節,真的是大飽口福。夫家是海邊的,各種海鮮超級多,大閘蟹、龍蝦、海星、瀨尿蝦、牡蠣……感覺前半生吃的海鮮都沒有這次多。
  • 吃海鮮要注意什麼 吃海鮮有哪些好處
    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產品後,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吃海鮮後喝茶長結石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類似。因為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
  • 在深汕品海鮮觀海景,老廚告訴你海鮮哪些部位不能吃!
    潮人說:吃海鮮也有講究,要精吃與懂吃很久以前沒有深汕高速往來廣汕的遊客一經過鮜門總要在鮜門嶺品海鮮觀海景亨受大自然的恩賜!,含有大量的髒東西,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蟹腸蟹腸: 裡面含有螃蟹的排洩物,掰開蟹身,可以看到黑色的蟹腸,不可食蟹胃蟹胃:隱藏在蟹蓋上的蟹黃裡,裡面也有螃蟹的排洩物哦蟹心蟹心:蟹心性極寒,食用後會導致胃寒腹瀉。
  • 蝦、螃蟹、生蠔這些部位,再饞也別吃!都是毒素和寄生蟲
    國慶遇上中秋 相信前幾天老鐵們餐桌上都是這樣的 沒有大閘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 但吃蟹也禁忌多多 這些部位最好別吃 蟹腮是螃蟹的呼吸器官 位於前部兩側, 因與外界直接接觸 加上面積較大,易累積汙染物和細菌
  • 海鮮裡有大量寄生蟲?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專家支招不必慌
    最近網絡中盛傳一段視頻: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存在著多種寄生蟲。看完之後,許多人不免擔心:這些海鮮以後還能不能吃?記者看到,有的「寄生蟲」有拇指大小,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還有的在貝類裡面,拿出來像只肉蟲還在蠕動......不少網友看後心驚膽戰:以後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了?真相到底如何呢?對於視頻中展示的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現象,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果殼網科學顧問鍾凱博士專門通過微信公號普及了相關知識。
  • 溫州人愛吃的子梅魚肚子裡居然有白色的小蟲在蠕動
    溫州網訊 日前,市民張女士致電熱線諮詢,她在宰殺市場上買回的子梅魚時,發現魚肚子裡有蠕動的白色小蟲。她希望漁業專家幫忙答疑解惑:魚肚子的蟲子究竟是什麼蟲,長蟲子的魚還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