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迎來一個重要項目籤約,中興教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在該校彩石校區落戶。依託該項目,學校將在教育主管部門支持下,與企業共同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教學科研探索等業務,實現深度合作。項目落地是該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學生成才的一個縮影,今年,這裡有5個三二連讀大專專業、8個中專專業招生,在為學生提供就讀大學機會的同時,還深度開展校企融合,開設「春季高考升學+定向就業班」等,實打實地為學生升學與高質量就業助力。
[項目落地]面向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等專業 9月迎首批學生
中興教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項目由濟南市教育局、山東中興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三方合作,既是濟南教育系統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也對服務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一期規劃實訓場地4000平方米,按照同時承擔10大類、15個專業、單批1000人以上集訓、競賽、實訓的規模設計,建立涵蓋5G移動通信、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區塊鏈等信息通信技術(ICT)全領域的20多個高品質實訓室。同時,基地將建立完整的ICT人才培養機制,打造全國ICT人才培養的示範中心和ICT新技術應用產品的研發中心。
今年9月,該基地就將迎來第一批學生。項目投用後,校企雙方將面向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技術應用等專業,在師資培訓、學生實習實訓、教學資源開發、新專業開發與專業建設等方面,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
此外,這處實訓基地將在滿足自身合作高校學生實訓需要的前提下,積極承接社會公益性項目,深度服務濟南市乃至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為山東省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該校黨政負責人劉軍生表示,學校將與中興教育攜手共同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國內極具影響力的實訓基地,面向國內各大高校、中職及社會開展通信(4G/5G)、物聯網、軟體、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專業的實習、實訓和國際認證等服務。「力爭將這一基地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省級公共實訓基地,為項目二期『中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教融合產業園』的建立奠定基礎。」
[專業特色]新增工業機器人和物聯網專業聚焦行業前沿
項目落地依託的是學校紮實的專業建設,今年,在原有專業方向基礎上,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中專層次新增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和物聯網技術應用兩個新專業,使學校專業實力更加壯大,也為學校進一步探索新技術應用、深化產教融合新方法和新思路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國賽金獎6枚,其中網絡布線項目實現國賽金獎四連冠。在國家和省市各級物聯網和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競賽中多次獲得佳績,近幾年更是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下設置工業機器人方向,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下設置物聯網方向。上述兩個專業方向都是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領域,對這些領域的探索和實訓,也能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2017年9月,該校組建首期工業機器人方向班;2018年5月,學校與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校企合作協議,設立了工業機器
人實訓室,配備有「工業機器人基礎教學工作站」和「工業機器人綜合系統」等尖端設備,講授知識、實操實訓在這裡都能實現。學生幾人一小組,親手操作尖端工業機器人設備,接觸行業先進技術,充分鍛鍊實際操作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與操作學習,很多學生能形成自己的編程思路,並學會工業機器人操作的若干技巧,進入企業也能快速上手。
據介紹,物聯網方向也設有基礎實驗室,學生可學習計算機網絡、傳感、自動識別等知識;還有綜合實訓室,可通過添加不同模塊,呈現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場景。此外,學校對該方向的課程體系也進行了更新換代,替換掉相對陳舊的內容,補充以行業前沿知識,讓學生的理論學習也能與時俱進。
[產教融合]每個專業都與企業有深度合作推動校企雙贏
目前,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所有專業均實現了與企業深度合作,學生在校時就能接觸企業先進技術,還設置了若干企業訂單班,就業也有了保障。
例如,物聯網專業與北京新大陸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業提供部分教育資源,培訓學校教師,企業教師也為學生上課;工業機器人專業則與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2016年9月,學校與山東智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始合作,通過「小智商城」APP以及微信等移動電商平臺的導入,將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引入教學,形成電子商務真實應用實踐教學模式。通過電商實訓課,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將課本知識融入到實際工作中。
不僅在日常學習和專業打造上與企業深度合作,在畢業生就業等重要節點,該校還會專門邀請企業負責人到校為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講座。什麼是企業、如何做一名好員工、如何適應企業環境等問題,企業負責人都會為學生詳細講解,甚至細緻到面試著裝、舉止和問答等細節,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可操作性強的建議。
近年來,該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改革,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加強校企合作,逐漸形成了「理實一體化教學」「真實應用實踐教學」等專業課教學特色,人才培養質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劉軍生表示,學校不斷探索校企融合的發展之路,企業需求就是學校培養人才的導向,通過實踐教學基地等平臺的建設,實現校企協同、校企雙贏的育人新局面。
[招生層次]可直讀大專也可春考就業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今年,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在三二連讀大專和普通中專層次招生,主要開設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子商務、汽車運用與維修、物聯網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2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機電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4個專業為省級示範性專業。
在校期間,學生將享有若干設備先進齊全的實訓室,例如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計算機和數碼產品維修3個真實運營實訓室,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搭建與應用、動漫設計與製作、財會模擬、計算機檢測與數據恢復、汽修綜合、工業機器人技術、物聯網技術、數控加工中心、數控設備裝調與維修、光伏系統裝調與運維、單片機技術、電子商務等近60個理實一體化實驗實訓室,彩石校區還建有專業配套的3個功能完善的實訓中心等。
從不同辦學層次來看,三二連讀大專設置5個專業,分別為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數控技術應用和電子商務專業,每個專業又分為2-3個技能方向。例如,今年該層次新增的電子商務專業,分為電子商務技術、跨境電商和網絡營銷3個方向,招生計劃為140人。
普通中專設置8個專業,分別是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以及物聯網技術應用。其中,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為該層次今年新增專業,分別計劃招生40人和70人。
據了解,該校普通中專層次各專業分別與職普融合(山東)教育投資集團、山東中興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合作培養,採取「春季高考+定向就業」模式,既能滿足學生對升學的需求,也能實現高質量就業。 (新時報記者曹莫)